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4|回复: 0

老美看中国崛起 结论天差地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0 13: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美看中国崛起 结论天差地远 陆以正

  长久以来,我就想写一篇美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崛起」的文章。今日美国以研究中国为业的学者教授、政府官员乃至军事专家,何止两三千人?他们的结论可归纳为两派:一派纯自狭隘的「美国第一」立场出发,认为中国大陆民族主义高涨,综合国力急速扩张的结果,台湾或日本早已不在眼里,北京迟早会挑战欧美先进国家,争夺世界第一的霸权。

  另一派则说:别太紧张,中国内部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可能长期维持一○%的高成长率;中国共产党控制十三亿人口生活与思想的权力日益被侵蚀,最终必然会爆发震惊世界的巨大变化。

  仅仅廿年前,美苏两强赖「核子恐怖」平分秋色之时,没有人想到苏联会迅速解体,使美国一夕间变成举世唯一的超强;或「欧洲联盟」能变成世界最大的市场,以统一货币跨出整合的第一步;或苏联在东欧的附庸国家在民主化后,会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甚至原本贫困的中国大陆,今日外汇存底会高居全球之首,从而变成美国最大的债权而非债务国。

  世事虽然难以逆料,只要不戴有色眼镜,平心静气去观察,前述两种极端看法都不大可能变成事实。中国大陆第三代领导人既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包袱,甚至不曾参与国共内战,而且都受过完整大学教育,近年更遍访世界各国,视野辽阔,早非吴下阿蒙可比。在「胡温体制」下,他们务实求治,灵活运用党组织与政府权力,你可以批评他们不够民主自由,却无法否认是这班人使「崛起」成为事实,而面对着他们的,还有更具挑战性的难题。

  中国大陆政治情势会继续稳定演变吗?这是最难回答的疑问,而无人有现成答案。按照往例,胡锦涛只能做两届国家主席,五年后即二○一二年必须退休;到时谁是接班人,今年下半年的第十七届党代表大会或可一窥端倪。但外间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内部的权力结构如何,有无派系斗争毫无所知;谁是谁,或谁支持谁,都弄不清楚,只在那里瞎猜。

  类似「**门事件」会不会重演?几无可能。胡温等人深切了解**运动对共产党的伤害,不可能再犯同样错误。中共各级党部虽已逐渐放宽言论尺度,如准许《冰点》复刊,却更换总编辑,姿态柔软了,控制却不曾松懈。去年究竟发生过多少万件聚众抗议事件,在中宣部铁拳下,各级媒体讳莫如深,无人知道真相。总之,中国大陆随经济改革开放而来的自由倾向,与共产党维持统治地位的两股力量相互拉扯、抵消,短期内仍将维持平衡。

  经济泡沫化是中国大陆面临的最大困难吗?美国学者喜欢拿大陆公营银行濒临破产,股市大起大落,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与上海房价惨跌,作为中国经济过热,难逃泡沫化命运的证据。没错,北京的「宏观调控」犯了许多错误。但正因为没有好的金融市场,中国人高达四七%、居世界第一位的储蓄率,省吃俭用积聚下来的钱,除公民营银行外无处可以存放,所以大陆的银行没有倒闭风险。中国工商银行释股案,外商抢得打破头,一夕间超越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变成世界第二最大银行,仅次于花旗银行(Citibank),便是明证。

  大陆今天的问题并非资金缺乏,而是外汇资金太多,不知怎样有效使用。尤其就上海的特殊环境而言,打击炒作房屋与股票市场,已成考验市委书记与市长工作绩效的标尺。陈良宇硬把房地产市场压低几乎一半,可算大功一件;但股市大跌后迅即回升,甚至打破纪录,该记大过,因而被习近平取代。其中当然还有其它因素,但「新技术官僚」的升迁有赖于宏观调控地方经济的成败,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大陆本身资源不足,才是最大困难。中国人口增加率尚未停止,预计二○三○年到达十五亿人后,才能渐趋稳定。相对而言,大陆可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各国平均数的四成。水资源更可怜,仅为世界平均数的二成五。在地下资源方面,中国的储藏量按人均数与世界平均量相比,石油仅及八.三%;天然气四.一%;铜矿二五.五%;铝矾土也只有九.七%。以上各项,最严重的问题是水资源,华北沙漠日益扩大南移,去大陆旅游的人都见识过沙尘暴的威力。政府纵有三头六臂,短期内也难以克服。

  矿产资源尚可到国外抢购,环境污染却必须自求解决。当年尼克松去大陆时替他当翻译的何汉理(Harry Harding),上星期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太平洋网站发表一篇文章,题目就叫《中国:再想想看吧!》(China: Think Again!),直言环境污染是大陆今日最大的困难,发人深省。他的论点没有错,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有八个在中国,其中山东省的淄博市,很多人从未听说过。大陆年产一亿四千万吨垃圾,降酸雨的面积达全国三○%的土地,实在骇人听闻。二氧化碳与其它温室气体除直接影响十三亿国民的健康外,还会间接波及农业生产,不可轻视。

  中国崛起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美国无须紧张。台湾更无须徨徨不可终日。未来的路还长,恐共或媚共都不是当前急务。
中国时报 2007.04.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4:38 , Processed in 0.1337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