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04|回复: 1

中国明星基金经理美国归来看市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0 23: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虽然新基金发行火热,但对于在市场上运作的老基金来说,日子却过得并不滋润———大多数主动性的股票基金没有跑过被动型的指数基金,这意味着他们也没有跑赢大盘。
  华安基金投资总监王国卫在其二季度策略报告会上,谈到的“丛林法则”或许能够解释这种现象:亚马逊河流域有一年遇到大旱,改变了食物链结构。老虎、狮子、豹子等动物由于不吃腐肉,因此其生存质量还比不上猎狗,甚至出现十几只猎狗追逐一只豹子的情形。不过,当雨季来临时,一切又重归原来的轨道。

  由中国优秀的基金经理组成的代表团刚访美归来,这些在去年行情中的明星在今年并不算出色。他们是坚守自己的策略还是应时而变呢?又是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热点呢?《红周刊》的独家采访会给你答案,大盘蓝筹股的机会或许就在后面。

  新闻背景:

  4月底,受美国国家投资协会(ICI)和美国银行业协会邀请,中国基金业代表团首次大规模走进了美国,走进了华尔街。此次代表团阵容豪华,他们由中国最优秀基金公司的最优秀的代表组成。在华尔街,他们每天都被各样的问题包围。比如“中国的市场是不是太热了?”、“A股与H股的差价是不是太大?”、“你们怎么样选股的,用什么样的分析方式?”等……

  5月2日,基金业代表团一行已经回到中国,重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美国归来后看国内A股市场,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们有怎样的感受和体会?对于当前的市场,他们又有怎样的观点?《红周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其中的四位基金经理。

  何震:赚机构投资者能够赚到的钱

  曾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基金经理,2005年取得了中国基金回报率第一的业绩。2006年5月起任广发优选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首发规模达184亿元

  《红周刊》:这次华尔街归来有何感想和收获?

  何震:美国投资者太热情,大量的资金想进入中国股市,不仅是A股市场,包括B股和H股市场都感兴趣。但可惜的是他们大多数人对中国市场还缺乏了解,基本上是我们介绍得多,他们认真听,所以双方很难有真正的交流。

  《红周刊》:原来我以为你们这次能够向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学习一点东西,现在看来中国资本市场牛了,还是美国人要向中国人学习啊。那么对于当前国内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你有何看法?

  何震:很多垃圾股一定是偏贵的。从这点看,我同意当前牛市中出现”结构性泡沫”的说法,就如同当初熊市中存在”结构性机会”一样。

  《红周刊》:不过,正是这些垃圾股在今年的行情中涨幅远远跑赢大盘,这也许和新入市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居多有关。有人说今年是”散户跑赢私募,私募跑赢公募”,你怎么看?

  何震:短期来看是这样的,但这种情形能够持续多久呢?新股民入市往往比较冲动,但什么时侯能够全身而退呢?我们还会坚持既有的投资策略,赚机构投资者能够赚到的钱。

  《红周刊》:后市看好什么行业板块?

  何震:周五的加息对地产股会有影响,对银行股的影响更大。但长期看,房地产和金融行业依然看好。这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等因素决定的。

  吴欣荣:回归大盘蓝筹股是必然

  易方达价值精选基金经理,该基金自2006年6月成立,是2006年度跑得最好的大盘基金经理之一。

  《红周刊》:这次基金业代表团出访美国,作为其中的一名代表,你认为美国等海外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的热情如何?他们又如何看待目前及未来A股市场估值、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吴欣荣:就我们交流的情况看,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认识虽然不大相同,普遍也都认为有点贵,但也认为这只是阶段性的,只要有着经济高速增长等方面的支持,应该说问题应该还是不会太大。

  《红周刊》:这次去美国访问之后,你看待A股市场的观点是否发生了变化?目前A股市场是否有比较严重的泡沫?

  吴欣荣:海外投资者毕竟对A股市场的了解还是有限,他们对我的观点不会有什么影响。目前的A股市场应该说有了一定的泡沫,但总体问题不大,在目前点位不会形成中期头部,大致还会延续这种上涨趋势。

  《红周刊》:今年大量散户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形成群众运动式的资金推动行情,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改变,这种局面是否还会持续?今年以来,低价股当道,价值投资被冷落,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大盘蓝筹股是否有大的机会?

  吴欣荣:群众运动式性质的资金流入倾向在短期内还会延续,这种多样化的资金也加剧了市场的分化。但我认为,低价股、题材股狂炒的局面应该是暂时的,虽然短期内还会延续,但回归大盘蓝筹股的价值投资应是必然。

  不过,短期来看,一些估值已经难有空间而业绩又缺乏想象力的大盘蓝筹股,机会也不大。

  《红周刊》:如何看待A/H股的差价?你认为最近推出的QDII可以投资海外股票的政策,会对A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吗?

