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01|回复: 0

〖转帖〗 西北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3 03: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信人: yaoyue (尧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帖萨苏的好文] 西北军 有点长,粪粪多半没耐心看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Oct 3 22:08:23 2003) WWW-POST

送交者: 共产邪教 2003年10月01日06:49:54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如果看中国的现代史,一个叫做“西北军”的集团就时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形
象五花八门,有的壮烈殉国,有的大作汉奸,有的当了共 产党 ,有的信了基督教,就好
像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乱打麻将牌,让人眼花缭乱而又晕头转向。

说起来西北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团体,如果定义它为起源西北的近代武装,其源头可追溯
到陕督陈树藩,陈赶走陕西将军陆建章,草创陕军,对于中央也不过是一省割据而已,影
响远远不如同时的阎锡山,得过且过罢了。不过这期间它向中央贡献了一个出色的军事人
才,就是骑兵名将,中国装甲部队的开拓者耿耀张。

陈算是袁世凯的嫡系,他并非乱世人才,大概因为出身贫寒穷怕了,一上任就克扣军饷,
横征暴敛,勒种鸦片,以声色自娱。由于陈的胡作非为,闹得众叛亲离。结果在国民党人
的支持下,西北崛起了一支孙中山色彩浓厚的军队 -- 靖国军,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在近
代历史上大大有名,就是书法大师于右任,他手下都是樊钟秀,杨虎城这样头上长角的狰
狞之辈,陈如何招架的住?终致大权旁落,陕西成了混战的大粥锅。

好像是故意挑这个时候,皖系北洋政府宣布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段祺瑞的臂膀徐树
铮将军组建参战军开赴西北,据说是要西征德意志。按说西北离欧洲近点儿吧,这参战的
距离也远的不靠谱,可你要说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吧,也有点儿意思,因为后来西北军的盟
主冯玉祥在陕西函谷关修路,就令人在路口大书“通欧罗巴”,从陕西打到欧洲去或许并
非做梦?反正小徐的参战军没有去普鲁士找兴登堡划拳,到西北就不动窝了,就地改编为
西北边防军,还把靖国军和原陕军的部属拉去不少,成为陕甘军政的主要力量,这可算是
西北军的前身和名称的由来。

当时北洋政府说靖国军就是土匪,靖国军说那于右任是土匪么?北洋政府说于右任当然不
是土匪,是被土匪裹挟了的,呼吁于脱离匪巢。两方面“鸡生蛋,蛋生鸡”的打了好久笔
墨官司。

道理是讲不过炮筒子和袁大头的,笔墨官司打着,靖国军在北洋军阀的拉拢下已经渐渐蜕
化,没有投徐树铮的,在陕西老帅陆建章影响下也大多转为亲直系的地方军阀 -- 只有杨
虎城和樊钟秀依然效忠孙中山,樊钟秀是一勇之夫,并无多大力量,杨则手握重兵,是西
北军中最早的国民党员,-- 这还是孙中山亲自批准的,酷吧?西北军出现了第一个分支
,就是杨虎城系统。陆的做法使皖系中央政府开始对西北产生疑惧。徐树铮羽扇轻摇,诱
杀陆建章于天津军粮城,欲扼杀此新生力量于襁褓,但是没想到陆的连襟冯玉祥比陆更有
建树,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智囊也有失算的时候。

徐树铮本人文武双全,是民国初年翻云覆雨的一代名将,风流倜傥,也是张学良最为钦佩
的北洋人物,称为“上马杀贼,下马露布”,正是在他的导演下,张作霖演出劫械扩编,
才在直系背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势力 -- 奉系军阀。当然,徐原来只是希望发展奉系为皖系
羽翼,没有想到这支力量后来会超过其他系统,成为北洋军阀历史上最大的一股势力。由
此也可看到,西北军和东北军,在一开始诞生的时候,就带有北洋各系阵营的烙印。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后来冯玉祥发迹后在廊坊杀徐又铮,为陆建章报了仇。



冯玉祥,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但因为寄籍保定,终生一口浓重的保定口音。他十一
岁的时候开始当兵,那时候当然是一戴红缨帽的清兵了,后来逐渐升迁,每次升官必和上
司开打,显系一扒祖坟的反骨人物。他的基本部队是第16混成旅。
一九二二年陆建章死后,西北各路军队群龙无首,冯利用他和陆,以及陕督阎相文的亲戚
关系,乘机恩威并施,顺利接掌西北兵权,官至陆军巡阅使,西北边防督办,依附直系,
成为吴佩孚幕中的大将,西北军的主力活跃于华北地区。阎相文也是妙人,因为省长当的
委屈,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吞大烟自杀。要萨说,干不了,走不就完了,这心眼儿小的
。不料前几天忽然得到一个消息,内蒙某市提拔一个副市长当市长,他觉得压力太大,左
思右想,心情绝望,在宣布任命的前一天上吊自杀了。 -- 此人和我一个亲戚是老同事,
并非谣言,看来小心眼儿的人什么时候都有啊。

冯本人在政治上奉行的政策是“有奶就是娘”,并无一定准则,所以也和奉系暗送秋波。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双方在九门口大战。冯首鼠两端,待价而估,在接到吴佩
孚要求其抄袭山海关奉军后路的命令时,一面索要粮饷,一面摆出了一个怪异的一字长蛇
阵,前军到了唐山,后队还没有出西直门,这显然是为了进退两便。奉军开出四十五万元
的价码,并保证不入关参政后,冯玉祥马上倒戈,占领北京,直接造成了直系的大溃败。


虽然奉系不守诺言还是进了关,冯玉祥仍然对自己的谋略怡然自得,雄心勃勃,运筹帷幄
,开始窥伺十二宝鼎了。这也是因为奉系在入关后迅速出现离心倾向,产生了张宗昌和李
景林两个分支,这两个人各拥兵数万,一个是直隶督军,一个是山东督军,和张作霖的嫡
系张学良,郭松龄等颇有嫌隙,说起来,这两个人简直就是后来西北军石友三和韩复渠的
影子。而奉系大将姜登选,杨宇霆也在竭力扩大自己的地盘,南下经营江苏安徽。冯很希
望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渔翁得利,他放出了两个妙手,一个是请孙中山北上,实际上冯和孙
原没有太多瓜葛,显然是要搬一个原始天尊下凡震慑群雄,一个是派鹿钟麟驱逐溥仪出宫
,打死老虎获取进步名声。

