|
关于对《项羽本纪》中一段文字标点的商榷
句读和标点,是我们研读古文的最重要的一环,是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功。句读是中国古代用以断句的方法,一句话语气结束叫“句”,用“。”号表示;语气未完,中间的停顿叫“读”,用“、”号表示。中国的古书是无句读的,故古人读书要自己句读。今天的我们很荣幸的,繁复的古文,大多经过专家学者句读,今天讲叫“标点”,有了标点,读起古文来轻松多了。
本人在阅读《史记》过程中,喜欢把不同版本的图书放在一起,一方面是了解不同版本的差异,一方面是掌握更多的信息。从断句上来说,各种版本大同小异,但有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标点,不同的断点,意义殊异。这里试举一例,与各位书友探讨。
这是《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即: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不同版本的断句和句中字词的解释如下:
1、《史记注译》,王利器主编,三秦出版社,1988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去:放弃。
2、《史记全本新注》,张大可注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去:舍弃,丢下学书之事。学剑:学剑习武。
3、《史记评林》,古籍影印本。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史记》,中华书局,1959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5、《史记会注考证》,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5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去,犹罢也。
6、《史记》,郭逸、郭曼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7、《史记笺证》,韩兆琦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写字;去学剑,离开学书的地方,另往学剑。去,离开。
8、《全注全译史记》,吴树平等35人合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
断句: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注释:学书,学习认字和写字。
以上图书,基本上含容了现今比较有权威的《史记》标点本。综合一下,关于这句话的标点,基本是可以分为两种意见:
其一: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其二: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为什么文字浅显的一句话,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断法呢?我想,这其中,“去”字是一个关键字。
联系以上书籍中关于“去”字的注释和上下文意,“去”字在本句中,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活动的方向;一是表示放弃、舍弃。
在这句话中,哪个断法是司马迁的原意呢?这实在无从考。
但是,哪种断法更能表现出项羽的个性特点呢?让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
第一个义项,即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活动的方向,这在今文中也用得较多,这仅是做事的顺序,似乎和项羽的性格特点没有太多的联系。
第二个义项,即表示放弃、舍弃。“放弃、舍弃”,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联系整篇《项羽本纪》,这和项羽的性格是紧密相联系的。项羽做事,一直存在不能专一、难以坚持到底的性格。他学书、剑均不成后,又学兵法,但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这透露的,正是项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学而不精、持之不恒的孩子脾气,这种性格,项羽一生均没能改变多少,这也潜伏了他最终败落的深层原因。
项羽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他事业的关键时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是在他屠咸阳、杀子婴、烧宫室、收货宝、劫美女准备往东后,有人劝他“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他却嫌弃汉中已焦土一片,没有家乡楚国好。不能审时度势,错失良机。
二是刘邦为答谢项羽还其父、妻之义,决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以东者为楚。”项羽没有细想刘邦的意图,竟毫不怀疑、毫不防备地“引兵解而东归”。之后项羽虽多次击破汉军,但实力每况愈下,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他性格中的半途而废、不知深究使他意识不到楚汉划鸿沟为界背后的隐患。此性格最终酿成了他致命的要害,加之杀义帝、封诸王、失范增等一系列的败着更加剧了他走向悲剧的速度。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不明了司马迁的本意,虽然众多权威版本的断句是“去学剑”,本人认为,这句话的断句最好应该是: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一点拙见,与诸君共同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