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7-11 23: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贴】试说《论语》(连载)(五)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就是谨慎;终,在以前的理解就是父母寿终正寝。追远,就是追念、怀念自己的祖先。慎终追远,在先秦时代,中国是一个以宗法、宗族为主体的诸侯国。祖先的崇拜是当时的风气和风尚,也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的重心所在;更是从西周到东周的礼法重心所在。慎终,对待丧葬大事,我们成都人也是搞的很热闹的:你看那些打丧伙的一打就是两三天,只不过都去打麻将去了,环境没有一点沉痛的感觉,少了一点办丧事的味道。陶渊明诗里面也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他人亦已歌是他人的事情,亲戚就不能“已歌”了。所以“慎终追远”这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好象就是料理后事。实际上是对我们自己历史文化的一种继承、坚持。慎终追远,还要放在整个民族性,民族文化性来看。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慎终追远这种情怀,那么就是不珍视自己祖上留下来的东西了。对自己的父母尚没有缅怀之情,那么你对自己历史文化还有缅怀之情,珍视之谊吗?我们来到这里学传统文化,学国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慎终追远的情怀。但慎终追远并不是停留在过去,实际上是要给我们一种在现实奋发的一种力量,用孔夫子的话来说,就叫“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都是在慎终追远的这样一个过程之中释放出来的。你只有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那么我们民族的老百姓才会“民德归厚矣”。正因为你有德,老百姓才会尊重你,才会归属你。只有慎终追远,老百姓才有凝聚力,所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他的稳定性,他的凝聚力,他的长远发展,也就在其中了。如果老百姓都离心离德,民德归厚是和离心离德反其道而行的啊,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老百姓都和你离心离德了,试想一下,那是一个什么局面?如果不仅仅民德归了,而且还“归厚”,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所以我们要结合到离心离德来看,把对立面看到,把反面看到,我们再来看这个民德归厚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夫子的学生,子禽就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地方,每到一个诸侯国,他都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故事。“必闻其政”,也就是仔细的搞点调研。是求之与?抑与之与?孔夫子到其它国家去,是别人请他去的呢?还是他求着去的呢?就如同企业与企业之间,一个企业发展得好,另一个企业去取经。你想想该企业的老板会不会把自己企业的秘密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给你呢?可能不会吧。一个国家治理有方,这个国君会不会把他的经验告诉你呢?未必吧。但是孔夫子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有很多收获。子禽就不解,是怎么样得到的呢?子贡就告诉他,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们当年学习毛主席语录的时候,都知道有这样一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毛老人家对温、良、恭、俭、让不感兴趣,他老人家也不太温、良、恭、俭、让;但是我们怎么能和毛主席比呢?我们肯定就要温、良、恭、俭、让。你看周总理在毛主席面前是不是温良恭俭让的呢?肯定是的。我们反复说,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走到任何地方都受欢迎的人,他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就这五个字足矣~!温则不暴,良则不恶,恭则不放肆,俭则不奢华铺张,让则不争、不夺、不斗。你想想我们走到哪儿都是火暴暴的,大嗓门,噪音九十分贝,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总会让人六神不安,可能要服用镇静剂才能和你打的了交道。
