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439|回复: 9

[【文史类原创】] 读《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9 1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一 冯小青生平

  常言道:古来英雄皆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代诗仙李白的寂寞,而“欲言无语和,挥杯劝孤影。”则是陶潜在月下独酌时面对自己的影子倾诉自己孤寂的衷肠了!
  而在明朝末年,有这么一个女子:她,风姿卓越、多才多艺、才华出众,却由于遭遇精神上的挫折和性的压抑,形单影只,整天以泪洗面,顾影自怜,把自己的影子作为了自己爱恋的对象,整日向其倾诉衷肠,“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终于日渐消瘦,枯萎而死,时年芳龄二八。
  冯小青本是一大家闺秀,自幼聪明伶俐,端庄素雅又才艺出众。不想,后来因为兵变其父被杀。为了逃命,她们母女便从广陵(今扬州)逃到了杭州,寄居远房亲戚冯员外篱下。冯员外有一子冯生,因见冯小青才貌双全,自生爱恋之情。他虽早已娶一妻却多年未曾生育,于是就在父母的同意下将小青纳为妾。
  不料好景不长,二人婚后不久,冯生的原配夫人崔氏就开发施展她大少奶奶的威风了。她先是对冯生的行动严加约束,继而又对冯小青的生活挑三拣四。后来随着事态的发展,泼辣横蛮的崔氏逼迫冯生把小青送到孤山的一座庙里,只让一女仆陪伴她。从此以后,小青孤零零地住在庙里,冯生也很少了看望她。
  伤心的小青只有借诗寄愁,梅花落尽,只换上满山的杜鹃,杜鹃滴血恰似小青的心。
  有一位杨夫人既有才华,又很贤惠,常常到小青驻地来和她下棋。尽管如此,小青心中寂寞依然难以排遣。她常常跑到池边对着池水照照自己同时,嘴里絮絮叨叨地自问自答。但一发现女仆在看她时,她就不再这样了。眉宇间流露出一种凄怆的神情。
  后来杨夫人随丈夫上任离去再也没有和她来往,小青就更加孤单了,不久就生了病,及至后来日益严重,小青于是就请来了一个画师来为她画像,一连画了三幅,小青方才满意。画好后,她把自己的画像供在床前,然后点上香,摆上梨汁进行祭奠,说道:“小青!小青!画中人难道和你有缘吗?”
  说罢,抚摸着茶几大哭不已,泪和血一起流下,最后死去。

二 冯小青影恋之分析

1、精神分析学派及其性发育观
  要想了解冯小青的病理原因,我们必须先来介绍一下精神分析学派及其性发育观。
  (1)Freud 精神分析论内容有三个方面:
  A.日常生活中的变态心理。
  B.梦的分析与解释。
  C. 欲性命定说(即泛性论)。欲性命定说认为:欲性与生俱来。欲性的对象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特定的对象,后来随着成长对象逐渐定域化与对象化(或者叫做客观化)。但是,当这种发育受到阻碍的时候,就会产生两种结果:当其受到压抑的时候,就会形成精神拗戾(psychoneurosis);当其得以开导疏通之后,欲力则会转化之余,可以形成文艺的、学术的、社会的活动。
  (2)精神分析派的性发育观。

  A.常态

   综合Freud 和Burrow (巴鲁)的理论,作者将常人自呱呱落地至成年的欲性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①初元的子母认同阶段(primary identification )这个时期的婴儿尚处于无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的状态,婴儿自我与母亲的影像二者结合混为一体。
  ②母体的客观化与母恋阶段。断乳后,婴儿认识到母亲是一个独立的客体,不再为精神混合体的一部分,遂呈现出母恋现象。
  ③自我的自觉与自我恋阶段。Freud 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自我规范与约束力,以前的活泼散漫的“欲”遂内敛。由于受到社会性道德的钳制,内敛的“欲”转向自我,即自我恋。孩子的这一时期称作“蛰伏期”。
而巴鲁的性育观则认为,孩子出子母认同期即进入母恋期,也就随之进入自我恋时期。原因是母恋受到社会的制裁,旋即在无形之中消灭,于是全部“欲”转向为自我。
   ④自我恋的扩大与同性恋阶段。随着性生理的日趋成熟,欲力在精神方面也逐渐开放,这就要求其对象是外物。而施于外物的对象既不能与自己太相类似,也不能过于殊异,符合此的就只有同性了。
   ⑤性生理的成熟与异性恋阶段。这一阶段为性发育的终结点。

B.变态

  上面说的常态的发育进程。但是现实中有许多的不合常态现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滞,精神脆弱而又遇到不驯良的环境,如父母的你爱,过早或者不恰当的性经验等,则发育可能会随时中止,卒使性生理虽若成人,而性心理还是像孩子一样,甚至想婴儿。
另一个是回流(regression)。发育已经完全,但因为特殊的性经验,其人或不胜打击,他(她)的欲力就会循着正常的的发育途径而逆行。就像逆水行舟,故曰“回流”。

2.对小青的自我恋的分析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男子奈煞西施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每日临池自照,倾影自怜,依依不舍,面对其她女性的爱恋他也不理不睬,最终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奈煞西施这种临池照影的心理状态被称为自恋。
  而小青的这种现象也是自我恋(或者叫做“影恋”)。我们从她作的几首诗中也可以看出。


其一
罗衣压肌,镜无干影。
朝泪镜潮,夕泪镜汐。
其二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怜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其三
垂帘只愁好景少,卷帘又怕风缭绕。
帘卷帘垂底事难,不情不绪谁能晓!


