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4|回复: 0

大牛市必须解决四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4 18: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人或相信,“各种各样的政治大事在前,如今年中共十七大,明年的奥运会,后年的建国60周年,市场跌不得也跌不起。”这种说法是误导,必须让市场的铁律去起作用

  ◎文/贾品荣

  中国股市今年迎来灿烂的日子——沪指上扬至3500点位,而深成指已经冲过万点。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沪市A股市盈率已达39.62倍,深市亦达43.46倍,比去年同期18倍左右的水平翻了一番多。一年半来股指上扬300%。那么,中国股市能否成为大牛市成为热点。

  资本市场的“四个功能”

  翻开世界证券史,我们不难发现,发育成熟的股市具有“四个功能”——

  功能之一是直接融资功能。它能将国民储蓄直接转化为投资,这和银行贷款不同,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

  功能之二是市场化的资本配置功能。股市作为配置资源的渠道,通过市场来进行。

  功能之三是再培植功能。原来不好的可以再培植,再培植的基础是资本的流动性。

  功能之四是机制选择的功能。通过竞争,市场筛选机制好的上市公司。

  因此,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战略的竞争,更是企业制度之间的竞争。

  反观中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即使上市之前效益好一点,靠行政命令上市后,最终因为企业机制竞争不过别的企业而被无情地淘汰。正因为中国股市不具备发育成熟股市的“四个功能”,因此,中国资本市场只是一个处于幼稚期的市场。

  短期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

  短期出现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四:

  第一,能否形成大牛市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持续、稳定的业绩。上市公司业绩不好,光靠炒作,是形不成大牛市的。从道琼斯指数来看,美国道琼斯指数和上市公司的业绩趋势是一致的。然而,中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国有企业,一些上市公司并没有进行机制上的彻底改造,没有通过上市建立起一种比较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这是最根本和当前最迫切的问题。

  第二,管理层调控力度太大。股市行情的基石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其成长性,决定因素为每一只股票的供求关系。从供求关系的总量、结构来看,供求关系是决定股票的最主要因素。

  股票市场如同于其他市场,主要是基于经济因素而运行,尤其是价格的形成与波动要受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如果一个市场基于的经济因素过少,则难以谈得上公平、公正、合理。

  对于经济因素,市场参与者可以利用其共享的经济信息进行预测;而对于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策,并非普通市场参与者所能知晓和把握的,人们对此只能猜测,而且谁能先知晓政策,谁就能优先获得投机,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损害了市场的公正性。

  研究国外的成熟股市,投资者也会对政府与股市的关系做出反应,但西方国家一些股市在协调政策与股市的关系时却非常成熟。美联储如果准备加息,就事先打招呼,对投资者来说有一个心理准备,有利于政策的消化与吸收。而中国股市所有的预言都会破产,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扑朔迷离。之所以无法预测股市走势,主要是因为有许多影响股市的信号不确定。如,是否会继续加息?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宏观调控是否会让股市继续收缩?能源紧缺对股市的冲击到底有多大?诸如此类,都无法确定。

  中国股市一定程度是政策市,其表层原因是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表现出来的不成熟;深层原因则在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

  这样,本来应由市场发挥作用的,市场起不到作用,而投资者大多看管理层的“眼色”行事,老在估计管理层将出台什么政策——是股票发行的扩容还是资金的扩容,形成中国特色的“政策市”。

  第三,券商的不诚信动摇了证券市场的根本。现在国内的券商中所存在的一些欺骗行为,如自身信息披露不规范、违背职业道德私自挪用客户保证金、发布虚假信息让投资者被套等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第四,“假重组”制造了泡沫。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掉进重组陷阱的事例屡见不鲜。“假重组”造成了部分社会资源的浪费,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制造了股市的大量泡沫。

  最大的危害是使上市公司成为重组方的“提款机”。重组方“提款”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将上市公司资金挪作己用,导致上市公司逐渐被榨干拖垮;二是利用上市公司的信用,进行大量借款担保及股权质押,以获取更多借款;三是将自己的资产贵卖给上市公司,从而在与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中套现资金;四是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再度进行股权转让,以实现“金蝉脱壳”并获利。

  上市公司重组陷阱的三大原因

  前车之鉴本应值得警惕,但缘何还有那么多上市公司前赴后继掉进重组陷阱?

  原因之一,这与上市公司的制度有很大关系。中国国有企业的老板是政府,连财政和银行不分,产权关系不清。于是,为了短浅利益,在上市公司陷入亏损泥潭或濒临亏损边缘后,有关部门急于“救死扶伤”的做法,这样一来,在短期利益驱动下相当多的资产重组行为仅着眼于以改善财务指标,每到年末,上市公司以保配和保壳为目标的报表性重组和债务重组此起彼伏。

  原因之二,一股独大使公司董事会及独立董事仍被操纵或架空。重组方的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却没有应有的制约。在中国,由于国有股占绝大多数,中小股东没有任何发言权。你难以置信,一些政府竟然任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原因之三,目前的法律及监管机制对违规的重组行为缺乏有力的约束。当前证券市场民事侵权纠纷案件还受到有条件受理的限制,集体诉讼制度也尚未推出,致使一些重组方的不法侵害行为尚难得到应有的处罚。与此同时,对于重组大股东打着上市公司名义对外进行的担保、股权质押等所为,也缺乏相关配套措施的规范和制约。

  重组,本是市场行为。重组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在中国,股权转让,不是通过市场渠道,而是一对一的协定转让,在私下交易。

  这种转让有两个问题:其一,这种转让不是公开透明的,是带有各种附加条件的私下约定,其害不言而喻;其二,由于这种“资产置换”是暗箱操作,在公布之前,股民并不知道,但庄家知道一些内幕,于是利用朦胧的题材,让散户跟风,炒高到一定程度后抛出,加大了股市的风险。那么,必须减少以往中国上市公司非市场化的场外协定转让方式。

  不规范的重组只会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隐患。因此,必须在出资人层次进行实质性改革,抓紧推进国有企业制度性变革;同时,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真正按照国际惯例规范上市公司及当事人的重组行为,以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从四个方面深层次改革

  为长远计,中国资本市场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须在四个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

  首先,任何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产权地位平等。是否上市,如何流通都由产权的盈利能力决定。资本市场不能再成为某一种所有制企业脱困的场所。2005年的研究表明,国有股份所占内地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比重达82%。

  其次,让供给和需求去引导资本市场的运作。政府所做的就是制定规则,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将政府管制控制在有序的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最低限度内。

  再次,解决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否足够良好,对于其未来成长性、对于股东价值最大化关乎重大。一股独大必然带有掠夺性,担保、关联交易防不胜防,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绝对控股不可取,即使控股,也要相对控股。

  最后,重建资本市场诚信。四点建议:一是对券商实行分级管理,二是完善定期信息披露制度,三是改进证券公司的治理结构,四是坚决实行券商破产制度,使券商面临道德风险的“硬约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7 22:19 , Processed in 0.11400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