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8 16: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前二十分鐘。 剛才去聽了周啟榮教授的演講:印刷、科舉與經學:從四書注看清代經學的轉折。挺有趣的!有空再報告一下聽講內容及自己的感想。
周教授在演講時,把題目口頭修正為:「商業出版、科舉與經學:從四書注看清代經學的轉折」。大意為目前對清代考證學興起原因的解釋模式可約略分為二種:一個將其視為對晚明學術思想的反動;其次,則強調清代考證學興起內在理路,即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八十年代末期,學者亦注意到禮教思想與禮學研究對推助清代考證學發展的重要性。周教授自己也有這方面的著作,即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Classics , eth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本次的主題在於探討清初朱子學的轉型,周教授認為這是清代學術史研究中較不受重視的領域。其探討切入的角度在清初學者對於朱子《四書集注》,透過科舉考試八股文的評點,商業印刷的大量流通,所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如呂留良、陸瓏其等人的貢獻。這些社會文化史的面相,一般學術思想方面的研究較少注意及涉及。周教授新著Publishing, Power,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也是這方面的相關研究。
誠如周教授在演講中所強調的,學術思想發展過程中,可能成為轉型的重大影響因素,不應是單一的,不能純由哲學思想層面思考,而忽略社會文化的因素。這個提示是重要的!不過,自己的疑問在於,其影響層面的深淺,其次,在於一般科考出身的士子,與主導學術思想發展的精英階層,其相互之間的互動與影響如何!可能自己還是想得到一個關鍵性解釋清代學術思想轉型的因素吧,汗!因為若由周教授的意見出發,清初學者重視朱子學的內容之一,多集中於古禮與具體禮制改革的研究,然而這種轉變,即如何由理氣心性等形上問題轉而為經史實學的研究,其中因素,可能無法由其研究的角度來完全解釋或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