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20|回复: 7

[【刑事法学】] 我看物权法的意义(附带收集的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6 11: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物权法》高票通过10月1日起执行

  2007-03-19 15:12:1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默

  
  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3月16日上午,历经八次审议的《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高票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物权法》的问世,将为中国民法典的出台奠基,并最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经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正走到“三千年之未有的大变局”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干系“物之归属”和“恒产者恒心”的《物权法》,注定要经历大大讨论,而公开草案、全民开议的民主立法方式,八次审议以求凝集共识的审慎做法,刷新中国立法史纪录。
  立法机关的谨慎和精雕细琢还体现在,就在本次会议上草拟即将交付表决的最后时刻,还对草案进行了两次修改。
  第一次是在3月12日,经过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的逐条研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对草案做了60多处修改,涉及多个地方,主要包括:
  一是理顺了物权法和担保法的关系,虽然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是一般规则,但是早先制定的担保法已经有很多规定不合时宜,因此担保法与物权法规定不一致的,要以物权法为准。
  二是涉及集体所有权的规定中,为防止假借集体名义做出的决定侵犯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规定了集体成员可以诉诸法院,请求撤销村民委员会做出的决定。
  三是在财产抵押方面,按照“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改变由法律确定可以设定抵押的财产范围的方式,而是规定,凡是法律没有禁止抵押的财产,均可设定抵押。
  此外,改动的地方还有,对不动产的保护上增加了“请求恢复原状”的方式,对动产抵押的登记的管辖由“动产所在地”改为“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部门,等等。
  而在决定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的最后时刻,立法机关又按照讨论意见,对草案进行了两处重大修改。
  一是对国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范围,不再笼统地规定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都归国家所有,而是改为“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才属于国家所有。
  另一处是,明确了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的时间,增加了“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的规定。
  法律出台后,更受关注的是法律的实施。
  有参与立法起草的权威专家认为,此次通过的《物权法》只是当前历史条件下人们形成的共识的产物,还有诸多争议颇大的问题,在立法过程中采取了“留有余地、留待后决”的做法。
  比如涉及征收和征用当中对“公共利益”具体界定的问题,对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如何付费的问题,对农地是否可以直接入市、宅基地是否可以流转的问题等等,这次出台的法律没有明确界定,还需要参照现有的其他法律。
  专家们认为,今后应当根据改革实践的进展和新的共识的达成,通过修改相关单行法或者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方式,逐步明确这些“余地空间”。
  《物权法》问世后,制定《侵权行为责任法》紧随其后,这样距离《民法典》的出台也将为时不远。2002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一部长达10万余字、1200多条的《民法典(草案)》(含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行为责任法和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9编)首次提交审议。其中,《物权法》是民法典的两大基石之一。
  而《民法典》的出台则被认为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目标被中共十六大上确认要在2010年完成。
  在众多法学家看来,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否定型,人们的利益冲突是否达到必须通过一部法律来解决,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理论准备,是判断出台一部民事基本法律的时机是否成熟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洋等解读《物权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2007-4-6 12:04:00 来源:[本站] 浏览:[ 22] 评论:[ 0]    字体:大 中 小

  一波三折之后,广为关注的《物权法》终于经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不仅在于它创造了现代中国立法史之最:历经七次审议,起草过程长达13年;也因为它关系到公有和私有财产的地位权衡,关系到非公经济的发展、国有资产的保护、土地政策的延续与突破等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之破解。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和公有制经济下形成的诸多传统观念,这部被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的法律能够出台,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但《物权法》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也有待民商法律制度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有待民法典的尽快推出。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的,要按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加大攻坚力度,坚决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形成更加公平、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秩序,为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要真正达此目的,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还任重道远,法制建设涉及的诸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共识。
  近期,本报特别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丁宁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物权法》起草组成员尹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洋,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就物权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126期。
  政与法
  《21世纪》:《物权法》起草几经波折,其间,曾公开接受各方讨论,甚至蔓延到关于改革方向的争论,最终获得高票通过,您如何看待这个过程和结果?