这两个妙手的确很有收效,包括杨虎城等将领纷纷表示支持,加入国民军旗下,西北军声
势大震。

毛主席说什么来着?阴谋家都没有好下场。在群雄环绕的北京,老冯一土包子玩这手风险
太大,有点儿象火中取栗。冯当时还没有足够的威望和经验来驾驭这一局面,老奸巨猾的
张作霖洞若观火,在这个突然崛起的敌手面前不动声色,暗中迅速整合自己的力量。到了
郭松龄事变,冯玩火出格,贸然袭击天津的李景林部(反穿大衣在雪地上爬着攻击不是林
彪的首创,他的专利属于进攻天津的国民军),结果被张作霖抓住破绽,果断拉拢直鲁军
合作,遣张学良部敌前渡河,猛攻国民军。这种春秋无义战中到底是实力决定一切,冯玉
祥部抵挡不住,仓皇退避绥远。

井岳秀正在榆林等着他。


这井岳秀名字虽然秀气,却是一名纠纠武夫。
当时,他正镇守着西北的重镇榆林,是国民军的另一支力量,看到冯战败,他当即联合甘
肃省主席刘郁芬(也是一位名字秀气的彪形大汉)启动援护工程。有他的支持,冯玉祥虽
败不乱。

退出了北京这个政治中心的冯玉祥去了苏联,意思是取取经。这期间他收获不小,但是也
使他和杨虎城对布尔什维克的看法产生了微小而重要的分歧,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在
莫斯科时曾听说他们清党之事。每一党员都经严密的考察,凡言语行动有不合,即被洗刷
,结果被洗刷者占全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被洗刷的党员有由岸上跳河自杀者。” --
字里行间可见其疑虑。故此终冯一生,对布尔什维克,利用合作是可以的,信仰共产主义
是不可以的。

说起井岳秀,也是西北军的一位奇人,井字嵩生,排行十,人多称“井十”,--这名字有
趣,看起来横平竖直,象刀切的红烧肉 -- 老萨为什么有如此联想呢,后面看看就明白了
。此人原籍蒲城井家原,少年时武功高强,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是个霍元甲式的人物
– 正经中过武秀才呢 -- 早年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他弟弟井勿幕,是陕西最早的同
盟会员,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井久镇西北,长期镇守榆林,人称“榆林王”。属于西北军中“一字并肩王”的地位。难
得的是此人权力欲望不强,并不多扩张势力,杨虎城打不过北洋军的时候他曾经仗义收留
,等杨作了十七路军总司令,井却依然是一个八十六师师长,他也恭执部下之礼,毫无骄
檩之意。

外蒙宣布独立的时候,伊克昭七旗王公在苏联唆使下也准备叛国,井出兵河套,通过交友
、赛马、拜把等方法,终于说服了这些蒙古上层人士,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功不可没。

井另有一个奇特之处是陈树藩当年对他颇为疑忌,曾经软禁又不敢杀他 -- 可见陈的优柔
寡断,毫无大将风度。幕僚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招数,就是把井关在一座楼上,每天只给他
吃没有盐的肥肉,希望他象信陵君一样油腻而死,谁想到井的内功出色,过了一个月一看
不但没有死掉,反而精神倍涨,只是就此变成了一个大胖子。好在陈树藩很快垮台,否则
我看再好的内功也不是大肥肉的对手。后来井有一次午睡翻身,把小妾压在下面,因为周
围没人,那小妾呼救不应,竟被压的休克过去!幸好井不久醒来,否则会出人命的。这个
传说有的说主角是胡景翼,不是井岳秀,不管是谁,看来陈树藩作督军的确不够格,改行
开养猪场一定蓬勃兴旺。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奇人,却在西安事变前因为不小心把手枪掉在地上走火而死,也算是“
兹是奇人,故有奇疾”。据一位朋友提供的线索,井这次走火颇为传奇。当时他的姨太太
们打麻将,和得十分古怪,井感到有趣,哈哈大笑着起身拿牌来看,就在这时手枪从枪套
里掉出来了,落在地上走火,他还在问左右:“有没有人伤着?”就过去了。

不过,井在对待红军方面,是坚决的右派,估计如果活着,未来也不会光明

-- 写完井岳秀,还有点儿余味未尽,附陕北民歌一首,名字就叫《井岳秀》

井岳秀

好一个井岳秀,真个坏骨头,他把咱陕北做了个挖苦,新式差害完不情,逼起闹革命。

好个务农人,受得实苦情,一年的杂税完不清,稽查衙役上了门,真实立不定。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rolia.net/forum ]
官逼民众反,世事大动乱,他把咱老百姓没杀完,银子花了四百万,又把晋军搬。

四月二十三,白军快完蛋,前后沙坪上打一回仗,赤卫队伍端上枪,把他们活捉完。

俘虏带回营,给他们换衣衫,要吃甚来就吃甚,要想回家路费送,回家探母亲。


怎么唱,老萨可就不会了。


国民军在南口吃了一个大亏,但是大部分部队都没有失去控制。西北军作为一个团体,在
历次军阀混战中败而不散,具有相当的向心力。这和该部队的灵魂人物冯玉祥很有关系。


当年罗马共和国之战中,独裁者苏拉称霸地中海,这个相貌丑陋,精力充沛的家伙令整个
罗马胆寒。他的敌人马略说,和苏拉交手的时候,要同时和他性格中的狮子和狐狸进行战
斗,而狐狸的苏拉,比狮子的苏拉更难对付。冯玉祥,也是这样一位狮子和狐狸的组合。
一生强调爱兵爱民,体恤下情,但是陕西剿匪又最善于摆鸿门宴,“要有菩萨心肠,要有
屠夫手段”,这句座右铭对冯来说就像量身定做的一样。他独特的带兵之道,刘备一样的
用人眼光和天生的谋略使西北军在这个老粗手中象放出瓶子的妖魔一样迅速成长。

