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76|回复: 0

[[学习策略]] 英语听力简单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2 00: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网上找了关于英语听力学习的近百个帖子,作个简单的小结,并结合自己多年学习英语的体会,对英语听力的学习作一下分析.这离比较完整严谨的研究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称为\"简单研究\".
  
  第一节 听力学习的理论基础
  
  限于时间精力,这里只能摘抄部分网上的资料:
  \"听并非是被动消极的,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它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对信息进行认知加工过程。从外部的声音信号到内部的听觉理解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听觉器官对连续音流的感知与切分,即辨认出连续音流中的各个语句成分或片段;第二,将辨认出的句子或片段“留住”(既短时记忆),并迅速不断地与前后其它片段相联系(即构成句法关系);最后,经过辨认和联系的原语句以高度简缩的形式(冗余部分被排除)形成意思并储入长时记忆,至此理解完成。\"
  
  \"听是对口头信息的接受和解码,是一种最基本的交际行为。无论听什么,只有在无须注意说话的人的表达方式,只注意其说话的内容时,才能有效的把握信息,达到交际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听力教学的本意应该是使学习者获得直接听取信息的能力,即交际意义上的能力。现代语言教育学理论认为:充分的以理解语篇内容为目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乃至决定整个语言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此外,有效的听力培养必须对听的技能技巧加以针对性训练。\"
  
  \"既然听力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信息的解码和意义再构建过程的结合,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要求听者的积极参与外,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用学知识与听者的纯语言知识同样的重要\"
  
  \"人耳可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在16~20000Hz,但是不同语言的频度分布式不同的。法语(125~250+/1000+~2000Hz)和西班牙语(125~500/1500~2000Hz)都是2000Hz以下的低频语言,而英语却是高频语言,频率带在2000Hz以上,俄语(125~12000Hz)的频率带跨度很宽,所以俄人学习外语相对容易。
  
  汉语语音频率在500~3000Hz,也就是说处于中间的频率带上。我们学习英语首先是要让耳朵习惯英语2000Hz以上的高频频率。\"
  
  
  第二节 听力学习的阶段和材料选择
  
  有人认为听力学习可以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这是按照水平来分的.我认为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感觉分成未入门和入门两个阶段,前者指不知道怎么学,感觉不到进步,还在摸索学习方法的阶段,后者指已经知道怎么学,有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能够稳步提高的阶段.是否入门和水平虽有一定关系,但也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可能到了高级阶段的基础水平时,其实还尚未入门,进步就会很慢.而有的人到了中级阶段,已经领悟了,就能很快进入高级阶段.
  
  各个阶段的划分,并没有很严格的标准,考虑到广大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这里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里听力的\"入学要求\"作为初级,把大纲的二级作为中级,四级以上作为高级,其中四级到六级又可以看作是高级阶段的基础部分,八级以上可以看作高级阶段的提高部分.可以参阅该大纲的具体要求看自己属于哪一级的水平(这个网址有详细内容:http: //www.bfsu.edu.cn/chinese/site/gxyyzyxxw/zywj/yyjxdg.htm)
  
  另外, 关于判断自己的水平处在哪一级,有人提出:\"想知道你现在英语听力水平在哪个层次吗? 很简单,你现在就可以做个测试,电视机锁定到中央9台,等到播放英语新闻时,别看图像,光凭听,试试你能听懂多少?如果你能听懂的除了国家名和人名以外, 就是介词和副词,那你的听力水平应该为零,也就是毫无听力水平.如果每条新闻你能听懂20个词左右,大体知道这条新闻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说明你处在英语听力的初级水平.如果每条新闻你能听懂30个词以上,能够知道这条新闻讲的确切内容,说明你处在英语听力的中级水平.如果你只有少数单词听不懂,能毫无障碍的听懂每一句话,你就应该是高级水平了\"也可作为参考.
  
