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8|回复: 0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14: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全球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实施成功的产业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美国成为世界上制定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两个方面。其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政府制定一系列战略性信息产业发展计划和政策法规等,保持美国在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先和促进美国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当今美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美国作为全球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成功的产业发展战略密不可分。
  
  一、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一)力保美国在信息产业技术最前沿的领先地位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由政府精心选择并牵头组织部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有助于产业技术领先地位的维护的重大科技项目。随着冷战结束,继“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后,美国政府看准信息产业的重要战略地位,相继推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技术长期研究的重大项目。如1993年推出的“国内信息基础设施”(即NII,“国内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及1994年提出的建立“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即“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2000年发布的“面向21世纪的信息技术计划”(IT2)等。美国政府力图全面控制和抢占新时期科技制高点、保持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优势地位。美国于1991年颁布了《高性能计算法案》,并据此在1992-1996年间实施了《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HPCC)。该计划的目标主要是扩大美国在高性能计算与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并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技术和应用软件。在1991年布什总统向国会提交《国家的关键技术》的报告提及的6大领域22项高技术发展计划中,“信息与通信”单列1项占7项,该报告对美国在90年代的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总的要求,是其保持全球技术领先地位的重要支持。2004年美国投入巨资推行一系列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被称为“美国创新的基础”的重大研究发展计划,确保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
  
  (二)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力保在计算机领域的“一超”地位
  
  计算机产业是美国的战略性产业,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使其计算机产业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为此美国政府通过对长期基础性研究资助、资助计算机研究的基础设施以及为发展计算机产业提供人才,来支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信息产业的全球化看,美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它主要负责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以及系统集成,控制着核心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以PC为例,CPU由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美国还是计算机的标准制订中心、研发设计中心。
  
  美国一直试图并保持着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领先地位。2002年日本宣布其开发的超高速计算机(NEC的“地球模拟器”)的运算速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即美国的ASCI White系统)速度的5倍时,美国政府马上提出一个发展超高速计算机战略,并在橡树岭实验室建立用于开放式科学和工程研究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为占领21世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制高点,美国政府于上世纪末还推出多项跨世纪的发展计划,如100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计划、开发未来芯片及在2010年前发展10项高新电子技术等。未来芯片的储存能力将是目前速度最快的芯片的1000倍,使用这种芯片的微机系统,其运行速度也将是目前速度最快微机的100倍等。
  
  (三)通过实施标准战略谋求在信息产业的全球竞争优势
  
  标准战略是美国促使信息产业在全球保持绝对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之一,强调把美国的标准哲学及标准推广到全世界,试图建立全球统一标准。美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信息产业,美国把产业自愿原则及美国标准推向全球,明显是有利于美国信息产业界的。美国标准协会在发起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后,通过有利于美国信息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国际合作:1987年劝服了ISO和IEC两大国际组织,成立了“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第一届联合委员会”,为美国在国际信息技术标准制订中赢得了优势地位;劝服国际电信联盟(ITU)等采纳“产业界自愿同意”原则重新修订其标准;从1989年开始和东欧、远东、环太平洋和中南美洲地区的标准合作。1995年通过的《联邦技术转移促进法》等,都在技术标准方面更加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下半年,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等出台了《国家标准战略》,明确提出要利用美国标准体系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美国标准的国际化,使美国标准更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2005年12月,《美国标准战略》正式签署,2006年4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宣布启动《美国标准战略》执行情况追踪系统。
  
  (四)借助信息产业战略实现美国的全球化战略
  
  在信息基础化建设在美国本土取得成功后,美国进一步制订相关政策,为美国信息企业向全球发展提供支持。实施NII 和GII 计划之后,美国信息产业的框架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而美国的信息企业也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为了使这种优势能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就必须为信息企业的全球扩张清除障碍。因此,这一阶段美国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目标主要集中在继续放宽信息产业的发展环境,并在世界范围内为信息业开拓市场而努力。美国还企图通过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地位强化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在美国加速信息技术的全球化扩散,奠定了经济全球化所需物质技术基础的同时,在美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随着因特网、电话线和卫星信号从美国走向整个世界时,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和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地输入到世界各地,“美国首先地位”被推销到世界各个角落,这无疑是对美国政治地位的一种宣传。信息技术便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保证与巩固美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的。与此同时,这种居领先地位的信息技术,使美国在军事行动中重拾其军事信心,极大地增强了其军事实力。美国正利用着这种军事优势,使其转化为后冷战时期支配力量,以图实观其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
  
  二、美国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举措
  
  (一)政府通过宏观科技体制组织、协调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制订国家信息产业战略最早、颁布国家信息产业政策最多的国家。政府主要从宏观上把握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突出政府的导向功能。政府成立一些特定的政府组织,发挥其政策咨询和管理的职能支持信息产业向全球发展,1993年美国在原有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之外又成立了内阁级的国家科技委员会。政府采取一系列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计划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借助政府的规制实现信息产业重要领域的跨越式飞跃。比如,正是在美国政府的统一规制下完成了在电视领域抢先推动数字电视,在移动电话方面,美国没有沿袭欧洲的思路,采用了比GSM更先进的CDMA系统。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计划正式颁布则通过建立一流的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把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计算机网络化,加强产学研协作和以信息化为先导的信息科技开发创新和科技成果商品化。
  