在蒋百里先生的评价中,冯玉祥为新旧军阀中“最善于带兵者” -- 当然隐含也有老冯不
太会带“将”的意思。他的国民军从军队素质上胜过其他军阀一筹,因为冯玉祥带兵,有
三大绝招。

第一,兵源。冯玉祥招兵,只要秦冀鲁豫四省出身,不允许有不良嗜好。因此国民军都是
北方大汉,天生具有吃苦耐劳,勤勉忠诚这些优点,而且这四省民间多有习武的习惯,在
单兵身体素质上,比南方军队好得多。后来西北军调去剿共,曾经夸耀说和红军肉搏不用
枪,抓着对方的刺刀就能把红军士兵从战壕里提出来活捉。虽然夸张,倒也形象。冯很看
不起山西军,称其为“缴枪可以,缴醋葫芦不行”,所以部队里不用山西人。但是国民军
向绥远退却的时候,猛将宋哲元把晋北门户天镇围了三十多天打不下来,让冯大吃一惊,
后来才知道,主要原因不在山西兵怎样,而因为守城的是一个厉害的年轻将领 -- 傅作义


第二,入伍训练。冯玉祥练兵,不象别的军阀拨到盘里就是菜,他的部队入伍教育独出心
裁,当兵的先要文化教育,教二百个字,然后再军事训练。这在旧军阀队伍中绝无仅有。
国民军部队都佩戴特殊的臂章,上面写道:“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虽然有些
夸张,但是对于士兵百姓的观感自然不同于其他军阀的遭殃兵,大觉耳目一新。当然,后
来的绥远大练兵更是军事政治两手抓,西北军的政治教育,甚至比蒋介石的嫡系还重视,
大概因为装备不好,不得不大搞“精神原子弹”吧。-- 一个副作用就是西北军出共 产党
也多。

第三,信教。冯玉祥号称基督将军,正宗的美以美长老会教徒,半点不含糊。可真的信不
信,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中国近代史上号称基督军人的有三,张学良,那是真信,从小在
基督教青年会里熏陶出来的;蒋介石,那是半信半疑,至少当初入教是为了讨老婆;冯玉
祥呢,哪点儿也看不出他象基督徒。原来他的部队靠帮会的力量不小,他大哥冯基道就是
军内的青帮老大,不过冯发现帮会这个东西象双刃剑,闹得不好玩伤自己很有可能,反而
是基督教教人洗心革面,更为好些(老冯对于教义的理解,大概也就是这个水平了),所
以就让他大哥入了长老会,后来冯军中多基督士兵,仿佛一个独特的政训系统。冯的军中
还设一个“大主教”,就是他手下的将军张之江来顶(也有说是余心清,不过冯曾经称呼
张“大主教”是没错的),冯还为他专门盖了一座可以拆了带着行军的木头教堂。-- 怎
么看怎么象洪秀全的拜上帝会.

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南方军阀唐生智和老冯在这一手上异曲同工,冯玉祥是“基督将军”,
老唐呢,玩了一把“佛军”,让部下都信佛。不过他信佛是有自创的理论依据的,他认为
佛学所谓“众生解脱我解脱”乃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甚至共产 党的“人类解放我
解放”是一回事,于是得出一个奇妙的结论:“党化佛化二位一体,唯心唯物两极相通”
– 马克思看了会不会当场疯掉就不知道了…

西北军部队素质较高是它团结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个出色的领导集体。

看看北京时代的西北军上层,可谓将星云集,群英荟萃。西北军的主要力量是国民军第一
,二,三军,三个军长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号称三巨头,冯成为西北军的灵魂,也有一
些巧合。

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一军是西北军的核心,源出16混成旅,他的部下多有后来成名的武将,
比如鹿钟麟,宋哲元,孙连仲,冯安邦,韩复渠,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孙良诚,梁
冠英等等,有趣的是这些人多半是冯玉祥的亲兵出身,比如韩复渠是他的卫士出身,冯安
邦是冯玉祥当营长时候招的兵。从大字不识的行伍中提拔将官,冯可谓慧眼独具,还很少
有他看走眼的,这些人后来都是封疆大吏,虽然文化不高,但是治理起地方政治来,一点
儿都不含糊。后来西北军主流的将领,多半来自第一军。

胡景翼的第二军仅次于冯,是护国战争中反陆建章起家的,和冯有很深矛盾,他的干部班
底,来自于早年胡在自己家里搞的“华山聚义”-- 论剑有没有不知道,但是胡武功高强
,大约比划一下也不奇怪。华山聚义派的人物后来也有不少名将,比如井勿幕,邓宝珊(
在榆林让彭德怀吃瘪子的那个),续范亭,岳维峻,董振堂,高桂滋等等,还有后来投靠
的一些杂牌,其中有个怪物蒋世济后面还要提到。胡本人是老同盟会员,胆大心细,政治
手腕高强,要说西北军中能媲美冯玉祥的,也就是他了,但后来国民第二军却戏剧性的解
体(为什么?看后边),实在是老冯的运气。

孙岳的第三军实力也不弱,在后来的西北军中却默默无闻,这和孙岳本人的性格有关。孙
的祖先是抗清名将孙承宗,那是袁崇焕的师傅呢,名字又有一个“岳”字,部下皆目他为
岳鹏举之流,这些奇怪的联系给他平白增加了不少威望。但孙本人与其说是一个政治人物
,不如说是一个武林豪侠。他头脑简单,任侠仗义,少年时看一老者受欺压,不由分说就
提刀来打抱不平,并声言如果拒绝他拔刀相助,就把这老者杀掉。结果他飞檐走壁干掉了
老者的仇人,人家对他这个恩人却避之犹恐不及。冯玉祥称其为“孙二哥”-- 孙是山东
人,山东出了个武二郎,故此乐于被称为二哥,孙岳对这个称呼十分满意。看看后来蒋介
石怎么给“冯大哥”灌老米汤的,老冯当年就怎么对这“孙二哥”,恭维得他耳热眼跳,
到处给冯当枪使。孙因为“三.一八”惨案(记得刘和珍君么?)感到国势渺茫,愤而辞
职下野,后来虽然还因为义气跟随冯玉祥到西北,但是已经不愿与闻国事,不久就借口治
病,到上海去了(开武馆?)。他的主要干部是徐永昌,长袖善舞的老将,后来成为蒋介
石政府的军令部长,国防部长,比老冯的级别还高。还有,日本投降的时候的中国签字代
表,就是这位徐永昌将军。再有就是庞炳勋了。

关于孙岳,有一段时间因为他号召杀富济贫,被怀疑是共产 党,冯玉祥一句话就给他解
了围:“有一天抽二两大烟土的共产 党么?”