  尹田:一般一部法案二读或者最多四读就通过了,如果审议了六七次还没通过,那就证明这部草案是不成熟的,就没有审议的必要了。《物权法》经过七次审议最后高票通过;如果这次通过不了的话,可能还会有八次、九次审议,最后必须通过。这也反映了高层的决心。
  《物权法》正式启动起草工作后,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5年底,这个阶段的起草工作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正常进行的。当然正常进行不等于顺利进行,中间也遇到了许多复杂的问题,主要是很多制度的安排不能达成共识,立法者也不能确信某种制度安排的可行性。这种立法者之间的分歧使得起草过程比较漫长。《物权法》的起草不同于《合同法》。《合同法》虽然也存在争议,但最后在重大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但《物权法》不然,几乎是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坑,非常艰难。这种障碍一部分来自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的特殊性,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在产权安排方面很多问题不清楚。而且因为物权法立法太复杂了,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冲突。
  以2005年七月份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稿向全民公布征求意见为标志,立法进程走向了尾声。9月26日总结出了物权法中十大疑难问题,举行了一系列研讨会来解决,最后召开了委员长会议,这就是立法进入尾声的重大标志。
  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底到现在。在这个阶段物权立法受到了巨大的干扰,有些人批评物权法违宪。但这场争论本身根本不是立法争论,而是变成了一场政治辩论。一些人通过歪曲物权法的条文,来表达对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满。不是针对具体问题,而是泛泛而谈,危言耸听,反对者认为物权法整个就是一场阴谋诡计,就是要把中国推向资本主义,改变公有制性质。但这种批评是站不住脚的,物权法草案二百多个条文,哪个条文有问题呢?批评者也不得不认为百分之八九十是好的,但是抓出了几个条文进行歪曲理解:第一个是有关占有推定的规定,第二个就是善意取得制度。这些技术性的制度被歪曲成保护侵吞国家财产。
  姚洋:说《物权法》违宪,但其他人不这么认为,我也不这么认为,因为《宪法》里还说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宪法》规定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但主体是等于公有制占80%,还是公有制只占10%但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两者都可以称为公有制为主体。所以我觉得说违宪是不成立的。但是应该允许争论,每个人都应有说话的权利。
  《物权法》的通过对所有权的规范肯定会增强,但是我不觉得一个立法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方说保护私有财产,1999年《宪法》修正案就提出了混合经济的概念,就是公有制为主导,私营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2004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但即便如此,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也不一定就到位了。私营企业为了保护自己,很多时候不得不跟政府捉迷藏。
  我觉得立法是一方面,表示我们的观念在变,但是立法只是整个所有权架构的一部分,是最基础的,但在我们国家,有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在日常执法和司法过程中,能不能体现法律的权威。但往往我们是做不到的。
  丁宁宁:之所以单独出台《物权法》,是因为在《民法草案》制定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这种做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物权涉及自然人和法人,没有民法对法人的定义,这个物权就没有明确的权利主体。根据大陆法的习惯,《物权法》只涉及公民之间也就是私人之间的财产关系,而不涉及公有财产关系,后者应当由其他法律来规范。
  尹田:《物权法》的主要缺陷是调整对象模糊,公法私法混杂。物权法是民法的一部分,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些根本不进入民事领域的国家财产根本就不应该成为物权法规定的对象。但是由于某种固有的观念的影响,物权法被认为是一部确认和保护一切财产权利的法律,物权法应当解决一切财产问题,这样就把物权法的功能夸大了。实际上,国家专属财产的所有权问题,宪法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而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应当由有关行政法律加以规定,物权法并不能担负全面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任务。问题在于,物权法调整对象如果不确定在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支配关系的范围之内,则下一步起草民法典怎么办?你还敢说民法只能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吗?你还敢说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和诚实信用以及公序良俗吗?这样一来,将来民法典的起草就有可能产生另外一场更大的政治辩论,以至于最终有可能阻碍民法典的顺利出台。
  物权法是私人财产保护的权利宣言。虽然早在物权法颁布之前,很多保护私人财产的规则已经存在了,但是这些分散的规定保护不周全。比如房屋等重要的财产权利主要是通过行政法律法规予以规定的。物权法把分散的规则集合起来予以协调、重构、补充,形成一个对财产权完整的保护体系。这样就产生了两个功能:第一,为司法裁判提供了充足的依据,使私人财产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法律保护;第二,物权法就是一个财产权法典。什么是法典?法典就是规则的系统化、体系化的表达。
  姚洋:我国的法律其实都是把做过的事情确定下来。过去30年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法,大家慢慢闯,最后就闯出来了。如果都按照法律来做,我们早就违宪了。以前《宪法》里没有包括私人财产这一项,1988年以前私人企业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1988年出了《私人企业暂行条例》,私企才可以堂堂正正的活下来。所以,法律都是滞后的,就是把以前做过的事情固化下来,然后成为未来的参照系。
  从建立市场经济角度来说,我并不认为《物权法》是里程碑式的文件,因为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情。这好比修路,修到一个100公里处,我们就栽一个100公里的路碑。《物权法》实际上就相当于这个路碑。但是,重要的不是路修到100公里了,而是要修这条路的决定。十三大提出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才是最根本的里程碑式的举动,因为它决定了中国之后发展的方向。
  2. 物权平等与国资流失
  《21世纪》:《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体现了平等对待原则,对于这个广为关注的原则,您如何理解和评价?
