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42|回复: 1

[【文史类】]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22: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世纪以来,这个具体的时间段应该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之所以把这个时间段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而在文学上的表现则非常突出,具体表现在诗歌上又有其独特的表现。

           
   一


世纪转型时期的中国诗歌的发展具有多个成熟的条件。1、多元的文化交流,使得文学在表现手法,表达的内容和题材方面都有很大突破;2、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人们已经不再用过去单一的价值标准去看待和评价某类文学作品,开始用更为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容纳异己的价值观念的作品出现;3、政治环境的相对宽松和相对安定的和平的大环境,催促了大批创作者的诞生。人们在表达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时,已经有了多个渠道,并且受到来自文学之外的桎梏也在明显减少;4、传媒对文学的关注已经超过过去时代。因为新世纪的到来,文学已经改变了过去较为单一的文学刊物的传播方式,而是有了多个传播的平台。平面媒体、声像媒体以及网络传媒的介入,都使得文学空前得繁荣,并最大程度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读者。

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90年代以来的中国诗歌的特点:1、个人化写作成为90年代以来新诗写作的一大特点。相对与80年代新生代写作群体而言,90年代后的诗歌写作更注重个人写作。诗人之间虽然也有很多流派和组织,但每个流派和组织中的个人写作都是独立的而且风格也各个不同,这构成了中国90年代以来诗歌创作的一大景观。无论是从事“民间写作”还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人,无论是诗歌的“中间代写作”“第三条道路”“下半身写作”还是“感动写作”“打工写作”“平民写作”“垃圾写作”“废话写作”等等,他们所有的成员几乎都是独立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从风格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个人化写作是诗人在面对日益喧嚣和浮躁的当下以经济作为制导性历史因素出现的社会做出的具有某些悲壮的选择。在面对传统价值的沦丧,道德示范的时代,个人的力量可能是微弱的,但却是充满可能的。那就是在对人性的挖掘和批判方面,这个社会开始赤裸裸地展现着人性之恶,人性的隐暗和尴尬。“当然,除去对80年代的群体写作及其集体模仿行为的反拨外,个人化的写作也是对进入90年代以后商品社会的一种反抗。商品经济的大潮,社会围绕物质轴心的旋转,大众物质欲望的膨胀……给诗人带来强大的精神压力与生存压力。”(1)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诗人们还以坚守的姿态保持着对诗歌的卫护和对现实的对抗性立场的话,那么到了新世纪,这样的对抗和质疑性态度正在消淡。这和网络诗歌的大规模泛滥有很大关系。

世纪初的网络,诗歌的阵地极少,即使像“界限”“诗生活”这样的老牌诗歌网站,当时的点击也是十分有限,人气也非常之差。这主要是网络的普及还没有进入到真正的诗人生活。 到2000年之后,情况有了大变,普通人上网的人数在不断上升,网络上诗歌论坛和网站也在急剧增加,除了新浪、网易这样的大型门户网站外,一些专业的文学网站人气也在急剧上升。光拿“天涯社区”来看,原来的文学论坛就是“舞文弄墨”,后来人气太旺,为了照顾喜欢散文和诗歌的朋友,天涯又增设了“诗言散语”栏目,后来诗歌和散文的作者也太多,进一步分,又将此栏目分为两个栏目分别是“散文天下”“天涯诗会”。而就天涯博客从2003年正式成立到现在,两年前诗歌专业博客只有600多家,而现在近3000家。而每个诗歌博客的点击平均每年都在万次以上。

生活的巨大压力让人们借助网络的虚拟世界进行发泄和放松。所以我们必然会看到更多是情绪发泄或者泄愤的所谓诗作。但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为诗人的交流以及自觉的无功利创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开放的自由平台使得诗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写作者可以不看主编或者编辑的脸色和喜好而写作,这样的写作从写作者的心态和创作目的来看,更符合诗歌的创作需要。

以上是诗歌在转型时期中国文学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表现,但每一种表现背后都有着其负面的影响。我们将另文具体探讨这个问题。



            


进入90年代后,诗人们加强了个人化写作的力度,诗人们虚张声势的少了,把诗写得神头鬼面的少了,自封先锋的少了。更多的诗人则立足于自己的存在,考虑如何面对传统、衔接传统,如何面对现实、处理现实,从而导致了诗歌向现实与传统的一定程度的回归。同时转型期的诗歌也开始了自己逐步的变化。以一种以不确定性、内在性、拆除深度模式、无中心的碎片拼凑为特征的文学形式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的创作开始日趋明显,它所体现的是后工业文明中的文化心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渐冷漠,疏离感愈来愈强烈,表现在诗歌中就是热情和感动的丧失,人文关怀的沦丧。

