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52|回复: 0

投资者日记 A股未见浪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6 12: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5日,周二。恒生指数升112.56,收20842.15;成交七百六十二亿二千五百多万元。6月期指升168点,收20924点。

  沪深三百指数一度下跌7.5%,见3246.73;下午反弹,收市指数3634.63。由5月29日4168.53回落至5月6日低点3246.73,跌幅22.11%,估计下跌浪A完成,进入浪B反弹。如反弹前跌幅二分一,阻力在3707点;如反弹幅度系61.8%,阻力在3815点。理论上,下跌浪由A、B、C组成,即3246点应该唔系呢次调整浪底,B浪反弹完成后,仍有下调压力。经此一役,新股民应该上了一课,明白数月嘅升幅可以在四个交易天内完全失去,相信后市发展将较为平稳。有人认为呢次跌市系由加印花税引发,事实上先有过热的股市,才会因为加印花税而引发蝴蝶拍翼效应。今天下午股市反弹,有谣传「高官授意不惜血本地托市」。事实上,今天上午A股RSI已跌至20水平,反弹随时出现。但股票市场需要小道消息,何况在网上发表,更加可不负责任。

个体贪欲变成整体福利

  内地A股形成泡沫,理由系2001年1月起联储局减息,人民币追随,情况有如1990年香港。香港负利率所引发嘅资产泡沫共维持咗七年,到1997年8月才爆破。至于内地A股,由2005年6月开始至今只有两年,房地产由2003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亦只有四年,理论上呢个泡沫仍在发展中,未到真正爆破嘅日子。5月29日起嘅回落,极有可能只系牛市其中一只「脚」(牛系有脚嘅动物也)。

  内地A股经历四个交易天调整,幅度达22%,不但可搵到一百只可能被高估嘅股份,同时亦可以搵到一百只股价仍被低估嘅股份。我地可以搵十个理由话内地A股系泡沫,同样亦可以搵十个理由反证内地泡沫唔存在。泡沫最早可追溯到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泡沫。泡沫之后,英国国会曾立咗《泡沫法》,限制股市交易和股份公司成立,法国亦一样。立法后,在伦敦以外出现「非正式股票市场」,帮助唔少公司筹集资本。分析家指出,如果冇呢D场外交易,英国根本无法出现工业革命!场外交易愈来愈流行,到1824年英国王室下令取消《泡沫法》,让股票交易重新返回伦敦证券交易所。当年美国唔少铁路公司、钢铁厂透过在伦敦发行股份,支持美国铁路兴建,有如近年内地H股来港发新股集资回国搞基建嘅情况一样。美国经济的兴起,同十九世纪透过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集资有莫大关系。1929年华尔街危机令投资美股者损失惨重,但十九世纪透过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新股集资兴建的美国铁路、美国钢铁企业,则继续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迅速调整,成就咗美国经济今天雄霸世界嘅地位。

  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亦奠定华资地产商今天嘅地位,响七、八十年代逐步取代英资大行(今天英资大行只余下太古,仍然系香港十大财阀之一)。

  今天全人类都在享受2000年前纳指的科网股泡沫所带来嘅信息技术革命。如果泡沫一形成政府便从事行政干预打压,唔容许股市自己去挑选最后胜利者,今天科网股大企业可以生存吗?

  《原富论》作者亚当斯密夫认为,政府嘅责任系维持一个良好嘅市场运行机制,个体的贪欲最终会变成总体的福利。1999年美国有两位学者亦提出令人反思的问题:到底由政府部门内几个高官和银行家为我地挑选哪些企业可长大、哪些企业应淘汰好,还是股票市场由众多机构投资者、众多股民为搜寻赚取最大利润,而用佢地嘅蚊年去支持佢地自己所想较好?成功的大企业,应由股票市场选出来,还是由政府高官指定?投资市场从来由贪婪与恐惧主导,无法控制贪婪与恐惧的投资者,注定被股市淘汰。股市嘅责任唔系将财富平均分配,而系让财富集中在最有效运用者手中。

业务过分多元化系一种负担

   1990年日本泡沫爆破后,日本经济点解一沉不起?理由系日本企业相互持股,形成财阀,令流通股份只占全部股本20%。情况有如古代金人组成嘅「拐子马」,将三只马连在一起向前冲,威力在古时战场很难对付。岳飞叫士兵用铁镰刀专斩「拐子马」的脚,大破金人拐子马战术,结果「拐子马」嘅优点变成缺点,因为只要一只马受伤倒地,其余两只马亦被拖垮。日本企业互相控股,在高速成长期起互相支持作用,情况有如「拐子马」;但整个财阀中只要一间公司出事,已可以拖垮整个财阀,上述系1990年我老曹认为日本股市一旦倒下有十六年「唔使睇」嘅理由!今年上半年点解A股出现泡沫?就系A股流动量不足,太多国企股份系非流通股,令A股股价只反映供求,而非反映企业的价值。针对内地A股泡沫,正确嘅态度唔系干预股市,而系加快国企改革,让非流通股份变成流通股,同时建立 A、H股互相流通机制(相同股份有两个价?正正反映A股股价唔合理)。