   那么小青的病理根源在哪里呢?作者分析认为,小青本为生性活泼爱动之人,及至家中生活变故,嫁给了冯生。她当时的年龄仅有16岁,并且自己身体孱弱,无以应付和经营婚姻生活。并且她的丈夫豪迈有余,温存不足。一个妙龄的柔弱女子嫁给一个“憨跳不韵”的富家儿郎,其性生活与性心理受到的打击不可不谓不重!而且冯通的原配妻子而对她大施淫威,将之“囚禁”于荒山野岭之孤庙中,严格限制她的行动自由,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外来的压制!
小青在遭受到重大打击之后无以应付,欲性之流于是就循着正常发育的途径逆行,其中的最大部分到自我恋的阶段中止;嗣后环境更加恶劣,排遣无方,闭室日甚一日,最终成了影恋之变态。
  小青身上是不是还存在着其它的变态心理呢?作者根据资料分析认为在她身上还存在着同性恋(与杨夫人)、母恋等倾向。

三余论

  有以下两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1.如何克服自我恋;
  2.如何看待性的过誉(sexual over-estimation) 现象 (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些,每个人自己去把握吧^_^ 如果有问题的话再来交流。

附记:《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即《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书虽薄,包含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却不见少!此书是我国已故注明的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青年时代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潘先生运用英国人文主义学着Havelock Ellis (霭理士)的《性心理研究录》和Sigmund Freu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其性发育观的学说,结合中国文献资料,对明末女子冯小青的心理变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原文在我的博客里面(http://mag321.blog.hexun.com/8761337_d.html),系本人原创。欢迎参访我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19: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我博士论文中某章也提及了周亮工对冯小青的记载,抄录如下:


周亮工的著作中还记录了一些当时的小说史料:

丙寅年予在秣陵,见支小白如增,以所刻《小青传》遍贻同人。钟陵支长卿语余曰:“实无其人,家小白戏为之。俪青妃白,寓意尔。”后王胜时语予:“小青之夫冯某,尚在虎林。”则又实有其人矣。近虞山云:“小青本无其人,其邑子谭生造传及诗,与朋侪为戏,曰小青者,离‘情’字,正书‘心’旁似小也。或言姓钟,合言成钟情也。”予意当时或有其人,以夫在,故讳其姓字,影响言之。其诗文或亦有一二流传者,众为缘饰之耳。但虞山云“传出谭生手”,而余实见小白持以贻人。或谭生为之,小白梓之耶,抑竟出小白手也!郑超宗谓陈元朋所改传,胜小白旧传,殊不然。虎林徐野君谱为《春波影》,荆溪吴石渠谱为《疗妒羹》,词皆褥丽可观。即无其事,文人游戏为之,亦何不可!惟是过孤山者,必访小青墓,若过虎丘必灑酒真娘者,则大可喷饭矣。
(周亮工《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117页)

这里周亮工提及了明末清初一段鲜为人知的“小青”热,并以亲身所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如支如增刻《小青传》赠人的情况,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小青传》刻本。周亮工与钱谦益有密切交往,所以他引用了钱谦益的一些说法。但周亮工并不盲从钱谦益“谭生造传及诗,朋侪为戏”的说法,认为小青可能确有其人,并怀疑此传并非出于谭生手,而是出自支如增。周亮工的怀疑已经部分得到陈寅恪先生的支持:

陈文述兰因集上(参陈文述西泠闺咏玖“梅花屿冯小青诗序。”)辨正牧斋之说,略云:“或妒妇扬焚图毁诗之余烈,百计以灭其迹。冯既旧家,妇应豪族。蒙叟受托,作此不经之语,未可知也。”寅恪案:颐道居士驳牧斋所言之谬,甚确。但以牧斋受闰生嫡室之托,造作不经之语,殊不知牧斋与云将交谊甚笃,因讳其娶同姓为妾,与古礼“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之教义相违反也。(见小戴记曲祀上。)至云伯撰西泠闺咏又以小青之夫为冯千秋,是误认冯云将即冯千秋,则为失实。据光绪修杭州府志壹肆捌冯延年传云:“冯延年字千秋,明国子监祭酒秀水梦祯孙。梦祯娶武林沈氏,爱西湖之胜,筑快雪堂于湖上。延年因入籍钱塘。中崇祯十二年副貣,入太学。归隐秋月庵。”然则千秋乃开之之孙。牧斋作开之墓志云:“余与鹓雏好。”是牧斋为云将之故,因讳小青之事,较合于情理也。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三联书店,2001,第457页)

陈寅恪先生认为钱谦益是为老友冯云将讳,而故意说了谎话。冯小青其人,因为身上蕴含的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受到后世小说家的青睐,“在明末清初产生了大批以冯小青为题材的作品,并形成了一股冯小青热” 。除了周亮工提及的“虎林徐野君谱为《春波影》,荆溪吴石渠谱为《疗妒羹》,词皆褥丽可观”,有学者研究认为,当时至少还有朱京藩《风流院》传奇、戋戋居士《小青传》、陈冀飞《小青传》、支琳《吊小青文》、陈季方《情生文》、卓人月《小青》杂剧、《女才子书》卷一的《小青》、《孤山再梦》等小说、戏曲作品((见雷勇《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冯小青”热初析》,《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4期,第200页。)。难能可贵的是周亮工的对此类作品持一种宽容的见解,认为“即无其事,文人游戏为之,亦何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19: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关冯小青的记载近乎小说,《小青传》中其诗文作品也可能经过后人的增补修饰,如周亮工所言“其诗文或亦有一二流传者,众为缘饰之耳”。所以潘光旦先生对冯小青心理的研究,如《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有人认为其基础建立在小说虚构内容之上或者建立在他人增补修饰过的作品之上,虽然分析精到,但基础并不牢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19: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读书上一篇文章,给大家分享,^_^

