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yq228

[【主题讨论】] 《论语》外編看孔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12 11: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5.2 无功不受禄,趣驾别景公

【原文】《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 孔子見齊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爲養,孔子辭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駕而行 。

【大意】 孔子拜见齐景公,齐景公要拿廩丘一个邑的收入给孔子作俸禄,孔子不接受。孔子回来跟弟子们说:“我听说过,君子作多少活就那多少工资,既不多要,也不少拿。现在我拜见齐景公,他不能推行我的主张,却要赏赐我廩丘一个邑的收入,他也太不知道我孔某人的为人了。”于是,孔子让弟子们赶紧驾着马车离开了齐国。

【一笑按】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古代一个人的谥号是死了以后才给出的,齐景公活着的时候一定不叫齐景公,就像齐桓公活着的时候是不叫齐桓公一样。所以,这也许只是一个传闻,甚至也许纯粹是子虚乌有之事。当然,也不能单凭文辞来看事件的真实性,后人转述前人真事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个故事还记载在《說苑》等書中,《晏子春秋》里记载的是景公想把“尔稽”这个地方赏赐给孔子,晏子以为不可。《墨子》记载的是景公想封孔子于尼溪。这几个地方,大概说的是同样一件事。这里,可以引述其他几个相关记载来分析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简单讲了一下孔子去见齐景公,景公听了孔子的游说,很高兴,就许诺要拿一个邑的收入给孔子作俸禄,却没有重用孔子的意思。于是孔子说,齐景公太不了解我孔丘的为人了,我堂堂一个君子,无功不受禄,没有做事却拿工钱就是不义,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干的。于是马上离开了齐国。
  在《晏子春秋》中,原文是这样的:

  《晏子春秋•外篇下》 仲尼之齊,見景公,景公說之,欲封之以爾稽,以告晏子。晏子對曰:「不可。彼浩裾自順,不可以教下;好樂綏于民 ,不可使親治;立命而建事,不可使守職 ;厚葬破民貧國,久喪道哀費日 ,不可使子民;行之難者在內,而傳者無其外 ,故異于服,勉于行,不可以道衆而馴百姓。自大賢之滅,周室之卑也,威儀加多而民行滋薄,聲樂繁充而世德滋衰 。今孔丘盛聲樂以侈世,飾絃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趨翔之節以觀衆,博學不可以儀世 ,勞思不可以補民 ,兼壽不能殫其教,當年不能究其禮,積財不能贍其樂,繁飾邪術以營世君,盛爲聲樂以淫愚其民。其道也 ,不可以示世 ;其教也,不可以導民。今欲封之,以移齊國之俗,非所以道衆存民也。」公曰:「善。」於是厚其禮而留其封 ,敬見不問其道。仲尼乃行。

  《晏子春秋》记载很详细,大意是说,齐景公本来真心想重用孔子,没承想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晏婴出来反对这个事,说孔子这个人傲慢又自以为是,不可以派他去教导百姓;喜欢礼乐又对百姓宽容,不可以派他去治理百姓;重视修身却厌倦具体事务,难以忠于职守;主张厚葬会劳民伤财;主张三年之丧又会浪费百姓大量时间,不可以让他作父母官;德行的养成难就难在内心的修养,而儒者们只重视外表的修饰,他们穿着奇特的服装,很在乎自己的形象,这样是不能教化老百姓的。自从周王朝衰败以来,礼仪越来越多,民风却越来越坏,流行音乐充满社会,人们的德行却日趋衰微。现在孔子用声乐歌舞聚徒教化,用繁琐的礼仪来让百姓效法。他们的博学不能做百姓的榜样,让所有人都博学多才是很不现实的,他们整天思考问题却无补于事。人们一辈子甚至几辈子也难以学完他们的礼教,到老了还学不明白;人们积蓄的钱财供应不了礼乐的靡费。他们花言巧语来游说君主,大搞礼乐来愚惑百姓。他们的主张是不能做示范的,他们的学问是不能教导百姓的。国君如果想用孔子的那一套东西来教化齐国的百姓,那是行不通的。于是齐景公就厚厚地赏赐孔子一些钱财,没有给封地。很快会见了孔子,却不问他的学说。孔子一看这样,就离开了齐国。

  《墨子》的记载和《晏子春秋》差不多,原文就不录了。
  这些记载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夫子自身的品格,二是各家对夫子及其学说的评价。就第一点来说,夫子确实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洁身自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不容易。《论语·颜渊》里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我可以要求自己做,却很难要求别人也这样做,那么只能先洁身自好,再温和地劝诫别人,别人不听就算了。《說苑•立節》里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

