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49|回复: 2

转贴:历史真实的丘处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7 10: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宋高宗十八年(公元1148年)正月十九日,生于山东登州栖霞县,拜王重阳为师。王重阳自创道教全真派,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合称七真。

丘处机成为全真教派掌门人后,积极活动,金朝、南宋两大政权想延揽他而不得,丘处机最后选择了成吉思汗。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大漠英雄的征召

精锐的轻装骑兵,月形的蒙古刀,劲力十足的弓箭,成吉思汗就凭著这些武功,立下傲世的军事功业。

但是蒙古人当时的文化不高,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掠夺屠城,但知杀戮,不知治国,攻城掠地后,除了僧道、工匠,包括知识份子在内,都一律屠杀。直到担任中书令的耶律楚材引进一些儒、道的新观念,让成吉思汗有思索治国的机会。


耶律楚材是汉化很深的契丹人,和关羽一样,以美髯出名。他博闻强记,才智过人,颇受成吉思汗欣赏。他十分盼望蒙古人改变统治方法,不再以屠杀、掠夺为主,但他自知个人才力有限,不易说服成吉思汗,因此当他听说成吉思汗要征召丘处机,衷心渴望丘处机能够赏光,借著国师的身分,改变成吉思汗的想法和作法。


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结缘,是在1219年。当年,成吉思汗开始西征,出征前,他经过被他消灭的乃蛮故地,心血来潮,召见金、夏降臣,问一些长生不老或长治久安的方法。 成吉思汗目不识丁,但很懂得用耳朵代替眼睛来吸取知识,他喜欢和有一技之长的人谈话,用听来代替读。

这时会做鸣镝,又通医术,很推崇道家的金朝降臣刘仲禄,建议成吉思汗说:「儒者治天下,虽然名臣备出,但道家也不乏长治久安之术。」他举例说:「周文王用姜子牙,开八百年基业;前汉用黄老治术,创数代盛世。即使诸葛武侯(诸葛亮)也和道家关系密切。」

这段话说得成吉思汗精神大振,刘仲录接著便推荐「长春真人」丘处机。说这个人德高望重,平日隐居山林,聚徒讲道,不但有治天下之术,或许还有长生不之药。

成吉思汗早先即耳闻丘处机大名,听刘仲禄这么说,便要耶律楚材起草诏书,让刘仲录去请丘处机过来。

但丘处机岂那么容易请得动?何况叫丘处机这七十几岁的老人家翻山越岭,横过沙漠草原,来拜见成吉思汗这位大漠英雄?但丘处机接到成吉思汗第二份诏书后,毅然率领尹志平等十八名弟子动身。此行不为求官,不为利禄,丘处机要利用他的名望,运用道德说教,让成吉思汗「罢干戈」「致太平」,使百姓能免于被屠杀的恐惧。这观点和耶律楚材不谋而合。

□只有养生,不能永生

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果然先问起长生不老的秘诀。然而,丘处机明白表示:「我只有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没有长生不老的药。」

成吉思汗虽然不免失望,但不因如此而疏远丘处机,反而更尊敬他,常常向他问道,并且要人们称丘处机为神仙。

丘神仙也未因此而招摇撞骗。养生和治国的方略,他论得头头是道,成吉思汗听得津津有味。丘处机一再强调:「天道好生恶杀,治尚无为清净之理」,也就是说,治国要清净无为,不要杀戮,才合天理。

丘处机的话,即使未能立即发生效用,但潜移默化的效果,显而易见。成吉思汗临终前一个月,正式下达诏令,不准杀掠。

善战的蒙古人,自此知道争取民心的重要,知道武力不足以凭恃,统一大业不能单靠军事靠蛮力靠威胁靠恐吓,丘处机为统治者上了一课。


http://club.beelink.com.cn/dispb ... p;ID=981&page=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2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 22: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史·丘处机传》:"丘处机,登州栖霞人,自号长春子……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岁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彻伯尔刘仲禄持诏求之……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经数十国,为地万有余里……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余,于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元姚燧《王宗师道行碑铭》:"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处一,宁海东牟人……尝俯大壑,一足跂立,观者目瞬毛竖,舌挢然不能下,称为'铁脚仙'。洞居九年,制炼形魄。长春颂以诗,有'九夏迎阳立,三冬抱雪眠'语。出游齐鲁间,大肆其术,度人逐鬼、踣盗碎石……或以为善幻诬民,因召饮可鸩。真人出门,戒其徒先凿池灌水,挠而浊之,往则持杯尽饮,曰:'吾贫人也,未尝从人丐取。今幸见招,愿丐余杯,以尽君欢。'与之,又尽饮,归,解衣浴池中,有顷,池木沸涸,以故不死。……或谗其善幻,世宗试而鸩之,见不可杀,悔怒,逐谗者。"元徐琰《郝宗师道德碑》:"郝师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宁海人……研精于易,因通阴阳律历之术,性不乐仕进,慕司马季主、严君平之为人,以卜筮自晦……乃弃家礼重阳于烟霞洞,求为弟子,重阳……解纳衣,去其袖而与之,曰:'勿患无袖,汝当自成',盖传法之意也。"《续文献通考》:"广宁坐赵州桥下,儿童戏累石为塔于其顶,嘱以勿坏,头竟不侧,河水溢,不动,亦不伤。"

  据《续文献通考》及《登州府志》:"孙仙姑不二,号清净散人,宁海县忠显幼女……父以配马丹阳,生三子。丹阳既弃家从道,重阳祖师画骷髅劝化之,又画天堂一轴示之。姑弃三子诣金莲堂祈度。重阳赠以诗,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丘处机远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的事迹,随行弟子李志常著有《长春真人西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6 12:53 , Processed in 0.38008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