影恋与社会病
《读书》1991年第2期



  十月间在蓉城参加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遇柏石先生,他以潘光旦著《冯小青》一书相赠。这是我国著名优生学家、社会学家潘光旦的早年旧著,现经祯祥、柏石诠注,并用白话语体作了译解,又补入作者生前曾发表过的两篇考订冯小青的文章,集录了明清之际有关冯小青的部分史料,使该书旧貌换了新颜。《冯小青》这本研究我国传统社会中性心理变态历史现象的科学著作,经这番整理后,一是通俗化了,二是方便了对冯小青现象的进一步研究。性心理学的研究,在中国原本就不发达,后又中断了几十年。要恢复研究,第一步就是检阅前辈学者的成果,以便在这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唯独感到遗憾的是,书名作了一点改动,变为《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这样的改动,似乎是在迎合一种探“秘”的心理。本来对性的问题加以神秘化就不是科学的态度,因此潘先生倘若天上有灵,也许不会同意这么改动。

  冯小青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个弱女子,生于扬州,十六岁时嫁与杭州一富翁冯姓作妾,遭冯妻嫉妒,幽居孤山,性受压抑,遂患影恋,又添肺痨,不久归仙。这是我国历史上性心理变态的一个极好例证。潘光旦做小青的研究,始于他的学生时代。他在霭理士(Havelock Ellis)《性心理学》一书的“译序”里说:一九二○年,他“正在清华学校高等科肄业”,“发见了霭氏的六大本《性心理学研究录》”,“费了不少的周章以后,才逐本的借阅了一遍”。一二年后,他读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他“一向喜欢看稗官野史,于是又发见了明代末叶的一个奇女子,叫做冯小青,经与福(弗)氏的学说一度对照以后,立时觉察她是所谓影恋的绝妙的例子,于是就借了梁任公(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班上责缴报告的机会,写了一篇《冯小青考》”(《性心理学》“译序”第2页)。这篇《冯小青考》,便是《冯小青》一书的初稿。

  梁启超读了潘光旦的《冯小青考》后,十分赏识,有评语曰:“对于部分的善为精密观察,持此法以治百学,蔑不济矣!以吾弟头脑之莹澈,可以为科学家;以吾弟情绪之深刻,可以为文学家。望将趣味集中,务成就其一,勿如鄙人之泛滥无归耳!”(潘光旦:《冯小青》扉页)。这《冯小青考》可视为中国性心理学研究的滥觞。潘光旦筚路蓝缕之功,实是不可磨灭。试想当时乃民国初年,封建意识仍浓,在这个视谈性为禁忌、为下流、为不正经的时代,《冯小青考》犹如一把投向道学先生营垒的匕首,其反封建的倾向是何等鲜明,其冲决封建罗网的科学精神又是何等可贵!潘光旦研究小青影恋现象,并非仅是出于对一不幸弱女子的同情,更非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改变社会对性的传统错误认识和揭露传统社会对女子性欲的粗暴压抑。《诗经》周南召南之风教,所主张的是“好色而不淫”,提倡的是“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社会政策。但是,自理学兴,这种关于性的社会观与政策便湮没无闻。像在“食”的方面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在“性”的方面是少数权贵豪富的过度纵欲与大多数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性欲压抑。潘光旦正是为了挽回这种社会颓风而从事性心理学的研究的。

  霭理士说:性冲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正常的满足一定要有另一个人(异性)帮忙,讲到另一个人,我们就进到社会的领域,进到道德的领域了”。(《性心理学》第5页)因此,在“食”与“色”的问题上出了毛病,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既然是社会问题,那么要解决“食”与“色”方面的病态问题,就不仅仅是医学的责任了。“假如一个病人的病是工作过度或营养不足的结果,试问他(医生)对于所以造成工作过度与营养不足的种种因素,又何尝能控制呢?”(《性心理学》第5页)所以小青之患影恋,出现性心理的变态,或称病态,除了性心理的原因之外,实在是社会病的反映。

  性心理变态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病。根据弗洛依德的学说,如果正常的性生活受到压抑遏制,就会使人形成种种心理上的创伤和出现精神病状态。“其以阻遏之方法行之者,必使欲流退溃或横决,形成种种精神上之变态,名之曰精神拗戾(Psychoneuros-is)。”造成这种病态的原因,就主体而论,在于遗传;就客体而论,在于社会环境。要从主体上根除这种病态,在于倡导优生;要从客体上根除这种病态,就在于改造社会环境,使性生活能够合理而正常,减少压抑与遏制。就此而论,潘光旦后来走上优生学家与社会学家的道路,正是为了从这两个方面去根治人类的这种人造的病痛。

  小青所患的影恋,是自我恋的一种,属于性心理变态。所谓自我恋,是指一切不由旁人刺激而自发的性情绪的现象。广义的自我恋也包括一切性冲动经抑止或禁锢后的变相的表现,这种表现有病态的,也有常态的。病态的自我恋,患者的性情绪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分都被自我赞美所陶醉而吞并,因此在精神上已无异性恋存在的余地了。小青的影恋是病态的自我恋。她十六岁嫁给杭州冯公子作妾,先是在性生活方面横遭冯生的蹂躏,她在与杨夫人永诀书中说:“结<SPS=1590>以来,有宵靡旦,夜台滋味,谅不如斯。”可见,这对她的性心理是重大的打击。继而遭冯妻之妒,幽居孤山别业,性生活受到禁锢,遂患影恋:“时时喜与影语,斜阳花际,烟空水清,辄临池自照,絮絮如问答,女奴窥之即止,但见眉痕惨然”。(《揭秘》第4页)在小青影恋时期,其“幽愤凄怨,俱托之诗或小词”,从中亦可窥见小青影恋的心迹,例如:
   
  词一首 天仙子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黑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
  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猜做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着衫又捻裙双带!
   
