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56|回复: 2

[【文史类】] 论汉字的同音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5 2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汉字的同音现象


(一)
 
同音字词的存在,并不是汉语所特有的现象,但是汉语中的同音字比较多,这的确是事实。现代国际上使用比较普遍的英语,也存在着一些词汇同音的现象。如:eye-I,for-fore-four,hear-here, in-inn,know-no,meet-meat,or-oar-ore,right-rite-write-wright,son-sun,等等。但它们在整个英语词汇中的份量,是微不足道的。汉语则不然。汉语共有四百多个音节,如果把声调的区别也作为不同的音节来看待,也只有一千三百多个,而汉字的总数在五万个以上。当然,这五万多个汉字,其中有四万多个在现代实际上已停止使用,可以不去考虑它们。如果以一般字典所收的八千字为计算对象,那么,平均每个音节也有六个同音字。而同音字的分布又是不平衡的,有一部分音节的同音字远远超出了这个平均数。虽说字并不等于词,但常用的多数汉字都是构成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的词根,而且可以独立当词使用的汉字数量仍然是相当大的。要研究汉语的特点,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西方语言学者曾经认为汉语是“孤立语”,是一种发展程度很低的语言;他们又认为英语是“屈折语”,是一种发展程度很高的语言。事实上,现代英语出现了某些接近汉语的现象,如;复合句中连接词that的省略,动词不定式前面to的省略等等。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曾指出,欧洲语言,特别是英语,都有向汉语特点发展的倾向,因而他认为汉语是一种高度进化的语言。【1】
如果以汉语和日语来比较,那么,它们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而日语中的同音字词也比较多。其原因当然也并不是由于日语是“粘着语” 。那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为什么都存在着同音字较多的情况呢?那是因为汉语和日语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使用汉字。因此,可以认为,同音字较多这种情况与语言的发展水平无关,而与汉字的使用有关。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语言的书写符号。但文字的系统一经形成,它又会给予语言以影响。王力说:“语音的演变,对文字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文字的形成对语音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汉字的读音是由汉语所决定的,但汉字的特点显然对汉语语音也发生了某些影响,同音现象就是这种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汉语的同音字词较多,也不是固有的现象,而是历史的产物。
根据一部分学者对汉语的研究,我们得知汉语在上古时期音节中的辅音较多,因而可能构成较多的不同的音节。而那时的词汇总数又较现代为少,这样,同音字并不是很多的。高本汉认为古代汉字读音是有辅音群的。【3】王力说:“上古汉语的语音是很复杂的:声母、韵腹、韵尾,都比现代普通话丰富得多,和中古相比,也显得复杂些。”【4】
古代汉字的读音,塞音声母有四套t,t‘,d,d‘,即既有清浊之分,又有送气不送气之分。还有一些复辅音声母。如gl-,kl-,bl-,pl-。辅音韵尾有:-m,-n,-ng,-p,-t,-k,-b,-d,-g,但是声调并没有形成。《诗经》和《楚辞》中有韵脚,但并无可以构成平仄对仗的痕迹。
到了中古时期,复辅者声母分化为单辅音声母,浊辅音塞音声母开始消失,-b,-d,-g,这些浊辅音韵尾也逐渐失落,而声调却发展起来了。有了平上去入四声。入声字均以-p,-t,-k,这些清输音为韵尾。
在现代北京话中,除了m-,n-,l-,r-,这几个声母外,浊辅音声母都消失了。辅音韵尾徐了-n,-ng之外,全部失去了。入声不存在了,平声则分为阴阳两个声调。
汉字读音的这种变化,总的倾向是音节中辅音逐渐减少,并引起音节的合并简化。增多了汉字同音的现象。这种变化,我们从同音字的现状中,也可以找到痕迹。
现代汉语中,同音字比较集中的音节,有三种类型:
一、j-,q-,x-,这一声母系统的某些音节。
二、-an,-en,-in,这一韵母系统的某些音节。
三、某些单元音音节,如:bo,fu,li,ge,zhi,yi,等等。
j-,q-,x-,系声母系统中的同音字,在古代和某些方言区,有的字读成z-,c-,s-,开头,也就是有所谓尖团音的区别。如:响,读xiang,想,读siang。现在s-合并于x-。-n系韵母系统中的同音字,在古代和南方某些方言区,有的字读成-m收尾。如:难,读nan,南,读nam。现在,-m合并于-n 。某些单元音音节中的同音字,在古代和某些方言区,有的字读成入声。如:衣,读平声,一,读入声;浮,读平声,福,读入声。现在衣一同音,浮福同音。
