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68|回复: 0

拿着年报季报找百元黑马

[复制链接]
pm198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26 1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在4~5月,都是让职业投资人忙乱的时期,赶上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发布叠加期的高潮,让股民、分析师和基金经理都一般繁忙——迟迟未发完的年报和早早就出炉的季报,看也看不过来,但又担心错过那只百元黑马,如何是好?

“老实说,股价的上涨并不仅仅依托业绩,包括小道消息在内的各种因素都是当前价格形成的条件”——尽管专业人士屡屡拿此做为劝诫,但每逢财务报告披露高峰期,业绩浪行情也总如影随形。尤其是,当前市场崇尚价值投资风气甚浓,又由于总有上市公司依托业绩增长步入高价行列,主力资金便视此时为发力机会,推动一轮向上行情。

业绩好为资金提供了很好的入市借口,更是引人入市的最佳时机。在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11日~16日连接4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日均新开户数超过20万户,创下历史新高,而且是每天都创新高。高峰时的4月16日,有252993人入市。这些人受怎样的鼓舞,股市天天走高,无数赚钱的公司在分红派息,怎能不入市淘金?

业绩一直是牛市的根基之一,新展开的季报又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后的第一次季度报告”这样吸引眼球的卖点,加上有净利翻了30倍的金融街、翻了13~14倍的中工国际的涨停板,放大了多少的财富效应啊!

业绩浪里淘金技巧
05月22日 17:40 作者: 《钱经》杂志
由于年报行情多已经被提前消化,所以目前能够影响后市的牛股,多应该在季报中产生,但吴国平老师知道我们说——年报在此时此刻的功效,就是为季报选股探路。

如果一只股票,2006年业绩大增,2007在一季度出现业绩大幅滑落,合理的解释就是行业突然遭遇“风雨”或者财务报告作假。相信,再差的会计事务所,也做不出这样的报表。

突然长出来的机会

从1~2月份的28个行业运行看,有25个利润增长。

数据分析显示,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电力行业和煤炭业绩成长突出,偏偏后三个行业市盈率又低,涨幅不大,是价值被低估的板块,其中行业中不少重量级的上市公司预增,的确标志这些行业业绩和经营状况的改善。

钢铁行业的宝钢股份、石化行业中国石化以及电力行业国电电力都是一季度预增的股票,而这种业绩预增不是新会计准则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造成的业绩增长,是公司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一季报业绩增长有一个主要因素——新会计准则带来的业绩的大幅度增长。这简直是“掉下来的好业绩”,不少公司因为新会计准则计入参股收益带来短期净利润增长。在会计术语里,这是非经常性损益,但不是公司经营状况的实际好转。

所以,只有短线炒作的价值,缺乏长期投资价值。一个公司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增长非常少,也可能由于参股收益和其它原因导致净利润大幅增长。

不妨打个时间差

如果具体到选股方面,投资者不妨打个时间差——年报已发,季报将发未发时。本轮牛市行情中,股指涨幅巨大,给投资者参与业绩浪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掀起业绩浪是需要一定客观条件的,一般来说,股价水平的低廉和市盈率的低水准是启动业绩浪的重要因素。但是,在经过一年多的大牛市运行,低股价、低市盈率的白马股已经不多了,选股的意义凸显。建议您,可以根据公布年报的时间差寻求短线差价,例如对一些已经公布业绩预增的个股,如果年报公布时间靠后,可以提前买进其中尚没有启动的股票。

一些基金经理仍旧看好绩优蓝筹,巴黎申万的常永涛还特别推荐他看好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对于热点行业或概念股的关注亦不低,此时建仓奥运板块,至少会在2008奥运会前高兴一番。在指标上,可以业绩为主线,以行业景气度增长为基础,以价格上涨趋势为目标。

仔细斟别“绩优股”

不是随随便便,业绩只要有上涨就可以冠名“绩优的”。如果绩优可以自己来说的话,伯克希尔·哈萨维岂不是能让所有的股票羞愧致死?