  这首词中的影恋现象是十分明显的。有的学者认为,诗词等文艺作品是苦闷的象征。江河受到阻碍之时,会卷起浪花,两块硬石进行碰撞的时候,会迸发出灿烂的火花。小青的这些诗词显然是她的感情生活遭遇波折的产物。且不说小青日常的性生活遭到禁锢,就是这种影恋生活也难以顺利进行。影恋生活与异性生活,形式不同,但是同样不能不无相当之隐秘。小青时刻在冯妻监视之下,她身边的“女奴”,名为随侍小青,实则是小青影恋生活的障碍。中国封建社会根本不存在什么Privacy(隐私权),小青的影恋生活常遇阻碍,结果便以诗词的形式渲泄出来了。

  不久,小青又添痨症,“今兹鸡骨,殆复难支,痰灼肺然,见粒而呕”。(《揭秘》第60页)临死之前,请来一良画师,三易其图,终成小青像。“取供榻前,<SPS=2481>名香,设梨汁奠之曰:‘小青,小青,此中岂有汝缘分耶?!’抚几而泣,泪与血俱,一恸而绝。年才十八耳。”(第4页)一个弱女子,十八岁就结束了生命,离开了人间。可哀!可怜!可悲!

  究小青患影恋而死,固然有种种原因。潘光旦在书中对此甚有研究,尤其于遗传方面的原因探究尤详。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封建传统对女性之压迫,实是小青患影恋而死的重要原因。现举要而论之如下:

  其一是早婚。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氛围之下,传统社会崇尚早婚。小青十六岁结婚,实足年龄刚满十五年,性发育尚未完全,此时就过婚姻生活,是较为容易引发性心理变态。何况小青体质赢弱,早婚更为有害。  

  其二是性生活之不调适。在传统社会,视女子为男子发泄性欲之工具和生育的工具。婚姻根本不以感情为基础,而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青是个重情感的女子,却要她与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的陌生男子进行性生活,在心理上已是一次打击。此外,这个冯公子“性憨跳不韵”,视小青为泄欲之工具,“结<SPS=1590>以来,有宵靡旦”,小青不堪性之蹂躏,必对两性生活产生反感,甚至“阴冷”。故小青《天仙子》词说:“也亏一阵黑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我猜想“黑罡风”者,暗指冯妻。小青与杨夫人永诀书称其为“屠肆婆心,卧狸悲鼠”,其“狺语哮声,日焉三至”,实在是一个泼妇。“火轮”恐指冯公子之性蹂躏。由此小青把幽居孤山别业视为“清凉界”。显然,性生活之不调适,换言之冯公子的性蹂躏,对不满十六岁的小青之性心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其三,是婚姻制度。中国传统社会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这种婚姻制度之下,妾在家庭中地位远低于妻。因而妻妾有别,《白虎通·嫁娶》解释为“妻者,齐也,与夫齐体。自天子下至庶人,其义一也。妾者,接也。以时接见也。”可见,妾只是男子为了淫欲或传宗接代的需要而买来的“以时接见”的工具。在这样的婚姻制度所造成的家庭关系格局中,小青对于冯妻,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冯妻的淫威,对小青来说,是雪上加霜,迫使其影恋之加深。

  社会的病态造成了小青影恋的性心理之病态,所以,小青除了被这个病态的社会所吞噬之外,根本没有一条生路。小青对此,竟有几分自觉。杨夫人曾劝小青改嫁,小青答曰:“妾梦手折一枝花,随风片片堕水,命止此矣;夙业未了,又生他想,彼冥曹姻缘簿非吾如意珠,徒供群口描画耳。”(《揭秘》第34页)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有小青的活路。“彼冥曹姻缘簿非吾如意珠”,是当时极大多数妇女共同的怨诉!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患有影恋,或其他性心理变态的女子实在不是少数。潘光旦通过对清代女子词选的观察后指出:“中国女子之体力脆弱,精神郁结者,为数必大,而智识阶级中之女子为尤甚。此其原因大都与性生理或性心理之不能自然发展有密切关系。”(第49页)所以“冯小青现象”的背后是传统社会的病态,这样的社会已经病入膏肓了!小青对于改嫁,又曰:“去则弱絮风中,住则幽兰霜里”(同上书,第34页),表现出深刻的绝望。在这种绝望里,不仅反映了小青自己对于“应付异性恋之环境”能力的无把握,同时也表现出她对整个传统社会的社会病态无药可救的价值判断。在那些封建卫道士对传统社会的赞美声中,一个身患精神病的弱女子却已意识到它的僵死、没落。真可谓世人皆醉,唯小青独醒了。

  留给小青的最后一条生路,只是绝情而遁入空门了。但是,小青却说:“若使祝发空门,洗妆浣虑,而艳思绮语,触绪纷来;正恐莲性虽胎,荷丝难杀:而未易言此也。”(《揭秘》第34页)小青本有学佛的天赋,十岁时有老尼授以心经,即能成诵。但是她自知绝情之难,断然拒绝了出家之路。佛经内典有说: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这是佛教徒从绝欲经验中得来的真谛。小青自知做不到绝情,坦然言之,在旧礼教压迫的女子之中,是难得的。情欲是生命的冲动,小青不愿绝情而遁入空门,真正表现了她对生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对真挚感情的追求!但是,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该生的却死去了!小青之死,悲也夫,冤也哉!
   
  一九九○年初冬于北大未名湖畔
   
  (《冯小青心理变态揭秘》,潘光旦著,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年五月版,3.05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19: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一篇给大家分享,呵呵


潘光旦《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的文学批评学意义

文:赖力行

  摘 要:潘光旦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模型对明末冯小青影恋性心理的分析,超越了传统文学批评“以心见心”的思路,使中国古代社会女性心灵被摧残、扭曲的状况,获得了有深度的个案分析,也为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有益的启示:文学批评的人文意义不可忽视;科学性是古代批评现代转换的关键;西方理论本土化必须以理论范式与阐释对象的对应为前提。
   关键词:影恋性心理;文学批评;人文性;科学性;本土化
   
