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22|回复: 0

论凯恩斯C+I=C+S 公式的荒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7 22: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wzwz256

??论凯恩斯C+I=C+S 公式的荒谬
  
     ——西方经济学批判之一
  
    近来看了某学者的萨缪尔森经济学批判一书,不禁哑然失笑,这样根本是驴头不对马嘴的评论和分析,怎么能算是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呢?又怎么能切中其理论的薄弱和要害之处呢?在看完他的书后,本人对于自己经济学领会能力的自信心也顿时暴涨了,于是准备将几年来学习西方经济学过程中,把对其理论不满意、有疑义、值得重新考虑的地方统统发泄出来,也把所谓的西方经济学从里到外彻彻底底地,好好批判一番。
  
    在整个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著名、最基础的当属凯恩斯的C+I=C+S的公式了,在这个公式中,C代表的是消费需求,I代表的是投资需求,S代表的是储蓄,在一个没有国际贸易和政府支出的产品市场上,根据市场出清,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原则,由于总收入可以分为用作消费支出的部分和未消费的储蓄部分,而总支出则被分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部分,那么由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得NI=AE,即C+I=C+S,等式两边消去C,可得I=S。
  
    然后大部分的宏观经济理论便在这个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各样最为重要的经济模型,如国民收入决定和均衡模型,IS-LM曲线模型,乘数和加速数模型等等。几乎在每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上,这个公式以及建立它基础上的各种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都是主要的理论体系之一,它被毫无疑义地教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并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完全接受这个理论,毫不怀疑并经常加以使用于现实的经济学者。可这个几乎为大家公认为真理的凯恩斯等式,是真的就完全正确,没有任何疑问之处吗?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分析凯恩斯的C+I=C+S 等式,这个等式的左边代表的是从支出角度来观察的消费和投资支出,等式的右边代表的是从收入角度来观察的,用于消费的收入和未消费的储蓄部分,根据产品市场出清原则,总支出必然等于总收入,一个人的支出必然同时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从而可得C+I=C+S。说白了,这不就是等同于同义重复吗?此等式怎么可能还会有错误呢?但是凯恩斯的这个等式确有一个不那么惹人注意的纰漏之处,而恰恰是这个小小的纰漏之处,结果便造成了整个等式的错误和可笑,那么这个小小的纰漏之处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是关于储蓄的定义完全不明确。
  
    到底何谓储蓄呢?任何一本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通常是这样来解释的:储蓄,就是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从这个关于储蓄的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例子。比如张三今年的收入共为2万元,其中的用于消费支出的为1万元,那么未用于消费支出的储蓄额自然为1万元了。咋看过去,储蓄的定义是非常明确和易于理解的,而且并没有任何逻辑矛盾之处。是的,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储蓄行为和定义似乎是毫无任何疑问的,可是大家不要忘了,宏观经济学不仅是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研究总体的经济现象,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整体,研究的是经济总量。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从微观个体的张三身上移开,集中于整个社会的储蓄总量分析上。一个社会的储蓄总额到底是多少呢?要想计算某个时期社会的储蓄总额,我们就必须把每一人手中持有的尚未消费出去的货币储蓄额一一迭加起来,假设用Q来代表某个时期的社会储蓄总额,q(n)代表某个人此时的手中持有的尚未消费出去的货币储蓄额,那么很容易我们可得以下的等式:
  
     Q=q(1)+q(2)+q(3)+……+q(n)
  
    那么从这个等式出发,我们可以很惊讶的发现,不论在任何时候,社会的储蓄总额总是恒定的,它总是恒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仔细深想一下,其实道理非常简单,货币起的只是交易媒介作用,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循环流转之中,从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来说,货币总是既花不掉,也存不起来,因为一个人支出,总会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一个人的收入总是来源另一个人的支出,因而每个人手中的货币储蓄额的总和必然是不变的。比如现在张三存了1万块,与张三把它用作消费支出,对于社会总储蓄的数额,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区别只在于这1万元到底是在张三手中,还是在李四手中;王五把存了2年10万元钱的积蓄拿去买汽车,那么王五手中减少10万元的货币额正好会等于汽车经销商手中增加10万元的货币额,由此可见不论在任何时间,这个社会的储蓄总额总是不变的,它恒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Q。
  
    既然S的数额为恒等于流通中的货币总额Q,而I的数量则在不同的年份处于极大的波动之中,可见I是绝对不可能恒等于S的,I=S的恒等式根本不成立,而所谓的C+I=C+S的等式显然也是根本无法成立。
  
    如何从直观意义上理解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假设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有甲、乙、丙三人,甲,丙都是生产消费品的,乙则是既生产消费品,又生产投资品,初始阶段,甲、乙、丙三人手中各有4个单位的货币。
  
    甲 乙 丙
  
     4 4 4 初始阶段,三人各有4个单位的货币
  
     0 6 6 第一阶段 甲分别向乙、丙二人购买了2单位货币的消费品
  
     2 2 8 第二阶段 乙分别向甲、丙二人购买了2单位货币的消费品
  
     4 6 2 第三阶段 丙向甲购买了2单位货币的消费品,向乙购买了4单位货币的投资品
  
    
  