也有人形容国民军是“一军私,二军滥,三军贪…”

国民军序列里还有一支短命的东北国民军,就是郭松龄的部队,他在冯支持下倒奉失败,
所以这支国民军很快消失,只有魏益三部算是他的遗产,魏这个人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继
承他的两个人就有名了,一个是“郝拼命”郝梦龄,一个是“刘抓瞎”刘家麒,1937年,
两位将军同时战死在忻口和日军的恶战中。他们虽然不是西北军,但是和西北军,也有这
一点儿特殊的关系。

当时西北军幕中的,还有蒋介石的义兄,亲日派头子黄郛,中国两个半军事家之一的“杨
大炮”杨杰,-- 这都是南方派来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团队,西北军虽败不乱,大旗不倒,有条不紊的向西北退却。


国民军退到西北,很快安定下来。对于西北这个老巢,冯手下的头牌大将鹿钟麟早有安排
,早在北京,他就派出骁勇善战的孙良诚到甘肃督军刘郁芬处协作,经营后方。当时吴佩
孚调动了当地军阀的两支大军夹攻刘郁芬,一个封为省主席,一个封为督军,结果孙良诚
亮出猛张飞的工夫,先南后北,几个回合就把北洋军打的落花流水 -- 也因为这个让冯玉
祥另眼相看。不管怎么说,在老冯从苏联讨来支援之前,刘郁芳和井岳秀成了国民军败军
的救命菩萨。

从苏联回来后,冯玉祥潜心思索,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 据说华盛顿也曾经在吃败仗之
后苦苦冥思而悟道,可见冯确实具有天下枭雄的本质。“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
,或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深湛的精神显然超过了冯的想象能力,他想到的,是
军队的战斗力问题。

靖国军说起来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用这样一支部队打天下是没有希望的。国民军虽然好一
些,但是依然没有脱开旧军阀的底子。结合了过去的历史教训,他认为,只有训练出具有
严明军纪,吃苦耐劳的精神的部队,才能够称雄天下。于是,冯在绥远五原誓师,重整兵
马,主动开办军官学校,整编部队,严明纪律,开始了绥远大练兵,这次大练兵,应该算
是西北军脱胎换骨的重要里程碑。共 产党人刘伯坚进入他的部队成为政治部的主要负责
人。冯在国共决裂后提到刘伯坚还是赞不绝口,深为折服,而对那个叫他倒了大霉的柯庆
施,则闭口不提。

这个时候到冯军中的共 产党干部,还有一个怪杰宣侠父。

宣侠父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风流潇洒,文武双全,但老蒋看来则是脑后生反骨不可救药的
人物。蒋介石对黄埔一期生爱护有加,轻易舍不得处罚,而宣侠父就是唯一被蒋介石开除
的黄埔一期生。宣与蒋军内部很多高级军政人员,比如胡宗南,戴笠都有很好的关系,所
以这些人经常向蒋保举宣,蒋也就屡次对宣予以起用,但每次起用他必以反蒋告终。最后
老蒋被他折腾的恼羞成怒,在他担任第十八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期间,授意戴笠将他
骗出杀害,算是抗战中死于国民党手中的 *** 最高级将领之一。

冯的基本干部,象韩复渠,宋哲元,方振武,吉鸿昌等,都是这个时候确立了自己在西北
军中的地位。有很多这样的将领都是这时候从最低级提拔的,比如他的卫队连长黄德全就
是这个时候开始提升 -- 这个名字大家不熟悉,他后来的名字黄樵松有更多的人知道,后
来台儿庄打过鬼子,信阳抬棺大战日军,太原投过共 产党,做到蒋军嫡系国民革命军三
十军军长呢。堂堂男儿干吗改名字?据说是因为冯玉祥娶妻李德全,他敬重夫人而改名,
萨觉得,他也是万不得已,听见司令喊:“德全...”要想判断出来他是叫警卫还是叫老
婆,可挺不容易的。


冯认识到自己部队的军官素质不足,也曾经采取过邀请俄国顾问,聘请军校学生等方法予
以提高,但是冯曾经在16混成旅办过干训班,他明白自己的财力素质都无法建立一个真正
的黄埔军校。冯聪明绝顶,招数实用。他的做法是土法上马,练兵而不练官。军官就从行
伍中提拔,这样的结果更能团结士兵而且了解部队,同时易于管理。冯没有什么政治纲领
,按照他的“真爱国,真爱民”原则,就是强调两点,一个是“爱民”,一个是“官兵待
遇平等”,这是很朴实也很容易为普通百姓和士兵所接受的简单道理,提出的并不少,而
能够象冯那样踏实肯干,处处落到实际的,凤毛麟角。

在主义林立的世界里,善于作秀的冯玉祥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带点儿老粗的憨厚形象,为冯
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西北军的力量迅速扩大,其主要干部队伍,也在此时形成。西北军成
为一支具有鲜明特色的军队。如果看当时西北军的照片,就会发现它的高级将领都是粗衣
陋食,廉洁奉公,象宋哲元,赵登禹(赵是武林高手,曾经有骑真老虎照相的照片,不过
那老虎已经被乱枪打的半死了。。。),和一般士兵难以区别,冯玉祥本人不穿将军服,
从来就是一套二等兵的服装,其朴素不亚于朱德。

这支军队训练严格,吃苦耐劳,-- 冯部的教练大师张自忠在训练中常常带兵不穿鞋袜雪
地行军,因为口头禅“我扒了你的皮”而得一外号“张扒皮”,因此战斗力很强。同时能
够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扰民事件较少,曾经有过士兵偷吃老百姓西瓜被方振武枪毙的极
端事件。冯部还能够为地方开办工厂,学校,种树开荒,修桥补路,一时声威大振。

这样一来,连周围马鸿逵等地方武装,也对冯表示臣服,西北军的力量更为壮大。单独提
到马鸿逵,是因为他派来联络的参谋长气宇轩昂,让西北军众将颇为钦仰,这个人的名字
叫作刘志丹。

到了1926年9月,兵练的差不多了,还跑了一趟苏联,冯玉祥突然想起一件事儿来,他记
起来半年以前,杨虎城处来过一个求救的使者,说让吴佩孚手下的镇嵩军给包围在西安了
,那时候老冯刚从北京败退,自己的坟头还哭不过来,哪有心思管他啊。现在冷不丁想起
来,老杨怎么样了?不会骨头都能敲鼓了吧?


