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61|回复: 0

[转贴]慢饮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1 14: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次用“啜茗听花”这名字上网时,有人问:你喜欢喝茶,而且是在清晨?我回答说:是。
  
  其实,我喜欢喝茶,却不懂茶经与茶道。喝的茶也屈指可数,有四川的竹叶青、沱茶,云南的普洱,再远一点的,是从父亲那儿得到的福建铁观音。
  
  十年前在彭州一个小山村工作过,那儿满山遍野都种着叶大味甘的绿茶。每逢清明前后,农人便自己摘了,用手略略搓制即三篓两兜地提进城,或三元或五元地换钱回家。那时,我每月领着九十元的工资,帮护着还上技校的弟弟。喝咖啡是望尘莫及的想法。偶尔上街,听老妪村姑们三三两两谈论着自家山坡的茶树今年又换回了几多几多零碎钱……便抱着买茶试之念头购得少许。没有宜兴的紫砂壶,也没有景德镇的瓷器,只用彭州桂花镇烧制的杯子。鲜开水冲下,少许,那叶片儿便渐渐舒展开来,泛着青青嫩嫩的叶脉,翩跹着如仙女下凡般荡起微微的涟漪;轻轻呷一口,淡淡的一股涩,回味时却带着丝丝的甜,竟想起不知在哪儿看到的一副对联来: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这,好像就是我与茶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后来有幸去云南,看过世博会、赏过燕子洞。记忆最深的是到石林时喝过的功夫茶。喝功夫茶要有“功夫”,首先得有考究的设备,什么小壶小盅的茶具,还要有细声慢气款款而诉茶经茶道的娈婉伺侯着煮茶、献茶。据说,功夫茶得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啜,方能气入心田,味入肠腑。又说,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胜,沸水温度才合标准。娈婉左手端盅,右手扶之;敬男宾则左手扶杯,右手五指合并微曲,茶高举过眉,再轻置于几上,美其名曰:步步高升;女宾饮茶则左手持盅,右手五指如兰,缘于古时女子笑不露齿,喝茶亦如斯。
  
  这样的喝茶委实太费功夫了。被那儿的茶花女“阿诗玛”轻解细说后,便购得“懒汉茶”乘兴而归。第一次泡喝时,其味浓酽,使舌根微涩,数巡之后,捞起叶片晾干,或者将杯中水沥去,下次再用沸水冲之,味道仍郁郁菲菲。真是名符其实的“懒汉茶”。
  
  云南各茶叶店,都设了茶墩,置了茶具,有宾而至,则笑面相迎。或浓或淡,或香或清,都捡了最好的茶叶任你尝试,买与不买倒不强求。若有缘,还“高山流水”“滴水穿石”“蜻蜓点水”滔滔不绝与你细细道茶一番。
  
  前不久,去了趟广州。广州生活方式同茶密切相联,早上喝早茶,午后喝下午茶,晚上三朋四友相邀,喝着夜茶。我虽去时忙忙,回时匆匆,却不愿错过感觉广州独有的茶习。临行前早上,去了酒店茶楼,有单间,有大厅。我去了大厅,才八点过的大厅里人满为患,有看报的,有调侃的。据在广州的朋友说:一早喝茶的,几乎都是老年人,因为那会儿年轻人都忙着上班。年青人一般晚上喝茶。只是近年来到广州打工的盲流太多,搞得工种竞争异常激烈,有时为了避免应聘人员太多,一些公司连招聘打字员都得大专文化。所以,晚上两个地方人多,一个是夜校,一个就是茶楼了。看看四周,倒也是,除了我同服务员比较年青外。
  
  好不容易捡了刚走人的位置坐下,环顾四周,不见服务员前来搭讪,原来,得自己到前台点茶。呵呵,一元钱一座,还喝铁观音,任你从早坐到晚,人家不会为你只出一元钱便坐老半天而有半点不悦。
  
  前几天同朋友相约喝茶,茶经理见我们面熟且善,笑吟吟拿出一壶茶,沸水沏之,但见茶叶如银针状直立漂浮,好一会,才飘飘酒酒沉入碗底,揭盖喝之,初时味清且淡,慢慢品之则清香饴口,继而啜之,清香俱沁入心田。索性管他分了一盒,待夜深人阑,独个儿搬出茶壶,就着矿泉水,细细品之,忽地又想起那副对联来: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22:42 , Processed in 0.09299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