  此外,还有一种划分:
  \"根据Rivers Temerity的划分,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下面作一介绍,供教师训练学生听力时借鉴。
  
  第一阶段:辨音练习
  
    1、 辨别音素和短语;
  
    2、 听学过的对话;
  
    3、 从学过的阅读文章中辨别短语和句子;
  
    4、 通过游戏来辨别听到的单词和词组;
  
    第二阶段:不需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5、 听各种各样已经学过的对话的录音;
  
    6、 听所学的阅读材料的复述;
  
    第三阶段:需短暂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7、 在听学过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时,让学生做书面的正误判断题;
  
    8、 在学生听所学过的对话和阅读材料时,教师口头给出有关问题,让学生做书面的多项选择题;
  
    9、 听之前,先提出问题,在听的时候学生再用母语回答问题;
  
    第四阶段:需长期记忆的辨别和选择练习
  
    10、 此项练习类似上面的 7、8、9,但要求学生做书面的问题解答或者在他们听过一篇文章之后,口头提出问题,让学生做书面解答。
  
    在每阶段的练习中都可以通过视听说写等方式进行听的能力的训练。如:
  
    选择练习;配合练习;下定义练习;情景训练;听描绘图片的练习;句型练习;替代练习;直接对话;猜谜;辨别正误;搜索信息;听写等。\"
  这个划分从音素的辨别开始,逐步过渡到语篇,由易到难,对于初学者尤其有指导意义.
  
  下面讨论各阶段适合的听力材料.
  1.初级阶段适合的材料:
  1).英语课上老师的发言.语速很慢,用词也很简单,适合这一阶段的学习者.
  2).词汇书的配套录音.如刘毅词汇系列.一方面可以练听力,一方面还可以熟悉词汇,建立词汇的发音和拼写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事实上,词汇书的配套录音虽然从语速上讲不适合更高水平的学习者,但中高级学习者仍然可以用来巩固,熟悉词汇.
  3).课文录音.通常语速较慢,既可以练听力,又有利于课文文本的学习,一举两得,也是这一阶段的理想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课文录音虽然常常是native speaker录制的,但是离真实(authentic)的口语往往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宜作为中高级的听力材料.
  4).老外的讲话.去英语角听老外讲话,也是不错的途径.老外说话,语言地道,而且老外跟中国人说话,往往会放慢速度,容易听懂.
  5).浅显易懂的英语小故事.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6).听力教材.如北外编的《英语初级听力》.这里引用一个学习者的话:\"我在大学入校时听力水平一般,基本属于“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但第一学期我就定了个计划,并按照计划刻苦训练。我选的教材是《英语初级听力》\"
  
  2.中级阶段:
  1).电台新闻.VOA Special English是首选,主要是语速慢,词汇量有控制而且相对固定,内容又常有类似的中文新闻帮助理解.新闻的缺点是可能比较枯燥.
  2).听力教材.如华东师范大学编的老牌的Step by Step.特别是其中的听数字的专项练习,在别的类型的材料中是很少见的,很有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对于训练抓关键词,抓大意往往很有效.但是教材一般不会要求全部听懂,也很少有听写的练习,这实际上是降低了要求.所以学习者不能只满足于做完听力教材的练习,还应自己另外做些艰苦的听写练习.
  3).国内电视台的英语新闻.这类节目的语速往往比较快(比Special English快),听起来可能一开始有点不适应.但是由于内容往往比较熟悉,所以难度就降低了.另外,这类节目对于熟悉中国特有概念的英语表达比较有用,对汉译英有一定帮助.缺点是播音员的发音有时难免不够纯正,而且离真实的英语可能有一定距离.
  4).英语演讲.英语演讲的特点往往是语速不快,但词汇量比老师上课讲话要大.
  5).有一定噪音的简单对话.这样比较符合真实的语言环境.
  6).托福,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难度比较适合中级水平的学习者.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对于训练抓大意,抓要点尤其有好处.
  7).某些视听教材.如《走遍美国》,既练习了听力,又可学到不少有用的口语表达法,还可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8).语速大约为120/1的短篇故事集(外声朗读).
  
  3.高级阶段:
  1).电台新闻.VOA Standard English,BBC等,开始可以掌握大意为主,随着水平的提高,可以做些听写练习.以后可以逐步扩大题材的范围,不局限于新闻,正常语速的会话,有一定噪声的记者现场报导等.
  2).听力教材.如北外编的《英语高级听力》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同上.
  3).原版影视剧.整本电影不大适合用来练习听力,至少不适合精听.因为电影的俚语,文化背景知识较多,阅读字幕脚本就不一定很顺畅,更别说听了.最好是截取部分生词不多,文化背景知识不多的片断进行练习,看之前可以先大致把字幕脚本扫一遍,如果觉得俚语,文化背景方面的词汇过多,就不适合用来练听力. 或者一开始看些简单的动作片.动作片的好处是有很多意思借助场景就能理解,这样就降低了难度.而且大段大段的对话相对少些,因此不大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而伦理片(指《金色池塘》,《克莱默夫妇》之类的片子)的难度就要相对大些.
  4).自己制作听力素材.比如利用软件从电影中提取片断,配合字幕进行精听.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针对自己学习上的困难,量身定做.比如,如果自己最大的困难是不适应语速,就可以选择一些用词很简单,但是语速很快的素材,专门用来训练对语速的适应.自己制作素材的缺点是比较费时间.
  5).原版电视节目.有条件的话,看一些原版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和综艺节目,也是很有好处的.新闻的优点是发音比较规范,而且可以学到很多文化知识.综艺节目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要求很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理解.
  6).正常语速的讲课录音.网上可找到一些资源.
  7).正常语速的英语会话.在国内不太容易听到,不过有时老外之间的谈话还是可以\"偷听\"到一些.
  
