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5-27 00: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字一查字典就能得到结果:(查金山词霸)
丧
喪
sāng
<名>
丧仪;丧事 [funeral ceremony]。在埋葬或火化前为死者举行的哀悼仪式。泛指丧事,人死后殓、奠殡、葬等事宜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丧纪(丧事);丧宰(主持丧事的人);丧家(有丧事的人家);治丧(办理丧事);丧车(送葬者坐的车);丧制(治丧的礼制);丧庭(灵堂);丧器(丧事用器具);丧荒(指诸侯臣下的丧事及荒年)
人的尸体、骨殖 [corpse]
丧(灵柩;殡仪队)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又如:丧次(停灵治丧的地方);丧具(人死后所需的棺椁、衣被之类);丧柩(灵柩);丧灵(死尸;灵柩)
祸难 [misfortune]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丧氛(预兆死亡的云气);丧祸(丧乱);丧乱(死亡;祸乱)
丧
喪
sāng
<动>
服丧,持丧 [be in mourning]
子上之母死而不丧。——《礼记·檀弓上》
又如:居丧;国丧;号丧(遭亲丧而哭泣致哀);丧人(居丧的人);丧居(丧家所在);丧食(礼制规定的居丧时的饮食);丧音(报丧的声音);丧冠(服丧时所戴的一种帽子);丧娶(在服丧期间婚娶);丧期(服丧的期限);丧帻(居丧时戴的头巾);丧幡(丧家挂白条旗)
悲悼;伤悼 [grieve over the death of]
狂夫乐之,贤者丧焉。——《商君书·更法》
另见sàng;sang
丧棒
sāngbàng
[mourning stick] 指出葬时孝子拄的棒子
丧服
sāngfú
[mourning apparel]∶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中国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sable]∶为表示哀悼而穿的黑色衣服
丧假
sāngjià
[leave for arranging funeral] 因有丧事而请的假
丧礼
sānglǐ
[obsequies;funeral] 有关丧事的礼仪
丧门神
sāngménshén
[a person bringing bad luck to others] 迷信的人指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也叫“丧门星”
丧事
sāngshì
[funeral affairs;funeral arrangements] 指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
丧仪
sāngyí
[funeral ceremony] 丧葬礼仪
丧葬
sāngzàng
[funeral service and burial] 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
丧葬事宜
丧葬费
sāngzàngfèi
[funeral expenses] 为办理丧事、埋葬死者所需的花费
丧钟
sāngzhōng
[death knell;funeral bell]
西方风俗,教堂为死亡的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敲钟叫“敲丧钟”
指接近死亡或灭亡
这一决定敲响了敌人的丧钟
丧
喪
sàng
<动>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forfeit;lose]
喪,亡也。——《说文》
东北丧朋。——《易·坤》。马注:“失也。”
受禄无丧。——《诗·大雅·皇矣》
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礼记·檀弓》
宣王既丧南国之师。——《国语·周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告子上》
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韩非子·五蠹》
又如:丧明(眼睛失明);丧检(丧失德行,失去检点);丧履(失去庇护);丧精(失神);丧心(心理反常;丧失理智);丧志(丧失心志);丧律(丧失军纪);丧师(失去民心);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丧资(失去财产)
死去 [die]
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丧躯(丧身);丧元(掉头颅);丧仆(亡身);丧身(丧命);丧没(灭亡,死亡);丧明之痛(丧子之痛);丧亲(父或母亡);丧室(妻室丧亡);丧家子(丧失其家无所依存的人)
灭亡;失败 [perish]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丧师(战败);丧国之社(国家灭亡,无人祭祀的宗庙);丧师(战败而损失军队);丧陷(失陷);丧败(因失败而受损失)
逃亡;流亡 [escape]。如:丧人(逃亡到他国的人);丧物(耗竭财物)
忘记,忘掉 [forget]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庄子》
灰心丧气 [be discouraged]。如:丧惘(怅惘失神);丧沮(灰心失望);丧门(丧家之门。或称恶人或使人倒霉的人)
另见sāng;sang
所以关键不在于这个字的词性变化,而在于描述。
很显然,尊崇儒家的人无法接受去声——读成平声意义缓和得多,意味丰富得多。这也是后世绝大多数人,将它读成平声的原因。前几天某人引了《谈艺录》中黄庭坚的诗“家风误认丧家狗,不过当年读去声”说明很早以前就有人读错。
另外,云中君对于《易林》中的解释也存在疑问:
(1) 坎、失恃(上面三個方,下面一個土)友,嘉耦出走,(牛左龍右) 如喪狗。
(2) 歸妺、失恃(上面三個方,下面一個土)友,嘉福出走,(牛左龍右) 如喪狗。
這裡的“(牛左龍右) 如喪狗“ 裡的丧狗當然不指失去了狗,而是指失去了家的狗,這樣才能是 “失恃(上面三個方,下面一個土)友,嘉耦出走” 和 “失恃(上面三個方,下面一個土)友,嘉福出走”的貼切的形容。
这里要将“丧狗”的丧读成去声,就很不通了,一旦读成去声,意义肯定地为“失去狗”——擅自增加“家”字是毫无道理的。“丧狗”的丧,应该读成平声。其原因是词性,去声的“丧”为动词,平声的“丧”为名词。在一个短语中,动词后面跟的是宾语。“裡的丧狗當然不指失去了狗,而是指失去了家的狗”这句话,比较可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