  曾子衣敝衣以耕 。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爲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鲁君听说曾子穿着很破的衣裳在耕种,就派人找曾子,说送给曾子一个邑,以用做生活补贴。曾子不要,鲁君又派人去,曾子还是不要。使者就说,“这又不是你求着他要的,是他自己要送给你的,你为什么不要呢? ”曾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无缘无故接受了别人的东西,心里就会害怕;到处给人送东西,心里面就会傲慢。即使是你真是愿意送东西给我内心不傲慢,我内心能不害怕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鲁君所赐。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能让一个人保持晚节。”
  常言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无功受禄,就是不义,做了不义的事,就是没有守节。《论语·述而》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的是孔子的一贯品格。
  至于另一面,时人评价孔子,意见也不一致。在这件事上,晏子所言也未必没有道理。盛声乐,隆礼教,确有其利,然而也确有繁文之弊 。晏子之论固可备一说,然学术之论,各有所见,亦各有所蔽。《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埶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欲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埶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荀子.解蔽》)荀卿子所论,可谓至言。

  何种原因使孔子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里并不重要,孔子面对厚赏而不用的情况,如何处之?这才是这个故事的焦点所在。孔子行事,以义为准则,见利则思义。孟子曾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上》)孟子不愧是承夫子衣钵者。

  也许这不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但是这是一段经典的叙事。这段叙事精彩地展现了夫子不以利害义的守道精神。世人皆知夫子以“仁”行,以为仁者为柔弱屈膝之类,不知夫子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之言也。君主所赐,非大勇不能拒之。夫子之勇,守道之勇也。《论语.泰伯》载: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于此,可互相发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阅读此贴,忆及五年前读《孔子集语》,信手写就的若干小文,恍若有隔世之感。人生事多,眼前事皆比兴趣之事重要,兴趣之事遂成枯落。所谓种人之地,荒己之田。今日复检旧文,醉兄嘱之甚殷,不禁感慨系之矣,愿自今以后,断而复续,毋为笑柄!唯时间难许,仅能随手写就,难顾结构章法,醉兄见谅!

6 君子好学,内外兼修

6.1 见人以饰,交友以学

    孔子的学问以人为中心展开,历代学者公认其为“仁学”。仁者,人也,从人从二。以处理人际关系,关怀社会民生,注重人的心灵安顿等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体系,必然是以求善为旨归,强调与人为善。孔子认为,君子与人为善,仪容上做到恭敬端庄、举止得体,涵养上做到学识丰富、智慧高明。着装仪容主要靠打扮,内在涵养主要靠学习。

     《说苑·建本》记载: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池,水潦注焉,菅蒲生之。从上观之,知其非源也。

    《大戴礼·劝学》记载:孔子曰: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邪,水潦灟焉,莞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泉也!

    《尚书大传·略说》记载: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菅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

    这三段记载大致差不多,大概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异文,有的意思有点走样,但是大体上还是能理解的。“鲤”指的是孔子的儿子孔鲤。说明这是孔子在教导儿子,属于庭训之类。“君子”有很丰富的内涵,本义指领导者,在位者;后来指有德行的人;有时候也指有德行的在位者。孔子在“君子”的涵义扩展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孔子对儿子说,君子不可以不学习,与人约会见面不可以不梳妆打扮。和人见面如果邋遢不堪,就会让人觉得你不懂得尊重人,不懂礼貌,这样就难以在人际交往中立足。在与人交往中,着装正式,端庄随和,就会给见面者良好的印象,让人远远看见你就觉得可以亲近。而平时努力学习,有了才干,在与人交往中,对方就不但觉得你衣着得体、容貌端庄,而且还会觉得你有学问,是良师益友。

    比如低洼地带,雨水积聚,长满了水草,远远看去,绿油油,甚是好看,但是近处一看,就知道只不过是臭水洼地而已,怎么能和汩汩而出、源源不断的源泉相比呢?