古代一些有德的人,哪怕他做了大官,家财万贯,在和朋友打交道的时候都是易服而行。在到了朋友那里车都不敢坐,走过去。衣服都不敢穿的太华丽,穿的朴素一点,为了尊重贫困的朋友,就不能在人家面前摆阔。搞不好这些有气节的朋友,看见你奔驰车开着,呢子大衣穿着来了,就闭门不见。因为你我不平等,我是一个贫贱的人,你是一个贵人,我们没有打交道的必要。所以怎样使自己和环境融为一体,这些在心理学上讲都是很微妙的,但只要你做到了温、良、恭、俭、让,那在生活之中就是一件好事情了。用以前的话来说,叫做种花不种刺,你的心态平和,心态健康,你才会做到温、良、恭、俭、让;如果自我心理不健康,心理障碍严重,或者心胸狭窄,或者愤世嫉俗、狂躁不安,还能够做到温、良、恭、俭、让吗?所以一定要神闲气定、心平气和的人,有着极高修养的人才能做到温、良、恭、俭、让。有了这样的气质,就带有了这样的魅力,你和别人打交道的时候就占上风,谁都愿意和你交往。既然人家都愿意和你交往了,那么你去谈生意,签合同,签定单;无论走到哪里,也不要你送钞票,送美女,都会有人主动把定单合同给你送过来。所以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就凭这个本事,走到任何一个国家去,人家都会把国家的政事、政绩、历史档案,无论是公开的,保密的还是绝密的,都可以让孔夫子过一下目。其他人做得到吗?人家会接待你吗?就不太可能了。“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所以孔夫子办事确实和别人不一样。我们也可以审视一下我们周边的人,看看那些能干的人是怎样办事的,而有的人为什么就办不下去,办点事情四处碰壁;有的人就象万能钥匙一样,哪儿都打得开局面。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我们来看看这个孝是如何评定的。“父在,观其志”;从白话直接翻译呢,就是父亲活着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观察他的行为。而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不改变他父亲的行为原则,那么“可谓孝矣”。这样理解对不对呢?当然也对,但是太肤浅了。我们举几个中国皇帝的例子:宋徽宗当皇帝,北宋灭亡。怎么会这样呢?他的志不在当皇帝,他做一个画家是绝对优秀的,会成为超一流的大师。但让他做皇帝就不称职了,不知道怎么把他选来当皇帝了。明朝的天启皇帝,下面有个魏忠贤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很坏的阉党。那个天启皇帝,对做皇帝他根本没这个雅兴,他是一个优秀的木工,皇帝中的鲁班。你让他做木工活,搞点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他浑身都是劲;但是要他看奏折,他一见就头疼。干脆不管,让他奶妈“奉圣夫人”管,最后就让魏忠贤去管,结果把国家搞得很坏。所以,这就需要观其志了,我们在对待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如何观其志呢?像我们坐头排的这位小朋友,自己在参加少儿读经,觉得很舒服,今天把他父亲都拉来学习,像这些孩子就很不错。我们要观其志,志在什么地方?当然父之志和子之志未必一样,老爸是学文的,儿子可能是学工科的;特别是在满清末年的时候,八旗子弟哪个还有从政的机会呢?都送去留洋去了,有些就开始搞文艺。我们近代的一些文艺大家好多都是满人,比如老舍啊、启功啊,还有爱新觉罗氏的这个那个,很多都是书画名家,还有一些是搞史学研究、哲学研究的,都改行了。因为局势不一样了,你不可能要求儿子与老子完全一样。
父在,观其志——如何评定一个青少年?那么父亲在的时候,就要看他的志向,他的人生观是在什么方面确立的。父没,观其行:父亲故去之后就要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是古代的事情,放到现在又应当如何理解?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那么就要联系到家族。以前是联系到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这个父子关系是一个君主家族,或者是一个世袭的士大夫家族。因为孔夫子那个时代的家族都是世袭的,做天子的就是天子家族,诸侯就是诸侯家族,大夫就是大夫家族,士就是士家族,一般老百姓就是老百姓家族。这个是联系到家族的,当然也包括企业,因为现在家族企业也很多;从当年农村里搞社办企业开始,所有的社办企业也都是家族企业了。私有民营经济开始活跃以后,很多也成为了家族企业。这个也是涉及到家族企业国家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的问题了,我们不能朝令夕改,我们的作风和政策都应该有稳定性。所以现在我们如何保持我们国家的稳定,并不是表面的、社会的、有没有人在那里闹事,关键还是在政治的一种稳定,当然这种稳定是良性的,不是强制性的,硬要它要稳定。所谓和谐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有生命的一种和谐;各行各业都很有朝气的一种和谐,那样才行。所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理解。当然,三年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稳定下来之后,该改的也应该去改,该变的也应去变,一成不变也不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在周敦颐《通书》里说:礼者理也。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礼节才能称为礼。