  盛洪:产权的平等保护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只要产权的创立是合法的,同时意味着此产权具有经济合理性,就应该得到保护。我认为这种保护是一个政府或国家的承诺,它给人以信心:个人拥有的产权不受侵犯,这种信心就带来“恒心”。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恒产并不是说财产的物理形态总是存在,而是说财产归属权受到政府的保护,免于受侵犯。政府的法律是一个非常庄严的承诺,它给人带来长久的信念,激励人们从长远考虑怎么样使用和增加自己的财产,就会更好地配置资源。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块土地,如果这块土地的产权是受到强有力的保护的,这个人会非常倾向于建一个他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房子,因为他不担心这个土地连同房子一起被剥夺掉。所以我觉得保护产权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姚洋:现在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是平等的,但合法的私有财产的界定却不是很清楚。按照法律,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属于个人,只有地上结构属于个人。但是,即使是地上结构,我们也不能只算房屋的建筑成本,而必须考虑它的市场价值。比方说,拆迁地上面有商店,作为单纯的建筑可能一点都不值钱,折旧就折光了,但是户主有生意在那儿,是不是也应该计算生意的价值?我们应该把私有财产的解释变得更宽泛、更明确一点。这就需要允许被拆迁的个人到法庭上去抗辩,同时法院应该进行合理的裁定。
  丁宁宁:人类历史上,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从来就不是平等的。在需要和私人财产进行交换的时候,公有财产只有经过“法人化”程序,才具有和私人财产平等的地位。也就是说,公有产权只有变成“法人产权”,才能进入物权法调整的范围。而公有财产一旦变成了“法人财产”,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公有财产了。这次颁布的《物权法》规定“所有财产平等”,在法理上是越俎代庖。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我曾经参加过《国有资产法》的起草工作。后来,这一起草工作不知为什么停止了。这在立法问题上是一个明显的失误。特别是在当时国有企业大规模转制的情况下,非常需要一部《国有资产法》,来规范国有资产如何认定,如何存续,如何转为法人财产等等。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国有资产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即使流失了也好追究法律责任。实际上,国有资产流失并非出现在“法人化”以后,而是出现在“法人化”的过程之中。现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侵害国有资产的现象,从法律角度讲,主要原因是我们自己放弃了保护国有资产的立法工作。
  《21世纪》:接下来制定《国有资产法》,能否形成对《物权法》的有益补充?
  丁宁宁:这种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法律上存在障碍。既然《物权法》已经规定了“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平等”,就很难再来制定一部像样的《国有资产法》了。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国有产权本质上都是高于私人产权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宣称国有财产和私人财产完全平等,即使宣布了也是假的。西方法律也从来没有说过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美国为例,《租借法案》就是一部典型的、为了战时特殊需要而颁布的公共法律。此法律规定政府可以征用私人财产,并“租借”给友邦,而补偿是十分有限的。“战时私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
  共产党人从来没有一般地反对过私人财产权,甚至不是一般地反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共产党人反对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那种不断扩张的、资本形态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在这个问题上,孙中山先生不是也讲过“节制资本”吗?苏联1923年的《苏俄民法典》,和西方民法是类似的,具有大陆法系的框架。即使是新的《俄罗斯民法典》,也没有对以前的《苏俄民法典》做很大的修改。所以我觉得目前中国在这些问题上还落后于前苏联。中国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把法律问题政治化。而法律问题一旦政治化,很多问题就没法讨论了,不少法律概念还不如前苏联的法律语言明确。
  外国的法律同行实在没有办法理解:一个国家的公有财产不靠公法(国有资产法)来保护,而要靠民法(物权法)来保护!那这还是一个国家吗?在国有资产可以被随便侵蚀的情况下,《物权法》规定私人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的结果,实际上只能降低私人财产的安全感。那不就全完了吗?
  尹田: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法人的财产的所有权是谁的?这个问题有巨大的分歧。导致这个分歧的根源在于,从法人制度本身的含义来讲,独立财产独立责任,法人的财产所有权归于法人这是不言而喻的。实际生活也是这样操作的。但是,到立法上要去规定它的时候就遇到了观念的障碍:依照原来的观念,国有企业财产是公有的,是全民财产,我们长期以来就确信它们都是国家财产。国家财产当然就是国家享有所有权的财产。如果在《物权法》中规定企业财产所有权属于法人,那就否认了上述观念。我们过去总认为,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就必然表现为国家所有权。因为马克思说过,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所有权。国有企业的财产如果不是国家享有所有权的话,那么就不是国家所有;不是国家所有就不是全民共有;不是全民共有就不是公有制。所有制观念一旦进入民法,我们就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个障碍已经困扰我们几十年了,从改革开放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讨论国有企业财产权性质问题。一度这个讨论不再进行了,因为发现它是一个死胡同,是一个伪命题。到物权法立法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讨论,而我们又发现根本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对于企业法人财产的所有人,物权法没有进行明确规定。
