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02|回复: 6

[【文史类原创】] 解密《暗算》————试析《暗算》迅速走红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5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为本人期末一篇作业,未曾发表过,在此首次贴出,谬误可能诸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解密《暗算》
——试析《暗算》迅速走红的原因

摘要:电视剧《暗算》在2006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接受理论来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题材的新颖和神秘、故事的精彩和传奇是《暗算》赢得广大观众的主要手段。而通过分析《暗算》由小说改编成电视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我们能够看出对主流的迎合也是《暗算》走红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暗算》 神秘 传奇 主流 迎合
电视剧《暗算》自开播以来,一路走红,好评不断:“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被业内人士誉为“2006电视剧黑马”的《暗算》,在今年7月开始登陆北京、四川、广州等十多个城市的首轮播出中,都令人惊讶地占据了各地的收视榜首。近日,该剧又开始在北京、 安徽、湖北、广西等十多个城市开始了第二、三轮的重播。该剧总制片人杨健表示,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是第三轮播放了,还很火。” 那么,如此火爆的《暗算》,到底凭借什么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在其背后又反映出大众的何种审美需求和趣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探讨《暗算》迅速走红的原因,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暗算》本是麦家自《解密》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虽然该小说自发表以来也受到“业内和业外的好评”,然而其真正走红,却是在其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大多数人也都是通过电视剧来认识《暗算》的。因此,本文探讨《暗算》走红的原因,也将以电视剧为主要对象。本文认为,《暗算》之所以能迅速走红,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 题材的新颖和神秘
一部电视剧在创作之初考虑最多的肯定是“市场”,是收视率。观众都是非常挑剔的、喜新厌旧的主儿,那么靠什么来赢得他们的认可和青睐?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题材无疑会成为电视剧创作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那样:“现在的电视观众有严重的题材麻木,从一窝而上的辫子戏,到铺天盖地的皇帝戏,再到不胜枚举的翻拍戏,如果说六七年前中央电视台最初取得了金庸老先生的版权翻拍《笑傲江湖》的时候人们还满怀期待的话,那么时至今日,我相信多数人跟我一样,麻木了,没什么感觉了。所以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一部电视剧要想吸引观众,首先得题材新颖,能填补某项空白最好。” 而《暗算》之所以能够一路走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正是填补了中国影视界题材的一个空白——情报领域。我们说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当“历史剧、现代戏看多了,人们需要特殊新鲜的东西,《暗算》开篇描写的是中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最后一部讲的是二三十年代。前两篇特殊的时代对观众有特别的吸引力。老年观众经历过那个时代,需要“怀旧”,青年观众没有经历,但听说过不少,需要“验证”。在特殊背景下,那个时代的爱情,那个时代的生活显得独特而有趣,只要拍得准确到位,这样的戏很容易就能打动一批观众。” 《暗算》原著小说作者麦家在一次采访中说:“基本上《解密》还没有出来之前就开始写《暗算》了,《解密》是在被各个杂志社纷纷退稿的时候,说起来《解密》后来影响很大,但当初想不到,被很多杂志社退稿。我开始投稿都不敢往北京的刊物投,觉得无名无姓,凭什么一下子被北京的刊物看中,都是小刊物,纷纷遭到退稿。这个时间也挺长的,这个期间我其实已经在写《暗算》了。” 可见,退稿的经历,“无名”的尴尬,肯定促使麦家在写作《暗算》时,无论在题材选择还是情节设计上,都有了非常“自觉”的考虑。如果不能在名气上还是“实力”上取胜,那么题材的“新”无疑就成了麦家最后的杀手锏。