  有人奇怪呢次A股调整,恒生指数点解不跌反升?理由系今年港股没有泡沫,恒指O只有十五倍,代表大部分港股处于合理水平。  中粮集团1952年成立,过去系中国最大粮食贸易、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面对改革开放嘅机遇,中粮集团决定由单一进出口贸易、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变为多元化发展,例如生物能源生产、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等,渐渐转型为综合企业。宁高宁接任董事长后,为中粮集团探索今后要走嘅路,认为在改革开放嘅大前提下,企业发展不进则退,认为「进得慢」也是退。例如别人每小时走一百步,而自己亦在走,但每小时只能走五十步,因为走得唔够别人快,渐渐亦面对淘汰!佢2005年4月决定走一条「新国企」发展之路,策略系将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即是中粮集团今后唔再为多元化而多元化,过度多元化反而令集团失去方向,而专注搞几个自己嘅强项,发展行业之间嘅协同性、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在每一行业上走专业化竞争嘅战略。佢用咗两年时间,将新疆屯河、深宝恒、华润酒精、中谷集团、坚原生化重组为中粮国际,并分拆中粮控股(606)在香港上市,令中粮在生物与能源产业上迅速冒升,成为呢个行业嘅主导者,上市集资三十二亿元,获六百零六倍认购,等投资者认识到「新国企」嘅威力!中粮集团好戏还在后头。宁高宁嘅策略:有限度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亦系众多综合企业今后应走之路。业务过分多元化,在现代化管理哲学中已成为一种负担。

加印花税只系借口

  《美国商业周刊》6月11日嗰期(提前出版)报道,西方资本已在中国和印度饱食,正在转移目标,将更多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中东欧国家!

  中央政府提升股票买卖印花税,令沪深三百指数由5月29日4168.53开始回落,只系内地新入市投资者认为政府会不惜一切将股市压低,此乃新兴市场股市嘅特性(一旦上升便无止境地上升,一旦回落跌幅亦相当大)。内地有十三亿人口,投资者数目在增加中,股份供求一旦失去平衡,便出现2007年式泡沫性上升,短期恐慌又可引发大幅回落。只要中国GDP增长率基调不变,A股大方向仍系上升(值得注意嘅系,1973年3月恒指1774高点,要到1986年才正式升破)。股票买卖印花税上升至0.3%,只能引发一次较大型获利回吐潮,但唔会改变股市基本基调。呢次A股回落,加印花税只系借口,真正理由系A股O五十倍早已偏离合理水平。初步估计,沪深三百指数由5月29日最高点下调30%已足够,后市不必过分偏淡。值得注意嘅反而系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1980年至2003年中国以制造业、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制造业)带动GDP增长;2006年起政府强调内部消费成为新经济增长动力。成熟型经济如美国,出口只占GDP 15%左右;日本出口所占比重由1980年占GDP 33%逐步下降至2005年22%;南韩由1996年占39%回落至2005年29%;中国经济40% GDP仍同出口有关,随着工资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占中国GDP比重将下降,未来改由内部消费担任较吃重嘅角色。

  1985年中国有一亿一千六百万人每天收入少于一美元,2004年数字减少53%,至少于五千四百万人。过去二十年中国成功让六千二百万人口脱离贫穷;不但如此,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扣除通胀)共上升三点二倍,2005年收入已达二万五千三百四十八元人民币一个家庭(以二人收入计),即进入中产阶级迅速上升期。家庭平均年收入一旦超过三千美元一年,代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已解决,开始追求更佳的衣、食、住同行。一如七十年代香港爆发买楼、买车及炒股潮;2003年中国亦爆发买楼、买车及炒股潮。以香港过去经验,呢股热潮估计可维持到2025年(即仲有十几年)。这个上升潮由人民教育水平普遍提升嘅结果引发,同时人口增长率进入低增长期(一孩政策1979 年推行,如今渐见成果,估计城市家庭人口将由目前二点九六人降至2025年二点三五人。即家庭收入因教育水平提高而上升,支出却因一孩政策而减少,加上全国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仍在上升)。

内地中低收入家庭将占大多数

  估计到2009年,中国中低收入家庭将成为大多数,取代1985年以穷人为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人口估计占全国总人口45%;中产阶级人口正进入高速上升期,估计到2025年成为社会大多数,一如1997年香港,然后再分裂成为中上阶层及中下阶层嘅二元社会。

  过去二十年中国人以高储蓄率著名。中国人将收入30%至50%储起来,上述资金透过银行支持基建,成为重要嘅资金来源。2000年至2005年中国 GDP年增长率9.8%,但私人消费未见大幅上升,令消费占GDP由2000年50%下降至37%。即过去五年中国人收入上升咗,但冇增加消费,上述资金涌入楼市及股市形成泡沫。相信类似美国先使未来钱嘅情况不会在中国出现,但类似南韩人由1987年40%储蓄率下降至2005年30%应该会在中国出现,即2005年中国高达50%储蓄率开始进入回落期,2006年起消费开支进入高增长期,为内地零售业带来巨大商机。