杨虎城的骨头真的快能敲鼓了 -- 饿的。

说起来老杨可不是等闲人物,此人乳名杨九娃,大名杨彪。少年的时候是一刀客 -- 陕西
话就是土匪的意思,关西道的土匪威风素著,《双旗镇刀客》看过没有?啧啧,那可是挺
能打的。这次国民军起事,杨虎城也在西北遥相呼应,他的老根据地在哪儿?延安。难怪
杨后来“赤化”,敢情也是喝延河水的啊。

这时北洋军在关中的部队数量不多,1925年7月,杨率部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将直系部
队驱逐至秦岭以南,就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也就在这个时候,杨开始同共 产党
人合作,南汉宸,魏野畴等陆续进入他的幕中。--- 此举,也种下了二十几年后杨被杀的
种子。-- 为什么张学良没有被杀,原因很多,为什么杨虎城被杀?因为他递交过给共产
党的入党申请书,真的要当共 产 党。吉鸿昌被杀是同样道理。

好景不长,1926年1月,一支十万多人的大军突然杀入了渭水平原。这就是归属直系的“
流氓军”刘镇华部,这支部队原来是土匪(十万人的土匪?!够拽的啊),一直在豫陕两
省活动,号称镇嵩军,早就窥伺八水长安的神器,乘着国民军在北京失势,趁火打劫来了
。杨虎城部下只有几千人,招架不住,迫不得已撤进了西安城。好在他的进步思想比较深
入人心,陕西督办李虎臣和西安的老百姓都拥护他 --刘的所部全无纪律,净是王老五蔡
老六这一类胡子山大王,一路上烧杀抢掠,势如蝗虫。陕西人也实在怕了这帮流氓军的暴
虐。

于是双方就在城上城下对峙起来。杨虎城善于用兵,国民军哀兵必胜,守的滴水不漏,攻
城战刘镇华不是杨虎城正规军的对手,强攻爆破挖地道,一连八个月一筹莫展。可是城里
种不出粮食,到老冯想起他来的时候,西安城里,已经饿死五万多人了。杨虎城急得要在
鼓楼上吊。

说起来老冯和老杨还是颇有相似之处,两个人都是老粗出身,却喜欢舞文弄墨,说到水平
,杨虎城亲近文人,勤于学习,要稍胜一筹,读现存他的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
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踏上浪头干一场”,虽然粗豪,还是颇有韵味,比起老冯的“
拼命作枪炮,将招大危险”,要好得多(冯后来潜心读书,他的自传颇值得一读,算是脱
胎换骨)。两个人都娶了另类的老婆,冯玉祥的李德全小姐是“上帝派我来管束你的”,
杨虎城的太太更不得了,谢葆真是正牌子的共 产党。两个人都作了上将,老冯兵多,做
的是一级上将,老杨资格老,是二级上将。两条好汉颇有点儿惺惺相惜的感觉,既然想起
来了,当然要去帮个忙,顺便也把西安装进自己的口袋。9月,冯玉祥决定南下关中,率
军解西安之围。

吴佩孚不是垮台了吗?河南,驻防着骁勇善战的国民军第二军,吴怎么能从那里派人攻击
西安呢?


问题出在国民军第二军军长胡景翼身上。

胡景翼留过日,追随过孙中山,后投冯玉祥。这个人,和井岳秀相似,也是个武术爱好者
-- 西北军将领好像特别喜欢武术,1923年当了师长还曾经和三皇炮锤拳传人李景清比武
较量,更难得的是胡文武双全,书法挺秀,流传至今。

他和冯玉祥有点儿过节,1916年的时候曾经发难活捉冯玉祥的表弟陆承武,逐陆建章出关
。但这只是因为胡是革命党,而陆是保袁党,因此并不是揭不过去的梁子。等到大战陈树
藩,胡是靖国军中陈树藩最为忌惮的对手,陈曾经气急败坏的亲自给胡景翼打电话,说:
“你不要把对付陆建章的手段对付我,你是认错人了。陆建章年过五十,腰缠千万。六年
前我是一个穷学生,现在仍是一个穷军人,谁反对我,我就和谁拚命。”话是挺狠,可还
是打不过胡景翼。胡军一直打过渭水,兵临城下。

可惜的是豪爽的胡景翼中了老朋友姜宏谋的诈降计,单骑入渭南谈判的时候被姜扣了下来
,狠狠的丢了一回面子。 -- 他以为自己是郭子仪?!要说西北军中多这样讲义气的莽汉
,上面提到的井勿幕,也是这个时候被人骗去开会掉了脑袋。胡景翼算是幸运,后来还有
机会和冯玉祥一起在北京领导国民军。难怪后来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而杨虎城
不去,这种事西北军见得太多了啊!

1925年胡景翼在北京起事后,他率领的国民军第二军没有和老冯同行,而是南下,直取河
南。国民军骄兵悍将,打张作霖虽然有点儿难拿,对付河南的土包子游刃有余,如卷席,
如开山,转眼间对手纷纷投诚,拿下开封郑州信阳,包括山东都有投顺的,胡景翼就当上
了“中原王”。

河南这地方经纬天下,俯撼四方,胡景翼夺取了中州大地,踌躇满志,确有励精图治的决
心,后来生产标准中正式步枪的巩县兵工厂,就是他接管后扩建的。胡同时向国共两党提
出要求,帮助他改革自己的国民军第二军,当然,双方对这个请求都相当重视,看看双方
派来人员的阵容就可以明白。