  吴欣荣:大陆和香港的投资主体、开放程度都不同,加之两地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理解不同,还有就是A股的低资金成本也是A股股价超过H股的重要原因。我认为A股与H股的差距可能还会拉大,短期内无法改变,只有增加资本流出,才可能会弥补差距。

  QDII新的政策虽然提升了H股市场估值,但目前的QDII资金量不大,关键是在资本彻底开放后才会有大的影响,现在更多的是心理的影响,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红周刊》:你认为股指期货对A股市场影响怎样?吴欣荣:不会有大的、方向性的影响。

  《红周刊》:又如何看待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对市场的影响?

  吴欣荣: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对上市公司是实质性的有利影响,而并非只是题材炒作。

  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一大趋势,如果本身是估值相对合理的蓝筹股,同时又有较明确资产注入、整体上市可能,这将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

  《红周刊》:在你一季度10大重仓股中,明显增加了中信证券、辽宁成大、吉林敖东这3只券商股的投资比重,这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吴欣荣:我们投资这些券商股,主要是考虑到这些股票随着证券市场走牛而带来的业绩方面的改善。我们并不是以市场热点作为投资的依据,因为谁也很难知道下一个市场热点是什么。

  《红周刊》:我们注意到在对银行股的配置中,你们主要以招商银行、S深发展A为主,而没有着重配置工行、中行等大盘银行股,原因是什么?吴欣荣:主要是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相比较而言,招商银行、S深发展A更具有成长性和弹性。

  《红周刊》:对后市怎么看?哪些个股的风险较大?

  吴欣荣:只能说那些爆炒之后缺乏业绩的题材股面临很大的风险。我还会坚持现有的投资组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苏彦祝:中期可能会出现调整

  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经理,自去年11月担任南方绩优成长基金经理,取得了超过80%的收益,是中国最好的保本型基金经理。

  《红周刊》:美国华尔街的投资者如何看待中国A股市场?

  苏彦祝:就我们了解,大部分美国投资者想进入中国A股市场进行投资,但也有部分投资者觉得A股市场估值较高。总体上看,美国投资者对A股市场还不太了解。

  《红周刊》:当前A股市场已经突破4000点,相比美国市场,A股以一季度业绩计算的30多倍市盈率有泡沫吗?

  苏彦祝:A股市场目前存在结构性泡沫,这是由于本轮牛市当中,很多新进入股市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不够成熟,偏好价格低或概念类的股票造成的。但我认为,A股市场的优质公司、受益于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和新的税改政策、资产升值的龙头公司的股价基本上没有泡沫。

  《红周刊》:A股推出股指期货后对市场有何影响?

  苏彦祝:我认为股指期货本身不会导致大盘上涨或者下跌。只是对投资者短期心理有影响,会使A股市场短期内产生波动,但长期来看,股指期货不会改变现货市场的趋势。

  《红周刊》:近日交行已经登录A股市场,中石油、中移动也有A股IPO的动机,你怎么看待大盘蓝筹股的回归?

  苏彦祝:在海外上市的国内大公司中,有很多优质品种的分红都不错。这些股票回归A股市场后,投资者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不会对大盘产生负面影响。

  《红周刊》:如何看待目前的A股市场的后市走势?

  苏彦祝:目前阶段很难判断后市走势,我本人长期看好A股市场,但市场中期可能会出现调整。我看好估值不高、泡沫小、今后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的公司。

  《红周刊》:后市看好哪些行业板块?

  苏彦祝:我的投资策略是轻行业,重个股,采取“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优选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的公司进行投资。

  王晓明:市场既疯狂又良好

  兴业趋势基金基金经理,2006年度回报率160.21%,是所有LOF基金中业绩最好的一只。

40倍的市盈率并不高

  《红周刊》:当前股市在4000点处震荡徘徊,众人激烈讨论股市估值偏高问题。作为国内首只引入海外趋势投资理念基金的基金经理,你有什么独特的看法?

  王晓明:面对当前的震荡行情,我们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心态。我赞成当前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有些疯狂,但是我认为40倍的市盈率并不高,原因有几个方面。

  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的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据统计,2006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平均达80%,尤其是大蓝筹股的利润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这对市场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指数虽然会进行调整,但是不会深幅下跌。未来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够保持每年增长30%的水平,就可以支撑市场走强,甚至可以支撑市场走强3-5年。其次,股指期货的即将推出对于大盘蓝筹股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市场同样因此不会大跌。另外,从大环境上方面来看,人民币升值概念让资产在整体上都很热,尤其是股改后,随着大集团将资产上市的热情高涨,愿意给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很多企业因此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大量的市场机会也由此产生,这对于市场行情也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所以,用长期的眼光来看股市,我认为其中仍然存在很多机会。从总体上来评价,市场情况依然良好。

  《红周刊》:市场既疯狂又良好,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

  王晓明:这就是我曾说过的结构性泡沫。市场的确有些疯狂,但只能说是一种结构性的疯狂。股票的估值水平有一定的增长,增速也比较快,但总体来看还算合理。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估值偏高,我认为其中大盘蓝筹股的估值就并不高。从市场1、2月份的行情来看,有着良好业绩支撑的股票涨得并不多,反而是那些业绩一般的股票以及题材股涨得很好。

  同时,因为公司的业绩在快速增长,增速高达80%,这将很好地支撑整个市场。而只要大蓝筹能保持30%的业绩增速,这对于市场也同样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红周刊》:你一直在强调业绩增长,但是就如你所说,业绩好的公司股票涨幅不大,业绩差的反而涨得不错,这怎么解释呢?