  再研究人嘅储蓄习性:贫穷的人好少储蓄(因为入不敷支,何来钱供储蓄用?);富有的人不再储蓄(你听过有钱人储钱吗?)。最喜欢储蓄的人是由贫穷走向小康呢段日子,即家庭收入进入三千美元一年开始。当财富到达某一水平,便明白投资较储蓄重要,到时储蓄率又渐回落。如无意外,2000年至2005年系中国人最喜欢储蓄嘅年份,2006年开始转向投资。

  今天整个中国消费市场只有一个意大利咁大,而中国人口系意大利二十二倍!估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第三大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同日本。研究南韩1985年至2005年表现,消费市场增长率系OECD国家嘅三倍,相信2005年至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亦以上述速度扩张;估计到2025年中国消费市场有两个英国咁大!世界银行估计,最终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嘅消费市场,即超过日本同美国,不过此乃2025年后嘅事。消费市场发展由食品、服装等先行,然后系家庭用品,跟住系珠宝与生活时尚,最后系消闲、娱乐、个人服务、会所设施、豪宅等。

  中国经济嘅发展过程亦非一帆风顺。例如1989年六×事件后,经济急速冷却;当年政府利用人民币贬值去抵销六×嘅影响。1993年中国出现两位数字通胀,1994年1月上海朱决定将人民币同美元挂钩,令中国通胀率由1994年第四季起进入回落潮;1997年中国面对亚洲金融风暴,亚洲各国纷纷将货币贬值,增加出口竞争力,中国政府只有采用出口退税去应付。2001 年美元减息兼大幅贬值,令2003年起中国出现资产泡沫,又睇睇中国政府呢次点样应付。1978年起的改革开放政策,理论上可为中国带来五十年繁荣期,情况一如1949年至1997年香港GDP高速成长期。1997年结束后近十年,香港进入二元社会,中国GDP高速成长期2025年才结束,目前只系遇到阻滞。今天起中国有如七十年代香港,正面对中产阶级迅速冒起期。

  2005年12月止,中国中低收入(年收入二万五千元人民币)家庭占59%;中产(年收入二万五千至四万元人民币)占35%,上层社会只占总人口6%。

豪宅与普通楼嘅分野

  估计到2025年中国中低收入(年收入四万元或以下)占总数20%;中产(年收入四万元至二十万元)占76%,上层社会(年收入二十万元以上)占4%,即同1997年时香港情况相同。未来二十年内地中产所占比重将由35%上升到76%,可见升幅之巨,由此而引发嘅内部消费将极之庞大。

  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将由新兴工业国走向OECD水平,提供大量商机,亦出现不少风险。点样掌握商机、逃避风险?呢方面涉及投资策略,但上述大方向则一定唔会错。

  好多人唔明白豪宅同中价楼与中低价楼分别在于「投资市场」与「用家市场」,情绪(Sentiment)上完全不同。中价楼与中低价楼买家追求嘅系「物有所值」,加上供应充足,价格一旦稍为偏高就好难出售;反之,豪宅买家对象系富有人士,佢地追求嘅系高质素住宅享受,较少强调「价值」(Value)及负担能力(Affordability)。买豪宅者唔系冇楼住,而系追求更高质素嘅住宅享受,情况有如法国名酒与智利红酒之分。法国名酒可卖数千元一枝,提供嘅系一份高质素享受;智利红酒却是平常吃餐时饮用,几百元一枝已不俗。两者售价相差十几倍,好难向饮惯智利红酒者解释法国名酒点解售价如此贵,一如好难劝饮惯法国红酒者去接受智利红酒(除非此君经济出现问题)。至于何谓高质素住宅享受?地点十分重要。例如传统豪宅区,其次系供应量有限,而产生唔系人人可以有嘅感觉(Exclusivity)。豪宅不但要厅房宽阔,甚至厨房及洗手间亦要宽阔,以产生「豪」嘅感觉。豪宅不能太现代化,亦不能太古老,因此良好的室内设计亦十分重要。2003年起随着香港社会二元化,20%中产阶级财富大幅增加,因而追求豪宅享受;80%中产、财富在1997年至2003年失去大部分,形成今天以呎价计,中下价楼同豪宅嘅差距愈来愈大。上述情况不但在香港出现,在大部分OECD国家亦早已出现;反之,新兴工业国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两者差距仍不大,因为仍未进入二元社会。随着呢D国家中产阶级一分为二,迟早亦出现豪宅和普通楼价差距扩阔嘅情况(例如2004年起嘅新加坡)。
信报财经新闻      曹仁超2007-06-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5 17:33 , Processed in 0.13010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