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0|回复: 3

鼓舞人心的专家预测:失去中国,日本必将长期衰退停滞2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6 20: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这个帖子,心里大喜,不过细想,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日本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增大,这样正常,我想的是失去日本的话,中国的经济难道真的不会受到影响,日本的汽车、数码电子产品占据着中国很大的市场,但不得不思考,抵制日货的做法合理不?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付小日本,要建立不损害咱们国人的利益基础上,我本人不是学经济的,只是关注,感兴趣,所以观点难免有片面之处,这些还是需要有识之士共同讨论,对该问题认识的更清楚,下面的内容有可能对大家的认识有些帮助,但是要兼听,思考着看待下面的观点。

转帖如下,希望能够使大家更好地看待中日两国的经济。

二战侵华日军首领冈村宁次向中国军队递交投降书已过去了60年,但战争杯葛留下的历史阴影却仍未消退;而在部分日本政客噪音不断、中日关系樊篱不解之下,一衣带水的经济关系因‘中国经济威胁论’出现了彷徨的因素。没有中国的日本经济会怎样?日本民众不止要放弃来自中国的便宜时装和质地优良的家电??不幸的是这些也许就出自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工厂,也要失去来自中国购买他们高科技产品的货船。从目前日本对华依赖度不断加强的趋势来看,失去中国,日本经济或将陷入漫长的衰退期。——商报记者王金志  

 现状 ,日本对华经济依赖度全球居首

 尽管‘中国经济威胁论’在日本政客间流行一时,各种妖魔化中国的论调来势凶猛,但是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津上俊哉却谓之‘类似于呻吟’,而且有些‘假惺惺’。因为任何清醒的日本人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国,其对中国经济的高度依赖全球首屈一指。从日本对华出口在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迅速提升可以看出。尽管美国是日本长期以来的最大贸易伙伴,但2004年这个地位被中国占据。据日本财务省的贸易统计,2004年日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为18兆1933亿日圆。包括香港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2兆2005亿日圆,首次超过了日美贸易总额。倪月菊研究员介绍说,在日本对外贸易总额中,日本出口中国比重到2000年已提高至6.3%,2004年更升至13.1%。与日本出口美国相比,1990年中国仅为美国的1/15,但是 2004年如果将香港、台湾包括在内,中国实际已经超过美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倪月菊研究员认为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度可用全球首屈一指来形容。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一项国际对华经济依赖关系的统计表明了这一点,日本对华依赖度超过了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

动力,中国需求成日经济复苏最大推力

倪月菊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从日本对外贸易角度分析,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国,凸显中国在日本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庞大的‘中国需求’已经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推动力。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对本报记者说,显然,日本2002年以来的经济复苏、2003年实际经济增长率达到2.6%,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出口特别是对华出口的急剧增长。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测算,2002年和2003年在日本出口增加部分中,对华出口增加额所占比重分别达39%和68%,这还不包括日本通过香港出口中国大陆部分。 

  日对外贸易1/5来自华  

 日本内阁府曾表示,中日经贸的发展直接推动日本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日本1/5的经济增长是依靠中国取得的。倪月菊对本报记者说,随著中国经济上世纪 9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产生的庞大需求,中日经贸关系发生死?放ぷ??盏愠鱿衷?002年中日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去年则高达近1680亿美元,而今年有可能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日本对中国的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已占到其出口贸易的近1/5。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Yoshikiyo Shimamine则恳切地认为,中国是亚洲唯一真正具有购买力的国家,中国对各种商品都有需求。倪月菊研究员认为,这是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变化的。她说,中日邦交以后的20多年中,中国在日本的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甚低,增长也相对缓慢。1972年中日贸易总额只有11亿美元,10年后超过100亿美元,主要表现为中国对日本的原材料出口。但是,2000年后不同了。2002年达到1019.1亿美元,2003年达到1335.7亿美元,2004年更达1678.9亿美元。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凸显快速增长趋势,2000年仅为300亿美元,但2003年则上升到570亿美元,短短3年增长近一倍,到 2004年4年中则增长两倍,当属世界罕见。在日本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强劲增长中,日本的发动机、数字程控交换机、集成电路、钢铁、机械、塑料、化学纤维等源源不断地装上了驶往中国的货船,无数失业的日本工人又回到了工厂。几年前日本人到中国旅游大把花钱被视为座上宾,但是今天,日本很多景区已经陆续派遣宣传推介队伍到上海等沿海城市,他们希望更多有钱中国人能够成为他们的座上宾。显然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市场,中国成日企全球战略引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发展呈现互为消长的态势。一方面,政局稳定下韬光养晦的中国经济以年均增长超过9%的速度崛起,欧美企业在中国长袖善舞地分享著中国崛起的利益蛋糕;另一方面,日本经济跌入‘失落的十年’??二战后最漫长的经济萧条期,种种心理障碍使其痛失‘中国机会’,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转变了认识。

把工厂搬到中国去  

 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对本报记者说,从产业投资角度分析,日本确实没有把握住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期,输给了眼光远大的欧美企业。她举例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的街道上行驶的轿车大多数是德国、法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的合资产品,在持续了十多年的汽车暴利时代,没有太多经济实用的日本车的身影;2000年后日本汽车来了,中国汽车市场也进入了高度竞争的微利时代。但是,日本企业显然不愿意看到最后的机会从身边溜走。日本汽车不但来了,而且新品推出与全球同步。倪月菊研究员介绍说,去年日本方面做过相关调查发现,70%的日本企业谋求海外发展,其中超过75%首选中国。实际上,1993年在中国投资的日企不到200家,而2004年这个数字是 1346家。三菱商社近三年来在中国新建企业41家,其中国总代表助理小山雅久对记者说,2000年以后,随著汽车、重型机械设备等日本最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其真正的对华投资?刚刚开始。倪月菊说:‘从这一点来看,日本企业界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日本到中国的合资企业还会大幅度增长。’显然,一个经济崛起的中国对日本企业意味著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日立、东芝已经果断地把研发中心建在了中国,他们的CEO更多地把中国定位为其全球战略的引擎,日立董事长目方田说:‘我们不仅要在这里开发供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更要开发能出口全球的产品。’当更多的日本家庭在傍晚时分打开中国制造的日立彩电时,没人会怀疑这种可能性。 

