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67|回复: 13

[【文史类】] 杨贵妃进宫的时候是处子吗?(杨贵妃是唐明皇的儿媳妇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 22: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看上去,杨玉环是通过采选或者礼聘的方式入宫的。

然而,“地球人都知道”,杨贵妃原先嫁的是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寿王李瑁,唐玄宗李隆基娶的是比他小34岁的儿媳妇。

清初大学者朱彝尊先生认真考证了杨贵妃的入宫始末,认为虽有寿王那码子事,但是杨家这黄花大闺女根本没让花轿抬进寿王府,随后就当了女道士,被唐玄宗纳入宫中的时候还是处女。

前两天俺的博文被骂,这会子也就不敢大段摘引朱老先生《曝书亭集》卷55《书杨太真外传后》的原文了,且听小女子给您娓娓道来:

据《唐大诏令》载,开元23年12月24日杨玉环小姐被册封为寿王妃。第二年,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就是寿王他妈)死了,后宫佳丽四万人,李隆基同志愣是谁也没看上。于是,就有拍马屁的打小报告,说老杨家那闺女是绝色的大美女,可是已经说给寿王当媳妇了,咋办?管它凉拌热拌,横竖活人不能让给憋死。咱就说玉环那丫头“虽居荣贵,每在清修”,赶上窦太后(李隆基的妈)忌辰,自己偏要出家,拦不住。于是开元25年的正月初二,杨贵妃就入了道,号曰太真。也就是说,虽然册了妃,但是还没来得及亲迎和同牢,既没办喜事,更没入洞房,于是“妃由道院入宫,不由寿邸”,如果杨小姐没有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入宫的时候就应该是处女。

朱老夫子说得头头是道。想想,没错呵。

可是偏就错了,错在《旧唐书》卷51《后妃传》的一句话。

《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传》:“(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

同书同卷《贞顺皇后武氏传》:“惠妃以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薨。”

《新唐书》卷76《后妃传》,《杨贵妃传》用的《旧唐书》的说法,说武惠妃开元24年死的,可是《贞顺皇后武氏传》就把《旧唐书》那句话给删了,大概是发现自相矛盾了吧。

谁对谁错?咱先找出6条证据来:

1、《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追谥为贞顺皇后。”

2、《新唐书》卷5《玄宗纪》:“(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丙午,惠妃薨。丁巳追册为皇后。”

3、《唐会要》卷3《皇后门略》:“玄宗皇后武氏。后幼入宫,赐号惠妃。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薨。(年四十。)赠皇后,谥曰贞顺。”

4、《资治通鉴》卷214《唐纪》30《玄宗纪》:“(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赠谥贞顺皇后。”

5、《大唐新语》之11:“三庶以(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死,武妃至十二月而毙。”

6、《旧唐书》卷107《废太子瑛传》叙述了唐玄宗杀他三个儿子的事。太子李瑛、光王李琚、鄂王李瑶,因为武惠妃专宠,自己的母亲失宠,于是一向跟武惠妃不对付。开元25年4月,武惠妃的姑爷(咸宜公主的驸马)在武惠妃面前说那三兄弟的坏话。于是玄宗就把那三个倒霉孩子全都废为庶人,不久就全都赐死。后来,武惠妃就常常见到那三兄弟闹鬼,吓出毛病来,到年底就一命呜呼了。要是武惠妃在开元24年就死了,哪里会有开元25年4月那三兄弟的冤案?

要是杨贵妃于开元25年正月二日以女道士的身份入宫,武惠妃那会儿还活得好好的,就不可能出现朱彝尊先生所说的“武惠妃薨,后宫无当帝意者。或奏妃姿色冠代,乃度为女道士。”杨贵妃应该是在武惠妃死后入宫,在玄宗心目中替代武惠妃的位置。

《通典》129之《礼典》89之《开元礼纂类》24之《嘉礼》8之《亲王纳妃》所列先后次第为:

1、 纳采

2、 问名

3、 纳吉

4、 纳征

5、 请期

6、 册妃

7、 亲迎

8、 同牢

9、 妃朝见

10、       婚会

11、       妇人礼会

12、       飨丈夫送者

13、       飨妇人送者

其册妃之前为请期,其后即亲迎、同牢。如果说册寿王妃是在开元23年12月24日,即使度女道士是在开元25年正月二日,举行亲迎并且同牢的危险也太大了!其实,武惠妃薨于开元25年12月7日,距离册妃已逾两年。经过漫长的两年,难道既已请期却不亲迎、同牢吗?