  盛洪:私有产权的保护和公有产权的保护孰重孰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认为从基础来看,保护私有产权更重要。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的繁荣和幸福都是建立在个人对幸福感觉的基础上的。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含义是,社会要以个人的自治为主。所谓个人的自治就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自由权利。每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争取自己的利益,别人或社会就不应该干涉他。每个个人都发展了,都幸福了,社会就会繁荣。而个人产权就是个人自治和个人幸福的基础。所以一个社会的产权基础也恰恰就是私有产权。公有产权是在私有产权基础之上形成的。由于很多不可在个人之间分割的所谓公共物品的存在,才产生了公有产权的概念。保护公有产权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它的不可分割性导致的所有者缺乏动力去对它进行强有力的保护,所以它很容易被某些个人侵犯。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要更强调对公有产权的保护。个人的钱包自己会看着,但是国家的钱包就很难说了。所以总体来说,保护公有产权更重要,但我们不能忘记社会的产权的基础还是私有产权。
  我觉得国有资产是需要特别保护的。因为它不容易被保护,所以在这方面确实要比对保护私有财产更下力气。公有财产是大家的,交由某些人去代为管理。很多时候代理人的利益跟所有者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代理人很有可能在代管公有财产的时候采取各种行动来损害所有者的利益,以中饱私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保护公有财产的力度要大,而且相关的规定要细密。
  《21世纪》:从“产权”的角度,如何解释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丁宁宁:产权翻译成英文是两个词汇,一个是Property right,另一个是Industry right,而我们经常混淆这两个词。西方常说的Industry right,指的是商业产权,就是说拥有一种产品商标、一种发明专利,包括Know-how等的权利。Property right指的是财产权利,在财产权利中,公有财产和私人财产从来不对等。前者由公法来规范,后者由民法来规范。公有财产只有经过“法人化”,才进入物权法规范的领域,否则不能进行交换。例如一座政府大楼准备出卖,首先要经过公法规定的程序,决定把它处理了,不再作为公有财产,才能作为普通财产来出售。
  有人认为私人产权是具体的,国有产权是抽象的,所以国有资产容易流失。这种说法不正确。公有产权也是非常具体的,只是它的管理程序比私人产权管理程序复杂。例如在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首先要通过议会的讨论,决定哪些国有企业可以私有化。然后委托专家制订一个公平的私有化程序,并不是谁有钱、谁想买就卖给谁。我们的国有企业转制之所以出了那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搁置了《国有资产法》的起草,在国有财产“法人化”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法律程序,谁想买就卖,想卖给谁就卖给谁,而且不受任何监督,不负任何责任。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在一部作为私人财产关系准则的法律中,偏偏要规定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完全平等,不仅在法理上是个错误,而且也解决不了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盛洪:社会上一直很关注的国有财产流失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出现在国有资产的交易中。国有资产的代理人经常在交易过程中通过低估国有资产的价值等手段,出卖所有者的利益。所以,我过去一直主张国有资产的交易是要有特殊程序的。私有财产之所以可以私下交易是因为私有财产的所有者和交易者就是一个人,不会出现所谓代理者道德风险问题。但是在国有资产的交易中,私下交易就可能出问题。对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我的建议就是建立国有资产交易的特殊程序,如公开竞价,信息透明化等等。最好能够有附加条款专门规定这一程序。
  另一方面,一些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无偿占有国有资产的收益,也是一种国有资产流失,值得人们关注。这些国有资产具体表现为土地、房屋和设施。如中国历史博物馆,我们已经看不到免费的通史展览,但管理者把博物馆里的一些馆藏拿出来搞了另外的展览,收取高价的门票,这部分收入大概就没有进入国库。另外,国有的农场、林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地方实行内部承包制,内部人员可以缴纳非常低廉的承包金或者是承包管理费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国有林场和农场的最重要的收益――地租就落入了私人的腰包。在城市里,也有吃国有房屋的房租的现象。这种国有企事业单位无偿占有国有资产的收益本身就是国有资产的重大流失形式。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财务制度、更为严密的监督制度和经常的审计制度,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止这样的情况。
  姚洋:如果有些人变着法把国有财产掏空,装进自己的腰包,想变成合法的私有财产,法律显然不会保护这种做法。
  比如说,在科龙这个案件中,顾雏军可以抗辩说,我已经把这个企业买下来了,这个企业已经是我的,所以我可以拿这个企业的钱去还当初我购买这个企业时欠下的债;这是私人财产,法律应该保护。这是一种诡辩,因为他一开始答应的付款没有及时到位,现在又拿他“买下”的东西去还未付的款项,这当然有问题。健力宝案也是同样的情况。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时间问题。如果已经过了追诉期,那法律只能认了,否则我们将陷入无休止的追溯循环中去。如果还在追诉期,那我认为就应该追诉。这当然涉及所谓的民营资本的原罪问题。我不赞同追诉所谓的原罪,但也认为,不应该容忍新的原罪发生,至少从现在开始,应该规范起来,法律不能容忍靠做一些鸡零狗碎的勾当发家致富的事情。
  3. 贫富差距与私人所有权保护
  《21世纪》:保护产权的焦点之一是对私人所有权的保护。有专家称物权法解决了中国人“不敢富”的担忧,但又有人质疑说,平等保护的原则要求物权法不但保护富人的“宝马车”,而且也保护穷人的“打狗棒”。而在一些人看来,这一点恰恰是很不公平的,说到底《物权法》还是保护富人财产。您如何判断?