    所以,与人打交道,要重视仪表,更要重视学习,提高内在修养。正所谓:见人以饰,交友以学;远而有光,修饰即可;近而逾明,莫过于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23: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6.2 君子三忧,知学与行

  《韩诗外传》一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三忧:弗知,可无忧欤?知而不学,可无忧欤?学而不行,可无忧欤?大意是说,正人君子最为忧心的有三件事:还有自己不懂的知识,能不让人忧心吗?知道了自己还有不懂的知识,却不能坚持去学习,能不让人忧心吗?学会之后,却不付诸行动,能不让人忧心吗?孔子讲君子之忧,一咏三叹,意味深长。

  “忧”,《说文》解释说:“愁也。”《玉篇》解释为:“心动也。”指的是因遭遇困难或预见某事而引发的内心苦闷不安的状态。因为有担忧,所以内心就会关注,并且竭力去促成有利的结果出现,避免有害的事情发生。人往往是这样,担心没吃的,就会想方设法搞来粮食;担心没文化,就会想尽办法拜师学艺。在中国,忧患精神是很古老的传统,《周易系辞传》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有忧患,就会愈加谨慎小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就能平安度过危险。所以“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谓是至理名言。孔子是一位有深刻忧患意识的智者,《论语》中记载了很多孔子关于忧患的经典论述。

  《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修德,不学习,不能改过迁善,是孔子所担忧的。修德与讲学,指的是求知治学;迁善与徙义,讲的是力行实践。如果人人都注重修养,努力学习,力行实践,社会风气就会积极向上,社会环境就会和谐稳定。这不正是《韩诗外传》孔子所说的“君子三忧”吗?《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以守道为使命,而不是以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目标。所谓“忧道不忧贫”。孔子的学生颜回,生活困难,一口凉饭就一口凉水,但是他不以贫困为忧,而以学习为乐。孔子很欣赏,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斤斤计较于物质利益,是小人所为。他说,“鄙夫可与事君也欤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也是担心的意思,《说文》解释说:“忧也。”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就很容易守不住原则和底线,铸成大错。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有很多担忧的事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没饭吃会令很多人忧愁;在房价高得离谱的今天,没房子住会令很多人忧愁。一般来说,看得越重,担忧就会越多。一个要成大事的人,要善于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能只担心房子与钞票的问题,房子钞票都是迟早的事。所谓“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最应当担忧的是自己在“好学”上做得不够,有没有守住“道”。那么怎样做才算得上“好学”呢?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可见,孔子所谓的“好学”,就是: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好,做事机灵,说话谨慎,遇事向高人请教。孔子给自己要求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甚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

  由于君子所忧的三个方面都可以说是做人的核心原则,一旦做到了,就不会有什么忧虑了。所以,孔子又说“仁者不忧”(《论语·子罕》)和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记载: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认为,君子努力地学习,坚持原则,反省自身,没有遗憾,怎么会有忧虑和惧怕?《荀子·子道》载: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則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孔子曾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韩诗外传》所记载孔子的这句话中,“一忧”与“二忧”讲的是“好学”,“三忧”讲的是“力行”,而整个三方面的“忧”均关乎荣辱,可以说是“知耻”。虽然语言简短,但是蕴含了智仁勇之道。他曾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又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还是子贡了解自己的老师,他说:“夫子自道也。”

  从某种意义上说,君子三忧,既是孔子强烈忧患意识的自况,也是他不断求知、不断学习、不断践行的生动写照。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来赞美孔子,名副其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2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6.3 为学六要,君子所慎

    《韩诗外传》六记载: 子曰:“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不以诚立,虽立不久矣;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孔子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如果不去学习而喜好自己思考,虽然也能增长知识,但不会有广阔的视野;去学习,如果行为侮慢,不注意修养,虽然也能学到知识,但是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不以真诚来立身行事,虽然也能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这样的立足是不会长久的;内心还不够真诚,却喜欢到处发表宏论,虽然话说得很多,但是人们不会相信;天生有好的资质,却没有学过君子之道,注重小事,忽视了大事,灾祸就会找上门来。孔子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为学应注意的六个方面:好学深思,敬身自爱,立身以诚,诚信慎言,志于闻道,为学务本。

  一、好学深思

   “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提到了学和思的关系。这是孔子极为重视的一对关系。孔子认为,光好思考还不行,还要好学习,好学深思,才能学有所成。他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经典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是危殆,犹疑难定。二是疲殆,精神倦怠无所得。“学”,《说文》解释说“觉悟也。”《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五说:“受教传业曰学。”接受教育,传承事业,就是学。可见,在古人看来,学习是一个觉悟的过程,一个认知、模仿、习得、实践的过程。再高明的道理,也只有通过学习和体验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礼记·学记》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美味佳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它的味道;好的学问,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它的好处。就是这个道理。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有的可以靠自己摸索,有的则需要靠学习别人的经验或前人留传下来的成果,两者不可偏废。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知识,能少走弯路,是被历史证明了的获得智慧的捷径。《尚书·說命》说:“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说的就是要多向古人的经验学习才能有收获。不过,由于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所以后人学习仍需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如果学而不思,就容易食古不化,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不知变通。《论语·子路》记载: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把《诗经》三百篇都背下来了,让他搞管理,却管不好;让他出公差,又拙于辞令。书背得再多,有什么用?孔子在这里批评的正是“学而不思”的人。

