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2|回复: 0

海尔MBO最后冲刺:借白电返身A股

[复制链接]
henry2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5-21 0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曾告诉记者,在张瑞敏1984年接管海尔电冰箱厂时,当时海尔的净资产为-147万元,张瑞敏如果愿意用1元钱就可以使其成为私人企业,所以无论何时海尔集团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会改变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郎朗

一直自称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海尔集团2007年5月终于摆脱了青岛市国资委长达两年半的监管,这为其悄然进行的MBO计划扫清了障碍。

从2004年11月青岛市国资委将\"全国最大的集体企业\"海尔集团列入首批27家监管企业名单后,双方的博弈就一直在暗中进行——5月初,青岛国资委网站上监管企业名单中海尔集团的名字悄然消失。

与此同时,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海尔集团MBO计划也到了关键时刻,海尔集团酝酿在2008年上半年以整体上市的方式来完成MBO,其已注入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1169.HK)的洗衣机、热水器等资产将回归A股青岛海尔(行情论坛)(600690.SH),而青岛海尔的控股股权可能注入海尔电器。

国资风波

海尔集团的企业性质和地位从来都充满争议。2004年11月青岛市国资委以\"海尔集团是资产总额2亿元以上、国有(集体)净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由将其列入监管企业名单,但是海尔集团却始终不肯买账。

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曾告诉本报记者,在张瑞敏1984年接管海尔电冰箱厂时,当时海尔的净资产为-147万元,张瑞敏如果愿意用1元钱就可以使其成为私人企业,所以无论何时海尔集团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会改变。

据悉,在被列入国资委监管后,海尔集团一直拒绝参加国资委的各种会议,\"如果被邀请去介绍先进经验,我们会先声明自己是集体企业。\"杨绵绵如是表示。

在青岛国资委网站上,过去两年作为青岛乃至山东省最大工业企业的海尔集团的企业信息几乎为零,而海信集团、澳柯玛(行情论坛)集团和青岛港集团的信息非常突出,显然双方长期处于一种\"冷战\"的状态。

更有消息人士表示,去年澳柯玛集团出现问题后,青岛国资委希望海尔集团能重组澳柯玛,这也遭到了海尔集团的抵制,最终这一方案不了了之。

海尔集团在2006年迎来了摆脱监管的好机会:一是原青岛高层的变动,二是海尔集团通过在巴基斯坦建设\"海尔-鲁巴工业园\"等方式来使其\"国家企业\"的形象更加突出。

今年4月青岛市国资委终于悄然取消了对海尔集团的监管,并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了修改,海尔集团的\"集体企业\"性质开始恢复。

对此青岛市国资委有关部门不愿多说,而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则证实了这一消息。

其实在海尔集团的身份问题上,一直缺乏充分的数据表明国有资本在海尔的资本构成中占控股成分。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很多集体企业甚至民营企业都有一部分国有资本,如青岛海尔,在发展过程中,划转兼并了一部分国有资产,不是纯粹的集体企业,但也不能算是完全的国有企业。

实际上,在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当地政府都给予了最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包括土地免费划转,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很多模式,这也让海尔集团的集体性质一直有争议。

2007年青岛市政府出台<2007年推进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指导意见>,还将海尔集团新兴产业园二期工程家电配套项目列为第一重点,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提供了支持。

其实青岛市一直将海尔、海信、青啤等企业作为城市的脸面,在青岛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中甚至有\"十大工业企业产值\"这一特殊的指标。

MBO最后冲刺

由于A股市场从2003年开始长期低迷,加上企业性质的争议,海尔集团的MBO计划一直在香港悄然进行——将所有白电资产分批注入香港上市公司,来将其打造成海尔国际化的白电上市旗舰,并顺便通过海尔内部\"员工持股会\"完成MBO。

2000年8月海尔投资成立,开始与香港中建电讯探讨借壳的相关事宜,先是手机业务的注入;接着2004年第一批洗衣机业务注入;随后是2006年手机业务剥离和剩余洗衣机,以及电热水器业务的注入。

然而这一系列的操作却没有换来预想的结果,截止到2006年海尔电器的净亏损高达十几亿港元,为此海尔电器采取10股合1股的方式来消化历史亏损并收获了2.62亿元的净利润,而且武克松、梁海山等四高管在2006年2月先后两次套现1234万港元。

但海尔电器的\"仙股\"状态一直没有根本改观。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表示,香港的资本市场对净利润率很低的国内家电企业一直不看好,TCL多媒体、TCL通讯、华凌集团、创维数码一直处于很低的股价水平,即使海尔集团将青岛海尔的白电资产注入也不会改变这一状况,这还可能引起A股股民的恐慌。

如今A股形势大好,回归A股成为可行路径。今年3月杨绵绵曾表示,我们倾向于将海尔集团的资产逐步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里去,前两年香港市场比较好,海尔的一部分业务在香港上市,但现在看来,A股市场的形势也比较好,我们的计划可能有所调整。

去年12月底青岛海尔出台了管理层激励方案,包括董事长杨绵绵在内的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公司高管、董事长提名的业务骨干和突出贡献员工以及预留激励对象在内的四类人都将因此分享8000万股的激励,按照现在的股价,即12亿元。

陈刚表示,海尔香港上市计划令其A股表现一直不佳,在美的电器(行情论坛)今年股价接近40元时,青岛海尔还始终在15元左右徘徊,主要是A股股民对海尔集团下一步的资本计划有所担心。

根据平安证券4月底发布的研究报告,由于海尔集团上市具有先决条件,即拟注入的资产盈利能力必须使上市公司EPS(每股盈利)不被摊薄,由于海尔集团主要区域市场(海外)经营大幅度提升,部分产业(电脑、彩电)经营改善,目前集团仅手机业务亏损。整体上市预期可能提前,初步预计可能在北京奥运之前完成。

消息人士则告诉记者,海尔手机业务2007年也有望扭亏,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年销售80亿港元就盈利超过1.8亿港元的洗衣机和热水器资产将有望在今年年底回注A股。

消息显示,海尔集团今年一季度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同比增长分别超过60%、40%和27%,前两类产品超过集团预期。

按照平安证券的最新预测,在完成定向增发后,2007年青岛海尔的经营规模将达到257亿元,净利润达到8.01亿元,2008年在完成整体上市后,净利润将突破12亿元。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除了白电资产外,其他可能陆续注入青岛海尔的资产包括:海外经营资产、部品业务资产、IT 类资产(电脑、彩电、数码)、U-Home、后台支持系统(财务公司、物流公司、采购公司、研究开发中心、试验认证中心等)。

此前还有消息称,海尔投资有意将其控股的长江证券的资产注入青岛海尔来提高盈利水平,但记者了解到,海尔的金融资产目前还不成熟,而海尔电器可能成为其今后的去向,但目前海尔电器的转型方向,将是把青岛海尔的控股权置入。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嫌,海尔集团CEO缺席了A股的造富计划,接下来海尔集团整体上市后,张瑞敏是否会搭上股权激励的末班车?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于 海尔 的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08:43 , Processed in 0.18028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