这些情况表明,由于辅音的合并和失落,使原来不同音的字变为同音字。显然,这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三)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
汉字是表义文字,它不能精确的表达汉语字词的读音,用北京土话来说,只是“大概齐”而已。这在古代就已如此。楚国有一位大臣的名字,《战国策》作“棼冒勃苏”,《史记》作“申包胥” 。这两个名字韵母相同,声母中很可能有复辅音。古代的形声字,其音符有的取声同,有的取韵同,只是近似的读音。古代的假借字,其读音并不完全相同,用训诂家的话说,就是所谓“一音之转”。古代还有许多联绵字,同一字而有种种不同的写法,其读音也往往不一致。但是实际上却是同一个词。如:委佗,委蛇,萎移,逶迤,倚施,倭迟,郁夷,瓯臾,污邪,虚邪。这些都是汉字不能精确的反映口语读音的表现。为了使这些近似的读音不致相差太远,就必须保持某种 “公约数”,例如保持同一个辅音或元音,其结果就可能发生掐头去尾的变化。西方语言中也有类似的变化,可见这一现象带有普遍性。英语中以kn-,wr-,开头的词,k,w,不发音,以h-开头的词,也有一些词不发音,以-e结尾的开音节,几乎所有的-e都不发音。法语中这种现象更显著,甚至表示名词复数词尾的-s都不发音,单复数读音相同。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汉字自从隶变以后,从汉代开始,它就四四方方,不管笔画怎样繁简,在纸面上所占的面积,个个相等,整整齐齐,独立而不相连。读起来一字一停顿,便自然需要在时间上也个个相等。这么一来,就可能发生截长补短的变化。复辅音声母读起来不符合这一要求,一是发音时口形变化较大,二是读起来时间稍长,就慢慢的向单辅音转化。由于同一原因,跟元音结合得不紧的辅音尾就可能失去。并且入声读起来显得急促,需要延缓读音时间,也起了变化。这样,在多数情况下,音节就只由一个辅音和元音相拼,顶多再带上-n,-ng之类与元音结合得紧的鼻辅音尾。有时甚至没有辅音,全由 元音构成。这就是罗常培所说的“修短揆均,字必单音” 。【5】
我们这里并不是说汉字由一种读音变成另一种迥然不同的读音,而只是说,由于汉字读者可能产生掐头去尾、截长补短的变化,使汉语音节的音素结构改变了。也就是说,使汉语的音节趋向于单辅音结构(指多数音节中只有一个辅音)。这种简化音素结构的倾向,必然使汉语的音节总数减少,而使许多原来不同音的字可能变为同音字。为了区别新产生的同音字,于是又出现了这种情况:“飞禽即须安鸟,水族便应著鱼,虫属要作虫旁,草类皆从两草” 。【6】这些便是看起来明白,听起来难辨的同音字。
多辅音结构(指音节中有辅音群,或元音前后都有辅音的情况,亦即有两个以上的辅音)的消失和单辅音结构的形成,是和汉字形体的整齐划一相联系的。字形上的整齐划一,引起语音结构的整齐划一。日语汉字训读没有遵守一字一音的原则。那是因为汉字与假名连用,不存在整齐划一的要求。不过,汉字读音这种单辅音结构,不仅使同音现象增多,而且读起来也显得单调。赵元任曾用63个同音shi字,写了一个《施氏食狮史》的故事,但这63个shi字,声调是不同的。【7】可以认为,汉语音节的单调,必然要在其它方面求得补偿和发展。王力说: “汉语语音简单化,并不意味着汉语的损失,它在别的方面得到了补偿。”【8】这一补偿,就是声调逐步形成起来。
声调的起源,最初可能只是辅音或元音的分类区别。因为有了客观需要,才逐步发展起来。这样说有下列几点根据:
一、阴调和阳调的区别,是由清辅音和浊辅音演变而来。王力说:“声调的阴阳和声母的清油是有对应关系的,清音平声字发展到阴平,浊音平声字发展为阳平。”【9】这就是说,辅音的清浊,转化为阴调和阳调。
二、大部分去声字,是由失落了-b,-d,-g,浊辅音韵尾的字变成的。【10】
三、入声就其实质来说,不是语音的调值问题。王力说:“上古声调以元音长短为其特征。”又说:“严格地说,促是音质的问题,不是音高的问题,不应该认为声调的一种。”【11】《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所谓长言之即读长元音,短言之即读短元音。也就是说,入声与其它声调的区别,不在调值,而在于元音的长短。入声的元音读得短促,后面有辅音尾-p,-t,-k,形成了一个闭音节。这正如英语中i:和i,u:和u,的区别一样。同样,日语中的促音,也相当于汉字的入声。日语在音读汉字时,只区别入声,不区别具它声调,也可以说明这—点。
四、黄季刚曾考定“古无上去,惟有平入” 。【12】联系《公羊传》上的一段话,可以作这样的解释:上古字音可以分为两大类,而以元音长短为其标志。长元音归入平声类,短元音归入入声类。名为平入,实际上并不是声调的区别。
五、从平上去入,到阴阳上去,看起来是增加了一个声调,又减少了一个声调,实际上是汉字声调最终形成的标志。入声的消失,并不意味着汉字失去一个声调,恰恰相反,它说明了汉字的读音,由元音长短来分类的原始形式,最终让位于声调。
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声调是在不同的元音和辅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多辅音结构的消失,与声调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声调是多辅音结构消失过程中的一种转化和补偿,也是汉语音韵上的一种独特的创造。它使得汉语音韵变得富有音乐性,并使汉字同音字情况有所缓和。