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分析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就算是绩优股,也需要仔细鉴别。比如其是否为真正的绩优,还是重组类的绩优,或者是关联交易类的绩优,这之间的差别很大。是否有发展前景和良好的成长性,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绩优不是唯一的标准。如果孤立地应用这个指标,就不能对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要参考财务指标、管理层素质、行业竞争力、品牌优势等因素,这才是“读年报”“读季报”的重点所在。

在业绩浪行情中,投资者最容易出现失误的情况是:只看重业绩而忽视了市场价格。同样一只绩优股,在它处于不同价格的时候,投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些股价已经高高在上的,被高估的绩优股是很难投资获利的,当其公布业绩的时候往往是最佳的卖出时机。

企业是否有利润增长点?是否有业绩继续增长或保持稳定的趋势?是否愿意回馈股东,比如小盘股是否能有高送转,大盘股是否有高比例分红等等?更重要的还在于选择进场的价格及时机,那些众所周知、投资者都认为好股票,也许价格已经炒得很高的股票,如果你不善承受风险,又冀望于短期内得到回报,就不要选。

综合分析上的操作技巧

参与业绩浪,需要根据内在的业绩因素和外在的走势因素选股,所选的股票必须是有良好的业绩支撑,并且能在大盘回调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跌性,甚至不跌反涨。在投资绩优股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深挖洞,广积粮。了解哪些行业的公司在预增,预增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选到好股票。

二、看看基数。有些上市公司虽然业绩增长了50%甚至是100%,但是在上一年的基数只有每股0.01元,增长50%不过是0.015元,对股价没有实质性的支撑。增长应该是关注公司实质性业绩增长,对于同期业绩基数比较小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增应该注意其实在性。

三、算市盈率。因为个股的市场价格很重要,如果个股的股价长期走牛,未有明显的调整迹象,即使该股的业绩确实很好,但股价的上升空间也很有限,买进之后没有多少投资机会的。相反,那些尚未被市场重视的预增股,股价容易被低估,买进后具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四、观察盘面。个股的业绩如何,往往可以从盘面中体现出来,从往年的业绩预告后的二级市场反映情况看,业绩与价格的步调之间,提前反映和同步反映都可能存在。如果股价在业绩预增公告前已经提前反映,出现大幅上涨的,这时的业绩增长消息已经得到提前兑现,公布之时,投资者就不宜买进;相反,如果股价在前期一直平稳运行,那么公布业绩预增之后,公司能够显示出一种良好的成长性特征的,投资者可以参与的。

专家:投资业绩浪三大要点同样是业绩上涨,选对股票,做出正确操盘判断,投资收益就会有多至几倍的差异

1.重视选择股票

2.要综合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因素

3.要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什么样的报表不可轻信
05月22日 17:48 作者: 《钱经》杂志
台湾的刘顺仁博士,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财务案例:

2004年,盖茨去戏院看电影,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他打招呼,还亲切地说:“比尔,谢谢你那3块钱!”他听得一头雾水。电影散场时,又有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他说:“比尔,谢谢你那3块钱!”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陌生人都是微软的小股东,那“3块钱”指的是微软7月20日对媒体发布的震撼性声明:微软董事会通过每股0.08美元的单季现金股利,并计划在未来4年内买回300亿美元的股票,以及发放每股3美元的一次性特别现金股利……

1986年,微软以每股28美元初次上市,由于营收及获利成长实在太快,微软上市后股价一路大涨。为避免每股股价过高,影响股票的流通性,自1987年到2006年间,微软一共进行了7次“1股变成2股”的股票分割,以及2次“2股变成3股”的股票分割。具体地说,如果你在微软初次上市时持有它1股的股票,那么到2006年年底时,你这1股会变成288股(27×1.52)。在这一段期间内,微软的市场价值大约成长了658倍(以2006年11月微软的收盘价每股29美元计算)。

所以你看,微软因为拆分,每股的净利必然不会大增,但却是一只实实在在赚钱的股票,财务报表有时也会骗人。

从已经公布的年报情况来看,2006年年报乃至一季报整体业绩提高已成定论,但是在这种绩优光环的背景下投资者也需要保持清醒认识,对于部分绩优公司的“优质”报表以及绩差公司的“盈利”报表,也要算算清楚。


绩优公司的优质年报哪里不可信

我们从绩优公司的“优质”年报开始分析,不可轻信的绩优公司年报主要有以下几类: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的“绩优”