    与“学而不思”相比,“思而不学”则会导致闭门造车,狭陋浅薄。在自己努力思考的同时,不但要广泛地阅读,还要走出书斋,勤学好问,广交贤友。这样,学识才会渊博。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说“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都是讲要多途径、多方法进行开放式学习,不要独自一人冥思苦想。

    学思结合,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广泛学习,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这是孔子对如何学习的深刻总结。司马迁说:“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史记·五帝本纪》)既勤勉好学,又深入思考,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是一般浅闻陋见所能比的。

  二、敬身自爱

    “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慢,就是侮慢。侮慢其身,就是不敬身自爱。学习不只是学知识,还要学做人,如果做人做不好,不能敬身自爱,虽有学问,也不会受到尊敬。“尊”指的是尊贵,高贵。《孟子》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有三种人是尊贵的人,一是官做得大,二是年事高,三是品德高尚。这三种人中,只有修养品德一个途径不必依赖年龄和地位,通过自己努力就能获得。所以,《礼记·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君子尊崇高尚的道德品质,必然勤问好学。勤问好学之人,是敬重学问的人,也是敬重自己的人。这样的人,外表谦恭,内心虔敬。《易·坤卦》说:君子敬以直內,义以方外。君子内心上能守住一颗虔敬的心,行为上做到主持正义和公道。《礼记·曲礼》说:毋不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敬,德之聚也。《诗经》说:“凡百君子,各敬尔身”。(《小雅·雨无正》)可见,在古人看来,敬是内心德行汇聚之源。

     君子始于敬身,自尊自爱,勤勉奋进,终于成身。成身遂为君子,君子学以致之。《吕氏春秋·尊师》说:“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己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耶!”《吕氏春秋》认为,得义之大莫如教育,得知之多莫如学习。义之大者在于利人,利人之大者即是教育。成为了君子,就会高度自律,在家是孝子,在国是忠臣,在君是圣君。子贡问孔子,后世会怎么评价夫子?孔子说,“我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呀?实在要做个评价,那就是好学不厌,好教不倦。”孔子一句话,就把自己一生求道的核心体验表达出来了。只有好学不辍,才能“成身”,也就是成为君子。“学而慢其身”,何以成身?行非君子,何来尊重?

    《论语·宪问》的一段记载可以成为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孔子说的“修己以敬”,其实就是敬身。元王充耘说:“相观而善者,君之所以善其臣;修已以敬者,君之所以敬其身。”(《书义矜式》卷五)元许谦说:“恭者敬身以处,黙者不言而居,思道者思天下之理。”(《读书丛说》卷五)孔子十分强调君子之道从敬身开始,因为敬身是礼的起点,一个人只有自尊自爱,才能得到尊重和爱戴。《呻吟语·修身》说:“夫礼非徒亲人,乃君子之所以自爱也;非徒尊人,乃君子之所以敬身也。”是十分准确的。

    宋代大儒朱熹曾分析说:“吾所当爱,然后有自爱之心。知爱之而不忍伤,则必敬之而不敢忽。爱敬既生,方可裁制其宜,以全爱敬之道。若独指心而言,亦恐必先知次心至灵至贵,为一身之主,然后自爱。既爱之而不肯甘心放弃,则必严敬自持,而惟恐以慢易失之。既爱既敬,然后有可得而裁制者。”(《全宋文》第250册,第178页。)一个人只有懂得自爱,才会爱惜名誉,处处认真。自爱的人必然敬重不忍心自我伤害可见,敬身自爱就会不断学习,克服缺点,少犯错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修养理论上的确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2 00: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5 2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23: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4 10: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努力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02: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yq228于2007-04-05 12:04发表的 :
泓姐姐过奖了!我澄清一下,我既不是什么高人,也不是什么组长,只是因为帮忙做了几个四庫的帖子而已,我只是一个受了国学数典的恩惠的人,对数典做的那么一点子事丝毫不值得夸耀。

另外,早在读书中文鼎盛的时候,我就处处向泓姐姐等学高德厚之士学习,到现在也是学无所成。现在借机会,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笑谨上


又怀念起中文了……呜呜……中文被折腾得实在是“伤不起”啊。
下午园地上不了,一直揪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11:27 , Processed in 0.18039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