   一、《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述要
   
   冯小青是明万历年间一位只活了18岁的传奇女子。潘光旦经过详细考证,根据支如增撰写的《小青传》和冯梦龙《情史类略》、张潮《虞初新志》所载《小青传》,参考张岱、李雯、施润章、陆丽京等文人以小青为题材的诗,结合《盛明杂剧》、《西湖拾遗》等明代笔记、传奇中的材料,不仅确证了冯小青其人,并对冯小青的影恋性心理作了详细分析。《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所分析的冯小青,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于扬州,自幼随母学习,性好书,出语敏捷,诗琴书画精妙,秀丽可人,13岁时嫁与杭州冯生为小妾。冯生之妻奇妒,小青虽曲意逢迎,仍被她赶到孤山别室,并声言不得到她的批准,不能与冯生见面。小青开始独处时,常常临池自照,和水中的倒影对话,神情凄婉。遇女仆偷窥,便立即停止。后杨夫人常来和小青一起下棋、读书、吟诗、作画,遂成挚友。杨夫人同情小青遭遇,并称其可以帮小青跳出火坑。小青婉言相拒,称梦中手折一花,随风片片落水,可知婚姻已如花落流水,若生他念,徒供群口描画。后来,杨夫人随夫异地赴任,小青更加孤独、郁闷,不久便染病。对送来的药汤,她又怀疑被冯妻下毒,掷药床侧。小青病中水米不沾,惟饮梨汁少许。小青的病虽越来越重,但却依然明妆靓服,从不蓬垢卧床。忽一日,小青命女仆传语冯生,要他请一良画师为自己画像。第一张嫌未得神采,第二张虽得其神,却又嫌不够风采摇曳,画第三张时,小青先让画师观摩自己的行为举止,才画出其袅婷多姿的风采。图成,小青将自画像供于榻前,用名香、梨汁祭奠,并说:“小青,小青,画中人难道与你有缘分吗?”说罢抚案而泣,一恸而绝,时年18岁。[1](P114、116)
   潘光旦“一向喜欢看稗官野史”,自然对冯小青的生平传记及其作品很熟悉,但并没有发现其中隐含的意义,直到他1921年“初次和福洛依特的精神分析论和此论所内涵的性发育论发生接触”后,才“发见了明代末叶的一个奇女子,叫做冯小青,经与福氏的学说一度对照以后,立时觉察她是所谓影恋的绝妙的例子,于是就借了梁任公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班上责缴报告的机会,写了一篇《冯小青考》”。[2](P2)《冯小青考》写于1922年,寄给上海的《妇女杂志》。两年后《妇女杂志》发表该文,题为《冯小青考》。后应上海《新月书店》之邀,“爰取旧有关于小青之材料重加厘订,于其性心理变态,复作详细之探讨”(《小青之分析&#8226;叙言》),并增补《精神分析之性发育观》一节,于1927年9月出版,书名《小青之分析》。1929年8月订正再版时,书名改为《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见《潘光旦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包括:“小青事考”、“小青之分析”、书后所附作者“余论”以及冯小青的诗作和清代女词人作品的统计学分析。
   “小青事考”列举了明末至清代有关冯小青的主要材料,包括陈文述《兰因集》所载支如增的《小青传》、涨潮《虞初新志》中的《小青传》、张岱《西湖梦寻》中的《小青佛舍》,《兰因集》中的《小青墓志》等,并参之以沈涛的《续本事诗》所载吴道新《紫云歌序》、施润章的《蠖斋诗话》、李雯的诗《仿佛行》之序等涉及小青的题咏文字,详细考证了小青事迹之真伪,为下文小青之精神分析提供了丰富而确凿的事实根据。
   “小青之分析”内容最丰富。在这一部分,作者先译述精神分析学派的性发育观,解释其理论体系中的“中滞”、“回流”、“自我恋”、“影恋”等关键词,为小青之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概念工具。接下来潘氏用事实回答了“何以知小青有影恋之性心理”的问题。影恋属于自我恋,是自我恋登峰造极的表现,小青的临池自照、对镜落泪,病魔缠身却明妆靓服,临死吩咐画师造像,面对自画像一恸而绝等反常行为,在潘先生看来非一般所谓顾影自怜所能解释,只有影恋心理才能释然。小青作品中的“瘦影自怜”、“朝泪镜潮,夕泪镜汐”等诗句,就是这种影恋性心理的艺术反映。
   潘先生又从小青之死进一步分析了小青对影恋心理的自觉。小青的悲剧本可以通过改嫁和出家得以解脱,但小青既不愿改嫁,又不愿削发为尼。潘氏分析其中的原因说,小青不听杨夫人的劝告改嫁,既不是怕坏名节而不敢嫁,也不是因自身条件不好嫁不出去,更不是无改嫁之便利与机会,是因为她自知其“去则弱絮风中”,缺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潘先生认为,这表现了小青“不能应付异性之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自恋心理。至于小青不愿出家,既不是没有机缘(她十岁即遇老尼传授心经),也不是没有天分(出语每通禅理),而是因为自知其不能如出家人一样完全灭情禁欲。同时,小青一方面对其自我恋有相当之自觉,另一方面,又不能冲破“愿作鸳鸯不羡仙”的社会成规,二者的冲突越大,内心的痛苦就越厉害。加之她的影恋生活存在障碍(常被女奴窥之),杨夫人又一去不返,形单影只,小青之死实属必然。
   接下来潘先生从弗洛伊德的性发育理论来推测小青自我恋形成的原因。他认为小青在处女时代虽然没有表现出特别异于常人之癖性,但她有“绰约自好”的性情,隐含着自恋倾向。出嫁之时,小青性发育的全过程尚未最后完成,嫁与“性嘈唼憨跳不韵”(性格浮躁、粗鲁,不懂体贴温存)的冯生之后,小青不堪性粗暴和冯妻之淫威,导致其欲力回流,流回至往昔曾经留滞的“自我恋”之阶段,从而造成影恋性心理。在潘先生看来,小青之影恋,是“回流”和“中滞”两种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青之分析”最后讨论的是小青性心理的复杂性。小青的影恋性心理,主要是因为新婚不快导致性发育的“回流”所致。按照精神分析学说,“回流”是指性发育虽已完成全过程,但因为受到异于寻常的性经验之打击,退回至性发育的较早阶段———依次为“同性恋”、“自我恋”、“母恋”阶段。小青的欲力回流较为复杂,一种情况是还没有流到自我恋阶段,只到同性恋;另一种情况是越过自我恋阶段到达母恋。在小青的诗作和书信中,同性恋和母恋两种倾向都有所流露。此外,小青的自我恋除了影恋这种极端的形式外,还表现在自大与猜疑的心态上。潘氏指出,小青诗文喜欢自比历史人物蔡琰、王嫱,喜欢以自己的名字入诗,自美之辞很多,这都是自大心理的流露。猜疑则体现在病中掷药不饮上。小青的性心理既包含自我恋,也有少许同性恋和母恋因素;自我恋中,既有影恋这种特别严重的自我恋,也有自大和猜疑等一般自恋心理,这就是小青性心理的复杂性。
   全书末尾部分是作者的两篇“余论”和三篇“附录”。
   潘先生在“余论一”中指出,女性在我国男权专制社会中地位低下,被视为不祥之物、可玩之物,即使女子自己也不惜以此自贬。传统社会遏制个人性生活的正常发展,而社会舆论对女性变态性心理的普遍态度偏又“不谅解”,不谅解即不理解、不正视、不宽容。由于不蒙社会“谅解”,弱女子一旦性生理和心理出现病变,眼光便不能达其症候,也就不知采取何种措施予以调节和排遣,终致郁结而死。依潘先生的观察,我国女子体质柔弱,精神郁结者为数不少,而尤以像小青这样的知识阶层中之女子为甚。郁结而死者如冯小青,其事迹虽然被文人把玩,但仅仅止于同情而已,并未被人谅解,因此类似的悲剧仍在不断上演。现代社会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谅解”,从而彻底摆脱这种悲剧?潘先生认为首先必须改变社会对于性欲及性发育的观念,开展性教育,使父母去其溺爱,减少因性发育的“中滞”而导致的母恋;提倡女子教育,扩大异性交往的机会,使女性淤塞的欲力得以疏通,这样,即使性发育中发生性心理的变态倾向,也可以归于常态。
   “余论二”,论述自我恋与婚姻选择。潘先生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的“性的过誉”(sexualover estimation)理论,分析世间佳偶何以少见的原因。未婚之青年人,没有不依心目中的理想条件来择偶,若此时内心未脱自恋而又不自觉,“理想”之异性即为主观自我的影子,情人身上的光环,实为自我崇拜所投射。随着年事日长,终将认识到客观异性之对象和主观自我之理想不是一回事,还其情人之本来面目,婚后的失望也就随之而来。用潘先生的话来说:“当日之崇拜愈深,用情愈热烈,则此日之失望愈甚,是势所必至者也。”
   “附录一”,转录陈文述《兰因集》所载6篇小青作品,和潘先生的“小青作品勘异”。
   “附录二”,潘先生对清人毕振达选编《消魂词》所载的清代95位女词人的234首作品,进行用词特点的统计,结果在234首词作中,情绪消沉之字竟在1600多个以上。通过统计分析,女性词人的体质之虚弱、生活之孤寂、精神之郁结甚为普遍。潘氏在解释这种普遍的精神状态时说,“女词人精神生活之不积极”,不能完全用汉族女子体质虚弱的先天生理特征来解释,还应该从中国社会中女性“性发育与性生活之愆期,缺陷与不适当”方面来寻找原因。
   “附录三”采录绛县陈玉秀自题小照诗4首,这些诗可以印证小青之影恋心理的普遍性,为潘氏的性心理分析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本土材料。
   
