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87|回复: 0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中国棉花产业定价权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1 12: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我们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棉花产业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棉花上下游产品受到来自国
际市场全方位的冲击。

  1。棉花进出口贸易。从棉花贸易环节看,自1990年以来我国棉花进口整体
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自从2003年以来,进口量增速很快,进口总量规模显著增
加。在棉花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棉花市场总体呈现绝对净进口状态。200
5年度,棉花进口量约占国内用棉量的1/3以上,对外依赖程度高。

  2.棉花下游产品进出口贸易。从棉花下游产品——纺织品和服装市场来看,出
口量逐年增加,不仅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
也占据较大比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全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
为1346.3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7.90%,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
的9.47%。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175.35亿美元,比2004年
增长20.69%,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5.42%。2005年国际纺织品服
装贸易仅增长5%,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了21%,在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
比重达到了24%。

  3.棉花流通。从棉花流通环节看,经过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我国棉花收购已基
本在国内全面放开。

  4.棉花产业链特征。棉花产业的逐步的放开,使得从棉花种植、流通和加工等
多环节都将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如图1所示。

  从理论上讲,开放不是目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提高我国棉花产业的竞争力,提高
棉花产业的增值能力。那么,我国当前的开放是否真正朝着这一目标靠近?通过分析
,我们会发现棉花产业的开放前景并不容乐观。

  棉花产业的开放,带来了棉花产业利益在相关主体间的重新分配。而最终结果是
:我国无论是棉农还是流通企业、加工企业。都将是利益损失者。而大部分利益则转
移至国际棉花的生产国、棉花制成品的消费国以及国际棉商手中。

  我国大豆产业和羊毛产业开放过程已经表明,过度开放且缺乏较为有效的应对措
施,导致国内整个产业发展出现萎缩,这对于棉花产业来说,不能不说是前车之鉴。

  二、棉花定价权的理论分析

  在棉花产业链中,棉花及制成品价格的水平及其变动是决定利益分配状况的关键
。那么,决定定价权的根本因素又是什么呢?按照经济学理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
两方面决定的。从这个角度似乎可以解释我国棉花产业在定价权中处于劣势的原因:
中国是棉花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内需求增加,导致供求缺口,棉价必然上涨;中
国是世界纺织品的最大供给国,国内纺织企业供给量过大,其价格必然下跌。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供求定律是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而现实
中完全竞争市场并不存在,更多的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的
决定因素要复杂的多。在定价权背后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企业的行为。例如
,在一年的期限来看,我国棉花的总体需求是增加的,但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于用
棉企业的限量采购,可以缓解其供求紧张的状况,其价格水平也可能是平稳的。因此
,在定价权问题上,企业的行为影响至关重要。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的定价行为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企业数量、规模等产业组织结构特点。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规模越小,其在
市场上的影响力就越弱,在价格上更多表现的是被动地接受价格。而当企业数量有限
、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企业在定价中的权利就将增强;

  2.产品差异化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企业的不可替代性就越强,市场垄
断性就越强,在定价中的地位就将增强;

  3.横向,纵向一体化程度等。横向一体化程度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规模的扩大
。这实际上是通过影响企业规模和数量来影响企业的定价权。在纵向一体化中,企业
通过在产业链中上下游环节的一体化,能够防范由于资本专用性所引发的风险。并且
在不完善市场中,纵向一体化有利于消除上下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获取融资便
利等优势。

  4.调节企业间行为的制度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行为是典型的博弈行
为。企业间达成的某种形式的协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协调、约束企业行为的保
证。

  5.交易组织。商品的价格最终是通过交易行为来实现的,而交易的组织化程度
、交易方式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的形成。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存在利用
期货市场进行点价交易的惯例,实质上是期货价格为现货交易来定价,那么,选择的
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期货市场参与主体的特征会对点价交易的价格水平产生一定的
影响。

  三、影响我国棉花定价权的因素分析

  1.我国纺织业高度竞争,企业数量众多,横向。纵向一体化程度普遍偏低。由
于纺织业进入门槛较低、退出成本较小、技术要求不高,在我国经历了迅速的扩张期
。到2004年底,中国已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3,9万家,包括纺织品企业8.7
万家,服装鞋帽企业5.2万家。其中,从事纺织服装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多达3万家
。纺织产业整体的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2006年6月底统计,规模以上全国棉纺
织企业6980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95户,占4。2%。全国规模以
上棉纺织行业销售收入2640亿元,利润总额83.6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
控股企业销售收入287.18亿元,占10.87%,利润1.29亿元,仅占0
.89%,利润率只有0.45%,亏损面达40.68%。西部地区国有及国有控
股棉纺织企业亏损面更高。产业集中度低并且普遍微利生存,是我国棉花企业严重缺
失定价权的重要内部原因。

