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15|回复: 0

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的演变及借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6 1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 丹 石冬莲

  ◆中图分类号:F407.2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外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状况分析,归纳出石油公司的合作趋势及其成功经验,我国石油公司可以以此为借鉴,提高合作水平,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跨国石油公司 国际合作 演变

  国际石油合作是资源国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共同开发石油资源的国际合作形式。从国际竞争环境看,全球石油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东、独联体、北美、非洲等地区,欧洲、亚太地区比较少。全球资源消费则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西欧等地。一方面石油消费大国为了减少对某些地区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经济不发达的石油生产国为促进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两方面原因使得国际合作变得既必要又必须。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把增强自身的实力,争夺国际石油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采用“直接合作”、“独立和联合出资”、“组建跨国集团”等方式,向石油市场开放的国家、地区和业务领域扩展。当前,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着稳定发展和顺利“走出去”的困境,在动荡不定的国际市场上,我国石油企业如何扩大国际合作以及借鉴和参考国外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从而实现良性发展,是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合作的历史演变
  1.以旧的租让制为跨国石油公司主要合作模式的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73年,跨国公司主要是通过旧的租让制取得在发展中国家开采、经营石油的权利。这种租让制是跨国石油公司与资源国政府直接谈判而产生的,是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的最初的形式。跨国公司交付一笔矿区使用费,签订石油特许权协议,获得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开采权,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范围内,拥有石油勘查、钻探、生产、运输、加工和销售的特权。这些公司在勘探开发石油资源的过程中享有完全的控制权,生产的原油全部归其所有。达到期限,开采权自动收回。
  这种旧租让制是建立在旧殖民掠夺基础上的,因此合同呈现出明显的殖民掠夺性质。首先,租让合同基本上是跨国石油公司依靠帝国主义国家当时的旧殖民统治势力,利用资源国正是当时独立或经济上贫困落后缺乏现代工业知识的现状,甚至通过欺骗恐吓、威胁利诱、贿赂讹诈取得;其次,跨国石油公司获得的权力极大,租让的面积极大,租让合同的期限极长,且勘探、生产和经营等权利都操纵在自己手中,甚至在母国政府的支持下,在资源国建立起了一个统治这些国家整个石油业的,包括资源的占有、勘探、开采和产品的占有、价格、贸易、运输、提炼加工直到最后销售的旧殖民掠夺垄断体系;最后,跨国石油公司所付出的代价极微。
  2.合作战略调整期。1973年到1993年,在这20年中发展中国家陆续将石油国有化,逐步收回了国外跨国石油公司在其的石油特许权,使跨国石油公司的实力遭到了根本的削弱而处于困境中。跨国石油公司摸索着前进,寻找维持自己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他们的合作战略也几经改变。首先,合作性质的变化。跨过石油公司不再拥有特许权,它们在国外开采石油只不过是拥有经营权力而已。再次与第三世界产油国建立国际合作勘探开发石油资源关系时,是在平等、独立、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合作地区的变化。先推行合作地区的“本土化”和“安全化”,将合作对象转移到发达国家和被认为投资安全的地区,如阿拉斯加、北海、拉美、西非等,之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外投资环境的改善,又将合作的重点转向最有利的发展地区即国外。最后,合作对象的变化。先是合作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石油行业,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之后,由于经营不善,资金困难而陷入困境,跨国石油公司公开打出“业务非多样化”旗帜,全面紧缩阵地,集中力量于核心业务——经营石油和石化两种“传统业务”上。
  3.合作步调加快和合作方式多样化时期。从1993年至今,随着石油消费的迅速增加和石油开采的有限增长,石油市场的紧缺和跨国石油公司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跨国石油公司加紧了找油活动,因而跨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合作达到了空前的状况。这期间跨国公司首先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己在国际合作中的招牌效应。把提高经济效益和回报率作为公司总目标,大力进行组织改革和资产经营。提高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加强石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来提高公司的实力。为了取得优势互补,或提高整体实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扩大跨国石油公司的规模来提高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其次,打破在企业内部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老传统,进一步将一部分核心资产和业务分出去同其他企业组成“合资企业”、“联盟”、“联合”;将一部分属于核心资产和业务范围,但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如对手的资产和业务卖给企业,换取对方的一部分股份,或以此与对方组成合资企业,已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最后,国际大石油公司将发展的重点转向上游业务。加大了在勘探开发方面的合作力度,通过直接投资(在资源国建立子公司、购买股份)和其他多种合同方式,在世界重要的油气产区占有或控制油气资源。
  (二)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
  1.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向海外转移。在国际石油大公司的兼并收购达到空前程度之后,公司的合作开始大规模的转向海外。在发达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发展中国家对石油工业的开放的背景下,大公司纷纷与海外公司或海外政府合作,通过购买股权、区域范围的勘探权或提供技术服务获得一定的收益。
  2.合作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最近,跨国石油公司主要合作的地方包括:亚太地区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中国和澳大利亚;欧洲的独联体和北海地区;非洲的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埃及;拉美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西等。远东、太平洋地区和前苏联地区是世界合作潜力最大的地方。
  3.合作向勘探领域的倾斜力度加大。随着石油资源的紧缺,各大公司加紧争夺石油资源。从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合作领域来看,多数集中在油气勘探领域,在这方面的合作支出逐年增加,而在炼油销售方面的合作支出变化不大。
  