《暗算》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反映特情人员工作与生活的电视剧,其故事的三个部分,分别讲述的是一直被人们视为很神秘的“无线电侦听战、密码战和间谍战”。这样“神秘的”题材和领域在以前几乎是没有人涉及过的,因为它不仅专业性比较强,很多作家或编剧都不熟悉它,而且这个领域也太“敏感”,依原著小说作者麦家的话说就是“保密与泄密这根红线不大好把握”。当然我们说的是在中国影视界。在外国,类似题材的影视还是很多的,像《谍中谍》、《007》之类的电影自上映之后从来不缺少观众。然而,看人家的毕竟没有看自己的过瘾,也许正是因为看多了关于外国情报部门的故事,反而使人们对本国情报领域的故事有了更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暗算》的上映,对中国观众来说可以说是久违了。正如有的网友所发出的感慨:“看了这部剧我终于知道了电报及其破译是怎么回事儿”,而有的评论也将《暗算》称作“中国的《007》”。
在《暗算》(尤其是小说《暗算》)中,我们看到“叙述者”在不时地强调自己所讲的故事和人物的“神秘”、“保密性”,以致有时竟显得有点做作。然而大部分观众所想要看的恰恰是这种“神秘”。不管《暗算》讲述的故事真实与否,它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生存在你周围却又不为人知的世界,它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也满足了人们的探秘心理。
二.故事的精彩和传奇
题材是吸引观众的第一点,然而电视剧最核心的东西却应是故事。如果一部电视剧题材选得好,然而故事却演得很糟,照样会让观众嗤之以鼻。情报领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世界,保密性极强,因而对其中工作的人们必定要求非常严格。那么可想而知,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些人的生活更多的也必定是按部就班。如果《暗算》打算去表现他们的日常生活、琐碎事件,那么其故事必定不怎么有趣。因此,要想故事精彩,吸引观众,那么电视剧和小说通常的做法会是:将故事、人物、场景等都典型化,甚至传奇化。
《暗算》把故事的背景安排在中国的五六十年代(第一、二个故事)和二三十年代(第三个故事)这样特殊的年代(战争年代或者“准战争”年代)里。这样的安排不仅避免或拉远了《暗算》所要反映的特殊领域所不能不注意的“政治敏感”,而且使其有了更广阔和自由的发挥空间。因为在特殊的年代里,一切稀奇的事都是不足为奇的。可以说《暗算》的主要算盘,就打在这一“奇”上。
《暗算》的“奇”主要表现在对故事主人公非凡才能的展示之中。其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天才、英雄式的人物:瞎子阿炳听力异常的好,不仅能一耳同时听取多个电台的信号,还能从狗的叫声中分辨出它是公是母,更使人惊讶的是,他竟能从刚生出婴儿的一声哭嚎之中听出他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药房老李的,可谓一神乎其神以至有点离奇的怪才;黄依依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一个数学天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破译了人们通常认为几年甚至永远都不一定能破的“光密”;钱之江则是巨龙深潜,打入敌人内部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用自尽的方式送出情报;而将三个故事贯穿在一起的关键人物安在天更是一个“高大全”式的人物,也是某一类型的天才,不仅自己能力强,而且是一善于发现天才的“伯乐”。《暗算》全剧可以说充斥着对英雄的歌颂。导演柳云龙在一次采访中也自称“这部戏是对英雄的怀念”,他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英雄情结”,而这也许也是这部戏 “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之一” 。柳云龙这一点把握得可以说非常准,的确,大多数人内心里都有一种英雄情结。人们往往会崇拜英雄,因为我们普通人做不了英雄。世间总是充满不平和不幸,生活也往往显得庸俗和平常,而个人的能力总是那么渺小,人们想超越平庸,然而往往却又缺乏超越的勇气,于是人们呼唤强者、渴望英雄,所谓“千古文人侠客梦”,而强者、侠客、英雄无一不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当我们大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的节奏迅速加快,和平的生活固然是每个人之所向往,然而日常生活也随之更加流于平庸和琐碎。于是人们渴慕英雄、超越平庸,也就成了自然之理。
《暗算》为我们展示了战争或“准战争”年代的一个无形世界的风起云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能力超群的天才、英雄,而且也许更让人“吃惊”和敬佩的是,这些英雄(主要指安在天、钱之江等人)无一不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仰,在当今繁华却也不乏庸俗和空虚的年代里,《暗算》的确可以说是对英雄的一种怀念、一种祭奠,对信仰的一种缅怀,也是对大众平庸生活的一种超脱。一位网友的感慨道出了这种心声: “大家为什么喜欢看这部电视剧《暗算》呢?因为这个社会太多的人只会向钱看,因为这个社会的爱情需要太多的面包来支撑。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就是把现实生活中人的向往在剧幕中得到升华。……我欣赏的是那些真真正正为国家民族在幕后如安在天一样终极一生的信仰的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真正努力的人!!!社会需要安在天,每个人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同样需要安在天这种一直无悔的精神……”