(四)
 
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都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因此,语言文字中的变化,并不是自行发生的,而是与人类的历史,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的。汉语音节趋向单辅音结构不仅与汉字的特点有关,还与使用汉字的社会条件,历史条件有关。而且正是历史发展通过汉字发生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带有典型性的历史阶段。人民在封建社会中,几乎被剥夺了掌握汉字的权利,而人民的口语,又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这样,汉字的读音就有可能不受口语的严格约束,而发生如前所述那种掐头去尾、截长补短的变化,形成一种与口语对立的文言。反过来,文言又通过政治、教育的途径,把这种变化带给口语。吕叔湘认为汉字是文言的物质基础。【13】这一性质,不可忽视。
不过,这种影响也是不平衡的。前面谈到的语音演变,是指北京话而言,而在南方的某些方言中,古代读音,如浊音,辅音韵尾,入声等却还保留着一些。南方方言区使用的也是汉字,为什么南北不同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北方变化大,而南方变化小呢?这可以认为:在北方,汉字对语音的影响较大,而在南方,口语对汉字还保持着较大的约束力。
这样说,有以下几点理由:
一,北京从元代开始,就已形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字有可能凭借政治力量,对北京话的语音施加影响。而元代以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通常也在北方。北方方言,被称为 “官话”,说明了它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少数民族掌握政权的局面,特别是北方。他们的统治,有的长达好几个世纪。他们在掌握政权,取得统治地位以后,接受了中原文化,逐渐与汉族融合。而这种融合过程,主要的是通过汉字记载下来的文化典籍进行的。他们之中,甚至出现过有影响的作家。如萨都拉,蒲松龄,纳兰性德,文康,老舍等。一个取得统治地位的少数民族,通过汉字来接受汉族文化,必然会对汉字读音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常常是合并音节。这,我们可以从日语汉字音读上得到一个旁证。那就是很多原来不是同音字的汉字,在日语中却音读为同音字。日语汉字读音不超过250个音节。这种情况,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汉语音节会发生合并简化的现象。
三,北方是好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地方,这又恰恰跟我们对汉语发展的时代划分相适应。在上古音到中古音时期,发生过五胡十六国。在中古音到近代音时期,有辽、金、元的政权。在近代音到现代音时期,又有清朝的统治。可以认为,这些历史变迁,给汉字读音的变化准备了条件,并通过汉字而影响北方方言的语音结构。
四,南方方言区,是汉族开拓移居的去处,那里又离政治文化中心较远。封建时代的官员,常常因为贬谪才到那里去。可以想见,汉字对口语的影响要小些。那些地方现在仍存在着口语音和读书音的区别,正是口语与汉字处于分歧状况的一种反映。方言语音的差异,汉字影响不平衡是其原因之一。
当然,南方方言区除了保留一部分古代读音外,它也有声调,并且还不止四个。不过,前面已经指出,入声的消失,是声调形成的最终标志。就这一点而论,南方方言声调尽管更复杂,却还保留着语音分类的痕迹,不能认为它已经超过北京话声调的发展阶段。
上述种种情况,使北京话的同音字现象,较之南方方言区要更多一些。
 
