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160|回复: 12

[【文史类原创】] 工作偶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7 01: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
近来上课之余,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一点认识,主要有以下两点。

1、悲愤是一种求学著书的好状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朱熹)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去启示他开导他;告诉他(四方形物体)一个角,他不能触类旁通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更多更深的知识。举一反三的成语即由此而来。愤与悱不仅对学习重要,而且对做学问也是至关重要的。思如乱麻理而愈乱,所见所想与内心原有之观念严重背离,“行弗乱其所为”。在内心与外在的激烈冲撞中,人们开始探究其缘由所在,在悲困烦闷中逐渐寻找新的出路,于是好的作品或成果便产生了,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做学问就像是弹奏乐曲,美妙的乐曲产生于多次练习的手,好的学问倾爱那些历经世事沧桑锤炼的人,比如上述之文王、孔子诸贤。反观今之作家成名之后就再写不出好作品,可能就在于成名之后生活环境的提高反而限制了内心悲苦状态的产生,没有这样一种创作状态,好的作品也就无从谈起。
2、学习中的麻木与悲愤
  就学习而言,鄙人以为学习实际上就是将知识逐渐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疑惑。有了疑惑,才会去探求,在探求、释疑与再疑惑的反复拉锯中,知识逐渐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完成一个较系统的学习过程。只有遵循这个规律,教师所谓的“传道、授业与解惑”的职责才能实现;也只有这样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才有意义。然而,学生久受应试教育之压抑(07年历史专业考研专业课竟然是全国统一命题),逐渐适应了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在被迫接受与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过程中,丧失了内化知识的欲望而变得麻木。这种麻木的状态与悲愤著书的状态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鄙人带过大四的课,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本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这一年龄阶段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但是他们不仅如此,而且对讲课内容也无动于衷。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重新发现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主动和积极地探索学习方法,彻底摆脱填鸭式的被动地位。然而事实是很多大四学生毕业时会说大学四年没学到多少东西,具体的知识很容易淡忘,知识内化之后的积淀又没有多少,倘若就业不理想,就很容易产生这种失落感,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夜深思路杂乱,下笔不能成文,望各位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ll1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4-7 21: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学习动力来说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被动的学习,也就是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即所谓的客观因素。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悲愤”。这样的情况下,学习已经不仅仅是自我娱乐和自我升华的简单过程,而是一种抱负,一种为了自己或别人出人头地的奋发状态,往往可以发挥很大的学习潜力。放眼古人,很多都是愤而成名,悲而成书的。但是,从深层次来说,不是是正确的学习途径,因为人类自身的抗拒性会阻碍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对自我意志力的一种考验,意志力强的就可以战胜极度反叛的心理从而让学习有所成效,但是更多的可能还是让学习不再是报负,而变为一种包袱。然后麻木,反常,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问题。
  第二就是主动的学习,也就是学习者自己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即所谓的主观动力。这样的学习动力往往是因为自己对所学的东西,方向感兴趣,有钻研的欲望,从而从内心就是主动欢迎这样的学习的,对这些人来说,学习不是一种包袱,而是真正的一种乐趣,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是自己用心去了解周围知识。所以,他们尽管整日埋头苦干,但是决不觉得枯燥和无味,反而是充分吸收了精神食粮,是一种灵魂上的升华。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劲,而且容易出成果,成绩往往会出类拔萃。
  大学的学习方式,应该说还是停留在被动的层次,这也是因材施教的最大障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21: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兄弟说的在下身有同感,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7 2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悲愤出诗人”只是一类写作者的最佳写作方式,另一类作家则完全相反,只有心灵宁静平和时才能很好地写作。巧的是,现代鲁迅周作人两兄弟恰好分别是这两类写作者的代表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7 23: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柏杨、梁实秋好不好呢?

当让,这两个好像更多的偏于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8 22: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是外在的,只有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真正的知识。就像建构主义所认为的,知识是客观的,但每个人所理解的知识是不同的,是个人内在的主观建构。也就是楼主所说的内化。不能转化为智慧的知识都是死知识,是外在于学习者的没有生命的东西。
  按照奥苏泊尔的分类,学习分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而现在可能还存在很多无意义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考试过后也就跑到九霄云外不属于自己的了。呵呵,我看有些只是就像衣服,有些却像食品,像食品的知识可以被身体吸收点利用,而衣服型知识可能就是身外之物了。呵呵,比喻不科学不严谨了。
  不管怎么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迫切的学习需要,就像园地有朋友想做自己的gif,就会彻夜不眠获得真经,当然这种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16: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真是回味无穷。从教育经验转到创作经验,让我想到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的第一封给这位年轻人谈写诗“经验”:

“你在信里问你的诗好不好。你问我。你从前也问过别人。你把它们寄给杂志。你把你的诗跟别人的比较;若是某些编辑部退回了你的试作,你就不安。那么(因为你允许我向你劝告),我请你,把这一切放弃吧!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

