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57|回复: 0

经济紧缩的风暴就要来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7 13: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紧缩的风暴就要来啦!

2007年伊始,央行即有重大调控动作,各种货币紧缩政策不读出台。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宣布,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这距离央行上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仅仅2个月。现执行9%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1月15日起将执行9.5%的存款准备金率。
在今年两会闭幕后的第一天,即3月17日下午5点,央行官方网站发布公告: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这是继央行半年来连续几次上调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后,首次上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4月5日(周四)下午17:19宣布,将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是央行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采取的最新举措,旨在控制由此造成的信贷扩张和投资反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自去年六月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此,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了10.5%。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将增多,用于放贷的资金将减少。以央行最新公布的数字计算,到2006年11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3.44万亿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意味着将一次性冻结商业银行流动性资金约1672亿元。
央行曾在去年7月5日、8月15日、11月15日,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每一次上调的幅度都是0.5个百分点。2007年4月16日的提高准备金率行为已经是央行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的第五次上调了,此五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措施预计可以冻结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约为9000亿元。由于改变准备金率的行为会引起经济上过分突然和强烈的变化,容易导致利率的迅速升高,银行信贷紧缩,投资支出大量缩减以及GDP和就业的大幅度下降,因此世界各国一般极少采用。
由于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具有如此巨大迅速的效果,而央行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五次提高法定准备金的行为可以说是疯狂愚蠢。要详细分析一项货币政策的具体效果,至少要观察3-6个月的时间才能行,因为一项经济政策从颁布,到它所起的具体作用充分显示出来,一般要2-3个月左右的迟滞时间。因此可能在你判断经济过热,流动性过剩的时候,其实通货紧缩的种子已经在经济内部慢慢发芽了。
短期间内,9000亿的银行资金被冻结,货币供给量突然减少。但与此同时,国内的物价还在上涨,GDP也以10%的高速在增长,根据MV=PQ的货币交易方程式,P,Q都在继续增长,而V在短期内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所以经济体对货币的实际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货币的供给量却由于央行的紧缩措施在持续减少,货币将会呈现不足的局面,利率升高的压力加大,企业获取银行信贷的难度也在加大,企业会发生资金流动困难。不过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货币不足的程度较小,使得这些方面问题还不严重,但是随着物价的继续上涨,产品供给能力的继续高速增长,货币紧缩措施的继续,货币不足的程度将越来越严重,企业流动性资金越来越紧张,利润持续下滑,投资大幅度减少, 公司破产事件不断增加,等到GDP和就业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过度的货币紧缩措施已经对经济造成了严重伤害。到了这个时候,再采取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法往往效果不显著,因为经济发展常常是启动难,停止容易。
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衰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79年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采取控制货币增长率的通货紧缩措施,结果造成了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经济衰退,从1979-1982年,美国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由5%上涨到1982年的10%。
央行采取各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提高银行存贷利率,缩减信贷规模,控制货币增长率------等等。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事与愿违,把资金从实际经济赶到了金融,股票,房地产领域里去,从而造成资产泡沫经济。因为实际经济的盈利率一般相对较低,较为稳定,而且对利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非常敏感,那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很有可能最为压制了实际产业经济的发展。实际经济发展的无力,会使得资金向金融、股票、房地产市场流动的吸引力增强了,但是相对于这些市场上短期内可能高达百分几十的投机利润率,政府的紧缩性的政策和高利率政策,在资产泡沫崩溃以前,影响往往不大。一个过于紧缩性的政策可能的后果是,资产泡沫兴起、崩溃,经济陷入衰退。
由于经济政策的迟滞作用时间,预计央行通货紧缩措施的效应将会在2007年9月份左右才开始充分显示出来,到时候,利率上升,企业投资支出大幅度下降,利率敏感型的消费支出也下降,企业获取信贷越来越困难,流动资金异常困难,资金链紧张,企业利润大幅减少,破产危险加大,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那么经济就会陷入衰退之中。
其实目前所谓的货币流动性过剩和经济过热是一个彻头彻底的谎言,我国目前投放的大量货币是以美元储备为依据来发行的,就算是美圆储备的数量再巨大,那也是我国的出口商品换来的,是老百姓用出口产品挣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真金白银的美圆,是具有真实国际购买力的美圆。以我国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来换取美圆,只不过是物物交换的一种体现,难道我们不可以用美圆到国际市场购买产品吗?这怎么可能会产生什么流动性过剩。而且世界上不少国家治理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的作法,就是依据美圆储备来发行本国货币,因为美圆是真金白银的主要国际货币,具有国际购买力,根据美圆储备来控制货币发行,是控制政府滥发货币的一种可行方法。
经济过热?究竟什么叫经济过热?它的准确定义是什么?GDP年增长率在10%以上就是过热吗?根据伟大的萨伊定律,在没有信用膨胀的情况下,需求必然等于供给,何来经济过热?经济学中,只有“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就是货币流通量持续增长,致使物价普遍持续攀升的经济现象。在那些谈论“经济过热”的人看来,基础建设投资大是个问题,房地产价格高是个问题,劳动力工资增长是个问题,贸易顺差持续加大也是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经济过热”的问题。
然而,在认识“萨伊定律”和“通货膨胀”概念的经济学者看来,这些“问题”的本身,统统不是问题,是伪经济问题。如果说,要关闭一些本来能够盈利的私人工厂、停止一些本来可以批出的居住用地、少盖一些本来可以缓解居住需求的房子、减少一些工业产品的出口,就是抑制经济过热的话,那也就等同于变相地降低经济可能的最大产出,降低了经济原本的运行效率。而相反,我们毫无疑问地认为,基础建设投资增大是好的,房地产价格攀升是正常的,劳动力工资增长是必然的,而贸易顺差持续加大是最不值得担心的。唯一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本身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换句话说,只要政府合理控制货币的市场投放量,使人民币的货币流通量保持合理和稳定,继续保持金融体系保持稳定,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防止出现大的金融信用波动,那么我们就始终可以高枕无忧,经济危机是不会无缘无故发生的。
出于对一个经济谎言的恐惧,使得央行采取了错误的通货紧缩措施,而与此同时,2007年,中国经济衰退的序幕也在因此而缓缓拉开,预计在2007年的9月份左右,经济紧缩的风暴就会开始肆虐神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8:29 , Processed in 0.1325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