国民党派来的是一个瘦瘦的老陕,名字叫杜聿明,这算是武的吧,还有个文的,是胡景翼
在日本的同学,名叫张群。好家伙,一个毛主席亲自敦促投降的兵团司令,一个国民政府
外交部长,阵容强大!共 产党派来一个顾盼神飞的文弱书生,一个沉默寡言的军校学生
,名字呢,文的,叫王若飞,武的,叫徐向前。哦,也厉害,一个周恩来所说“现成的副
总理”,一个威震天下的十大元帅!而接待他们的第二军军官教导团里,有一个满嘴土腔
的老陕,刚娶了漂亮的媳妇满面春风,他当然不知道这老婆将来要冤死在自己枪下,而他
张钟麟以后一生要在这两党之间颠来倒去,这个未来的军官,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肆业学生
有个表字灵甫,所以,大家也喊他 -- 张灵甫。(这里边有个Bug,其实张灵甫打死的第
二个妻子吴海兰,这个时候还没有过门呢)

如此风云际会,胡景翼本来应该好好的为西北军开拓一个局面,以他的素来表现,也确有
此能力。不幸的是天妒英才,武功高强的胡将军却忽染疔疮,开始也没当回事,不料越来
越重,医治无效,竟然在1926年猝然病逝。太史慈死时的扼腕长叹犹在耳边,胡景翼在弥
留之际,可是同样的无奈? -- 萨认识的一个老大夫说有些武功练了未必强身健体,倒是
把全身的经脉搞通了容易来暴病,从胡景翼的例子看未必没有道理。

他的死直接导致了国民军第二军的解体。好好的一支精兵葬送在了红枪会的手里。




正如前面讲到,第二军有头脑,能打仗的将领并不少。

高桂滋,他的公馆是西安事变中双方折冲纵横的风暴中心,还关过老蒋。陕西剿匪的时候
比张杨还早的和红军签订了和平条约,红军在这个条约中称高为朋友,而称井岳秀部为“
卖国贼军队”,并要求在攻击井的时候高要保持中立,同为西北军将领,如此区别对待,
高大概也啼笑皆非吧。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对当时在他手下工作的杜聿明不予重视,导
致杜一怒而回南京,不过这对杜未必是坏事,否则,昆仑关大战,打死中村正雄的,就可
能是另外一位指挥官了吧。后来的红二十四军,也是高的部下中发展出来的。

邓宝珊,西北军中的一块吸铁石,和事佬,最善于在双方剑拔弩张的时候玩辕门射戟的把
戏,五原誓师后,西北军势力在甘肃急剧膨胀,和当地力量发生激烈冲突,猛将吉鸿昌和
马仲英拼大刀片,打的两败俱伤,总算赶走了这个娃娃司令,但地方上对西北军也是顾虑
重重。冯玉祥就派出邓宝珊,轻袍缓带,恩威并施,很快稳定了后方的局面。提起新一军
来大家都想到孙立人的“天下第一军”,可这个番号最初是属于邓宝珊的,他当了军长,
看到当地百姓穷苦,不愿扩充实力,一个军只设两个旅,被人笑话为“新半军”,体谅民
情,一至于此。但是邓并非不能打仗,1946年榆林城下死守大战,整整一个第一野战军徒
呼奈何,令胡宗南嫡系的钟松之流难望其项背。

弓富魁,后来指挥国民军第六军,实际是个草头王,空头军长,也出身了国民二军。此人
后来不太有名,但冯玉祥对他印象极深,他外号“一大一小”,每到领饷,发粮这种时候
,他的兵就多的不得了,满山遍野,每到打仗的时候,他的阵地上老是没几个人,正面野
战一触即溃,但是假如派去偷营劫寨,断人粮道这种有油水的活儿,却总能完成任务。冯
对他瞧着别扭又去之可惜,算是中国内战的特殊产物。

这弓富魁故事颇多,此人的部队都是惯匪之乌合之众,打仗的本事一般,偷鸡摸狗的技能
超群。后来冯玉祥五原誓师、七路援陕时,弓福魁为第二路军总指挥,经榆林入宁夏,却
不说他援陕为什么向西走,他也实在胆大包天,竟然在石咀山袭击石友三的第五路军一部
,这倒不是弓福魁有叛乱之心,而是太眼馋石友三部队的钢枪和军装。石友三自己就是霸
王,怎能容的别人窥伺?马上调集人马围将过来,弓福魁的大队即刻土遁,纷纷重抄旧业
,落草为寇去也,留下弓福魁这个光杆司令等着石友三发落。冯玉祥还算仁义,没砍他的
脑袋,给他个国民革命军总参赞的虚衔,但这第二路军自此也就废了。后来弓福魁每每与
人谈及此事,都会无限后悔地猛击桌案,口中大叫:“啊呀!”宣侠父对此人有一个很有
趣的评价:“有许多土匪军队,大做着革命的买卖,只不过弓福魁是其中的不幸者罢了”



不过这人后来还参加过抗日同盟军,被抓捕后在法庭上仗着武功高强居然铐打法官 –“
抗日无罪” -- 就是这位老哥喊出来的。还好当时国民政府只对共 产党十分忌讳,对他
还认为是条好汉,未加过分的处置。此人1938年病逝陕西。

问题是第二军的核心天生就是胡景翼,他的死让部下顿失重心。说他的死和亚历山大大帝
的死一样造成一个强大集团的崩溃未免太抬举老胡,但是他死后第二军的确成了一盘散沙
。继任胡景翼的是岳维峻。

说起来,岳维峻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等闲人物,他当初是胡景翼靖国军里面的一个纵队司令
,胡景翼被陈树藩诱捕后,大家推举岳代替指挥。不久,有胡的信送来,要部队投降,结
果被岳看出破绽 -- 胡是书法大家,在信中用粗细笔划区分,写出了完全相反的命令,岳
当即下令痛击,把来接收的陈军旅长击毙阵前。他在河南代替胡后报纸上一度称为“豫岳
直吴”,和吴佩孚并列。但是岳不善带兵,贪污成性,他当官之后很快腐化,和国共两党
派来的工作人员格格不入。因此他在军中威望不高,制不住这些骄兵悍将,只好放纵他们
横征暴敛以买好。原来胡景翼的第二军纪律严明,颇有战斗力,到了他手中不到一年就闹
的军纪败坏,政务糜烂。河南人民无法忍受,纷纷起义驱逐第二军驻军,其中最有规模的
组织居然是“刀枪不入”的红枪会。