 预测 ,失去中国 ,日经济或停滞20年

相对于经济上依赖度的提高,中日政治关系却不断跌入深谷。如果中日因种种争端交恶,倪月菊研究员认为,中日经济关系必然受到影响,日方受损将远远大于中国,而假如日本经济因此从中国‘离场’,对日本的打击只能是惨重的。首先,日本有可能失去中国市场,倪月菊研究员认为这是不可想像的。日本是一个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不要说减掉日本对外出口中对华的近 20%,即便是只有10%,日本就会产生大量企业破产,失业人口还要大量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实现1%的增长就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其次,即便是离开中国日本经济也可以转向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但要想消除在中国的损失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倪月菊研究员说,更别说闹到彻底决裂日本企业撤离中国,全部撤走也不是三五年可以完成的。再次,离开中国的日本经济只能越来越依赖美国,但这只能使其经济走向衰败。

虽然美国也把中国看作主要竞争对手,但中美关系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而中日关系却日益恶化。如果美国在中国的利益远远大于在日本的利益时,失去中国的日本还有可能被美国抛弃。日本出口贸易对华比重近1/5的成绩取得经过了33年,大幅增长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近10年的高速发展期中,如果中日经济关系决裂,这一对日本GDP贡献率超过1/5的贸易损失,10年不可能弥补;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虽然稍低于美国,但是近年来增长强劲,已有超过美国之势,对其GDP贡献显著,一旦破裂也不是一个10年可以挽回。保守估计,如果中日经济关系破裂,日本经济或许至少停滞20年,甚至更长。对这一形势,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津上俊哉质问:在地理上,日本永远离不开中国这一近邻,随著中国这么一个世界大国的复归,日本有什么理由拉开和中国的距离呢?

中国为日本提供了什么  

对外贸易的增长,倪月菊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尽管日本对华贸易占到了首要位置,但中日贸易总额却不可避免地由一直以来的第一变成了如今的第三,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日本对华贸易尚有巨大增长空间,而这取决于日本的态度。

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津上俊哉认为,今天的中国为日本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赚钱机会。十年前,把货物从日本运到中国内地,很难判断需要多少天,因为当时只有铁路。但是现在,中国有先进的港口、高速公路网,物流成本和其不确定性比十年前大幅减低了。近水楼台的日本为什么不能把更多的货船开往中国呢? 

释放通缩压力,倪月菊研究员举例说,日本汽车到中国投资的生产增长,可以让更多的日本相关配套企业开足马力。诸如此类,日本产业重组产生的通缩压力可以在中国得到释放,更多的日本企业将被激活。

2002 年日本从‘失去的十年’所带来的不景气和通货紧缩中喘了一口气,虽然得益于企业重组破产、大幅裁员,但是仍然难以激活日本经济,因为这需要‘新的需求’。他们找到的‘新需求’不在日本,而是机械、钢铁、化工、电子配件等类产品对华出口的猛增。很多日本企业都享受到了‘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新需求,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最好的投资地,倪月菊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虽然亚洲其他新兴国家也是日企向往的地方,但中国仍然是其最佳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投资环境。

首先,越南之类后起国家人民的腰包深度仍然大大浅于中国人,中国本地的巨大需求可以消化其大部分产能。 

 其次,中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且其数量随著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大量转移到工业城市,劳动力优势将持续多年。同时,中国的高等院校以每年数百万的速度向社会输送高等技术人。而他们的平均工资却只有日本的1/25。

再次,中国拥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中日两国有相近的文化传统,等等。 

 产业技术升级助力,随著众多日本企业扎根中国,其基于传统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也开始大举转移到中国,引起了日本一些人士的惊慌。但是,倪月菊研究员说,中国制造业本身的技术升级需求,日本不是中国唯一的选择,但却是日本最好的选择。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贫乏国家,对其立国之本的制造技术有著近乎偏执的珍惜,但日本企业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欧美企业乘虚而入抢占了中国市场,曾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十数年的日本家电产品已风光不再。

  把持著制造业‘核心技术’不放的日本,在信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却没有跟上欧美的步伐,如今日本没有一家企业能与IM、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叫板。相对于此,日本的制造业‘核心技术’不过是附加值较低的二流技术,如果将其转移到中国,日本企业则可以集中力量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当IBM将其PC部门连同技术、品牌一举卖给中国联想的今天,日本的机会已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0: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只得高兴的

如果是中国向日本出口,日本依赖中国产品,而非中国依赖日本产品

供需,在国际贸易中,尤其当前中国,需方没有多少谈判价码和定价权,不值得高兴,而应该转变这种经济模式,国产化是必由之路

中日如何弃前嫌而互利共生,需要智慧和历史机遇,
如果非得再战而决高下,也在所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20: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样小日本还对中国不太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7 1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一些专家,自己意淫罢了,日本产品市场中,中国的份额并不大,日本所需的进口商品,可以向越南进口。

哈哈 要记住 中国还有黑砖窑事件,无论政府怎么粉饰,都应该看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人还很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22:28 , Processed in 0.17447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