《暗算》给我们展示的是天才、英雄,然而展现的并非只是他们的非凡才能,其中更夹杂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以及人物复杂的情感纠葛。在“听风者”中,不仅有对瞎子阿炳超凡异秉的展示,还特意制造了许多特务们“神秘的”暗杀和绑架场面,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瞎子阿炳和林小芳的婚姻悲剧。瞎子阿炳在听力方面神乎其神,然而在生活方面却又是个极端偏执、任性的孩子或者说白痴。他与林小芳的婚姻悲剧也为我们展示了中国那个特殊年代在今天看来颇为荒唐的爱情观:祖国、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爱情微不足道。林小芳之所以高高兴兴地嫁给一任性、偏执的瞎子,完全是出于一种报恩和献身的精神。在林小芳和当时所有人看来,瞎子阿炳为国家立了大功,那么他就是英雄,而林小芳的哥哥是烈士,“701”能破格收留林小芳也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能够嫁给英雄来照顾他,是一种贡献和回报,而嫁给英雄在当时所有人看来(包括林小芳)也是非常光荣的,至于爱情,那简直太次要了。当林小芳发现瞎子阿炳是一个性无能,而又被其催逼着要她给他生一个儿子时,林小芳不得已通过“偷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而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瞎子阿炳的死(小说中是自杀,电视中是意外死亡)。在今天看来,林小芳的行为虽然导致了“英雄”的死,然而她依然应该是人们值得同情的对象,因为在今天看来,比之瞎子阿炳,她自始至终才是一个真正的牺牲品,然而在当时她却得不到人们的丝毫怜悯和同情,反而被众人唾弃,更可悲的是,连林小芳也并不觉得自己无辜。林小芳的遭遇,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爱情,它让许多成年人重温了那个旧的时代,也让年轻的一代怀着各样的心情从某一侧面认识了那个一直只“听说”过的特殊年代。
在“看风者”里,“破译”这项工作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背景”,它给我们展现的主要是黄依依与安在天复杂的情感纠葛。黄依依不仅是个数学天才,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开放、敢于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按理说,这种女性在现在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把这样一个女性放到中国的六十年代,放到一个异常“严肃”的部门——军队情报单位701,更放到一个异常“正直”、“公私分明”,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至于显得颇有点“呆板”的男人面前,就产生了一种“陌生化”和更加“戏剧化”的效果,让人看了别有韵味。
第三个故事“捕风者”集中展示的是地下党员钱之江与敌人的斗智斗勇。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我们在早知真相的情况下,看到的是角斗双方在“识别”与“隐藏”身份上一会又一回的智力角逐。故事虽然看似简单,真相似乎也总是像要马上被揭破,然而在关键时刻,凭借人物的智慧,却总能再生波澜,重新把真相遮掩得扑朔迷离。“捕风者”虽然并没有像“看风者”那样去主要展示人物的情感纠葛,然而“爱情戏”也并非没有,比如唐一娜对钱之江的“好感”。而钱之江死后其妻子罗雪含泪痛苦剖尸的场面,更为我们展现了一种颇能打动人心的别样的爱情。
  于是乎,在《暗算》中,有惊心动魄的暗杀场面,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纠葛,又有波澜起伏的智力拼杀,展现的又是天赋异秉的天才英雄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的主题(这其实是许多美国大片里经常所必备的因素),而《暗算》又把这一切都放到了一个在中国影视界几乎从未有人涉及过的领域来表现,加之演员准确和精彩的表演,《暗算》的走红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对“主流”的迎合——从小说到电视
  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其实可以看出,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还是在情节的设计上,《暗算》的走红与其对“主流(主流话语、意识形态、文化、大众心理等)”的“迎合”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本文所说的“迎合”并非是一贬义词,任何影片生产出来都要走向市场,要走市场,自然也就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而要冲破这些限制因素,有时就必须要“迎合”。因此,在市场充斥一切的大背景下,“迎合”也无可厚非。