  这里说一下英语歌曲,有人认为听歌练听力效果很好.歌曲的优点是比较有趣味性,容易打动人,造成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包含一些文化知识.但是从中文的经验来看,歌词几乎是所有材料中最难听懂的.而且歌词往往文学性较强,理解的难度也大些.所以我认为歌曲不是很合适的听力材料.
  
  以上讨论的多是精听和要求掌握大意的泛听的材料.泛听因为要求比精听低,听力材料的选择标准就可以比精听材料宽松些.如果泛听材料只是作为\"背景音乐\",那选材就更加广泛了.
  
  听力材料的难度,应该是基本没有生词,特别是key words不能有生词.听力练习的主要任务不是用来学词汇.有了生词,理解的难度就增加了.
  
  因为听力不象阅读,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反复琢磨意思,所以文字难度应该比阅读材料低一些.
  
  选择听力材料,基本的原则和阅读一样,应该是略有难度,有一定挑战性,但也不是很难的材料.具体的判断标准,有人认为应该选自己\"勉强可以张口说出来的材料\",这里的隐含意思似乎是如果说不出来,肯定也听不懂.这个意思好象听李阳讲的.他的理论是如果能以洋人那样的语速和腔调说出来,就一定能听懂洋人以同样的语速和腔调说的话.所以他的方法是从训练语音和口语入手.这种方法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说,但是发音和听力确实有一定联系.
  
  另外,有人提出选择\"可以听懂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材料\",这是一个量化的标准,也可参考一下.
  
  听力材料的难易,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从VOA special english入手,逐步过渡到VOA standard english.一种则主张一开始就上正常语速的英语.交际法教学法强调语言的真实性,似乎支持后一种.但是\"由易到难\",似乎也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
  
  听力材料的选择,还和听力的目的有关.如果是为了温习词汇,选词汇的配套录音或语速较慢的材料即可.如果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选电影比较好.如果是熟悉口语,可以选电影和记者的现场报导等.
  
  另外要注意的是,听力材料如果用来精听的话,一定要有文本,原因下面会谈到.
  
  
  第三节 听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听力训练的主要方法,无非是精听,泛听,以及听力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这里不研究听力考试技巧,但有些技巧对于考试也用得着.
  精泛结合可以说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基本技术.阅读也有类似的方法.在听力方面,基本原则是:精泛结合,一般以精为主.精听要精,保证质量,绝不蒙混过关;泛听要泛,保证数量,题材要广.
  1.精听的基本方法
  精听,就是力求听懂每个词.精听可以克服\"假听\"现象.比如一遍听不懂马上看文本,看起来似乎懂了,其实听力水平没有提高,下次再听还是不懂.
  精听的一个方法是反复听,可利用一些软件如mp3repeater for winamp(免费软件),能飞英语视听学习机(商业软件)等.另一个就是在反复听的基础上进行听写.
  精听可以先听懂大意,然后再通过反复听,逐步听懂每个单词.从这个意义上说,泛听是精听的基础.
  2.精听的技巧
  1)不翻译
  有人指出:\"由于受母语的干扰,中国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习惯于在大脑中先把英语翻译成母语进行理解,然后再翻译成英语回答,而听的内容常常一瞬即逝\",这个问题其实在口语,写作中都存在,不过听力因为对快速反应的要求较高,所以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对此提出的对策是:\"在平时学习中,要用英英字典,用英语的概念去解释诠释,从而避免把英语翻译成母语,再翻译成英语的习惯.\"这个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个人体会,英语思维的形成和语感关系很大.语感比较弱时,就容易借助翻译来理解.提高语感,个人体会最有效的是大量阅读(泛读).
  2)不回想
  碰到一个词听不懂,千万不要停下来回想这个词的意思,因为一迟疑,后面的词就会漏听.
  