  丁宁宁:很多人所谓的解决“不敢富”的问题,主要是想用有关第三方“善意取得”条款,去为“灰色”或者不法收入作辩护。这是任何国家的物权法都不可能做到的。因为《物权法》虽然是一部基础性法律,但不是《刑法》和其他公法(包括宪法)的上位法。所以当触犯《宪法》、《刑法》的有关规定时,不可能用《物权法》来辩护。司法程序中也规定必须先经过刑事审判,再谈民事赔偿问题,而不是相反。如果我们的《物权法》具有保护非法牟利者的功能,那它就不可能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何保护不法收入的法律都不应当存在。
  目前的《物权法》的规定的确比较模糊,比如说 “善意第三者”的问题。至于什么叫善意所得,本质上不是《物权法》的任务,与各国的文化历史、道德传统有很大关系。古罗马时期,人们认为只要这东西是通过合法程序买来的,就可以合法占有,至于卖东西的人是否偷来的与我无关。这种观念现在已经受到了很多司法实践和案例的修正。捡了一分钱要不要交公?从道德上讲是应该交的,但不能较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认失主是要花费成本的。你非要去找这个一分钱的失主,费用谁来付?在很多情况下也根本找不到失主。因此法律上可以规定善意第三者自行处置,包括据为己有,或者扔到慈善捐款箱里。但是这种民法规定不能为盗窃来的财产辩护。因为刑法规定赃物必须追缴。
  《21世纪》:您认为对穷人与富人的权利的保护是不是应该有差别?
  丁宁宁:我个人认为没有差别。《物权法》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能规定所有自然人和法人的财产都是等位的。这是法律上的等位,不是价值上的等位。法律上的平等保护,也没有说两个不同的物具有同样的价值。《物权法》没有特殊保护富人财产,或者穷人财产的义务,因为它的立法对象是公民,保护的是公民权利。不管是富人的“宝马车”,还是穷人的“打狗棒”,只要是合法所得,在法律上都要给予同等的保护。《物权法》的任务,是解决老百姓的合法财产,如何交换、抵债、继承;在死亡、婚姻、分家等各种民事行为中,财产应当如何分配等问题,也就是民事行为的财产处理准则问题。
  均贫富的问题不是《物权法》的立法目的,也不是《物权法》所能解决的。从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看,都是靠其他的法律,例如《所得税法》、《社会保障法》、《济贫法》等等,来保护穷人的。长远来看,穷人也不可能靠政府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即使在“福利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下,穷人还是要靠自强、自立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当然,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有个执法成本问题。执法人员可能对保护穷人的“打狗棍”不积极,而热衷于保护富人的“宝马车”。但这不属于《物权法》本身的问题。
  盛洪:《物权法》对富人和穷人的保护是同等的。我们不应该仅仅关注每一个人当下的经济状况,而要看在这个规则下,所有的人是否都有机会成为富人。对穷人的打狗棍的保护事实上是给穷人一个信念,就是如果他将来有一套宝马车也一样可以得到保护。如果一个产权制度保护了穷人而没有保护富人,那么这个制度就不公平。如果我们对富人的宝马车进行侵夺,穷人就失去了成为一个富人并拥有宝马车的激励。一个制度的公平与否要看这个制度是否保障了所有的人有同等的机会。实际上从长远来看,社会上的贫富是会更替的。只要社会规则是公平的,大家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穷人就会变成富人。富人家里也可能出纨绔子弟,也会变穷。所以,我觉得《物权法》是一个公平的制度。只不过在当下看来,保护富人的宝马车和保护穷人的“打狗棒”好像不公平,但是如果我们要放长眼光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公平的规则。
  姚洋:首先,从价值来说保护宝马车比保护打狗棒当然更有效,但哪怕是个穷人,他也有自己的财产。拆迁这个例子实际上是最明显的。一座破房子可能是祖上传下来赖以为生的财产,那么《物权法》对这户人家的保护可能比对富人的保护更重要,因为这座破房子对他来说,比一辆宝马车对富人来说要重要的多――富人丢了一辆宝马车对他来说可能无所谓,但一个穷人丢了一间房子,他的生计就没了。所以,我并不认为《物权法》更多地保护了富人,而没有保护穷人,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它对穷人的保护实际上是更多的。
  4. 历史的看待土地所有权
  《21世纪》:有关土地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最后物权法的规定和现有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比好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这些“留有余地”的问题会不会影响物权法实施的效果?今后如何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盛洪:我觉得《物权法》不太可能突破现有的有关土地的法律,因为《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这些法律已经形成了一个框架,虽然这个框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关于城市土地归国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是一个历史问题,在1982年宪法制定以前,城市土地不全归国有。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依据宪法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但是在现有的土地法律制度下它是一个不完整的所有权。因为如果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村集体就有全部的权利,包括占有、收益、处分等各种权利。《物权法》对农村土地承包期限的规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土地永久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的话,承包期限的长短就不应该由这些法律来规定了。这些法律条款在某种意义上和宪法有着不一致之处。既然宪法已经规定了农村土地是归农村集体所有的,怎么还能规定承包权是30年还是70年呢?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地方现有法律框架是有巨大问题的,它削弱了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这样一种真正的产权概念。另外就是对土地用途的一些规定,也是一种对所有权的限制。
