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6-21 1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錢文忠《季門立雪》一書,除「前言」,作者與季先生合照、季先生推薦作者免試攻讀博士學位意見書、季先生對作者學位論文評定書各一外,共收:〈季羨林與印度古代語言研究--恭賀恩師九十華誕〉、〈季羨林與吐火羅文研究--恭賀恩師九十華誕〉、〈季羨林教授學述〉、〈陳寅恪與季羨林--一項學術史的比較研究〉四篇文章。剛買此書時,光看書名,也與fenglong兄有類似的疑問。不過,讀過所收文章後,倒也沒太大的反感,學生輩在恩師晚年寫些祝壽文字,對其一生學術貢獻有所評介,這似乎是很平常的事,尤其在中國吧!看文字中也沒有流露出要借老師顯揚自己名聲的意思,起碼我沒有這種感覺。我對錢氏其人其書也不熟,不過,讀過他一些文章,感覺上,他認為從學於季生生,實是改變他一生的一大因緣,至於,他是不是能傳季先生之學,在什麼意義上光大師門,這不是門外漢如我者所能妄言的。在「往復」上看到其同門雲中君對錢氏文字所發評論,感覺有些意思,轉載於下: 我也觉得老师的成就主要不是由学生来做定评的,而是要由其他真正的同行来鉴定的,更是由将来的人来做鉴定的,能不能继承和发扬前辈学术的特色,是不是真在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也不是靠自己说了算的,而是要有客观的评价。甚至可以说,自己的评价最有可能不准。英文里有句话最值得我们记取:
You can fool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or some people some times, but you can'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你可以永远骗取有些人的信任,你也可以骗取有些人一时的信任,但你不可能永远骗取所有人的信任"。
就以季先生为例,我根本不担心他老人家的事业无人继承。八四年的北大梵巴班的解体对此无任何影响,我们不必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如果看得那样重的话,要么是有特殊目的,要么是在自欺欺人。事实上季先生的优秀弟子满天下,从中国的段晴,王邦维,朱庆之,到德国的胡海燕,日本的辛岛,这些人都好好的,我们有什么值得常吁短叹的呢?再说历史上有很多先例,最能继承和推进某位前辈重要学者的人常是受其影响而非直接从其所学的人,比如陈寅恪教过的所有学生里谁能比不是陈的学生的唐长孺更能继承到陈的学术精髓呢?
有一点我还想指出的是梵文班的瓦解完全是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所造成的。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权利要求学生对选择他们的专业有从事到底的义务。事实上谁能在十八九岁就知道那一个专业最适合你呢?学生选择某一专业可以有各种理由,而且这些理由都是正当的。那时候的梵文班有两个转了专业,还费了不少功夫才做成。而还有一位因实在对学梵文没兴趣而退了学,这完全是中国的大学体制的牺牲品,因为如果他们可以有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的话,那可能就会在其他领域很成功。甚至尽管自己认为是在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但实际上可能在别的方面能力很强。
在我看来,百家讲坛和娱乐节目基本没差别,明星的确是可以由大众来推出的,但学术明星却不能由大众来推出,如果学术明星也由大众来决定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一定出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