     二、《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的文学批评学意义  
   
   潘光旦运用西方理论分析冯小青的影恋性心理,开辟了深入考察中国社会与女性问题的新途径,其意义和价值已有专文评价。李乔在《冯小青的影恋与古人心理的探究》一文中指出:“潘光旦对中国妇女性心理及两性问题的关注,其启示在于:如果不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妇女的心灵被摧残、被扭曲的状况,只读妇女史、娼妓史等所记载的史料,就不能深切体会中国妇女曾经受到过的精神压迫的深切程度。潘光旦在接受和运用西方理论解决中国问题方面所具有的贡献即在于此。”[3](P423)潘光旦运用西方理论分析冯小青的影恋性心理,也是一种自觉的文学批评活动,因此它还具有文学批评学的意义。潘先生曾明确指出,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于文学作品隐含意义的发现和阐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他说:“精神分析派出后,医学而外,最先应用其学说而得比较圆满之结果者为文学。……从此批评家得一新角度以作比较深刻之观察与分析,而一般爱好文学与艺术者,明乎一种作品之原委,亦从而加以谅解,于是文艺之意义益加醇厚,则可得而言也。”[4](P15~16)
   从文学批评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潘光旦先生的《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给我国当前的文学批评学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参照和有益的经验,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反思的问题。
   第一,文学批评的人文价值追求问题。
   文学是人学,文学批评家解读过程中的“意义”生产理应帮助读者深化对人的认识。潘先生《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的价值,不只是对古代作家传记和作品的隐含内容提供了有深度的全新阐释,更在于他在个案分析中所倾注的对中国妇女性心理和两性关系的人文关怀,及其所达到的人性深度。时过60年,受西方后现代文论“削平深度”、“消解意义”的影响,当代文学批评却出现文学、文学批评独立化的倾向。文学独立的后果是丢弃了应有的现实关怀和人文价值,剩下的只是无意义的能指游戏;文学批评的独立,则导致批评家喜“新”厌“旧”,忙于建立一套又一套的解读程序,追求解读程序的自圆其说,遮蔽了文学作品隐含的社会人文内容。这种丢失了人文意义的文学批评,作家不看,读者也不看,被讥为“剃头挑子一头热”(李陀语)式的理论自恋。
   第二,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
   潘先生23岁时写的《冯小青考》交给国学大师梁启超时,即给梁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用奖励的口吻作出“对于部分的善为精密观察”的评价。这种评价就是对其科学性的肯定。众所周知,文学的“特性”,使情绪、心理的流露和意向的寄托,具有某种隐蔽性,存在某种“空白”,因而也就隐含着不同解释的空间和余地。但是,批评家的“意义”生产,仍然存在一个是否合理的问题。科学性是保证阐释合理性的依据,是文学批评权威性和说服力的必要条件。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科学性更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转型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这也正是一大批在中国教育和科学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归国留学生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历史时期。这批学者建立现代型知识体系的基础,就是“科学”和“科学方法”。[5](P162)这种共识,不仅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就是作为人文学科的学者也是认同的。当时的一位教育学家王风喈就说过:“理论要有科学的依据和证明,实践要遵循科学的方法,结果要有科学的统计。”[7](P417)潘先生所著《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恒久的学术生命力,正是得力于“科学”和“科学方法”。具体来说,潘先生这本书的科学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有先于固有材料和本土经验的理论预设(“精神分析之性发育观”)的说明,这一说明,界定了他应该考察的问题和应该采用的方法,以及他所运用的“中滞”、“回流”等概念工具。其二,有充分的事实根据,这包括他考证作品真伪、了解创作背景和检索其他女性词人的过程中获得的材料。文学批评要摆脱主观随意的褒贬,就不能不重视这些材料的准确性、恰当性。其三,追求文学批评的思辨品格。潘先生擅长从批评对象中提炼出中国社会中至今仍然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问题(女性变态性心理、两性性生活障碍、婚姻期望值与婚后失望之关系等),进行探索和阐发,这都是需要很高的理论思辨水平的。
   第三,西方文学理论本土化的取向和路径问题。
   如前所述,中国现代型科学知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由留学生们直接带来的西方理论,这就使中国现代型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伴随着西方科学理论本土化(或曰“中国化”)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广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的高潮,创刊于1926年的《自然界》发刊词说:“最近三十年中,国内的知识阶级,几乎没有一个不承认科学的价值。优秀的青年,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在国内外学校里攻究科学的,成千累万;翻译出版的书籍,风行一时,已成为市场上的商品照。”随着西方科学理论的大量引进,学者们提出了“科学的中国化”、“科学之国语化”等口号,认为:“今日中国之所谓科学,均来自欧美”,“如果科学上的名词术语,不能用本国文字语言为正确的表示,那么科学决不会有进步”。[7]西方科学没有被中国化,就仍然只是西洋的科学,不能成为提升中国人的科学意识的知识资源。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理论(包括文学批评理论)的中国化,80年前就已经是一个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的问题。当时的科学家和学者们认为,能否“本土化”应由以下因素综合判断:西方理论被国人所理解并接受的广泛程度,引进的西方理论能否说明本民族的习见现象和固有经验,能否融入本土文化、形成新的思维习惯。在西方理论本土化方面,潘光旦的《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范例,它为我们今天一直在关注的西方理论中国化问题的学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参照和启示。
   首先,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前提是把西方理论学到家。从接受过程来说,潘先生在接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前,已经在清华图书馆读完了霭理士的六大本英文原著《性心理学研究录》,当读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导论》之后,又游学欧美,先后入美国达茂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生物学、遗传学、人类学、优生学。游学期间,潘先生还亲见不少因“中滞”或“回流”而导致心理疾病的案例。从接受准备来说,潘先生具有本土文献和经验资源的丰富积累,有从读书中获得的对两性关系及性心理学浓厚研究兴趣。他生长在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阅读了大量古代通俗小说、野史笔记,以及父亲从日本带来的青少年性教育教材,他的读书,具有文献积累和理论烛照的双重特点。加上他处于借用西方科学理论建立中国现代型知识体系的特定历史时期,良好学术氛围与自身的主观条件,他对精神分析的理论和事例就有入骨的理解和领会。