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并非是靠主业的增长,而是靠投资收益带来的业绩大幅增长,这种绩优是否能得到持续,还有待于观察。例如:龙净环保(600388),2006年业绩之所以大幅增长172%,主要是因为公司将其持有的上海亚萌置业有限公司93.47%股权转让给福建东正,从而给公司带来了8772万元的投资收益;2007年公司如果仅靠主营业务要维持目前的业绩将有较大难度,除非该公司能够再次转让股权,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再如:安泰集团(600408)在2006年焦碳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业绩仍出现小幅增长,主要也是因为公司出售了2400万股的民生银行股权从而带来了1亿多元的投资收益。这类投资收益毕竟是偶然性的,不可能每年都有。因此,对于这类业绩增长的股票,投资者就不能从长远的投资价值来考虑了。

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绩优”

因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而带来业绩的大幅增长,同样具有不确定性或周期性,这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否长久增长,及其未来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例如:新乡化纤(000949)的业绩之所以能够增长800%以上,是因为受2006年黏胶纤维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但2007年黏胶纤维价格将很难像2006年一样持续上涨,同时由于基数不一样,今年公司业绩不可能继续像去年一样继续大幅度增长;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些氨纶行业和化工行业的上市公司。

每股收益基数过大的高价股

例如:驰宏锌锗每股收益高达5.32元,同比大幅增长近7倍,但是如此之高的业绩想要更上一层楼,就难上加难了。由于有色金属行业是2006年业绩最好的行业之一,又由于锌的市场需要,该行业中一些股票价格上已经连创新高,类似行业的股票受价格影响非常大,公司利润的波幅同样大。一旦有色金属的价格出现调整,股票的风险就会迅速放大。

集中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由于今年的新会计准则明确,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因此,不少公司不得不在2006年集中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使业绩“虚增”。很多持有券商股权的上市公司,借助大牛市之际对以前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进行了转回,如持股国海证券的桂东电力、参股国泰君安的航天机电以及参股了多家券商的华茂股份等业绩都增长了不少;但这种现象在今年将很难重演。



绩差公司“盈利”也不可轻信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概念市场,扭亏为盈和资产注入常常使一家ST或者SST暴涨,但投入资金的同时,投资者一定要看明白是不是真的有概念。

扭亏为盈公司的财务报告

ST公司如果不能及时扭亏为盈的话,必将面临着退市风险,所以,这类公司往往会紧急动员各方力量将主要财务指标扭亏为盈。扭亏为盈本来是股市中短线资金青睐的炒作题材,也是上市公司走出困境的标志。

但往往,有些ST公司是通过非经常损益来实现扭亏为盈的,例如:S*ST仁和去年实现净利润1.30亿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就成了亏损6900万元;*ST兴发从表面上看是盈利650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竟然转变为亏损3亿元。除此之外,*ST嘉瑞、S*ST华新、S*ST集琦等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投资者如果买了这样的“扭亏为盈”股,等于是一种冒险。

依靠财政补贴

通过财政补贴将绩差公司年报打扮漂亮些,已经是常见的手法。例如:*ST兴发、S*ST巨力等。去年底,*ST兴发、S*ST巨力分获财政补贴3亿元、5100万元,公司财报得以改写。但是这样的年报实际有多少的投资价值呢?投资者还需要仔细斟酌。

依靠重组方注入资金

通过重组方注入资金解困也是ST类公司最常用的手法,如S*ST数码。去年底,S*ST数码控股股东深圳友缘与重组方盐湖集团签署重组协议,盐湖集团投入重组资金2.7亿解决公司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冲回计提的预计负债和减值准备等实现盈利。

依靠清理欠款“变脸”

2006年,监管部门力推的“清欠”工作也为各类上市公司的报表增色不少。

“清欠”使很多公司的坏账准备得以转回,大规模冲减管理费用,为公司利润增加立下汗马功劳。如SST丰华、*ST嘉瑞等。去年,SST丰华清理原大股东汉骐集团及关联企业欠款,转回坏账准备6441万元。*ST嘉瑞也因实际控制人偿还了全部资金占用共计5.26亿元,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而实现盈利。但是这样的业绩同样缺乏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绩优还是绩差公司,都显示出非经常损益对年报业绩具有“催肥”作用。

根据权威媒体的数据统计,从已经公布2006年报并具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所显示的情况是:2006年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从2005年度的4.5%提高到2006年的10.4%。2006年,这些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额正负相抵后达到了34.8亿元,较2005年的5.49亿元增长了534.5%,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净利润的增长幅度,非经常损益呈进一步膨胀之势。同往年一样,非经常损益不仅能帮助那些濒临亏损的绩差公司摆脱困境,还能为绩优公司锦上添花。