  跨国石油公司国际合作的成功经验
  
  (一)提高自身竞争力
  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石油公司的外延式增长,已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过大规模的兼并联合之后,正在通过部分业务的收购剥离、优化投资组合来获得规模经济,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在资源国所拥有的资源。有选择的投资和灵活的资产组合管理,利用公司的广泛关系、声誉和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来扩大市场份额。为了提高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地位,资产优化和重新配置是国际大石油公司发展战略呈现出的新特点。
  (二)合作渠道的多元化
  跨国石油公司一改以往采取单一的合作渠道,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的项目选取不同的合作渠道。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中后期油田,跨国石油公司直接与主权国政府合作,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建立独资、合资、合作企业),这种合作渠道目前占主要地位,如在2006年10月,为了在俄罗斯境内开展石油勘探并取得多种深层石油资源的许可证,中石油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合资成立东方能源有限公司;对于利润较大,但不能直接取得得项目,一般采用独立或联合出资以控股形式购买股权,这种合作常夹杂着政府的意识,如2006年11月,韩国政府与尼日利亚政府签订协议,韩国向尼日利亚提供低息商务贷款,并参与尼日利亚第二阶段铁路现代化项目,为韩国Seoul公司换取非洲国家一个经营油田的股份;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型石油公司,采用有选择的兼并或收购方式,扩大跨国公司上游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对于在资源国勘探开发油气田项目,虽然成功后利润大,风险很大,一般采用组建跨国集团的渠道。
  
  (三)合作模式的多样化
  国际石油合作日益受到有关国家政府和跨国石油公司的普遍重视,并且在实际发展中付诸实践,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合作各方的诸多合作方式和国际上通行的运作程序。旧的许可证制合同发展成为现在的矿费税收制合同;1966年,由IIAPCO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首先签订的产品分成合同,现已成为国际上较通行和熟悉的一种国际石油合作的合同形式;成本回收合同也始于印度尼西亚,在苏丹和利比亚使用较多;1966年始于伊朗的风险服务合同成为南美洲一些国家与伊拉克、菲律宾的主要合作经营模式;回购合同1997年始于伊朗,现在伊拉克得到广泛的应用;1957年由意大利埃尼集团与伊朗签订的联合经营合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遍采用的是矿费税收制合同和产品分成合同,有些国家采用两种合同模式,如伊拉克和委内瑞拉采用产品分成合同和风险服务合同两种模式;阿尔及利亚采用产品分成和联合经营两种模式;秘鲁同时采用许可证协议和风险服务两种模式。经过大公司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
  (四)合作对象的有选择性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勘探开发程度的差异,以及政治、经济和油气财税制度的变化,决定了不同地区或资源国的上游投资机会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国际大石油公司在选择合作对象上都是十分慎重的。它们的合作对象侧重于国内政治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勘探风险低的地区。英国石油公司将勘探重点放在过去由于技术和政治原因而相对很少勘探的地区或称为石油技术的“前沿”地区,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墨西哥湾深水区和越南海上等,。雪佛龙公司要继续将资金集中于前景较好的“前沿”地区,而不是片面追求拥有区块的数量,争取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的油气储量。莫比尔公司将不断放弃高风险地区的钻探,将工作重点转向低风险油气带,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成本。埃克森公司勘探项目将主要集中在地质条件较好,税收和其他政策比较优惠的国家。阿莫科公司正将大量资金投向被称为“已有油气显示或进行过初步勘探的地区”。
  