河南的这种地方势力根深蒂固,一般的外来户即便兵强马壮也要让他们三分,否则虽然一
时得手往往后面要被翻盘。不要说国民军第二军,后来的国民党也制不住,抗战的时候豫
西别廷芳司令干脆就是一独立王国,自有王法 -- 据说汽车有汽车道,牛车有牛车道,走
错了汽车扎胎,老牛砍蹄。和国民党嫡系也敢叫板,打得堂堂的汤恩伯化装成伙夫才逃出
生天。岳维峻弹压不住,全省一片混乱,吴佩孚乘机派军队介入,岳出战被活捉,各部纷
纷溃散。

据说河南红枪会当时在边界设卡,捉拿第二军的逃兵,方法十分简单,在地上画一圆圈,
让其说这是什么,如果说“圈圈”,便可以放行,第二军兵源陕西,一说便是“区区”,
立刻锄头红缨枪齐下,打死无论,因为大舌头被误杀的大概也不少。

国民第二军各部就此各奔前程,大部分并入了冯玉祥的系统。

值得说一句的是岳维峻的结局。吴佩孚是个英雄相惜的人物,杀俘虏这种事他干不出来,
所以岳并没有受什么委屈,还到山西住了一段,他后来回到部队,收拢第二军还忠于他的
残部,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三十四师师长,也算待遇不错。倒霉的是他偏偏热心的
去剿共,还身先士卒 -- 有人好像总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结果再次兵败被俘 -- 这人当俘
虏比较上瘾,军事博物馆里还保留着红军的漫画,名字就叫“活捉岳维峻”,画上岳师长
衣着整齐,威风凛凛,跟散步似的在前面走,后边是红军小战士拿绳儿牵着,欢呼雀跃。


有意思的是俘虏他的,正是当年共产 党派到西北军中的代表,他的老部下徐向前。当年
岳没把人家当回事,只让徐在军官团里当一小小的参谋,现在报应出来了。徐对他还算客
气,留他在苏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红军急需的纱布绷带什么的就通过岳家的亲朋好友源
源不断的运进来。好景不长,过了一半年张国焘来了,这老兄,您知道啊,是一左撇子加
只会左转弯的主儿,一看俘虏里还有这么一个大军阀,还用废话么?一声令下二拇指一钩
,岳维峻就找胡景翼报告去了。 -- 这不是共 产党比吴佩孚没风度,而是张国焘变态,
他两边都杀,而且下手绝对黑。苏区的布尔什维克也让他杀的血流成河,这岳维峻能和曾
中生等一代名将死在一起,也算他死的不亏。

说起来也是堂堂一个省委书记级别的,落的和胡长青一个下场,哎,同志们呐,腐败害死
人啊。

岳维峻的死,宣告了国民军第二军系统最后消亡。


其实,河南的种种变化,吴佩孚早就看在眼里。

既然文章的名字是西北军,不提提西北军的老对手吴佩孚就太不够意思了。吴,以关云长
自诩,能打仗,好读《春秋》也有关云长那样的气节和傲慢。这位北洋“常胜将军”和冯
玉祥在带兵上正好相反,冯体察下情,善于练兵,常常亲临阵前,为士兵考虑的特别周到
,擅长发挥士兵的战斗力;吴则善于将将,他对战略的大局观特别好,善于指点江山,一
出手就是指挥某个督军或师长。吴的诗词也十分出色,看看“叹江山如故,异族错落。何
日奉命提劲旅,一战恢复旧山河。”那是典型的儒将。

吴和冯可谓一生的对手,两个人谁也不服谁,从一见面就互看不顺眼,其实那时候冯还救
过吴,可是吴不买帐,好像前世的冤家一样。两个人还经常有一起做戏的雅兴,混成16旅
时代,冯玉祥奉命援闽,结果在武穴发通电骂老段,曹锟做调人,催他赶紧去福建。结果
冯玉祥就假装坠马把自己腿摔伤了,说什么也不走。曹锟和吴佩孚坐火车来看他,冯玉祥
就架个拐杖上火车,曹锟安抚他,说不要去福建了,你到湘西去吧,我发表你当湘西镇守
使。冯玉祥目的达到,笑眯眯的下了火车,吴佩孚探出头来叫:“你拐杖拉火车上了!别
装病了,快把常德、桃源拿下来吧!”两人大笑而别。

实际上两个人都是中国传统军人的精华,他们的军事才能,皆是脱胎于传统的中国社会,
面向于传统的中国社会,但是都没有建立和维护一支现代化国防军的能力,-- 那个时代
,真正有这个能力的,只有中国第一军事家蒋百里将军,可惜,他又没有条件来施展自己
的宏图。要老萨说,这三个人,堪称民国早期军事领域的龙(吴),虎(冯),凤(蒋)
三杰-- 因此到三十年代以后,两个老对手都走向了衰落,把中国军事的舞台,让位给后
起的国军和共军来。

虽然北京政变冯玉祥的背后一击把他搞得窘迫不堪,吴大帅并没有气馁。看看他听到冯玉
祥叛变的表现就能够理解他的勇气。当时直奉大战正酣,副官送来一电,大帅看完,满面
红光,刷刷撕成几片,道:好,援军今晚就到,各路准备总攻!会一散就带上八百卫队穿
山越岭,南遁了 -- 电报告诉他冯玉祥已经叛变,正在向他的指挥部猛扑过来。国民军摸
到了屁股上还能如此从容,可谓统帅风度不让三国陆逊。吴乘坐铁甲列车连夜南撤,他可
不认为自己是走麦城,他知道北京这好地方必定是一山难容二虎,何况是一群呢。大帅镇
定自若的退到了鸡公山。

这鸡公山风光秀丽,山林幽静,正好修养一段时间,吴大帅在这里闭门读书,还写了一块
匾额“小桃源” -- 鸡公山对日本人来说是个有名的伤心地,十二年后第七军在这里端了
日军医院和后勤部队,轮奸虐杀日本女兵和慰安妇数百名,把“小桃源”变成了修罗场。
现在的吴大帅对此当然一无所知,他只是看书,做诗,顺便坐山观虎斗。

