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9|回复: 0

国际产业转移及中国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2 1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国际产业比较优势、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失偏颇的引资政策激励,造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低附加值加工制造者地位。打破这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实施同等国民待遇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长期努力方向。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一、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

  (一)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等为生产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和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成为各自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二)国际产业间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

  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转移。

  (三)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产业转移

  《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为9160亿美元,其中流向发达国家为5420亿美元,占总量的59%,而且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流入FDI为1650亿美元,占总量的18%,其中65%属于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化等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西亚地区流入340亿美元,占总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非洲为310亿美元,占总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为1040亿美元,占总量的11.4%,其中制造业占流入FDI的40%,服务业占35%,农业和采掘业占25%。

  (四)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原有产业的整合升级和国际转移

  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促使各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发生变化,强化了国际产业的集聚效应,并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虚拟化程度,新的产业不断出现,并促使原有产业在结构升级中整合、转移。

  (五)跨国证券投资和并购日益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

  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分别占全球资本流动的75%和跨国直接投资的60%。服务业外包发展迅猛,联合国贸发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服务外包最多的是美国,约占全球项目外包市场的2/3,欧、日约占1/3。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印度、墨西哥、东欧分别成为亚洲、北美和欧洲的服务业外包承接中心。

  (六)发达国家进行调整和转移的产业领域重点分明

  发达国家均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在不同产业领域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

  二、中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匹配:

  (一)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一、二产业发展升级需求不匹配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处于稳步上升态势,但整体上还与其他新兴工业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与一、二产业发展升级需求不匹配。同时,从服务业内部增加值构成来看,农林牧渔服务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呈逐年上升趋势;地质勘查和水利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呈下降趋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为滞后。

  (二)我国产业发展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不匹配

  从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比较来看,依据2005年数据:一是2005年国内可贸易品中(即国内产业结构),初级产品约占13.7%,工业制成品约占42.4%,而出口的初级产品在全部出口产品中只占6.4%,工业制成品占了93.6%,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严重倾向于工业制成品,且与国内产业结构不对称;二是在工业制成品内部,我国出口结构严重偏向于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两类,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我国出口产品的比重达到46.2%,杂项制品达到25.5%,而这两类行业在我国国内可贸易品中所占的比重仅分别为16.9%和3.2%。由此可见,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呈现“两张皮”现象,说明内外经济关联度不紧密。

  (三)外资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外贸战略难以匹配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近些年在制造业和GDP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是,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来看,外资企业占较大比重。这样,国有或内资企业不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微观发展主体中居主导地位,如何促使外资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向与中国对该产业的战略规划相匹配必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难点。同时,外资(尤其是外商独资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也占主体地位。这样,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对外贸易中,虽然外资日益以加工贸易方式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该产业中高增值环节转移到国内甚少,国内工序仍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低技术环节,这也难以同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出口产品质量,走向贸易强国的发展战略相匹配。

  (四)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待遇不匹配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将吸引外资作为主要的政绩指标之一,由此对外资的超国民优惠政策此起彼伏,大大增加了内资企业的竞争成本,挤占了内资企业在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以2005年分行业外资工业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来看,外资工业的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比重已逾30%,超过平均比重的行业有16个行业,尤其是在6个比重超过50%的行业中,除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外,其他均属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在上述行业中,外资比重如此之大除其自身优势之外,超国民待遇“居功甚伟”。

  三、把握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不可否认,国际产业比较优势、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失偏颇的引资政策激励,造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低附加值加工制造者地位,但打破这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实施同等国民待遇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长期努力方向。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下,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是:在“十一五”规划指导下,统筹考虑我国主导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内资企业发展、承接转移方式、自主创新、服务环境塑造等六大因素,做好六个结合,即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家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统筹发展相结合,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方式相结合,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内同一产业的内资企业发展相结合,将承接技术转移和本地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将转移国家的企业特点和与我国针对性服务环境塑造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共同发展的方针,积极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转化为促进我国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一)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促进我国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首先,应确定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主导产业,如制造业要重点发展重要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造船、飞机制造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等;服务业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其次,优先承接有利于上述产业发展的国际产业转移,并对不同产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制定相应的产业准入政策。再次,禁止承接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严格执行《禁止类加工贸易产业目录》等相关政策规定。最后,要鼓励本国已有的外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新增投资向高新技术环节和新兴产业发展。

  (二)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相结合

  根据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措施承接不同类型的产业,将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和弥补产业结构缺口同时考虑。因此,对发达地区承接的产业高度和层次需要继续提升,可以主要通过技术引进提升、出口加工区引进提升和产业集群引进提升等方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不发达地区需要同时承接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通过提高项目服务水平等方式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三)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方式相结合,实现产业承接方式的多样化

  我国应根据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坚持直接引资与间接引资并重,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如大力发展国际证券融资,积极发展国际上通行的其他有效的国际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如BOT投资、项目融资、海外投资基金等。

  (四)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促进国内同一产业内资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积极培育内资企业集团发展跨国经营,利用产业转移带动其转型升级,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竞争中促进我国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培育我国跨国公司。

  (五)将承接技术转移与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技术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强调国际市场导向,防止落入拉美化道路的后发技术优势陷阱。

  (六)将转移国家的企业特点与我国针对性服务环境的塑造相结合

  以瑞士为例,其99%的企业属中小企业,瑞士众多的“高、精、尖”产品大都出自这些中小企业。但这些中小企业的信息渠道多不畅通,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和到中国投资的经验。因此,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瑞士中小企业的引导和宣传力度,提供必要的个性化投资咨询服务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5 11:45 , Processed in 0.25904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