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84|回复: 0

中医哲学与现代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1 2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中医源远流长,是一门具逻辑和富饶哲理的医学。其主要理论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而中国社会与中医理论无不与“天-地-人”三才模式相呼应。现今备受关注的应激学说、生物全息论和亚健康,均与中医提倡的养生相吻合。《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正是健康人生的明证。

  [关键词] 中医;哲学;生物全息论;亚健康
  
  Philosophy of TCM and modern life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of long standing.It is a logical medical science full of philosophy.The main theories include “yin-yang theory”,“the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relevant adaptation of the human body to natural environment”.Both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TCM theories are invariably echoing to the three-talents model of “heaven - earth - man”.The current emphatic stress theory,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biology holograph and subhealth are all coincident with health preservation promoted by TCM.Internal classic states:“vitality complies with nonchalant and nihility.”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man and the nature that always emphasized by TCM is actually a beacon lighting up the way forward to healthy lif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ilosophy;theory of biology holograph;subhealth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始有神农尝百草为民创药方;扁鹊辨脉能预知生死;华佗刮骨疗疾。早期孕育于人类生活上获得的经验,发展成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其后更融入了不少古代哲理于一身,共冶一炉。中医认为天与地、阴与阳、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更为中医注入生命力,使其成为更合乎逻辑而且具有饶富哲理的一门医学。
  
  中国人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不少人每天饮用的汤水,乃至一些补品和中成药,均或多或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个中蕴含了不少人生的道理。


  1 整体观与三才模式


  先秦时的中国,百家争鸣,不少重要的思想在那时萌芽,而中医学亦茁壮成长。中国的哲学对中医影响甚为深远。可以说,中医不少理论,融会了中国的思想与哲学于一体——中国人的心灵或多或少游刃于儒、释、道之间:儒家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佛家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乃至道家的清静无为、洒脱自在。中国人温柔敦厚,以客为大之心,在不少中药方剂中反映出来。中药方剂上的“君、臣、佐、使”,共冶一炉,发挥所长,互补不足,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美德。文化历史,往往能反映民族个性,而中医中药正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一方面,中医理论亦包括阐释宇宙万物的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的“阴阳学说”和了解万物运动变化关系的“五行学说”。当中亦有强调人与自然永恒呼应合一的“天人相应”,主张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皆受自然界影响。其中的理论,若细细体会,亦含哲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具协调作用,又互为影响;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心理活动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势必相互关联。从生理上来说,人体由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具不同功能,互相资助制约。相当于人于社会中,局部功能乃全体活动的一部分,生理上又紧密联系,在病理上更互为影响。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征。中医强调人的身心统一,《黄帝内经》曰:“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如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内经》成书在公元前475~前221年,距今已2000余年,它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认为每位医者均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小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大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细菌、病毒等的邪气,心理、情志等的压力,无不都是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中医的整体观、和谐观,诚然是中国文化上的瑰宝。


  反观自然界,存在着生物生存繁衍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场、生物圈、食物链等,其中出现任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活活动。故社会环境变迁,政治、经济地位有异,在物质和身心功能上必有差异。生活紧张、人事繁琐、情绪波动,将导致疾病丛生。中医重视社会环境调整,改善生理、心理和病理,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标。其实,中医自古强调全人疗护的医学模式,这是十分科学而前瞻的,远较西方“身、心一元论”领先提出。医学模式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无病状态”,转为“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些无不和人与天地相应的天-地-人三才模式相呼应。中国哲学思想的“三才”:天、地、人是一个循环,人类在地球生活,与天和地有相互的对应和关联。
  “天人合一”高度概括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人类生存的完整性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与协调,许多疾病的产生,除了生物因素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有谓“七情致病”,既可直接伤及内脏,也可影响到相关脏腑气机,最后影响病情变化。


  天人相应,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在中医上有其特定的内涵。“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里的“大纪”是自然界的大规律,即天地之道。故天人相应,即天地之大道与人的生存之道的相应。又因“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保命全形论》),故人的生存之道必须主动地顺应自然之大道,这两点是天人相应的基本前提。


  自然界之道,有常亦有变。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的是其常。“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匮要略·第一》),这里的“害”和“覆”则是其变,即异常。自然界之道的异常,又包括太过和不及两端。如果进一步讨论,则“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金匮要略·第一》)之说。这是张仲景以四时节气为依据,对气候变化太过、不及的具体分析。可见人生于天地自然之中,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要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应,更要在四时气候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相应。这就要求人必须掌握两方面知识:既懂得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也要注意自身变化中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对于认识和防治外感病来说,人与自然双方的这六个方面是至为重要的。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生气通天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均显示了中医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之间是共生的,而不是对抗的关系。

 中医的一把草、一根针以及一套至今魅力不减的理论体系,济世救民,普渡众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主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取之有道”等这些理念的推行,是中华文明得以长寿的根本秘籍。