  王晓明:我们最关注的核心因素就是业绩,而目前这种结构性泡沫的情况是不会长久的。当前,业绩好的股票涨幅不是很大,而业绩差的反而涨的不错,这种涨势和业绩相背离的现象终将会结束,趋向于理性。核心蓝筹股在去年的表现很好,相信这种好的表现在今年还会继续下去。

  分散投资防范风险

  《红周刊》:我们知道,你所管理的基金是一个成长投资型基金,普遍观点认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比大蓝筹更好。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一直强调关注大蓝筹股呢?

  王晓明:我是一个成长投资者,但是说关注成长就表示应该偏爱中小企业,这可能是很多人的一种误解。成长性的公司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它的快速成长能力,但是未必中小型企业的成长速度就一定比大企业更快。

  大盘蓝筹股都是行业龙头企业,其增长速度一般都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抗风险能力更强,成长性也较好。在全部大盘蓝筹股中,除了个别公司可以被剔除以外,大多数都具有高成长性,易于选择和投资。而中小型公司中有部分公司的成长性的确很快,但它们为数不多,在中小企业中只占很低的比例,一般的投资者可能很难从中选准公司。基金公司虽然选股能力毋庸置疑,但是随着基金发行规模的逐渐增大,例如我们兴业趋势基金最近就进行了拆分,规模从40亿扩大到了80亿份。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即使我们看好某家中小企业,要进行大量投资则很困难,所以我们会更愿意关注大盘蓝筹股。

  《红周刊》:这是否意味着你们在逐渐加大对大盘蓝筹股的持股集中度?

  王晓明:从已经公布的2006年年报和今年的一季报可以看到,我们的持股集中度其实是降低了,投资有所分散。表现在投资的资产更加分散,行业选择面也有所扩大,对于个股的持仓比例,也从以前的9%下降到了4%左右。这是我们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在投资思路上作了相应的调整。

  结构性泡沫必将带来结构性调整

  《红周刊》:在当前的结构性泡沫市场中,还有哪些行业值得投资呢?你最近特别提到中国的银行股还值得看好,为什么?

  王晓明:看好银行股是因为它的业绩在快速增长,不过,我提到银行股只是因为把它作为一个代表提出来。事实上,值得投资的行业还有很多,我认为整个大的消费品行业都是可以投资的,包括银行、零售行业、食品行业等。目前它们当中的很多个股都已经走进了上升通道。

  《红周刊》:对于2007年的后市有何看法?王晓明:虽然具体的指数涨跌程度很难预测,不过整体上我依然看好,持乐观态度。但是,当前的股市毕竟已经有些疯狂,存在结构性泡沫,必然就会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但市场不会深幅下跌,之后会继续上涨,达到合理的水平。但是,就像去年大家都没有预测到市场会如此火热一样,对于2007年的后市发展,我们同样不可能全面预期到。

  美国投资者:我怎样才能进入中国股市

  《北京青年报》作为此次中美基金业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记者刘志刚一直随团,对于中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颇有体会。

  《红周刊》:中国优秀的基金经理们此次走进华尔街,通过同行间的交流,是不是收获不少?

  刘志刚: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原本是和美国的投资者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参会的美国投资者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加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所以,基本是中国基金经理在作介绍,双方交流的并不多。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会让美国方面对中国的股市和基金业有了比较好的了解。

  《红周刊》:你感觉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如何?

  刘志刚:美国的投资者非常热切地关注着中国的股市,但当我们的基金经理向他们介绍基金的年收益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惊讶的样子,难以相信中国的基金公司收益率怎么能这样高。

  《红周刊》:对于中国股市,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刘志刚:美国投资者最担心的是泡沫问题,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股市现在是不是太高了。我们的基金经理对此也表示赞同,认为目前我国的股市估值水平的确是有些高,但是并不表示大盘不再继续上涨。

  由于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情况很不了解,所以基金经理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情况,并解释了中国所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和全流通行情,还对上市公司2006年业绩大爆发的情况也作了解释。

  《红周刊》:美国投资者准备好介入中国股市了吗?蓄势待发的资金量如何?

  刘志刚:他们非常关注中国股市,但同时又不敢轻易介入,主要还是担心中国股市已经偏高。

  有人说得很具体:“如果中国股市下降25%,我们就会谨慎介入;如果下降40%,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大举介入。”对此,我们的基金经理很幽默地回答:“如果那样的话,恐怕你们就没有机会到中国投资了。毕竟大盘的上涨一旦形成了一种趋势,就很难马上停步,股市在短期内下跌如此大的幅度不太可能。”

  就我们了解,国外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资金量肯定特别多。参与这次活动的人都是美国腰缠万贯的大富豪,投资素质都比较高,仅这些人的投资实力就非常雄厚。他们当中有很多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投资了中国,主要是投资房地产、港口行业,而现在他们最急切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样才能进入中国股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23: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5:56 , Processed in 0.16275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