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9|回复: 0

经济指标预示中国开始进入通货膨胀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3 12: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06-12 11:31:05      http://blog.sina.com.cn/u/3e6711ee010009mu

    今天,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公布五月的物价指数报告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城市上涨3.1%,农村上涨3.9%;食品价格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3%,1-5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

  货币流动性过剩终于在对物价指数上影响开始显示出来,变成了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按照传统的金融货币政策思路分析,物价指数上涨和目前的货币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应对方法是提高利息,美国经济学专家谢国忠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预见到了,增加货币获取和使用成本,最后导致市场对货币需求萎缩,从而使整个物价下来。

  格林斯潘会怎么做呢?减息,建议政府减税,通过刺激消费贷款来应对通货膨胀,看看格老在美联储的政策经历就知道了。为什么同样是采取反通涨,同样遵循西方经济学理论,而中国就不能像格林斯潘一样采用降息减税政策呢?因为人民币是封闭货币,而美元是霸权货币,全世界财富体系计价用的是美元本位,所以,美国可以通过降息减税将国内的货币流动性和通货膨胀率风险和损失通过输出美元流动性过剩而转嫁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美元垄断规则不那么熟悉的新兴经济体国家。

  可以预见中国在面对通涨率上涨的短期政策是加息,但是,加息抑制通涨在今天的中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美国压力下,可能对抑制通涨并不会有什么作用,从超越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从外汇结售汇壁垒、产业进入壁垒、贸易、知识产权、商品检疫、商品标准等等方面综合采取对策,中心点是为破除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而采取一切政策手段甚至不惜以国家计划经济手段对外将涌入中国的国际美元游资抵制在人民币体系之外,对内将已流入的美元游资冻结于中国经济体之内,同时主动出击,加大境内美元对外投资,以减低外汇对人民币货币政策的操控,这才是将通涨(缩)率维持在合理范围的根本之道。

  在有效限制通涨率和中国经济体良性循环见成效前,短期内,通涨压力会增大,从而带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出台,政策的严厉性会越来越强,与政策博弈的风险和成本将会加大,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即使没有商家的主动博弈,市场本身也会推动增个经济膨胀,从而带动楼价、股价和通涨率上升,这是因为,导致本次中国经济体出现楼市、股市、物价和货币对内通涨的根本黑手是大国之间的经济博弈,这场博弈如果中国不胜,那么问题就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动用仅适合封闭经济体的西方经济学说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就注定会失败,而只有采用国际视野和大国博弈视野下的尚未成熟的新经济理论才有可能走出困局。

  正是因为如此,在2007年末之前,坚定看涨中国房地产楼价和股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0 03:29 , Processed in 0.28703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