  我觉得最重要一点还是土地的交易问题。在我看来,《物权法》的目标应该是两个,第一个是保护产权,第二个目标是促进物权的交易。如果只规定产权而限制它的交易,产权的功能就被削弱了一大半。产权的交易是建立在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基础之上的,而交易的目的是使得我们以物权为法律形式的资产或资源得到重新配置,通过交易物质资源在人和人之间、在用途和用途之间进行动态的转换,使得社会随时优化资源的配置状态。对物权交易的限制事实上就是对有效配置资源的限制,《物权法》在这方面是有比较大的缺陷的。但是,我认为《物权法》在边际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它规定了各种形态的物权的转让方式,虽然也包括对某些转让的一些限制。在《物权法》中,“转让”一词出现了61次,“抵押”一词出现了157次。转让和抵押都是交易的具体形式。在农村土地的交易方面,《物权法》中也有所进展。如放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条件,允许荒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用来抵押等,都增加了土地产权的可交易性。因为所谓土地产权,可以是永久性的所有权,也可以是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只要我们仔细读这部法律,我们还是能够找到更多的土地交易的合法方式。
  尹田: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土地问题存在着巨大争议。首先,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在《物权法》起草之前,没有人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提出过任何疑问。但是起草《物权法》中,一个技术性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找不到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所有权存在,但是所有权人不在。这是因为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集体生产变成了包产到户的个体生产方式。这样一来,农村不存在真正的集体经济组织,于是土地所有权人出现了虚位。这个技术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因此,对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人,物权法没有进行明确规定。
  其次是关于征地拆迁问题,《物权法》的作用在于平衡利益的冲突。民法的直接作用并不是用来解决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因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免遭公权力滥用的侵害,有一些国家在民法中也对征收征用作出了规定。但就应否具体界定公共利益的问题,发生了重大争议。老百姓强烈要求具体列举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以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公共利益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大陆法国家没有一部民法对公共利益作出具体界定。为什么?因为公共利益的范围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举一个例子,二三十年前存在一种被认为最严重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那就是投机倒把。但是到了现在,它被叫做商业贸易,是符合公共利益的行为。因此,公共利益是不可能在法律中列举穷尽的。在讨论中,各种利益群体都会表达自己的主张,向立法者施加压力,但是寻找多方共同接受的平衡点何其容易。所以,立法者不得不做出某些技术处理,对于公共利益,仅仅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实习记者杨柳、徐丹、陈莹莹参与采访、整理,本报记者秦旭东亦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全民启蒙到全民立法:物权法出台的台前幕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4月11日 13:25 民主与法制杂志

  物权法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本次全国人代会上最重要的立法成果,物权法为中国现代法制大厦构筑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架,也为百姓的平凡生活送去了温暖细微的关怀;作为一个社会持续关注了数年的公共议题,物权立法过程中发生的知识启蒙、观念变革、公众参与、利益博弈、意见对抗等等,又使物权法成为考察中国立法生态的一个典型标本。
  《物权法的“中国结”》专题报道之一
  变幻的“物权”浮世绘
  “我们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物权法……”2007年1月中旬,在中国法学会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的这声感叹,表达了中国民法学界几代学人的共同梦想,也隐喻着物权立法的曲折道路。
  几乎同时,在北京北郊一个商品房小区里,数百名焦灼的业主等待着物权法关于小区车位归属的最终说法。这批有房有车的有产阶级自1999年正式入住小区后,就停车位是否收费的争议,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已展开了“八年抗战”。业主们在小区内的“抗议游行”曾数次惊动了当地派出所,几位“挑事”业主的汽车轱辘亦曾一夜间不翼而飞……自物权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后,数年来随着法律草案的不断变化,对阵双方时喜时悲,交替感受着冰火两重天的滋味。如今,这场纠缠不清的“战事”终于等来了最后了断的时刻。
  一个多月后的2007年3月16日,学界民间共同期盼的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最后的关卡。在此之前,上下关注的“物权法热”已连续数年占据社会焦点之列,这在中国的公共生活中几无先例。
  如今这番“人皆言物权”的社会图景,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在物法权草案2002年年底首次露面之前,中国十多部涉及物权的法律中都找不到“物权”两字。眼下普通百姓津津乐道的“物权”概念,也只是民法学者的学术话语“专利”,或孤独地寄居在少数高等院校法律系的教室里。
  1986年,中国出台了沿用至今的《民法通则》,在这部基本民事法律中,涉及物权的一节采用了一个冗长而“古怪”的名称——“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立法禁忌,《民法通则》的重要起草人江平先生不胜感慨:“从《民法通则》连‘物权’两个字都不能用,到现在通过一部完整的物权法,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从更遥远的历史纬度看,曾浸淫了数千年专制传统的中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刑法至上的政策,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私权概念。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公有制、计划经济以及“大公无私”的思想意识一统天下,商品流通、私人所有和财产交易几无生存空间,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注定了民法制度的发育不良,而“物权”概念更是毫无必要。