里尔克的“我必须写吗?”这个基本而又严厉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9 22: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觉得很对哪
但是在现实中不大容易做到,可能有好些个原因吧.
现在大学上课都是大班,老师与学生接触仅是上课有限的几十分钟,不可能去关注挖掘每个学生.
(这点没法和古代比)
再有,咱们的学生大多数从小就是接受填鸭教学,你不可能期待他一上大学就有所改变.老师管得少,自己又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就会出现LZ说的情况了.
就我的经验,好学又会学的有,不过只是少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0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的心得到知识,宁静的心得到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2 22: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来妙笔发言了,看了诸位的高论,颇获启发,今天也谈点管见吧。
“在内心与外在的激烈冲撞中,人们开始探究其缘由所在,在悲困烦闷中逐渐寻找新的出路,于是好的作品或成果便产生了。”zjiacai兄把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创作论联系起来,富有洞见。但我认为“不愤不悱”里的“愤”和“发愤著书”里的“愤”涵义并不完全相同:前一个“愤”主要指学习过程中的郁结不通的心理状态,属于学习心理学中的范畴,而后一个“愤”则是由将个人遭遇的人生挫折、痛苦、不幸升华为强大的创作动力和指向终极价值的创作实践过程,属于创作心理学中的范畴。历史上最伟大的文艺作品许多是“发愤”的产物,古代文学史上杜甫的诗作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经典代表。不过广义上的“发愤著书”的基点不一定是个人生活的困苦,楼主谈到“悲愤”和生活环境的关联,也需要更加全面地看,比如从个人的物质生活状况而言,鲁迅的收入在当时是很高的,但他的“呐喊彷徨”炽烈入火,喷薄而出,是否有“发愤”的创作心理并不能仅用个体日常生活状态来判断衡量。borhes 兄提到了创作心理中的两类不同情形,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的“美文”、“闲适小品”、“幽默小品”都不是“发愤著书”的产物,个人认为创作心理中起作用的因素非常复杂,和作家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生活境遇、世界观、人生观、文艺观等都存在方方面面的关联。但总的来说,“发愤著书”产生的经典作品在文学史上居于最高的位置,西方文学史上也是如此,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卡夫卡等等,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中也说道历史上悲剧比喜剧的地位更高。
zjiacai兄说的“学习中的麻木”,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尚缺乏学习过程中的“超功利性”,学习既是一个要实现具体目标,如高考取得高分、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功利行为”,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超越功利的心态,就像孩子总喜欢问“为什么”,如今我们缺乏这种纯粹的求知兴趣和渴望,总希望通过受教育去取得某些具体利益,当然这也是很重要的,但不可成为学习的唯一动机。否则就会以非常狭隘的实用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学习,学了这有什么用?我提问有什么用?能给我加分吗?能帮我找到一个待遇好的工作吗?……尤其是某些人文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更容易受到这种观念的冲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16: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诸君所谈,观后颇受启发。
悲愤的确是一种求学著书的好状态,悲从心起,便有所感,感而有发。屈原因流放而创《离骚》、《天问》和《国殇》;司马迁则在受到宫刑后,写出了史学巨著《史记》;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狱中写出了《中国人史纲》……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除了悲愤著书外,我认为,这些悲愤者,还善于思考,敢于直面现实,针砭时弊。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司马迁把把“明天人分际”,改成“究天人之际”,把“通古今之义”改成“通古今之变”,一二字之差,意义就大不一样。其《酷吏列传》直接影射汉代司法制度;柏杨对历代的刑律制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在《中国人史纲》中,这部分的内容最为精采。
悲愤出动力,思索出真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5: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悲愤也就是收到刺激:身体上的;心灵上的。
1 身体上的只能产生短时间的效应,不能持久。甚至产生副作用,导致放弃求学。现在的新闻、报纸不乏这样的例子。孩子在父母的鞭策下,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杀人等等。虽然有司马迁则在受到宫刑后,写出了史学巨著《史记》但他收到的主要是心灵上的伤害。
2 心灵上的是主要的作用力,起主要作用。悲而致愤,奋发图强。求学、著书等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6: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上所说的几点看法:
1.身体上的损伤和心灵上的刺激并不能割裂,有些发奋著书的主体正是当身体缺陷、损伤时采取升华型的反应,如“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左丘明、孙膑在失明和身体遭受仇人残害时难道内心不痛苦吗?但他们都在身体遭受痛苦之时,将心灵刺激升华为发奋的动力,最终获得人生的辉煌。司马迁也属于这种情况,当然汉武帝对他的心灵伤害包含了明显的人格侮辱。
2.楼上所说“孩子在父母的鞭策下,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杀人等等。”是太自我中心,不能作出正确的心理应对导致的,而且不一定是在挨打后发生的,如父母稍加训斥,心里稍不如意,便离家出走。这实际还是个心理问题。
发奋著书理论不仅在创作论上富有意义,而且回答了人应当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9:13 , Processed in 0.24511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