   要把西方理论理解透彻,除了外语之外,还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在潘先生的同时代人中,具备这样的功力和素养是不稀罕的。但是由于现代科学文化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饱受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冲击、焚书坑儒式的“文化革命”的破坏、近年来商业消费文化的干扰,加上科研体制、教育体制愈演愈烈的弊端和学者个人的学术投机心理,像潘先生这样有深厚国学功底又精通西学的学者已属罕见。而那种如国外学者早就唾弃了的“追求时髦,堆砌动听而模棱两可的句子,杜撰标新立异的词汇,罗列连本人也未曾阅读的大量书目”[8]的文学理论批评文章,却是层出不穷。
   其次,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另一个前提,是引进的理论有较为广泛的接受者。接受源于理解,国外的科学理论只有其精髓被学术界多数人所理解,才能被接受,之后才能在各有特点的运用中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这就要求译介者在翻译中必须用读者所熟悉的本土经验资源去说明它,用符合本民族的语言表达习惯去传达它。如果理论和事例都是欧美的,就会使中国读者产生隔膜。它就仍然只是一种西方的理论,即使引进了也很可能被束之高阁,从而也就谈不上本土化。这种观点,是五四以后,讨论西洋科学中国化问题时形成的共识。他们认为,要实现科学的中国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第二,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他;第三,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
   《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实践这种主张的绝好例证。潘先生翻译西方性心理学的理论,一是力求国语化,“避免欧化语体”,“译者以为一种译本,应当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到他是在读一本中国书,和原文的中国书分不出来,越是分不出来,便越见得译笔的高明。”[9](P6)二是尽可能运用中国的文献材料(如冯小青的传记、作品,宋明清女性作者的作品)去说明他所介绍的西方理论,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霭理士《性心理学译注》更是这方面的范例,全书共计34万字,其中有10万字的注和附录,而“中国的文献与习惯中所流传的关于性的见解与事例”又占其中约7万字。[9](P6)三是反过来用西方的性心理学说明了许多中国古代的被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学现象,从新的角度发掘了像冯小青一类女作家的作品的隐含意义。
   再次,它使我们得以明确,引进国外文学批评理论的惟一目的是解释中国社会固有的、突出的、反复存在的文化和文学现象。这就意味着,任何有引进价值的西方理论,都仅仅只是为发现和解决本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照角度,新的理论预设,西方理论并不等于本土案例分析的现成结论。我们若能通过运用国外的理论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解释,才可以证明它的本土适应性。这是西方理论本土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潘先生接受和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解读冯小青,获得了思考艺术、思考社会,揭示文学形象历史深度的新的理论支点。没有新的理论支点就没有新的问题域,因为材料本身是无所谓问题的。对文学现象的所有考察都是批评家发问的一种结果:每一种提问都包含着一种探测性的假设,我们寻找某个层次的现象及其原因,就因为我们的假设使得我们去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批评家预设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框架,是他学养、经验和理论水平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批评切入角度的独特性,决定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文学批评学研究的立场上来看,潘先生站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支点上,对本土固有的、突出的、反复存在的文化和文学现象的解释,既具有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又具有阐释的结果与预定目标的符合度较高的特点。潘先生自己也说过,小青的传记和作品,不用精神分析的性发育观和影恋说是不能得到合理解释的。潘先生的批评实践表明,理论范式与阐释对象的对应性,使得精神分析的文学批评比其他批评理论在中国获得更高的可接受性,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史上使用最多、成果最显著的外来批评方法之一。
   第四,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化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偏于即兴印象和情感体验,缺乏理论思辨。传统文学批评也强调“知人论世”,也有意义阐释,但这种阐释或者只是停留在“以心会心”的阶段,或者采取依据通行的“代码本”解说诗意的索隐方法[10](P86),“以心会心”和索隐方法显然与现代型知识体系的科学性追求相距甚远,以现代型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转换,便是用有理论框架、有逻辑推演、科学性很强的解读模式来弥补其解说的空灵简略和主观随意。
   潘光旦的《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尝试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说明中国本土文献,走出了传统批评情感体验的阐释模式,具有模型建构、事实梳理、逻辑论证等现代演绎型批评文本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依托中国诗性文化的传统文学批评,常见文体是诗话体、书信体、序跋体、评点体,甚至采用文学创作的文体,如论诗诗。现代的文学批评更多采用演绎型文体。“所谓演绎型文体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按照某种一般原理和某种程式进行推导和解析。”[11](P90)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理论模型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批评家的批评,不是由具体现象与经验抽象、归纳出理论模型,就是将某种理论模型推演、运用到具体的对象上。理论模型的特点是某种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适性、明晰性和抽象性,这一特点必然要以简化与舍弃现象与经验中的具体感性内容为代价,而正是在这种抽象、简化与舍弃之中,思维才得以逐渐把握纷繁芜杂的经验世界的某一层面的本质,获得对事物的某一方面的清晰的认识。潘光旦对冯小青的解读,体现了上述特点,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批评向现代转型的一个范本。
   当然,潘先生对于冯小青的分析,只是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形态。我曾经指出,从批评所追求的目标来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强调社会政治作用的社会历史批评,追求意义阐释普遍性的科学主义批评,偏于情感体验和主观趣味的印象主义批评。[12]从文学批评写作者的角度,又可以分为新闻记者的批评、学院教授的批评和作家艺术家的批评。潘先生的解读,只是属于学院中的科学主义批评形态。中国古代的批评思维、批评方法、释义模式,在其他两种现代批评形态中如何继承、如何转型,还有一些不尽相同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一些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西方文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关系的论文专著中,缺少对像潘光旦这样文学领域之外的学者的研究,对他们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作出的贡献,缺乏细致的分析和应有的评价。当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者的视野需要扩大到与研究对象一致的程度时,这种缺陷也许才能得以避免。不然,我们今天倡导西方理论(包括西方文论)中国化、建设现代性和本土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就会缺少一种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历史的纵深感。
   