  西方寓言遭遇中国现实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以“搞活经济”为最初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推动了财产的流通,进而催生了经济合同法等数个合同法律,直至1999年诞生了统一合同法。不过,逐渐完善的合同制度只是规制了财产的流转,而财产的流转关系必须建立在财产的归属关系之上。但令人困窘的是,规制财产归属的物权立法恰恰是中国民法体系中最孱弱的一脉。
  参与物权法起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利明分析说:“由于物权法基本规则缺乏,使已经颁布的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资佐证的是,作为物权法制重要内容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曾长期陷入多头登记、信息不明的混乱状态,导致“一房两卖”、“一房多卖”现象频频发生,那些被欺诈的消费者虽然签了“购房合同”,依然难脱“房财两空”的厄运。
  在更广阔的现实视野中,物权立法的滞后已呈现出种种更严重的危机。由于对财产缺乏安全感,一些先富群体或挥霍无度或转移资产。2000年的统计表明,中国当年资金外流高达510亿美元,竟比国家花大力气引进的外资还多40亿美元;在法律缺席的情况下,一些人开始寻求权力对财产的庇护,于是官商勾结、权力寻租又成了难以割除的经济病瘤;与富人相比,平民财产和公有财产同样面临威胁,前者典型当数使百姓痛失家园的野蛮拆迁、不公征地事件,后者典型则是撬挖社会主义墙脚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虽然物权立法已是现实急需,但是与合同法制相比,物权法制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所有制问题,这就需要从宪法层面确认政治和经济改革的理念。1999年3月宪法修订后,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物权立法扫除了传统意识形态的障碍。而在物权法草案浮出水面一年多后的2004年3月,再次修订的宪法首次明确宣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为物权立法再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房子!”21世纪前后,英国老首相威廉•皮特在两百多年前的这段慷慨演讲,被概括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西方寓言,成为东方中国流行的民间话语。
  与此同时,一则古老的中国寓言也从历史的长河中被唤醒。“有恒产者有恒心”——诸多民法学者反复引用这一箴言,以强调只有完善的保障财产权利的物权法,才能激发人们的投资信心、置产愿望和创业动力,也才能促使中国走向“国强民富”的财富社会。
  在富于浪漫色彩的憧憬下,物权法这颗源自西方的制度种子,终于在物权意识贫瘠的中华大地萌芽了。
  从“全民启蒙”到 “全民立法”
  物权立法的最早“热身”是从法学界开始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梁慧星、王利明等一批中国顶尖的民法专家开始引进物权理论,其后又拟制了物权法草案建议稿。中国民法学界之所以成为物权立法的“知识英雄”,既与物权法的高度专业性有关,更与历史的机遇有关。对民法学者而言,生逢创制中国第一部物权法的时代,还有什么比投身这一伟大事业更有诱惑力、更具光荣感?
  与学界的思想先锐形成对比的是民间的观念匮乏。2002年12月,包含有物权法内容的民法草案进入初审程序。但在民法草案的九编内容中,普通百姓最感茫然无知的就是物权法。极具黑色幽默的一个故事是,一位北京市民在接受街头调查时,如此真诚地“解释”物权:“人有人权,物权就是物的权利呗,我说最近我的电脑怎么老死机呢,敢情跟我闹物权呢!”
  社会认知的缺失,意味着物权立法在中国还缺乏必要的知识、观念等人文基础。于是通过大小传媒,立法机关、专家学者又担负起了知识启蒙的重任,“物权”这个令国人备感陌生的概念,开始在民间耳熟能详。
  与“全民启蒙”相伴的是“全民立法”。2005年7月10日,三审过后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这也是中国第十二部向全民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截至8月20日,立法机构共收到11543件公众意见。在身份各异的众多建言者中,一位名叫孙东的山东工人令人感佩不已。身为盲人的孙东虽然目不能视,却让亲友一遍遍为他朗读草案条文,并用盲文写出了15条修改建议。
  这场吸引全民目光的“开门立法”运动,成为2005年度最重大的公共事件之一。这一年夏季的民调表明,“物权法”与“超女”、“麦莎”(一场台风的名称)在口耳相传中成为最热门的三大社会流行语。一位青年法学学者更是发出了“集国人智慧,成伟大法典”的浪漫抒情。
  公布法律草案征求全民意见,仅仅是民主立法的一条路径。在物权法制订过程中,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还先后召开了一百多次座谈会,并邀请一批专家学者就一些专业性难题召开了立法论证会。虽然这类意见管道已成为常规的民主立法方式,但围绕一部法律如此高密度、大范围地举行,堪称史无前例。
  除了官方开辟的渠道,由高等院校、律师协会、社会团体乃至小区业主等自发举办的各种民间研讨会、意见会也是此起彼伏。在大众传媒、学术期刊、网络论坛乃至个人博客,物权法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各种讨论如火如荼。
  论辩声中铸就权利法典
  物权立法必须直面的诸多社会矛盾、必然牵涉的复杂利益冲突,使物权法在赢得最多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立法史上最大规模的争议。从学者们最为关心的公私财产能否平等保护等宏大话题,再到百姓牵肠挂肚的小区车位归属、征收拆迁补偿等民生问题,物权法草案的每个细节都遭遇了纷争不止的论辩。曾十多次参加官方和民间研讨会的一位北京律师事后回忆说:“多种理念、价值、理论和制度设计技术的分歧、冲突,真像一场多幕剧。”
  总体而言,这场立法讨论始终是在理性的气氛中进行的。但物权法草案在赢得普遍支持的同时,一些具体制度设计也遭到了少数人的质疑,甚至批评其有违宪之嫌。尽管如此,立法机关依然表现出了广博的胸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姚红表示:立法过程中的不同意见是正常现象。“对于正确的意见,在草案修改过程中能够吸收的都吸收了;对于有些不那么正确的意见,也可以促使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自2002年底进入初审程序后,物权法草案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接受了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才在诸多关键问题上全面达成共识,并经此次全国人代会最终审议后方成正果。而此前,一部法律接受审议的最高次数是5次。不难推测,物权法所创造的总计8次的审议纪录将长期难以打破,甚至可能成为绝响。