  3.听写的技巧
  1)根据上下文猜单词
  有的单词不是完全听出来的,而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语法知识猜测出来的.当然,最好是直接听出来.但有的时候,直接听出来实在有些困难,就可以用这个技巧.其实中文听力也有这种情况,有的词也是根据上下文猜出来的.所以这个技巧大概也有一点理据.
  2)完整地听懂一句话之后再默写
  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默写.光听出孤立的单词是没用的,听力的过程是听出单词后快速连缀起来,理解完整的意思.所以默写整句的做法比较符合这个过程.
  
  4.泛听的基本方法
  泛听,就是不要求听懂每个词.严格地说泛听又可分为两种,一种要求听懂大意,一种则只要求有点英语语音的刺激,对于听懂多少没有要求.
  
  5.泛听的技巧
  这里指要求听懂大意的那种泛听.
  1)多听几遍
  有时听一遍可能还不能听懂大意,就多听几遍,如果听了三四遍还是不行,可能材料的难度过大.
  2)适当作些笔记
  对于应付考试这是很有用的技巧,但是真实的听力实践中,作笔记的机会并不多(口译除外),所以这个方法不宜多用.但是作笔记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3)抓key words
  key words \"are louder, longer, and higher pitched than other words.\"
  4)5W法
  就是听的时候,关注Who is speaking?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ere are they?和How do they feel?(也有一种说法是关注what, who, which, when, where, why, how共7个W) 这个对于训练抓大意很有好处.
  5)抓表示转折和让步意思的词
  如even though, even so, in spite of, unless, although, no matter, however, whatever, no, nor, neither…nor, but….如果错过了这些词,就不能正确把握说话人的态度.
  6)注意重音和语调
  重音和语调也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泛听抓大意的技巧自然也可应用于精听,不过精听更注重听懂每个单词,不能满足于掌握大意.
  7)复述大意
  可以和别人一起听,听完互相向对方复述内容大意,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一种学习竞赛的气氛,提高学习的兴趣.
  
  还有一种泛听,是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的,比如获取某个地址信息.这时,就只需要关心某几个关键词,而其他都可以略过.这有点类似阅读中的跳读(skim).
  
  6.听力相关技能的学习
  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每一个部分都对其他几部分有影响,同时又受其他几部分水平的制约.和听力关系较密切的技能有:
  1)词汇
  听力主要依赖被动词汇量,但是和一般的被动词汇又有所不同.听力要求能将词汇的发音和拼写联系起来.
  如果着重听某一题材如新闻,可以收集该题材的常用词汇,集中记忆和熟悉,对提高听力理解率很有帮助.
  2)阅读
  阅读获得的信息量,一般比听力获得的信息量要大,初学阶段尤其如此(高级阶段有的人主要通过听力学习新词等)大量泛读可以培养语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
  3)语音
  学点实用的语音学知识,对于克服听力困难很有好处,详见\"听力11大困难及对策\"部分.
  这几个方面具体如何提高,可以参考相应的论文,书籍等.
  
