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22 07: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真假假的“换帅风波” 汪晖黄平下 吴彬上
2007年7月13日 来源:《东方早报》
经历过真真假假的“换帅风波”,《读书》杂志到底还是“换帅”了。早报记者昨天连线《读书》新任执行主编吴彬和副主编李学军,她们均以遵守相关工作规定为由,拒绝谈论《读书》的人事变动,“以后我们会有一个统一说法。”
早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这一人事变动遭到部分《读书》编辑的抵制。据《中华读书报》7月10日的报道,这一人事变动是在“本月初经三联书店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的。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向早报记者透露,三联书店领导宣布人事变动的会议遭到大多数编辑们的抵制,他们都没有出席该会。因此,编辑部许多编辑至今对该人事任命持质疑态度。按照《读书》改组后的人员编制,仅领导层就有5位,非领导工作人员仅3名。“现在的《读书》管理层是复杂人事斗争的产物。”三联书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关键问题还是《读书》销量这几年急剧下滑,而这可能连前任主编汪晖都不太清楚。”
谈到这次比较突然的人事变动,刚刚履新的《读书》主编潘振平表示,目前还不太方便透露具体的人事变动细节,“以后会给大家一个说法。”近一个月来,《读书》重新进入公共讨论话题,但谈论主题却是“汪晖是否离开《读书》”。“媒体有些报道不太符合事实,但大家这么关注《读书》,也是我们的福气,说明我们《读书》人缘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读书》。”潘振平同时对汪晖、黄平二人十年来为《读书》杂志发展所作的贡献表示肯定。
北京媒体半个月前曝出“《读书》杂志酝酿换帅”的消息,此消息立即遭到《读书》编辑孟晖等的抗议,称该媒体利用他们制造了假新闻。而一个月不到,该媒体的“预测”居然“中奖”了,“《读书》换帅在圈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一位相关人士说。
而真真假假的“换帅风波”才过去几日,当时的《读书》主编汪晖和编辑部同事便来到上海召开“《读书》十年文选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虽然是“十年文选”,但所有与会者几乎都将谈论主题集中在“《读书》是否应该好读”之上,并为汪晖、黄平十年来的工作和《读书》成就辩护。然而才过去十多天,《读书》主编还是换帅了,该座谈会也成了汪晖代表《读书》出席的最后公开活动。与会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读书》人事变动并不知晓,“一直到了活动现场,我才知道原来《读书》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当天参加这个活动纯粹是讨论《读书》十年来的工作,没有其他用意。”而当日为《读书》热烈辩护的学者戴锦华表示,也是刚知道人事变动,谈到之前在上海的座谈会是否有其他用意时,戴锦华教授以不方便为由拒绝评说。
《读书》前任主编沈昌文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也是刚刚才知道了《读书》人事变动一事,“这其实也证实媒体当时的说法”,“我对汪晖、黄平离开《读书》不觉得突然,而我现在既不是《读书》的人,也不是《读书》的读者,对他们如何任命不清楚也不关心。”而谈到新任命的主编潘振平和执行主编吴彬,“我和他们很熟,都是我以前的老部下,特别是吴彬,她在《读书》创刊的时候就来到杂志社,比我还早一年。”沈昌文还表示,“吴彬学术广博,人脉很好”。当早报记者问“吴彬是否将有助于《读书》更好地发展?”沈昌文表示这是肯定的。三联书店前总编辑董秀玉告诉早报记者,此次人事变动可能不太单纯,“我一直很关心《读书》,但在《读书》比较混乱的情况下,我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对话
汪晖:我们要坚守这个空间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读书》杂志原执行主编。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汪晖对《读书》争议、发行量、读者群以及“换帅”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并表示,如果不编《读书》,将集中精力做自己的研究。
记者:十多年来,对于《读书》的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为什么较少听到你们在媒体上反驳呢?
汪晖:我和黄平都是学者,我觉得学者的角色与编辑的角色应有所区别。学者有自己的观点、立场,含混不得,而编辑的工作最好低调一点,多听听别人的批评意见。杂志是公器,不是谁的。让我惊讶的是有关《读书》的说法就两句话:一是说不好读,二是说“新左派”。假定《读书》上的都是“新左派”的文章的话,那么,中国知识界的图景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思想自由并不等同于每个刊物应该毫无自己的取向。
记者:做了11年《读书》的主编,您和黄平是不是早已经有了终将会卸任的心理准备?汪晖:11年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够长的了。我和黄平都有自己的研究工作,只不过觉得《读书》的讨论很重要,所以就坚持下来了。
我们编《读书》十年文选,也是觉得到了一个阶段,需要对这段历史作一个总结。
早几年,我们曾经讨论过交班的问题,但后来三联出现过一些变故,《读书》也面临过一些从未遇到的问题,在困境之中,我们不会选择离开。我过去也说过,是因为挑战不断,我们才留下来,要是风平浪静,一切顺利,我们早就离开了。
记者:如果不做《读书》了,您还会想办其他杂志吗?
汪晖:我很想集中精力做我自己的研究。我过去办过《学人》杂志,也担任着国内外很多刊物的编委,但《读书》是最不一样的。
《读书》在知识领地里形成了某种公共讨论,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经验,非常值得摸索。其实,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刊物已经非常少了。正由于此,我们要坚守这个空间,无论是我们继续做,还是别人来做,我希望中国永远有这样的空间在。综合自《北京青年报》
◇相关链接
网友谈《读书》“换帅”
“我看这次对于《读书》换帅的风波其实就是个老板不满意而炒员工鱿鱼的普通事件而已。”“《读书》挣钱吗?或者说能挣到足够的钱么?其实所有的关键点就在这里而已。”
“理念偏颇,经营无方,销量下降,名声也坏了,连一向‘支持工作’的领导也急了。”“让那些想谩骂的人谩骂去吧。你们不是孤独的,会有更多的人明白《读书》这十年间到底为什么而奋斗。”
《读书》大事记
自创刊以来,算上目前新上任的主编潘振平、执行主编吴彬,《读书》已经进入“第四代主编时代”。
在陈原、范用时代,《读书》以《读书无禁区》引起了人们的共鸣。金克木、吕叔湘、黄裳、王蒙等在《读书》上发表了大量文章,文学类文章比例相当大。沈昌文任职的十年里,《读书》延续了文学特色,增强了思想性和可读性。从1996年以来,汪晖、黄平执掌后,文学类文章大量减少,学术化倾向明显,关注的学科领域大大拓宽,关注的重点包括三农问题、全球化、亚洲问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