   参考文献:
   [1] 潘光旦.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祯祥、柏石诠注)[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 霭理士.性心理学译序(潘光旦译注)[M].北京:三联书店,1987.
   [3] 潘乃穆.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A].潘光旦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段治文.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兴起(1919——193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 张其昀.“科学”与“科学化”[J].科学的中国,1933,1(1).
   [8] 约翰&#8226;理查森.文学批评的增长[J].文艺理论研究,1993(3).
   [9] 潘光旦.性心理学&#8226;译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0] 王先霈.圆形批评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1] 蒋原伦,潘凯雄.历史描述与逻辑演绎———文学批评文体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2] 赖力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三种形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20 2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介绍 ,觉得怪可怜的
我觉得,是不是一个人的内心对忍受寂寞来说也是有一个度量的
另外对于异型的追求与需要也各有不同
就有人不喜欢男人也不喜欢女人,也不自恋
就是觉得不需要这种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7: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oliver197411 提供的补充的材料真多啊
我对此书不像您那样是作为系统的研究来进行的,只是率性而行,随便翻翻而已^_^
其实,个人认为故事存在与否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倒是从这个故事{或者叫做“传说”)中得到的启示更为重要。不过,潘光旦前先生的考证功夫亦是了得,治学严谨的精神着实令人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我爱莎野嘉) 的帖子

呵呵,您提到的哪种类型的都不喜欢的人应该也是存在的。如果要弗洛伊德来解释的话,估计又要扯到小时候的&#39;“心灵创伤”和性的伤害等方面了……
一个人,忍受寂寞的程度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8 18: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潘老的东西,有用近代的精神分析来讲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19 18: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忍受寂寞的程度是不同的。

嗯,对答,一直觉得事情没有绝对,诱惑的次数一多估计就不一定了。笑,只能说这种类型是自控能力比较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7:38 , Processed in 0.13458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