  (二)全面发挥政府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①美国政府不断投入巨资直接资助信息技术领域一系列项目,利用税收手段来间接刺激投资。信息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开发研制和广泛应用基础上的。从开发研制上看,企业尤其是大的信息开发企业是开发主体。以1996年为例,在美国总共1843亿美元研究与开发支出中,联邦政府支出为162亿美元,其余均为企业投资。如微软公司从1989至95年间每年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与其经营利润比值均在1/3~1/2之间,1995年一年间就投入研究开发费用8.4亿美元;②政府重视推动信息技术的商业化及其扩散。一是发挥国防工业的主导作用,注重军事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联邦政府决定,全国700多个长期从事军事研究的联邦实验室将现有预算的20%左右用于与工业界合资兴办民间企业,对“军民两用”的技术如计算机程序、电子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与开发给予扶持,既利用新技术合作开发新一代产品,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就为高新技术产品开拓了市场。二是通过政府采购为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提供了初始市场,如在集成电路方面,在硅谷成立初期,其订单有l/4来自政府;③政府积极干预对外贸易、为美国信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如通过减免或取消信息产品的关税促进信息产品出口。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公布了国家出口战略,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六大重点出口产业。美国政府积极参与WTO的创建活动和APEC谈判,并不惜代价动用包括外交压力在内的各种手段为信息产品开拓国际市场。1996 年美国提出的《信息技术协议》主张取消信息产品的全部关税,1997 年提出《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文件》号召各国政府尽可能地鼓动和帮助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应用,建议将互联网宣布为免税区,1998 年美国又促使132个WTO 成员国的部长会议通过了互联网零关税状态协议。
  
  (三)通过灵活的信息产业政策保证国家产业战略的实施
  
  一方面,为了保持信息产业的自由竞争,美国信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和完善竞争法律,在微观层面上任由企业自主创新、自由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如1996年美国克林顿总统批准了新的电信法案,对有关法规政策中不利于自由、开放、竞争的都要进行修改,在电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信息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对微软进行拆分,因为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已经垄断了整个世界市场并且目前还没有能够同微软相抗衡的软件公司;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加剧的形势要求,遵循在全球范围内国家整体战略利益最大的原则发挥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从而积极参与全球垄断性竞争。例如,在传媒业和网络技术业,美国在线公司(AOL)以1640亿美元的天价并购时代华纳公司时,政府出于同欧洲同行竞争的战略目的而未对此予以反对。此外,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通过信息产业政策维护创新环境,确保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发展。美国鼓励私营信息企业发展,如鼓励私营企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并给以税收、信用担保等多方面的优惠,以保证经济体的活力和企业的竞争水平不会下降。
  
  (四)充分发挥信息产业基地的作用
  
  美国的硅谷被认为世界信息产业集群的成功典范,聚集了9324家高技术公司,其中60%为以IT为主的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公司,如思科、太阳微系统、惠普、网景、英特尔等世界最著名的IT公司。硅谷信息产业奇迹般地发展固然有很多因素,如大小与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资本的支持等,但其发展与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和调动创业者的积极性,起到了催化剂和润滑剂的作用,如放宽政策、明确产权、允许技术入股等。通过订单方式美国政府多次向硅谷一些信心产业项目提供联邦补贴,用于研究开发。如仙童公司、网景在成长过程中都获得了美国政府投资的研究项目的支持。政策优惠方面,加州政府有一套完整的《加州投资政策与指南》,包括鼓励政策、企业保护区、雇佣信息查询和雇主附加值服务、金融援助、地方政策鼓励等。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些影响企业改革和创业的法律,如专利法、反垄断法、移民法等,这些法律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硅谷信息产业的发展。
  
  (五)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促使信息产业的持续发展
  
  人才战略是美国实现信息产业战略的关键,尽管美国科技人员数量超过了日、德、英、法四国的总和,但随着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增长,美国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了人才不足的缺陷。为此美国政府专门出台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政策,美国政府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花重金培养高技术人才,专门投入巨资培训IT人才,支持企业进行的培训活动,以此来加速人才培养,为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高薪引进高技术人才,鼓励外籍高科技人员长期留美工作。如针对IT产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急需大量外国高技术人员的特点,1998年美国国会将外国赴美高技术人才的签证数额扩大到11.5万人/年,这导致了IT产业成为全美中外国雇员最多的行业。
  
  知识产权战略是美国政府为了使美国在全球范围保持信息技术的先发优势而采取的战略,是美国最为重要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美国总统卡特在1979年第一次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此,美国利用长期积累的科技成果,巩固和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以保持美国在信息技术中的霸主地位,成为美国企业与政府的统一战略。此外,有关信息法、集成电路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计算机软件法和商标法等的出台,也促进了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美国根据国家利益和美国企业的竞争需要,对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不断地修改与完善,扩大保护范围,加强保护力度。
  
  (六)坚持扶持中小型IT企业与大企业战略并举
  
  美国政府积极扶持信息技术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其技术开发。信息产品和信息高技术具有产品周期短、高成长特点,决定了中小信息企业技术开发是其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源所在。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如对小企业先进技术长期投资收益实施税收优惠、通过创办技术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实验场所等予以扶持,大大提高了开发成功率。同时,美国政府注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是突破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朗讯、英特尔、IBM、摩托罗拉、微软等是推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它们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开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16:51 , Processed in 0.0964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