再者说,正史、野史有多处记载杨贵妃是在开元28年入道的。

《新唐书》卷5《玄宗纪》:“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

《南部新书·辛》:“杨妃本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度为道士入内。”

《杨太真外传上》:“(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取杨氏女于寿邸。度为女道士,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开元23年纳妃,即使次年“过门儿”,到开元28年,经过四、五年,要是寿王那小子没个毛病五六的,杨玉环小姐还能是处女?!

开元二十八年是公元740年,公元742年改元为天宝元年。

玄宗于天宝四载(公元745年)8月17日册杨太真为贵妃。之前,先是在7月26日册封了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

另外说一句,杨贵妃“以处子入宫”的说法是张俞《骊山记》提到的。朱彝尊先生还引了李商隐的《碧城三首》,认为一是咏贵妃入道,一是咏妃未归寿邸,还有一是咏帝与妃定情于七月十六日。“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咱把这三首诗搁这儿,请诸位看官目透纸背。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沈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另外,《全唐诗》有两处提到杨贵妃的前夫“寿王”:

李商隐《骊山有感》(卷540_66):“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玄宗与杨贵妃游幸,寿王有意避开。

李商隐《龙池》(卷540_73):“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薛王喝醉了,寿王却清醒着,如此喧嚣热闹的宴会,寿王总是心事重重,食不甘味。

尽心

2007-3-31(凌晨)
http://blog.sina.com.cn/u/471fa0c70100089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5: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请在标题注明。若是原创的话,请在首发处编辑添加“转贴于网上读书园地”等字样,以便验证、加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6: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6: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学者就是干这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6: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学者为了吸引大猫这样最广大人民的眼球,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1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处女,李隆基同志都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17: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wcl2006于2007-04-02 22:02发表的 杨贵妃进宫的时候是处子吗?(杨贵妃是唐明皇的儿媳妇吗?) :
且听小女子给您娓娓道来:
.......

处女情结何时了?只问含苞待放否。

“一个小女子”剑走偏锋,难道还不放过自己的同胞?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23: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寿王同志不是阳痿!!李隆基同志是不介意的(证据:唐代是开放的时代!!)
旧唐书》卷一四七《杜佑传》附《杜悰传》:“(宪宗为长女岐阳公主选驸马)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


  《东观奏记》卷上:“万寿公主,上(按:指宣宗)女,钟爱独异。将下嫁,命择郎婿。郑颢,相门子,首科及第,声名籍甚,时婚卢氏。宰臣白敏中奏选尚主,颢衔之,上未尝言。大中五年,敏中免相,为邠宁都统。行有日,奏上曰:’顷者,陛下爱女下嫁贵臣,郎婿郑颢赴楚州,会有日。行次郑州,臣堂贴追回,上副圣念。颢不乐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颢元如臣何;一去玉阶,必媒孽臣短,死于种矣!’上曰:’联知此事久,卿何言之晚耶?’因命左右便殿中取一柽木小函子来,扃锁甚固。谓敏中曰:’此尽郑郎说卿文字,便以赐卿。若听颢言,不任卿如此矣!’“


  宪宗选尚公主,士族子弟“皆辞疾不应“;白敏中奏选相门之子郑颢尚主,结果,“不乐国婚“的郑颢对白敏中恨之入骨,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唐代士族之家对于尚主事的态度。其实,不仅士族如此,甚至连隐士也不肯娶公主为妻,请看《明皇杂录》卷下的记载:


  “时玄宗欲令(张果)尚主,果未之知也,忽笔谓二人(按:指王迥质、萧华)曰:’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迥质与华相顾,未谕其言。俄顷有中使至,谓果曰:’上以玉真公主早岁好道,欲降于先生。’果大笑,竟不承诏,二人方悟向来之言。“