  2.产品差异性小。在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差异性上来看,我国具有特色和影响
力的品牌还很少。据统计,中国纺织产业的出口产品中,98%是国外品牌的贴牌加
工,只有2%的产品属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缺乏自主品牌,只是不断扩张棉
花生产加工的能力,势必导致如下的情况:当棉花市场供不应求时,出现抢购资源、
哄抬价格的情况;当棉花资源充裕,棉花价格下跌时,出现设备闲置与浪费,造成经
济损失。由于棉花价格波动频繁。这对棉农的种植决策产生不利影响。我国棉花产业
“多头在外”,受国际棉花及其制成品价格波动影响巨大,影响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
。国内棉花成本高、品质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国内加工企业转向大
量使用进口棉花,导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萎缩,使得国内企业的定价权能力下降。

 3.棉花流通环节,资金多元化推动棉价上扬。目前在棉花流通环节,参与棉花市
场经营的资金逐渐呈多种成分,除原有的农发行的政策贷款外,商业资本、民间资本
注入市场,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注入的资金量加大。外资进入棉花流通企业,
将会加剧棉花进口,进一步缩小国内棉花销售空间。国内企业对进口棉花依赖性的增
加,使国际棉商在定价中的决定权增大,其可以以国内的高棉价为参考,提高进口棉
价格。

  4.棉花企业对国际市场规则的不熟悉以及“价格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采购
成本高。我国进口棉花要采取国际通行的棉花点价交易方式,棉花企业对国际市场规
则的不熟悉以及“价格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采购成本高。目前,国际贸易中的大
宗产品,例如大豆、小麦、棉花、铜等通常采取点价交易方式。而选择的交易所通常
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发达国家的期货市场,例如在棉花贸易中,会参考纽约期货交
易所(NYBOT)的棉花期货价格。由于中国近几年棉花进口量剧增,国际基金非
常关注中国进口棉花动向,在中国拟大批进口同时,即在期货市场买入棉花期货,推
高价格。由于点价交易为国际惯例,中国进口商不得不接受高的进口价格。这也反映
出国内企业包括有关政府机构对采购行为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对采购计划、采购时机
等信息不注意保密,使得国际基金可以很容易了解需求动向,趁机获利。

  四、解决棉花产业定价权缺失的途径

  1.切实加强协会的协调、引导作用,使之在企业间限产、进口协调和引导结构
调整上发挥积极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发展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具有不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日本为例,日本国内协会数量多达上千个,其在日本经济发展
中的地位很高。行业协会一般是地方性的,且由企业为主组成。由于其活动内容专业
化、服务质量高,协会在企业间具有很高威望。日本协会在防止重复建设、过度竞争
方面权力很大,负责给企业分配销售额。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重复、盲目建设。日本行
业协会在协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价格稳定,特别是对外贸易方面的作用显著。日本
钢铁联盟在平衡日本出口钢材及进口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正因为
如此,日本同行业之间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基本没有发生相互压价的过度价
格竞争。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2.棉花加工企业间的横向一体化,通过增加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增强定价
能力。在横向一体化过程中,既要适度利用外资,但也要防止被外资控制,以免在定
价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政府有关机构,可采取一定的资金优惠等措施鼓励国内企
业的强强联合。

  3.促进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即将若干产业链相关企业一体化,使得棉花生产、
棉花流通、棉花加工等环节能够包容在一个企业中,使之尽可能避免各环节波动对生
产的影响,通过企业内容的协调来代替企业间在各环节的利益争夺,同时也降低不确
定性的影响。

  4.对子棉花国际采购行为应注重策略和技巧,增强博弈的意识。在棉花进口中
,应密切关注采购的频率、密度和采购量等可能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尽可能
做到多批少量采购、信息保密,以免被国际基金利用。此外,也可以利用期货市场进
行套期保值,防止价格不利变化的风险。

  5.增强农业发展银行在协调棉花产业发展的地位,利用国家贷款等手段来平衡
产业链各环节利益。提升产业结构等。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主要倾向于棉花流通
企业,随着棉花流通企业不再承担政策性棉花购销任务,农发行贷款支持的重点也应
调整为对稳定棉花市场能起到主要作用的棉花企业群,主要是大型的棉花流通企业和
产业链较长的棉花深加工企业。通过信贷杠杆的作用,支持棉花深加工企业向棉花生
产领域延伸,促进棉花需求信息的传导,引导棉农合理确定种植面积和品质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7 18:33 , Processed in 0.1926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