转眼间直鲁联军就乱打成一团,奉系旧将张宗昌向吴大帅输款投诚 -- 因为都是山东人,
“山东人不打山东人”。吴下山重整旧部,一路上势如破竹,直抵长辛店。这时候大帅显
示了他的为人 -- 郭松龄叛变,张作霖父子举止失措,奉系几乎解体,吴取之已经易如反
掌,但吴联想到冯的背叛,将心比心,下令停止对奉张作战,且把他预先派到东北绥芬河
抄张家老巢的部队也撤了回来,这一下子奉系顿时化敌为友,打冯玉祥的时候,两家跟亲
兄弟似的。

看到河南有机可乘,吴突杀回马枪,他的先锋官是民国名将靳云鹗,早说大帅善于将将,
他是很少亲自出马的。象前面说的,国民军第二军在河南本来就趋于崩溃,基本没有抵抗
,只有个蒋世济在信阳死守。

这人也是西北军中一个怪物,如果从影响来说,不应该写他,但是他的情况太个别,不写
可惜。他的部队人数不多,训练也不好,可是军心十分稳定,原因是此公在阵前大抽鸦片
烟。蒋世济是大烟鬼中特殊品种,人家越抽越瘦,他却越抽越胖,长一身烟膘,完全违反
医学常识,而且让部下也抽。前方炮火连天,他却在战壕里和弟兄们镇定自若的互点烟枪
,抽的不亦乐乎,还有一套奇怪的理论,比如“兔子不抽大烟,因为它三片嘴,衔不拢烟
枪;王八和鳖不抽大烟,因为它侧不过肩膀。”这话通过冯玉祥一个朋友传给冯,让冯觉
得新鲜又啼笑皆非。这家伙的镇定也算出色,当兵的真服,死守信阳三十多天,直系的军
队几易主帅愣是打不进去,最后还是全省都归了吴佩孚,才解甲出降。吴特别嘱咐让蒋到
他的住处来好好犒赏“这条好汉” -- 犒赏的,当然也是大烟了。

这大概就是双枪兵的来历,后来双枪兵的徒子徒孙还有贵州的王家烈和四川的孙圃,前者
学的不象,让老毛老蒋合伙端掉,不去提他,这后者在武汉战役的时候和日军交手出了邪
的,刚交火几分钟就全体跳出战壕猛冲,着实让以为中国兵只会死守的日军开了眼界,措
手不及的日本兵当然不明白孙圃也是迫不得已 -- 再耗下去弟兄们烟瘾犯了就麻烦啦!

所谓得陇望蜀,吴佩孚也不例外,拿下河南就想吃羊肉泡馍了。大帅还是不自己出马,他
想起了这位当过几天陕西省长的刘镇华来,结果就是西安的大围城。

冯玉祥对刘镇华的老底儿非常清楚,知道此人没有斤两,但是刘的五弟刘茂恩善于用兵,
不同寻常,既决定出兵,以少对多,指挥官的选择就颇为重要,冯指定的前敌总指挥,是
原属国民军第二军的邓宝珊。他的两员副将,是孙良诚和吉鸿昌。

这个配置,可谓极有心计。

邓宝珊作总指挥,可以一举三得,第一,邓是国民二军的,这样任命可以表现对于胡景翼
的老弟兄决无歧视,-- 三军的徐永昌投了阎锡山,冯可不愿意二军走这条路;第二,第
二军的部队为了自己的总指挥,在解围战中,必出死力;第三,邓宝珊足智多谋,英勇善
战,也确实胜任这个职务。邓当年帮助冯打河南督军赵赒,曾经给冯深刻印象 -- 他的部
队打仗很勇敢,但是不脱靖国军的民军习气,双方激战正酣,一声开饭,立刻放下枪,一
窝蜂的回来吃饭,战壕里连个哨兵也没有,吃完了回去抄起枪来继续猛冲猛打。河南的北
洋军被这一手闹的头大,不明虚实,哪敢进逼?

孙良诚和吉鸿昌,是一对儿长期搭档的熊虎之将。孙在甘肃帮助刘郁芬作战的时候堪称孤
胆英雄,是西北军北伐中的头号猛将。他还是当时中国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之一,这个知
道的人就少了,孙曾经领衔西北军足球队在南京和大学生足球队交手,互有胜负,其出色
的脚法,到解放后李凤荣等足球前辈还有提及,当然,他们和孙比,又是后辈了。吉鸿昌
,人称“吉大胆”,自己作了一只饭碗,撰刻“做官即不许发财”,掷地有声,后来因为
领导抗日同盟军失败,被国民党当局枪杀于北平陆军监狱,是西北军中两位最著名的共
产党人之一 -- 另一位是张自忠的副手,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这两个人搭档,对敌众
我寡,但我强敌弱的这次作战来说,实在是最合适的选择。

还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就是援军中的政治部交给谁负责,当然最好是深孚众望的刘伯坚出
马,但是冯玉祥对刘伯坚太喜爱了,这人胆大如斗,身先士卒,假如到前线出了问题怎么
办?老冯实在舍不得。正好共 产党又派了人来,看这个人文质彬彬的应该不会上去跟人
拼刺刀,而且还是个矮子,就算是到了前线,挨枪子的目标也小些。就是他了,老冯决定
了,派这个叫邓希贤的到邓宝珊那里负责政治部 -- 老冯这个决定,差点儿断送了共 产
党的第三代领导层,邓希贤,后来的名字,就叫做邓小平。

这一仗,是西北军值得骄傲的一战,刘镇华部加上新招的部队,达到十三万人,而西安城
里城外的西北军,加在一起不过三,四万,竟然打的“镇嵩军”大败亏输,狼狈逃出潼关
,11月,西安解围。刘镇华走投无路,最后只好自缚请降,投入冯玉祥门下,成了西北军
的第八军。

到这里,西北军已经站稳了关中,冯玉祥面向河南,出兵潼关 -- 这一次,不再是军阀混
战了,西北军,已经改变了名称,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响亮的名字:国民革命军,这一次的
出征,被写入了史册,融入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一个情节 -- 北伐战争。在这次战争中
,西北军,达到了它辉煌的顶峰,也走向了他的衰落。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6:24 , Processed in 0.1968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