在股市投资中需要关注优质的上市公司,业绩选股能选中真正优质的好股票却要看财务报表的水平高。参与业绩浪行情一定要分层次,按节奏进行投资,在业绩浪行情中市场对热点的挖掘要层层递进,先是最先公布业绩的一线绩优股,即每股收益在0.50元以上,同时预告业绩将大幅度增长的品种,这是第一梯队股;一线绩优股全面启动后,那些已经预告业绩大幅度增长、但每股收益不是很高的股票,以及部分扭亏的个股将受到短线资金的挖掘和追捧,从而成为第二梯队;最后是业绩公布阶段选择有优厚分配方案的股票,作为投资的第三梯队。在参与业绩浪行情时,操作上需要把握好这种节奏和顺序。


业绩浪淘金四大技巧1.突然长出来的机会

2.不妨打个时间差

3.仔细甄别“绩优股”

4.综合分析上的操作技巧

i.深挖洞,广积粮

ii.看看基数

iii.算市盈率

iv.观察盘面 [详细]



入门指导: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怎么读?2006-11-27 10:46:38 来源: 上海金融报 
一、阅读了解



首先是阅读财务报表。仔细阅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三是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做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

4、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二、分析财务指标

当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了初步判断,认为其并不存在重大造假行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以求得出可靠结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分析的核心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债务偿付的压力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如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各种短期结算债务等;二是具有刚性的各种应付税款,企业必须偿付。不是所有的债务都对企业直接构成压力,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即期到期的债务,而不包括那些尚未到期的部分。企业能否清偿到期债务是建立在足够资产或资本基础之上,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

企业偿债能力低,不仅说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到期应付的债务,甚至预示着企业面临破产危险。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项比率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说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作支付保证。

一般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为2:1是比较合适的比率。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持有不能盈利的闭置的流动资产,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表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或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报废还没做处理或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另外,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一般认为,1: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合理的,它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的速动资产(即有现款或近似现款的资产)做保证。如果速动比率偏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示企业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企业就失去了收益的机会。如偏低,则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新债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但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相反。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利润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重要保障。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从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资产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

作为考核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更趋于全面。理由是:其一,它不仅考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而且考核附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二,营业利润率不仅反映全部收入与和其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还将期间费用从收入中扣减。期间费用中,大部分项目是属于维持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固定性费用,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抵补,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只有抵扣了营业成本和全部期间费用后,所剩余的部分才能构成公司稳定、可靠的获利能力。

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这项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金获利能力的指标。资本金利润率提高,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和国家所得税就增加。利用基准资本金利润率作为衡量资本收益率的基本标准。基准利润率应根据有关条件测定,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相当于同期市场贷款利率,这是最低的投资回报。二是,风险费用率。若实际资本利润率低于基准利润率,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获利能力严重不足。

3、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100%

经营指数反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说明公司每一元净利润中有多少实际收到了现金。

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



财务报表有时也会骗人台湾的刘顺仁博士,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财务案例:

2004年,盖茨去戏院看电影,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他打招呼,还亲切地说:“比尔,谢谢你那3块钱!”他听得一头雾水。电影散场时,又有一个陌生人走来向他说:“比尔,谢谢你那3块钱!”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陌生人都是微软的小股东,那“3块钱”指的是微软7月20日对媒体发布的震撼性声明:微软董事会通过每股0.08美元的单季现金股利,并计划在未来4年内买回300亿美元的股票,以及发放每股3美元的一次性特别现金股利……

1986年,微软以每股28美元初次上市,由于营收及获利成长实在太快,微软上市后股价一路大涨。为避免每股股价过高,影响股票的流通性,自1987年到2006年间,微软一共进行了7次“1股变成2股”的股票分割,以及2次“2股变成3股”的股票分割。具体地说,如果你在微软初次上市时持有它1股的股票,那么到2006年年底时,你这1股会变成288股(27×1.52)。在这一段期间内,微软的市场价值大约成长了658倍(以2006年11月微软的收盘价每股29美元计算)。

所以你看,微软因为拆分,每股的净利必然不会大增,但却是一只实实在在赚钱的股票,财务报表有时也会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6 23:21 , Processed in 0.21883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