  
  第四节 听力11大困难及对策
  
  这节集中讨论听力中的困难和对策.
  有人指出,\"英语听说包括语音、语调节奏、用词、句式、思维和文化六部分\".那么,听力的困难,应该就是这当中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掌握得不好.
  1)自己的发音不准确
  自己发音就不准确,那么即使是很标准的发音也可能听不出来.解决方法:正音是必要的.正音的方法:1)老师指导2)学习有关的语音知识,然后跟着标准录音模仿3)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然后放出来一点点地修正和改进.这方面有些软件可以利用.
  发音的要求:不一定要和磁带发得一样准,但要做到基本准确,不能犯大的错误.
  2)不熟悉说话者的方言
  比如不熟悉英音和美音的区别,听不懂黑人英语,印巴英语等.解决方法:对于英美音的区别,可以看一些有关论文,还有本侯维瑞主编的《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可以获得一些理性认识.另外,有人提出\"各个突破\"的办法,就是集中训练某一类语音(如印度英语,黑人英语等).这有道理,我有体会,一开始听一个阿叉讲话很难懂,时间长了就觉得好些.但目前的听力教材似乎还没有专门列出一章\"黑人英语\"或\"阿叉英语\"的做法,所以只能自己收集素材.
  3)不熟悉连读、失去爆破、弱化、浊化、重音、缩读等许多音变形式
  不熟悉这些,在切分单词和辨认单词时就会失误.解决方法:首先要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音变形式,需要学一点实用的英语语音学知识.然后是要多接触相关的语音素材,最好也是和对付方言一样,各个击破.但是这样的专项训练材料几乎没有,自己也很难收集,只好多听语速较快的素材.
  4)不适应语速
  听惯了英语老师慢吞吞的发音,刚接触比较真实的语言材料时肯定会不适应.解决方法:收集一些词汇比较简单,但是语速较快的材料,进行精听.象《走遍美国》之类的视听教材可能是较好的材料.
  5)不熟悉语调节奏所隐含的感情色彩和意义
  同样一句话,以不同的语调,节奏说出来,意思可能完全不同.有人指出:\"重读的每一处都具有提示作用.因而,从录音人的表现中就能推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观点和态度.重音和语调是最为重要的线索.\"不熟悉的话就会影响理解速度.解决方法:首先也是学习语音学理论,形成理性认识.然后是多接触相关素材, 和上面一样,缺乏这方面的专项训练素材,只能自己在练习中多体会,归纳.
  6)听力材料中有生词
  生词如果是关键词,就会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如果不是关键词,也会减少接收的信息量.解决方法:一方面,做好听力的预备工作,即背单词,扩大词汇量,具体方法另外讨论.
  
  另一方面,听的时候遇到生词,一个办法是根据读音规则猜测大致的拼写,然后查词典来验证.优点是自己猜出来的拼写印象较深,同时训练了读音规则的知识. 缺点是较费时间,如果猜中率较低,则容易影响学习积极性.另一个办法是查专门的听力词典.本人所知有三种,一种叫《英语听力词典》,李玉新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一种叫《英汉听译词典》,孟绵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还有一种叫《英汉听音查字词典》,霍志远,孟绵,李江南主编,海潮出版社2000年出版,是前一种的更新版本.另外,还有一款共享软件\"音标查字(Pdict)\"可以利用.优点是相对第一种方法来说可能效率高些,缺点是印象不如前者深.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干脆直接看文本.这样做的好处是效率比较高,缺点是缺少了对读音规则的训练,同时也失去了比较牢固记忆生词的机会.
  
  7)听力材料中有的词不熟悉
  这是指看见知道意思,但听到却不能马上作出反应的词汇.解决方法:一是设法把这些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活用词汇),如果能熟练运用了,说明对这个词已经很熟悉,听到后也能快速辨认出来.二是听词汇书的配套录音,如刘毅词汇系列,三是多朗读,这两条都是为了建立词的发音和拼写的联系.熟悉读音规则可能也有一定好处.此外,也可以利用上面提到的听力专用词典和软件.
  
  中国人比较常见的一个困难是听数字,特别是多位数的数字.解决方法: 听力教材Step by Step中有很好的数字专项训练的练习,可以强化训练一下.另外,数字有时有多种读法,需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如播音员把两个足球队比赛结果2:0读作 two to nothing而不是读成two to nought或two to zero,(这个严格地说属于词汇不熟悉的问题)
  8)不熟悉句式
  这主要是语法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法:一是提高阅读水平,特别是快速阅读水平.二是适当学点语法.
  9)不熟悉思维方式
  这个比较难提高.解决方法:尽量多和native speaker交流,看一些有关读物,增加理性认识等.
  10)不熟悉文化背景
  这个问题似乎在听电影上特别突出.解决方法:多看有关读物,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多看原版影片,可以不为了练听力,而把注意力放在电影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上.如果有条件搞到原版的电视节目就更好了.另外,有人指出,听的时候,有一个\"融入原则\",即\"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观者,而要是当成局内人看待,要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产生场景感觉\".还有一个\"挖掘原则\",\"此时不能仅限于看懂表面意思,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挖掘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平时阅读时,对于文化信息要敏感.比如美国小说家罗宾·科克的一部小说中写到一个外科医生和别人发生了冲突,警察到了现场,得知他的身份之后,语气马上变得客气许多.这就传达出一个文化信息:在美国,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受人尊敬.看电影时,不要只关心情节,也要注意各种场景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比如《虎胆龙威3之纽约大劫案》这部片子有个情节:罪犯\"西蒙\"命令警察麦克林胸前挂着一块写有\"我恨黑鬼\"(I Hate Niggers)的木牌在纽约黑人区站10分钟,结果险些被一帮黑人少年杀死.从这里就可看到美国社会的一些情况.这些文化知识在练习听力时可能都会帮助理解.
  