  唐朝士族为什么不愿娶公主为妻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服丧之礼的规定。在五服之中,斩衰是最重要的一种,齐衰次之。《新唐代》卷二十《礼乐十》规定:妻死,夫服“齐衰杖周“之礼(指居丧持杖周年)。但是如果妻子是公主,丈夫就必须为之服斩衰三年,唐文宗时,杜悰就曾遇到这一问题。《新唐书。杜佑传》所附《杜悰传》记载:“开成初, (杜悰)入为工部尚书、判度支。属岐阳公主薨,久而未谢。文宗怪之,问左右。户部侍郎李珏对曰:’近日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所以士族之家不愿为国戚者,半为此也。杜悰?未谢,拘此服纪也。’“李珏向文宗提出这种现象以后,文宗惊愕之余,下诏改制:“(文宗)诏曰:’制服轻重,必由典礼。如闻往者驸马为公主服三年,缘情之义,殊非故实,违经之制,今乃闻知。宜令行杖周,永为通制。’“至此,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的情况才得以改变。


  其次,门第观使然。有唐一代,尤其是唐初至中唐,重视门第,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唐人所谓门第之高,不仅仅指拥有显赫的权位,而且指具有优良的家族文化传统、家法门风以及令人钦羡的婚姻关系。对照上述几个标准,我们发现,在权位方面,李唐皇室贵不可言,但在文化传统、家法门风上,李氏家族则有所欠缺,不及传统高门望族尤其是山东士族,《汪签隋唐史论稿》曾论及这一问题。


  李唐皇室源自突厥,而非汉族,对此,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之中已有详细论述。正因为出自胡夷,所以在家族文化上,李唐皇室无法与以往的汉族高门大姓相提并论。此外,在婚恋问题上,李唐皇室也继承了胡夷之风,显得过于自由乃至放纵。笔者据《新唐书。 诸帝公主传》初步统计,唐代至少有26位公主改嫁,其中定安公主、齐国公主更是三嫁。太宗纳弟媳杨氏为妇,高宗以父亲宫中的才人武媚娘为皇后,玄宗强占儿媳杨玉环,武则天公开招面首,都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宋代朱熹曾经说过:“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历代类》三)山东士族重视文化、门风,如时人称颂柳公绰:“仆射柳元公家行,为士林仪表。“(《因话录》卷二)从门第观角度来说,唐代传统士族看不起皇室的门第、鄙视皇室的文化传统、家法门风。


  李唐皇室对待山东士族等传统高门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排抑之,又钦羡之。他们在登上皇位之后不久,便急于抬高皇族门第,压低崔氏等山东高门,太宗命人修撰《氏族志》一事即为明证。《贞观政要》七《论礼乐》:“(太宗自称)我今定氏族者,诚欲崇树今朝冠冕,何因崔民干犹为第一等,只看卿等不贵我官爵耶!不论数代已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同时,李唐皇室又希望与具有良好文化传统、家法门风的士族结姻,但常常遭到士族的拒绝。山东士族看重婚姻,唐人柳芳说过:“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新唐书。 儒学传。 柳冲传》附传)他们本来就“耻与诸姓为婚“(《太平广记》卷一八四《七姓》),再加上鄙弃皇室的文化传统、家法门风,所以不愿与皇室联姻,既不愿意嫁女于皇室(参见《太平广记》卷一八四《卢氏杂说。庄恪太子妃》条), 也不愿娶公主为妻。


  最后,不少公主不修妇礼,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唐朝公主豪侈、骄纵者有之,专横、淫荡者有之,妒悍、残暴者也有之,公主不修妇礼的情况不仅存在,而且并不少见,这在历朝历代中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它与北朝以降的“胡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翻开《新唐书。诸帝公主传》,我们可以看到, 长广公主“豪侈自肆“;合浦公主“负所爱而骄。。。。。。见(浮屠辩机)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魏国宪穆公主“恣横不法,帝(按:指德宗)幽之禁中“;襄阳公主“纵恣,常微行市里。有薛枢、薛浑、李元本皆得私侍“;宜城公主“下嫁裴巽。巽有嬖姝,主恚,刵耳劓鼻,且断巽发“。在这帮不法公主当中,以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二人最为突出,二人豪侈浪费,生活奢华,贪淫放纵,卖官鬻爵,干预朝政,排斥异己,声名狼籍,以至到唐宣宗时,还以此作为教导公主的反面教材:“(万寿公主)每进见,上常诲曰:’无轻待夫,无干预时事。’又降御札勖励,其末曰:’苟违吾戒,当有太平、安乐之祸。汝其勉之!’“(《唐语林》卷一)公主不修妇礼,甚至专横、淫荡、残暴,使士族之家望而生畏,怎敢攀龙附凤?唐宣宗曾经意识到这一点,他要求公主谨修妇礼,《幽闲鼓吹》记载:


  宣宗嘱念万寿公主,盖武皇世有保护之功也。驸马郑尚书(颢)弟顗尝有疾,上使讯之。使回,上问公主视疾否,曰:“无。““何在?“曰:“在慈恩寺看戏场。“上大怒,且叹曰:“我怪士大夫不欲与我为亲,良有以也。“命召公主至。公主走辇至,则立于阶下,不视久之。主大惧,涕泣辞谢。上责曰:“岂有小郎病乃亲看他处乎?“立遣归宅。毕宣宗之世,妇礼以修饰。我们从宣宗的感叹声中可以窥知,公主不修妇礼,也是士族之家不愿与皇室结亲的重要原因之一。


http://cul.news.tom.com/1066/1078/2005630-1937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4 08: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室有胡人血统,唐承南北朝和隋的长期动乱,社会风气极为开放,男女关系十分混乱,不但女子结婚时无处女之要求,即使婚后,也常常公然拥有情人,宫闱丑事,史册多有记载。最离谱的事简直可与欧洲王室比美,那便是唐中宗竟然默许皇后韦氏与大臣武三思通奸,甚至达到韦皇后与武三思公然在后宫下棋调情而中宗皇帝在旁边观赏的地步!至于公主贵妇豢养面首之事,所在皆有。总之,唐朝的社会风尚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近,对女子的贞操没有太多的要求。玄宗纳子媳为妃,对胡人来说,似乎不是什么很离谱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4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楊貴妃進宮時是否為處女一問題,近人陳寅恪先生亦曾考證過,也受過非難,錢鍾書先生以”trivial”稱之。以錢先生的話來說,就是“文獻徵存之考真妄,與幃薄陰私之話短長,殆貌異而心同者也”錢還曾公開調侃說:”解放前有位大学者在讨论白居易《长恨歌》时,花费博学与细心来解答“杨贵妃入宫时是否处女?”的问题——一个比“济慈喝什么稀饭?”“普希金抽不抽烟”等西方研究的话柄更无谓的问题。今天很难设想这一类问题的解答再会被认为是严肃的文学研究。”不過,陳先生考證此問題,應只為證明朱子云:「唐源流出於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之語是否可信,倒並非無聊生事,牟潤孫、余英時先生皆曾指出。不過,這大概是史學與文學研究者視角的不同吧,對後者而言,讀白居易〈長恨歌〉,還想到要去考證楊貴妃進宮時是否為處女,大概是無聊、無謂兼而有之。

當然,我不是說樓主寫這篇文章的用意與陳先生相同,也沒去細究其說有什麼新的材料或突破。我不覺得這種研究瑣碎無聊,只是,也只是看看而已,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14: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玉环是李隆基一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女子。
我觉得如果对李隆基的性格比较有兴趣,这问题还是很值得研究的。

研究一个人,即使是历史人物吧,也总想不断的填空,好让这个人物能够立起来。
这个总想充实人物的心理,有时候就好像一个电视剧的编剧。

如果作者真是个“小女子”,“小女子”心思细密情感细腻,对这问题的关心也可以理解的。
“小女子”有“小女子”的兴趣和研究方向,也不一定非要有什么大道理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0 15: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yngwie于2007-04-04 13:01发表的 :
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


閨門失禮,此礼为何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1 12: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时,许多老师也说,唐代受胡化影响,对性生活比较开放。但观《史记》、《汉书》,也可发现当时娶寡妇的很多,不讲究处女情结。这实际上是宋代以前中国社会的习俗,与胡化关系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1 13: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女情结何时了?只问含苞待放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7:47 , Processed in 0.2126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