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47|回复: 1

《大话张五常——52篇经济学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2 14: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蒲勇健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7505836420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
【开本】32开
【版别版次】2003-9-1

大话张五常—52篇经济学随笔》,前者诙谐幽默,通过一个个既富有多情趣又蕴涵哲理的小故事剖析了人们身边的经济现象,人有《伊索寓言》的味道;后者洒脱飘逸,将一段段以作者采自经历为背景的随笔来又率成一只花环,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于经济学的清馨芬芳。




图为作者与张五常在万豪酒店合影(2002年6月)

被誉为“华人经济学家第一人”的张五常教授乃海内外闻名之经济学大师,其威名早已如雷贯耳。近一年来,张大侠频频奔走于大陆各地,追星族望风而至,张大侠口若悬河,语不惊人死不休,频出“狂语”,搅得大陆经济学界重心失稳,开始出现反张派和拥张派,颇现分裂之危,一时媒体沸沸扬扬,新闻界似乎找到了兴奋点,开始热炒此一卖点,弄得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之辈也开始知道了港佬张五常。

说起张五常,笔者却别有一番情感。早在1988年,还是笔者在清华大学初别物理学转入经济学之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朱宝宪老师就对我说要“读读张五常,看看《卖桔者言》”,于是,我就在老师引导下拜读了五常的那本小书《卖桔者言》。那时的感觉是似懂非懂,将信将疑,甚至有点莫名其妙。似懂的是这本小册子中谈到的许多经济学道理似乎太简单,不相信张大侠如此著名竟然在这些“常识性”知识上大费口舌;非懂的是张大侠文中常对某些经典理论大加鞭挞,却不知其自己的药方为何,文章多破坏而少建树,似乎是笔者当时的一大感觉。将信者乃张大侠经历非凡,芝加哥学派的“诸神”们皆与其呼兄唤弟,其所言必有真谛,敬其人而信其言;将疑者乃其文笔过于粗鲁,古典经济学家和现代经济学家一览表中多位经典大师皆被张大侠贬得一文不值,智力低下,几近白痴,令人感觉不甚牢靠。笔者曾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德姆塞茨的一位学生那里听说,张五常的自负情结和偏激已经流传海外。据说德姆塞茨听说张五常在华人圈中误导学人欲学好经济学只需读他的那几本书而勿需去啃当前的主流论文时,笑着说道:“呵,张五常,我知道,他是一个十分‘ego’(自我)的人啦!”尽管如此,在笔者还算是风华正茂的那几年里,张大侠的经济学在笔者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说不清是何种原因,当时凡是见到五常大师的文章或书籍,皆一应买下,然后挑灯夜读。笔者原本学理工,本科念的是数学,硕士念的是物理,博士才是经济学,常在经济学研究中崇尚数学技术的应用,对纯文字型论文不屑一顾,但自从在书本上初识五常之后,才知道原来在大师级经济学家那里还有这么有滋有味、无需数学吓人又思想深远的另一种经济学。笔者正是从五常那里知道了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也从另一个侧面感受到了被称为经济学中拿破仑的弗里德曼的魅力。在90年代后期,笔者常到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在港期间又常从港人那边听到了有关五常的许多传闻,如五常赚钱有术,编造激励理论诱使《壹周刊》高价购买五常文章;如五常打败港大校方逼其从经济金融学院院长位置上退位的阴谋,如五常自称其桀敖不驯之性格来自芝加哥大学……等等。据说80年代中期香港著名杂志《壹周刊》面临垮台危机,销量日减,入不敷出,其社长请五常出招救助。据说五常提出这样一种“激励理论”——好杂志才有人看,而好杂志需要有好文章,好文章要有好写手,而只有高价求字才会聘到好写手。那么,从哪里才能找到好写手呢——据说张五常立即自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好写手就是我张五常本人也,拿钱来,不愁没有好文章!由此,我们现在才在《壹周刊》上每周一次读到五常每字几元钱的散文。据说五常认为后来的斯蒂格利茨之流正是从五常的高价激励思想中做出了“效率工资”理论模型,还在2001年由此拿到了诺贝尔奖。五常谈到此事,颇有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愤慨!又据说,五常身为港大经济金融学院院长,却不务行政事务而沉迷于棋琴书画、摄影游山。港大新任校长上台后请经济金融学院的年轻教授们吃饭,希望年轻教授们能将张五常搞掉,但五常随后也请经济金融学院的年轻教授们吃饭,声称校长在港大呆的时间不会比我五常长久(这位校长在学术上的地位没有张五常高)。投票结果是五常大获全胜,岿然不倒。还据说有人指责五常言辞不忌,狂傲清高,不合时宜,而五常反嘲批评者鼠目寸光,少见多怪,言此乃芝加哥风格之一,比起芝加哥诸神们的自恋狂傲情结来,我张五常还算谦虚过度之谦谦君子呢!——有太多的“据说”,笔者也将信将疑,不可不信又难以全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1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科念的是数学,硕士念的是物理,博士才是经济学,常在经济学研究中崇尚数学技术的应用,对纯文字型论文不屑一顾,但自从在书本上初识五常之后,才知道原来在大师级经济学家那里还有这么有滋有味、无需数学吓人又思想深远的另一种经济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0:50 , Processed in 0.2386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