  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对自己的听力信心不够,对此,有人说得不错:\"信心不够往往会在辨音时产生紧张情绪,结果本来能听懂的内容也没有听懂;另外信心不够还会产生沮丧情绪,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听力材料本身上去。对此一方面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 ’;另一方面要做多种英语实践活动并努力使自己获得成就感,比方和外国人聊天,精心准备并参加英语口语比赛等,以此来激发自己的信心。\"
  又如对自己要求太高,对此,有人指出:\"练习听力不要太为难自己......假如遇到实在听不懂、听不清的地方,就放一放.特别是听写,有些模糊的词句听写错了也没有关系,不必为了百分之百的准确率而苦恼.\"
  听力和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能力也有关系.进行一些记忆力方面的训练,提高瞬时和短时记忆能力,也是有好处的.
  
  精听时,实在听不懂怎么办?有的人如双向式英语的创立者,台湾的扶忠汉先生主张一直听下去,听上几十遍甚至更多(参见他的《英语速成法》,曾登于《光明日报》).有人则主张听上五遍、十遍后再看文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听不懂时不能马上去看文本,这样会影响学习效果.反复听多遍,如果终于听懂了,听力水平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如果还是没听懂,再看文本也会印象很深,\"而这些你始终听不明白的地方,多数可能是因为音的连读、爆破、变音、弱读,或者是你反应不出来的词汇等等。在屡听而不懂的情况下翻看,你会在恍然大悟中将他们牢牢记住。并将他们仔细的琢磨,这样下次再遇上,你就会顺利过关\"这说得有道理.个人主张精听材料一定要有文本,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出现\"怎么也听不懂\"的情况.
  
  
  第五节 听力的学习时间安排
  
  1.精听
  扶忠汉认为,听力训练,强化比细水长流式的方法好;与其每天听1小时听1个月,不如每天听4小时听1个星期.
  从个人体会来看,扶先生的建议有一定道理.但是,有的时候可能抽不出这么多时间,所以细水长流有时也是必要的.另外,泛听也需要每天坚持,效果就会比较好.具体的训练量,有人提出:
  \"此外还有四个数字:1、3、6、9.什么是3?就是最好每次坚持进行至少30分钟的听力练习.6呢,一个星期,即进行至少6次的听力训练.9是一个层次的听力练习,至少要听够90篇以上的数量,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大训练量.\"
  也有人提出\"一般每天也均不少于一个小时,而且天天如此\",在缺乏比较严谨的研究数据时,这些都可以参考.
  2.泛听
  一般来说,应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所以泛听的时间应该少于精听.
  如果只是比较随意地听,有人提到在睡前听或把听力材料作为\"背景音乐\",但也有人认为\"用听力磁带作'催眠曲'的做法也十分要不得.这将导致真正临考时,注意力反而不集中\"到底怎样样就要看各人体会了.
  
  
  第六节 结束语
  
  1.听力学习系统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前面为了叙述方便,逐个介绍了听力学习的各个方面,但是只有所有的方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上面谈到的之外,一个听力学习系统,\"软件\"方面,应该还包括学习计划制订,合作学习/单独学习的策略,心理调整等等因素,这些前面都涉及到了一点,有兴趣者可以进一步研究.\"硬件\"方面,有电脑,收音机(主要是短波收音机),录音机,MP3机,CD机,复读机等等.
  前面提到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一方面,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入门,才能稳步取得进步;另一方面,方法再好,不花时间进行大量听力实践,也不可能取得进步.
  
  2.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1)八十年代的时候北外一批教师搞了个英语学习习惯和效果对应关系的调查研究,论文登在《外语教学和研究》杂志上,以前看过,作了点笔记,现在不知道放在哪了.残存一点记忆,说是碰到生词猜测它的意思,对提高阅读有利,却不利于提高听力.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3)文秋芳《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4)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5)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6)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以上几本书是关于英语学习方法方面的专著,可以参考一下其中有关听力学习的部分.
  7)限于时间精力,没能对英语听力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一个review,万方数据,书生之家等网站收录有丰富的论文,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9 12:42 , Processed in 0.24456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