(五)
 
根据前面分析,结论可表述如下: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特别是少数民族通过汉字来接受汉族文化,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引起汉语音节的简化,出现了汉字同音现象。
汉字同音现象,带来了相混的缺点,使文言只能看懂,而不容易听清楚。以致现在询问姓氏时,也要问弓长张,还是立早章?不过,在现代汉语中,语言交流似乎并没有发生严重的隔阂,它本身显然存在着一种制约机制。这一机制,包含下列情况:
一,现代汉语出现了大量的多音节词。而且许多单音节词,也可以用双音节词表达。
二,汉语中逐渐发展并形成了丰富而完备的数量词系统,类似英语中冠词的作用,有利于区别名词动词。如:一只鸡,一张机(鸡机),一只鸭,一颗牙(鸭牙),画一张,划一道(画划),等等。
三,绝大多数成语取得了固定的四字结构形式,有限定的作用。如:生龙活虎,振聋发聩(龙聋),杯弓蛇影,易守难攻,群龙无首(弓攻,守首)。
四,对偶,复叠的句式,在修辞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也有某些限定的作用。
这些情况为汉语所特有,在西方语言中是少见的。这些语法修辞的功能之一,是起限定作用,使得同音字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相混。当然,这些还需要作专门研究。
~~~~~
附注
【1】Bernhard Karlgren:Sound and Symbol in Chinese
【2】王力:《汉语史稿》上册
【3】Bernhard Karlgren:Philology and Ancient China
【4】王力:《汉语史稿》中册,另见《汉语音韵学》
【5】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
【6】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7】赵元任:《语言问题》第十讲
【8】王力:《汉语史稿》上册
【9】王力:《汉语史稿》上册
【10】李荣:《北京口语语法》
【11】王力:《汉语史稿》上册
【12】黄季刚《音略》
【13】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ll1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4-5 21: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是世界语言的文化宝藏
每个字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从而进化到最简单又最能表达其意思的程度
汉字,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符号
古代的甲骨文,象形字,形声字都不止止是那个时代的一种语言符号,而且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可以让汉字作我们的母语
外国人都觉得汉语很难学,就是因为它沉淀了历史的辉煌,世界上很少有哪种语言能有汉字这样长久的历史
虽然目前世界语言还是英语,但是从研究的价值来说,英语没有汉字这样深的内涵,汉字不仅仅是种交流的工具,更多的来说也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和民族历史文化的代表。
  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因为汉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5 21: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邱崇丙文集

注:本文集转移到汉语与中国文化专栏

2006/04/11 《民国时期总书目》述评

2006/03/27 《论汉字的同音现象》遭遇侵权

2005/12/31 《识文断字》序言

2005/11/17 俗语界说

2005/11/17 俗语与叠映句式

2004/08/01 论汉字的同音现象


邱崇丙(国家图书馆研究员)[qiuchb1226@yahoo.com.cn]

作者简介:1932年出生,江苏淮安人。历任北京经济学院汉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国家图书馆文献研究员、民国时期总书目常务副总编辑,北京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著述:
《俗语五千条》,1983年出版,1984年二次印刷,48万字。
《俗语常言词典》,1991年出版,80万字。
《浮生六记》注释,1993年出版,9万字。
《千百年眼》译注,2001年出版,52万字。(译注者署名曾被侵权)
《俗话说得好》,2003年出版,2004年二次印刷,28万字。
《玉盘珠响—唐宋词精品赏析》,2004 年出版,2005年二次印刷,22万字。
《孙子兵法》译解,2005年出版,16万字。
《吴子兵法》译注,2005年出版,6万字。
(转自:http://www.yywzw.com/hanzi/putonghua/putonghua-qcb.html
================================
谢谢楼主的转帖,质量都很高。
但请至少注明作者和出处。您的两个转帖都有这微瑕。
再谢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8:43 , Processed in 0.3032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