  “辨证施治”则是中医数千年锤炼出最亮丽、最辉煌的一章,“八纲辨证”为其详实的内容:就事物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就事物的定位,可分为表证与里证;就事物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就事物的正邪,可分为虚证与实证,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于是,错综复杂的事物在中医手中变得有条不紊,纲目分明。


  以临床的“见效”为基础,《伤寒论》及《内经》等中医巨著不仅是医学史上的经典,至今仍属科学著作。与早已不具临床指导意义的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不同,它们依然是临床实践的有效指导者。张仲景上继《内经》、《难经》等先贤理论和经验,内迫于伤寒时疫流行,外因于两汉天文学之启发,而后补既往古典外感理论之未密,他高于希波克拉底就在这地方。这一点,只有印度医学的《罗迦集》堪与其比肩。


  2 从全息论到亚健康


  传统中医学从宏观看事情,着重整体观,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强调内外环境平衡和“扶正袪邪”,侧重唯心和唯物辩证法。


  在外感病的发病和预防上,中医与西医的观念相去甚远;主要是中医强调多因素的相关性,西医则强调外来致病因素的决定性。对于外感病,中医固然关注外因,但更重视内因。尽管中医无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说,但保持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阴平阳秘”、“正气存内”,又岂是西医免疫之说所能涵盖。


  大量身心疾病临床资料证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加拿大生物学家Selye在20世纪30年代便提出了应激学说[1]:个体在客观条件的刺激下,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可使人体内稳态发生改变。


  生物全息论的演绎,说明从人体部分投射全身的崭新理论,例如舌头、耳朵、足底乃至眼目,均能反映全身各重要脏腑的功能状况,故舌针、耳针、足底按摩相继发展,既微妙亦难以想象[2]。从一部分看全部,正是见微知著,处身于变化万千、信息爆炸的时代,国际局势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3年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树立了人类医学新的里程碑。接着干细胞和克隆技术,器官乃至生命可以再创造,令人叹为观止[3]。无疑,现代医学趋于精微,中西医学各放异彩,互补不足。笔者相信未来医学领域,会是“个体医疗”的新世界:从基因乃至全人,动态地、有机地配合先进诊断,度身订做地治疗[4]。现代全息论带给人类新的启示,从一粒沙子看世界,从微观到宏观。所以先贤强调自然,他们2000多年前,以哲学家的睿智、颖悟,揭示天人、物我,尤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统一。本来万事万物,尤其人事,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你不存在,我也就失去依赖生存发展的条件。


  曾国藩云:“经以明理,史以明事。”在国际风云起迭之际,处旦夕阴霾的时代,从非典型肺炎,乃至禽流感,现代人面对无数考验;从国际上、社会上、家庭上,乃至个人上,活在一个步伐如飞、分秒必争的时代,人们浸淫在物质上的丰裕,容易忽略精神上的需要和滋养。


  每当有问题出现时,很少人能冷静和理性地解决。先贤圣哲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吾日三省吾身”。若我们能将面对的问题,用“深层思考法”,把可能发生的情景在脑海中预览,亲历其境,个中可能会经历一幕幕惊涛骇浪,随后再抽身出来,返回现实,像古代武侠小说般,灵魂出窍地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分析剧情,或许我们更能领略个中关键,像去洋葱衣一样,一层一层地剖析,这样我们更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疾病[5]。为了提醒人们应尽早预防及消除“亚健康”,“亚健康”亦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在21世纪定位为一项预防性的健康策略。


  “都市病”是生活在大都市及现代城市中所激发及衍生的城市病症,如冠心病、失眠、偏头痛、高血脂及胆固醇等病疾;其他“亚健康”状态如容易疲劳、易患感冒、头痛虚汗、食欲不振、失眠焦虑、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性功能障碍等。归纳起来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信息过剩综合征、神经衰弱、肥胖症等。


  3 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走现代化的路


  早在《内经》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先贤们已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从方法上,预防“亚健康”首先应从纠正病因开始,“审因论治”,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健康,做到科学地健身、修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主动调适生活起居,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养生之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中医强调情志因素,治病先治心,强调心理与身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这也正是未来医学所竭力主张的。


  中医哲学,温柔敦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劳逸互结,顺其自然,应其养生之道。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或许过分热衷于营营役役的生活,缺乏适当生活调节。当人们过分沉醉于物质世界时,对事物或多或少存在些偏见,而忽略了整全的看法。我们不妨以经济学名词“宏观调控”看世事与人生,则对整个生命的看法将更为全面。


  [参考文献]


  1 Selye H.A syndrome produced by diverse nocuous agents.Nature,1936,138:32.


  2 张颖清.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341.


  3 Vats A,Bielby RC,Tolley NS,et al.Stem cells.Lancet,2005,366(9485):592-602.


  4 曹志成.医疗新趋势——个体医疗.大众医学,2004,10:74-75.


  5 Wang LD.Chronic disease and subhealth in China:the effect and the guidelin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Zhonghua Yi Xue Za Zhi,2003,83(12):1031-1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22:23 , Processed in 0.15609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