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55|回复: 0

[【学科前沿】] 我国科学家SARS研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z)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7 09: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6-6 9:13:49 信息来源: 生物谷 
  我国科学家SARS研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近日出版的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相继发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贺福初院士实验室对SARS研究的科研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在“非典”暴发期间,他们注意到同一人群的不同个体对SARS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开始研究人群中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与SARS发生风险的相互关系。他们首先聚焦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MBL。MBL是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可选择性结合表

  近日出版的国际著名杂志《自然. 遗传》相继发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贺福初院士实验室对SARS研究的科研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  

  在“非典”暴发期间,他们注意到同一人群的不同个体对SARS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开始研究人群中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与SARS发生风险的相互关系。他们首先聚焦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MBL。MBL是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可选择性结合表面富含甘露寡糖的病原微生物,活化补体系统,从而在人体的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中,他们对来自我国北方的352例SARS患者和392例对照者的MBL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第54位密码子的野生型相比,携带54位密码子变异体的个体发生SARS病毒感染的风险约增加1.7倍,并且,这一多态性位点可解释约20%的SARS病毒感染风险。此科学结论得到香港大学一研究小组基于香港SARS患者所作研究的支持。  

  贺福初院士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专著,此后一直致力于其相关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核心刊物《蛋白质组学》、《感染性疾病杂志》。(生物谷援引科技日报)


参考文章:
Lack of support for an association between CLEC4M homozygosity and protection against SARS coronavirus infection

Lianteng Zhi, Gangqiao Zhou, Hongxing Zhang, Yun Zhai, Hao Yang, Fang Zhang, Shixin Wang, Maoti Wei, Wuchun Cao, Fuchu He

Nature Genetics 39, 692 - 693 (01 Jun 2007) Corresponde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13:31 , Processed in 0.35869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