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35|回复: 0

[【心情日记】] 给“史上最牛的求爱”一点宽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9 17: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8日《信息时报》报道,连日来,标榜为“大学惊现史上最牛的求爱”的组照,在一些知名网站的社区流传,某大学一男生在数百名学生围观之下向女生示爱,但却被保安驱散,而且换来一纸处分。对此,有人评论说,大学生该以学业为重,学校不是恋爱的场所,如此张扬的求爱有作秀的嫌疑,等等。  
  大学里求爱的新闻太多了,这所大学的这名学生其实谈不上“最牛”,至于被学校指出是“严重破坏学生正常生活”,更是匪夷所思了。大学生如何求爱难道是一种需要打折的自由?围观一次美好而有趣的求爱怎么就“严重破坏学生正常生活”了呢?
  大学生当然要以学业为重,不宜把过多的精力用在恋爱上。但不鼓励归不鼓励,现如今大学生连结婚的自由都有了,那怎么恋爱还用得着干涉吗?在一纸“求爱处分”背后,传统道德的诉求太明显了。当这种道德标尺借助行政权力表达出来的时候,给求爱大学生以处分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按照一般的情理,对他人的某种行为作出道德评价是可以的,但道德之所以成为道德,在于其是一种“软约束”,而非“硬约束”,否则就超越了道德的约束范畴。结婚已经成了大学生的法定权利,恋爱自然更应该是自由,选择何种求爱方式更是大学生的自由……在这些自由背后,实质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社会生活空间。假如一名大学生真拿父母的血汗钱挥霍,学校可以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不应该处分他。至于爱情的表达方式和结果,更无需别人操更多的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C· 柏林格有句名言:“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大学依靠梦想、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这告诉我们,大学之大,恰恰在于心胸和情怀。是否处理求爱的大学生,是大学手中尚握有的权力,但尊重公民自由表达则是所有公民的义务。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在日趋多样化。这种越来越多样化的生活,正在呼唤和培养着一种新的道德,那就是选择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人们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只有这样,我们生活中才能有更多的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5-31 22:35 , Processed in 0.54177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