有论者说的好:90年代的文化语境促成了读者大众与写作者在拒绝“诗性”上的合谋,读者大众在远离诗歌而去的同时,写作者的诗歌态度也发生了畸变;诗歌写作的反诗化与诗歌批评的庸俗化,是当今诗坛的两道灰色景观。(3)诗歌边缘化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诗歌边缘化还在于市场经济下,人们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利益成为大家争相追逐的对象,人们考虑的主要是金钱和效益,是物质享受,而诗歌做为一种高雅艺术并不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大众口味的多元化已经让他们对小说和散文有了更多的需要,诗歌成为鸡肋是必然的趋势。

寂寞孤独的诗人真的找不到过去在上世纪80年代那种一首诗歌就能传遍大江南北的场面了,他们也不再成为一种荣耀和智慧的化身。因此,诗人们不甘寂寞地提出革新,首先从语言开始。主张取消隐喻,主张语言的口语化,引口语入诗,对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其作用不可低估;但随即大家就发现了口语诗歌给诗歌带来的弊端,那就是容易让一些没有诗性特点的粗鄙的口语,未经加工地进入诗歌,使得诗歌成了现实简单的复制或者原态写生,造成的是一种读者对诗歌的误解,以为诗歌就是大白话的组合,人人的口语都是诗歌,其结果就是“反诗”。其发展的高潮就是2006年9月的“赵丽华诗歌事件”,以及其后的诗人杨黎提出的“废话写作”。

有论者发现了90年代诗歌由高歌到低语的态势。我一直以为这样的描述是很恰切的。低语实际上是诗人一种自觉的反省和调整,他们开始用发现者的眼光看待日常看待细微的万物,而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表象中去发现外在的表面的轰动效果。这样其实更接近诗歌的本质,接近对事物内核的认识。

当然“低语”的姿态和写作方式从中国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脉络来看, 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是一条文学的传统。当年的沈从文、师陀、废名、穆旦一直到汪曾祺、孙黎、贾平凹等,用质疑主流文学的方式,用文学边缘人的方式和所谓的“主旋律文学现象”做着对峙的工作,他们进入田园进入山水,进入和现实有些偏离的世界中,在浮躁之后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和清凉的自然的风。这样的文风在诗歌中也从不缺少。从日常从自然中顿悟人生世态几乎在每个90年代的诗写者那里都能找到相应的作品。 
  

      



“第三代”诗人的理论主张有二个词特别引人注目,即生命和语言,几乎成为写诗人的癖好。我个人认为,提倡对生命的关注就是对个体生命的负责和对个体人的关注。过去的诗歌在集体意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态号召中,将个体生命放到了很不起眼的位置,对个性和个人理想的集体或集团化是造成个人生命确失和个性确失的很大原因。为此,要重视创作者个体,重视人类自身。另外就是语言的革新。思维是语言的延伸,有什么样的语言的感觉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似乎从创作中最能看出。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驾驭语言的方式,这和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和语感有关系,创作中语感确定了诗人在整首诗歌中所要使用的思维,风格也因此产生。这样我们就要提出一个写作的个人化问题了。

个人化风格的写作,我以为和身体写作联系在一起是非常正确而且是很贴切的。因为作为个体的写作他所有的创作其实就是作为身体载体的精神的创作,有什么样的身体状况就会有什么样的创作激情和创作灵感,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创作结果。
 
因此当明白身体写作接近的是写作中追求的:直觉、真实感受、情感的深度介入后,我们就应该自觉地将个人化写作和一些所谓的“垃圾派”和“下半身”写作拉开距离。表面上看,所有的个体写作都会和整个社会公众的阅读有一定的差距,其强烈的个性色彩也必然接受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攻击或者冷遇或者追捧。结果不一样,但对创作者却有着很大的冲击。个体的写作如果对这些现象妥协,那么他的写作所具有的诗性便会丧失。我们常见的那些一旦直白起来诗歌,一旦外露的诗歌,都会导致艺术性的倒退。“它的心灵化特征使个人文本与时代关系往往是曲折投影式、隐匿渗透式、缝隙散发式、互文互涉式……而不是单相位反映式。这好比,虽难以看清时代主动脉的鲜明运转,却也能从每根毛细血管细微颤动,感受到心泵的搏动。”(4)诗歌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了她的诗性特征。
 

注释:
(1)吴思敬:《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J]《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2)季培均/席云舒:《“代”之外的独白——评当代转型期诗歌》[J]《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伍世昭:《 90年代文化语境中的诗歌边缘化》[J]《惠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4)陈仲义:《诗写的个人化与相对主义》[J]《东南学术》,1999年第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2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1:45 , Processed in 0.1365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