《暗算》对“主流”(话语)的迎合非常明显的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和强调。《暗算》前两个故事的开始都是这样的:国家(“701”)发生了危难(解决不了的困难),于是不惜一切代价派人四处搜罗人才。无论是瞎子阿炳还是黄依依,都是国家(组织)经过种种险阻挖掘出来的天才,但这些天才也都不是“完人”,甚至还有很多有时不能让人忍受的缺点,如瞎子阿炳有时的偏执,然而“组织上”(“701”)不仅能宽容接纳,而且在他们为国家做了贡献时还把他们当英雄来看待,甚至不惜违反某些“原则”来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在英雄“显光”的同时,赞颂的实际也是“组织”的宽容,对人才的重视与推崇。而这,恐怕与我们当今的“主旋律”再合拍不过了。当我们审视《暗算》由小说改编成电视后所发生的一些变化,我们也许会发现《暗算》的一些“暗箱操作”很有意味。  
电视剧《暗算》实际上只选取了小说《暗算》中的前两个故事,因为第三个故事已提前被别的公司买走,而现在电视剧《暗算》的第三部采用的是麦家的另一个故事——《地下的天空》。因此,我们在讨论从小说《暗算》到电视剧《暗算》所发生的变化时,也仅以前两个故事为讨论对象,而在这两个故事里,我们也只将选择一些比较有“意味”的变化。
从小说到电视,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701”情报斗争的对象由苏联置换成了国民党。这样的改编,就像把故事发生的年代设在二三十年代或五六十年代一样,首先是降低了政治的敏感性;其次,这样改编也有利于保持“701”对敌斗争对象的一致性。因为第三个故事涉及到“打入敌人内部”问题,而拍摄“打入国民党内部”比起“打入苏联内部”应该容易得多,在政治上也不会太敏感。
在“听风者”这一部分中,电视《暗算》比原著小说增加了很多特务暗杀的故事:安在天在去“招纳贤才”的途中被特务跟踪,差点被暗杀;而罗三耳也不再是因为“乱搞男女关系”而跳楼自杀,而是被特务推下楼而死;在找寻瞎子阿炳的过程中,时时都有特务扰乱其中;而在“701”的周围,特务的活动也始终很频繁;至于阿炳后来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当人质一节,更是成为了电视《暗算》的一个“重头戏”。所有这些内容,在原著小说中是没有的。为什么要增加这些情节呢?无疑,这些情节明显要突出的就是情报工作的“神秘性”和“危险性”,而这也是符合一般大众想象的。电视《暗算》“凭空”增加了这么多暗杀的情节,无非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期待和想象。
在对“听风者”这一部分的改编中还有一个比较有意味的变化:小说中林小芳的孩子最后是突然间消失,而电视中则最后交待:安在天收养了林小芳的孩子(林小芳自杀),五年后回到其亲生父亲身边。在“看风者”部分最后,电视剧《暗算》其实也安排了一个类似的“补充”:黄依依成为植物人(原小说中是在事故发生后“直接”死去)后,安在天将其接到自己家中。“黄依依在安在天家住了877天后溘然长逝,在她的死亡鉴定书上,安在天在亲属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样的改编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因为无非是多在电视屏幕上打上几行字而已,然而其效果却是不同的。对待林小芳,无论是在小说还是在电视中,安在天对其都可以说是冰冷无情的,而在今天我们大部分人看来,林小芳无疑是更值得人们同情的对象。尽管大多人都明白这种故事是发生于特定的年代,然而要人们完全接受安在天对待林小芳的无情态度,无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插入了安在天收养林小芳孩子这一末尾,则使得安在天变得更加有“人情味”,也缓解了许多人在看完这一节之后也许要产生的“不平”心理。对“看风者”结尾的处理也一样,黄依依对安在天的痴情一直没能换来安在天的哪怕一丝的爱情,而最后这种处理则似乎让黄依依(其实更多地应该是让观众)得到了某种补偿,安在天在一贯保持了其“高大全”形象的同时,最后也显得并非冷漠无情。
  从原著小说到电视剧,《暗算》最大也最有意味的变化也许是“看风者”部分黄依依的形象。在小说中,黄依依可以说一直是个“风流”的女性形象。她曾留学美国、莫斯科,性情开放,接受的可以说完全是西方的爱情观。依她自己所言,她“白天是博士”,而“晚上照样寻欢作乐”。在其原单位,她不知“勾引”了多少女人的丈夫。而对这一切,从其单位所长的话语里,我们看到她是并不否认的。当遇见安在天后,黄依依也是大胆追求,然而在遭到拒绝后,黄依依不久(在“701”集训期间)便与培训中心王主任“搅”在了一起。而当王主任被免职“发配”,黄依依又迅速与其助手也是一位“有妇之夫”——张国庆有了私情,最后还有了孩子。因此,在原著小说中,黄依依始终是一个性格开放、张扬、浪漫自由、“风流”的女性。
而在电视《暗算》中,原小说的这种形象可以说是“面目全非”:黄依依不仅不“风流”,反而很痴情。对于其在原单位的“风流韵事”,观众看到的也只是别人的“指责”,而黄依依对安在天则说:“……我想问你,如果你听说我和一个男人夜不归宿,也许我只是和他在外头看了一晚上的星星,你会相信吗?我逛商店时偶然遇见了一个男同事,很自然地就和他一起逛了,我买衣服,他帮我参谋,这也大逆不道吗?”在这里,黄依依的话让观众对她的“风流韵事”产生了动摇,而之后当观众看到黄依依对安在天感情的执著和痴情,对黄依依以前是否真的“风流”的疑惑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在电视剧《暗算》中,黄依依对安在天的感情是非常执著的,虽然一再遭到拒绝,然而她对他却更加痴情。至于黄依依与王主任的“恋情”,在电视中完全是一次“酒后的错误”,且和王主任的主动和“不良预谋”有关,而黄依依之所以在之后依然和王主任保持关系,也只是为了“气气”安在天,实际上是一种“自虐”。至于黄依依后来与张国庆的关系,在电视中则完全改变成了一种同情和报恩的关系,原著小说中两人的恋情以至“孩子”,在电视剧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此,从小说到电视,黄依依的形象可以说转了一个180度的弯。