在孔夫子的时代——春秋时候,上及西周,周公所制定的一系列等级观念,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的作用是什么?是一种和谐。它的可贵之处就在和字上,在和谐上。这个和,并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么一种虚假的、客套的和气。它是整个社会浑然一体的,有机的一种和谐。比如我们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我们的五脏六腑,它们是否和谐的处在一起,眼睛和耳朵吵不吵架;手和脚会不会打架,会不会争谁的功劳大——手说,碗是我端的,饭是我送到嘴里去的;脚说,我不走到餐桌前去,能吃到饭啊?眼睛说,我不看着,筷子也递不到嘴里;五脏六腑说,我们不给你消化,不提供能量你能管事吗?但是五脏六腑有是浑然一体的,天然的和谐;如果不和谐,对不起,医院里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那就有麻烦了。
“礼之用”也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整体,就象我们人一样,五脏四肢百骸构成了一个社会整体。这个整体需要一种和,就和中医讲求阴阳二气、七经八脉之气要流通和谐一样的;气血运行周遍无障碍,这个无障碍就是和。和为贵,如果不和,那么社会矛盾和麻烦就出来了。所以我们看这个礼不能简单化,因为礼实际上就和人的生命一样,运行着的无障碍状态就叫做礼。先王之道斯为美,先王之道是什么?为什么先王要制定礼乐。在尧舜禹时代就有关于道统法统的所谓十六字秘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就叫先王之道,所以尧舜禹相传,文、武、周公到孔夫子,所以宋明理学家说,这个就是道统、法统,就在这十六字口诀里。这个就是先王之道,先王之道斯为美,落实到这里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落实到和为贵三个字上了,和为贵是什么呢?就是社会的生机活力最佳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就是先王之道。这个也是中国历代政治的最高理念,我们想一想紫禁城里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哪一殿离得开和呢?为什么,因为和为贵。《易经》乾卦里说:“保和、太和乃利贞”。它都是需要一个和字,生命离不开和,社会离不开和,家庭离不开和,企业离不开和,离开了这个和字呢?和字的反面就是一个死字,这个和还不仅仅是生活那个活,是和谐,不和谐则病,再厉害一点就是死。这个和为贵,斯为美,而且是小大由之。国家的大事也好,家庭的琐事也好,都浸透了这种礼之用,和为贵的精神。所以在《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同样是大小由之,不管是天子还是庶民。所以我们无论在大事还是小事上都以和为贵,你真正和字入了骨了,做到了前面说的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所透出来的就是一个和,一个和气嘛。你具备了这样的品格,你去当干部,不管是去中南海还是去部委、省厅,哪怕是一个县上、地方上,不管你居高位还是怎样,你都充满了和气;哪怕你在办事处做一个一般的工作人员,你还是充满了和气;你是个平头老百姓,在大街上做个义务交通员,你还是带点和气啊。所以大小由之,你具备了这个你就无碍了,干大事你也和,干小事你也和,你一身都是和气那样多舒服呢~!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的人呢,懂得这个和字,知道走到哪里都要和气,要和善,以和为贵,一团和气。他没有贯穿到先王之道,没有入骨,他把这种和当成一种用,没有归体。只把这种和当做一种手段是不行的,或者当成一种肤浅的目的,也不行。知和而和,知道了和的好处,处处都去和,不以礼节之,也不行啊。所以这个和还是有限度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还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条件下都是一样的,还是要以礼节之。一般的职工见了老总,和他一团和气行不行呢,当然可以,但这种和是下级对上级的一种和。老总来了,慰问一下下面的职工,满脸堆笑,红包一发,他还是和啊。但是他是以礼节之的,不可能和你象哥们一样的,喝酒吃茶,可不可能呢?不可能嘛。所以以礼节之,就要各安其份,各守其位。上一节课我们反反复复说到这个位字,什么叫礼,礼就是为位而设立,因位而有礼。你的地位如何,你的社会关系如何,离开了这个位又何从谈礼呢?没大没小,没尊没卑的可不行。所以尽管和,但是要把礼看住,因为礼是为位而立,不然就乱套了。我们不可能让手去走路,脚放起来吧,行不行呢?不行。尽管手脚是为我们的生命服务的,而且服务的很周到,但你不可能乱来啊;让耳朵识字,眼睛去听音乐可不可能呢?不可能。所以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方面,儒家思想在体用上,是很到位的。哪些当为,哪些不当为;哪些在体上表现,哪些在用上表现,都是比较圆融周到的。孔夫子都说,到了七十岁了,随心所欲,不越矩,他还是要以礼节之,要把这个守住。如果不守住,随心所欲了也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