  “超常规”的审议历程,使得物权法并没有如原定的“时间表”在2005年或2006年的全国人代会上通过,而是推迟到了2007年。笔者曾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立法缓行”,“立法缓行”不仅反映了物权立法本身的复杂和艰难,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种更为理性的立法观已经逐渐生长起来。综观物权立法的全过程,不仅立法机关近年来持续推动的“民主立法”达到了新的高度,而且“科学立法”、“审慎立法”等崭新的立法理念亦开始张扬。
  富有意味的是,这种“民主、科学、审慎”的立法精神,一直秉持到物权法诞生的最后一刻。在此次全国人代会召开前的一个多月,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前下发给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供其研读、讨论。通过视频报告会、专家实地讲解等管道,立法机关还与代表们进行了信息沟通和意见征集。除了这些史无前例的举措,此次全国人代会为了让代表们有充裕的时间审议两法草案,还将会期由往年的不足十天延长至12天。
  从知识启蒙到观念推广,从利益博弈到意见对抗,物权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已演变成一场法治思想解放运动,彰显着动员民间力量推动立法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努力。与此同时,面对日趋多元的利益群体、分歧冲突的思想观念,如何在各阶层充分对话、论辩的基础上,整合民意,平衡诉求,实现学者理性、民众认识、现实国情、公共利益、百姓权利等诸多层面的高度融合,亦对立法机关构成了最大考验。如一首抒情史诗一般波澜起伏的物权立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全民族的热情,也看到了政治家的勇气、立法者的智慧,这样的历程,不仅成就了一部利国利民的权利法典,也为转型期的中国贡献了一个教益深远的立法范本。(记者 王莹 阿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物权法的意义(附带收集的资料)
  为什么我看重这个问题?
  我本身不是学法律的,但是由于物权法涉及经济,而我学过制度经济学,产权正式这个学派探讨的中心之一。对于我们国家的转型,个人生活质量提高很大的意义。国人有个陋习:不关心国家或者集体,我们生活依靠的是,差序格局(费孝通)类型生活模式,而其原因就是儒家文化的统治和农业经济依赖形成的。现代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些模式正在被打破,而其中一些现象是值得关注:原来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写进宪法,今天物权法的通过(2007.10.1执行),明天依法行事的行为逻辑被普及,对于市场经济和我们个人发展将是巨大的改变。以上是我为什么发这个帖子,让大家注意的原因。
我怎么看这个问题?
1。看背景:推动物权法的动力是什么?我看不出是法学体系的动力(也许本版有不同意见),我觉得是经济发展推动了这个法律的产生,这是文化精英的悲哀,法学人士对社会的影响太弱了,也许你们当中应该出现一些会政治,会公关的复合型人才来,你们的影响力才可以提高。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产权,对于学法律也许不能那么直接,你去一些乡下或者落后的地方看看,过几年假设它发展了你再看看,也许从私有产权的保护上,可以看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前提你要敏锐看到本质:产权的保护-交易发生-价值流动-淘汰机制有效-竞争优势-经济发展。
2。看人物:是谁在参与此事?我的侧重点和一般人不一样,我想看的是这些权利是谁在把握:媒介?政府?高校?民间?商业?专业人士?他们是如何互动作用的,在以上转载可以看出,我们是不值得高兴太早的,民间这个根本的力量,所谓草根推动社会的力量太弱,甚至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大家是不是可以反思下?留做讨论话题
3。看事件:注意下时间顺序:
1986年出台《民法通则》,
1999年《宪法》修正案
2002年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一部长达10万余字、1200多条的《民法典(草案)》
“《物权法》正式启动起草工作后,可以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5年底,这个阶段的起草工作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正常进行的。”
“2005年9月26日总结出了物权法中十大疑难问题”
3月16日通过
很多也许可以细化的,大家可以指正,我也在学习下。
1986-2007,21年!私有化的一个历史见证之一吧。以后我们还会有其他的相关法律出现,一部《物权法》不够,还有明晰下来的其他相关调整的法律,这个过程我希望短一点,快一点?谁有很好的提议?不管有没有实践意义,有这样的意识我认为个人意义上就是一种实践。我的初步看法是:从根本上打破有法不依,依照关系社会的陋习上下功夫:1。从年轻人着手;2。从经济发达的城市着手;3。从进步专业人士和组织着手;4。从新的学习模式上着手,比如这个帖子的形式。现在总书记都看blog来发言了。
先写到这里,大家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6 1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请注意分类为【讨论】  

原创部分请用蓝色字体标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7: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分呢?怎么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19: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头重脚轻

原创评论部分说理很含糊

不足以加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8 22: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含笑饮砒霜于2007-04-18 19:59发表的 :
头重脚轻

说理部分很含糊

不足以加威

论证得很充分啊

楼主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3 01:58 , Processed in 0.1826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