由一个开放、“风流”、无拘无束的现代女性转变成为了一个对爱情执著、专一而且心肠也特别好的传统女性。如果说在小说中,黄依依具有“白天是博士,晚上也风流”的开放“风流”性格,而在电视剧中,黄依依则成了一个认为“女人的世界是男人,男人的世界是世界”的传统悲剧女性。若以女性主义观点看来,小说中的黄依依形象无疑更具“女性意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而电视剧中的黄依依形象,却更像一个摆脱不了“男性中心”,成为某种意义上一个“男性的附庸”的女性,虽然她对安在天的依恋是以自己对他的坚贞的爱情为前提的,因此似乎依然显得很“独立”,然而从“不专情”于某一男人到“绝对痴情”于某一男人这一改编本身也许就说明了某些问题。这种改编虽然也许会遭到某些女性主义者的批评,然而改编后的形象比之原著无疑应是更符合大众审美接受的,因为如今社会的主流文化可以说仍然是一种“男权文化”。尽管女性的地位在如今已大大提高,人们对当今的开放的女性也司空见惯,但若在《暗算》这部以五六十年代为背景的影片里展现原著小说中黄依依的形象,我想不仅不会换来如今许多观众对黄依依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泪水,还极有可能遭到许多人的唾弃和不齿。因此,这种改编,应该是经过了精心考虑的,它的宗旨,应该是更能符合大众的审美接受。
总而言之,电视剧《暗算》的迅速走红与其编剧和导演对“主流”的迎合、对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的准确把握是分不开的。《暗算》的走红告诉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了“市场”的“行情”和“走向”,一部电视剧才能赢得观众,赢得收益。而要对“市场行情”进行准确把握,则着实需要导演和编剧认认真真地“暗算”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6 15: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同感,分析也很有创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00: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觉得 暗算的 第三部 最好,因为他的社会背景最黑暗,并且他的结局也设计的特别好


越是黑暗就越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7 08: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他没有人物脸谱化,不过可惜的是,朋友说我最喜欢的第三部一直没看成,我看的是第三部的剧本,觉得作者通过对话(几乎没有别的描写)就可以把复杂的事情一丝丝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个人的功力还是挺高的
暗算嘛,就不像亮剑那么傻 ,亮剑里面的楚团都快成CP了,可是暗算里面的人物他也会说一些祖国至上,政治至上的话,可是他说起来就像是真心话,不要人烦,人物也没有说,像在普通小说里看到的那个样子,这人还没出场,观众已经猜到他是什么个性
这点来说,暗算真的是部不错的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8 15: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电视剧没全部看完,本不好说什么!但看过的感觉确实拍得不错。
  小说我全部看了,应该说电视《暗算》能迅速走红,首先应归功于小说;选材独特,情节跌宕起伏、紧张刺激,特务情报战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而刺激的,而在和平年代,则更有看点。我想在当今的世界,也应该有这么一批人在从事着类似的工作,他们的故事也得等“解密”后方能为人所知,有的可能永远无法解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8 15: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和电视剧、还有剧本我全都看完了,个人以为,小说写得很烂,卖弄成分很多,有点做作;剧本强一点,相比之下,电视剧是三者之中最好的,但感觉很多地方演得也很假,当然这可能只是由于个人审美情趣作出的评价!这部电视剧之所以曾如此红,我以为主要是题材选得好,因为原来从来没演过这样题材、反映这类人物的电视,只要拍得不是差得要死,自然能吸引众多观众眼球,拙文中已较详细论及,至于其中反映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之类,其实已经很老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8 18: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其中反映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之类,其实已经很老套了!

不过因为这里的故事是悲剧性的收尾
所以要人忧伤,可能也是它成功的原因之一
就像那本小说精选集的名字
更多的人死于哀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3:36 , Processed in 0.13565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