  对我国的借鉴
  
  我国石油产业国际化经营初具规模,与国际先进石油公司合作与交流日益加深,已在东南亚、中亚、东欧、南美、东非等地区进行了有效的国家石油合作,石油资源及技术国际交流与共享已经形成,尤其是在南美、中亚等地区国家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拥有了市场,具有了较强的竞争力,为石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营造了客观有利的环境基础。但是我国的跨国公司与西方跨国石油公司相比,无论从国际合作经验还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位就必须以外国跨国石油公司的对外合作为借鉴,加强海外勘探开发业务的合作力度,实现“国际石油资源国内化”,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世界石油资源的再分配。
  (一)加强自身建设
  我国的石油企业集团要在国内市场顶住跨国石油公司的冲击,并在国际市场上迎接多方挑战,必须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借鉴,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要强化走向全球的合作概念。石油产业是个全球性的产业,中国的石油企业首先要具有全球化的商品观念和市场观念。任何有能力的跨国石油公司都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力随时参与任何地方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可以延伸到国家以及公司之间的合作。这就要求公司必须具世界级的资源量、资本规模、技术、管理要求,否则是很难在全球石油市场上立足的。我国石油企业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努力降低成本、增强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积极参与世界石油经济竞争。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巨额并购对全球石油行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极大地冲击了原有的市场结构,使得我国的石油公司规模相对来说,规模小,不具有竞争优势。随着并购浪潮的加深,可能会受到冲击,因此要强化经营的规模;加强企业内部的建设,为国际合作打基础。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战略,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和有先进技术武装的团队,从以往的合作中看出,我国石油企业的技术人员业务精通,但对经济评价和合同则不太熟悉,从技术的角度考虑商务问题,这是在合作中的一大差距,所以要培养综合性人才。建立灵敏、高效的国际市场信息网,为跨国经营节约成本。强化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和协调工作。
  (二)拓宽合作渠道
  发达国家的跨国石油公司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实力,有资金和技术优势。而我国的跨国公司相对来说不具备这种优势,所以就寻找多渠道来弥补这种缺点。与一些东道国石油公司联合。这种石油公司多是技术落后,经验不足,但具有资金和信息优势,且熟悉操作环境,我们可利用技术和施工优势与其合作。与有经验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合作。与大型跨国石油公司联合投标可以分散风险又可以学到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积累海外项目的运作经验,扩大对外影响。参与无风险合作。通过承包服务项目,争取服务费用。通过购买储量参与外国运作。可以直接收购已探明尚未开采的油气储量;可以收购拥有一定储量的小型石油公司;也可购买已开采、但还有一定剩余可采储量的老油田。通过购买勘探开发股份参与合作。国际上有许多石油公司为了分散风险,将其已获得勘探许可证区块的部分勘探开发股份转让出去,我国石油公司可以购买这种股份参与国际运作。
  (三)灵活采用合作模式
  我国石油公司要以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模式为依据,与不同的国家或项目合作灵活的选取不同的合作模式。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合作模式包括产品分成合同(苏丹)、风险服务合同(委内瑞拉)、回购合同(伊朗)和特殊合同(阿尔及利亚)。通过对合作模式的研究,和不同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对我国石油企业集团今后开展与地区的油气合作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四)慎重选择合作对象
  我国的跨国公司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实力的情况下,要慎重选择合作对象。充分权衡政治风险、政策风险、汇率风险、资源风险的利弊,对合作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再做出定夺。中石油与尼日利亚的合作导致的冲突,就是没有考虑到对方国内的政治风险,没有借鉴英荷壳牌公司不与尼日利亚合作的原因。我国的对外合作处于“进入”阶段,要从小项目,低风险开始,逐步进入世界资源的勘探开发市场。
  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国际合作经验是我国石油公司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抓住有利的时机,在巩固已取得的国际化经营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缩小与国际石油公司在规模、经验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差距,积极稳妥地扩大国际化经营的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7 07:37 , Processed in 0.11548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