    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甲的收入与消费支出都是4,因此手中的货币储蓄额不变,还是原来的4单位货币;乙的消费支出是4单位货币,消费品出售收入是2单位的货币,投资品出售收入是4单位的货币,故手中的货币储蓄额比原来的多了2单位货币;而丙的消费支出为2单位货币,投资支出为4单位货币,但消费品出售收入只为4单位货币,因此丙手中货币储蓄额比原来的少了2单位货币,剩下为2单位货币。
  
    故,总消费支出C=4+4+2=10, 总投资支出I=2, 总支出AE=C+I=10+2=12
  
     总消费收入C=4+2+4=10, 总投资收入I=2, 总收入NI=C+I=10+2=12
  
    于是可得,AE=NI
  
    为什么AE会恒等于NI呢?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明白,因为任何一项的消费支出必然同时是另一项相同数额的消费收入,任何一项的投资收入也必然同时是另一项相同数额的投资支出,因此总收入必然等于总支出,供求必相等。也就是说从货币流出去的方向看,总支出依旧是分外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个部分,但是从货币流进来的方向看,总收入不再是分外消费支出和储蓄了,而是分为了消费收入和投资收入两个部分,即总支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C+I,总收入=消费收入+投资收入=C+I,由于任何一项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必然同时是另外一项的相同数额的消费收入、投资收入,因此只要市场出清,总支出必然恒等于总收入,供求必相等,即AE=NI,C+I=C+I。
  
     从微观个体出发,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储蓄行为,但是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出发,就根本无所谓储蓄行为了,因为对一个封闭的经济体来说,一项货币支出必然是另一项的货币收入,从而社会货币储蓄总额却总是恒等于流动中的货币总量的。对总体经济来说,总量意义上并不存在微观个体意义上的储蓄行为,即总量意义上的S是不存在的,在总量经济意义上,只存在两个现象,一个是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不断生产和交易过程,另外一个就是在这生产和交易过程的货币不断循环流转现象。不同的地方只在于,不同的社会,对于种类繁多的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偏好程度不一样,因而造成了消费品、投资品生产交易模式和货币循环流转的速度,方式的差异。
  
     既然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供求必相等的定理,那是不是意味着古典经济学中“供给创造自身需求”的萨伊定理的重新复兴?不是的,萨伊定理认为供给会自发的创造需求, 有供给就必然创造出需求,只要供给越多,需求自然也越大,所以,不会存在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经济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可以自发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而我们得出结论只是说,供给必然等于需求,至于这个供给量的大小既有可能等于充分就业下的供给量,也有可能远低于充分就业下的供给量,也并不否认发生生产过剩危机,大量失业的可能性。相反我们的分析,还可以很容易得出这样的判断,一个简单的货币紧缩政策就可以通过降低总支出,降低总需求,从而降低供供给,结果造成生产过剩,大量失业的局面。
  
    还是以原来的例子来作说明,假设甲、乙的行为没有发生改变,而只有丙的支出行为发生了改变,丙的支出行为由原来的向甲购买2单位货币的消费品,向乙购买4单位货币的投资品,改变为只向甲购买1单位的消费品。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得出,这个经济体的产出就会有原来的12单位货币大幅度减少到9单位货币,产出减少幅度达到25%。可见丙的一个简单的货币紧缩行为,就能对整个经济体产生重大的影响。幸好,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消费者人数往往数量很大,某个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改变对于整个经济总量来说,影响程度极其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总体上看,公众的总支出模式往往相当稳定,一个人多存点钱的行为通常会为另一个人增加的消费支出所抵消。
  
    但是政府的货币紧缩政策或重大的金融信用波动无疑可以明显影响整个公众的收入支出行为,使得社会总支出下降,总需求下降,进而造成总产出的下降,结果是生产过剩,失业率上升,社会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失衡局面。
  
    因为微观上的储蓄行为并不能简单地跳动到宏观总量上的储蓄行为,而西方宏观经济学根本就没有把微观储蓄行为和宏观经济储蓄行为区分开来,而把二者混为一谈。所以,从总量意义上来分析,凯恩斯的C+I=C+S 的公式完全是错误的,没有意义,逻辑混乱的,那么建立在这个公式上的国民收入决定和均衡模型,IS-LM曲线模型以及乘数-加数模型等等自然也就无法成立,可见宏观经济学中的很多理论模型需要重新改写了。最后再说一句,笔者并不赞同什么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等等的划分,认为经济学就是指经济学这一个学科,它就是意义单一、明确的,不该再以其它什么因素在来划分它。比如物理学就是指物理这个学科,难道还分什么西方物理学,东方物理学,马克思物理学?可是出于习惯,暂时还是沿用既有的西方经济学的老称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8 11:38 , Processed in 0.22490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