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9|回复: 0

中国式难题难倒外资行央行征信体系“扩容”

[复制链接]
loo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3-17 21: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某装修公司老板王先生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拿到自己的信用报告后惊奇地发现,上面显示有两笔余额近80万元的经营性贷款,而他对此毫不知情。经查证后发现,发放这笔贷款的是湖南浏阳某商业银行。原来王先生曾经把身份证交给远在浏阳的一位朋友,托他为自己办理一项业务。这位朋友借此机会,在王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他的身份证到浏阳的一家银行申请了两笔贷款。
  这是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就征信体系对商业银行进行调研时发现的案例。而类似这种贷款案例,并不在少数。
  中国尚不完善的征信体系正面临着越来越多此类挑战。正在深入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在取得人民币牌照后,也将面临这个\"中国式\"信用难题。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发布的《外资银行在中国调查报告》显示,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被调查的30余家外资银行中近1/3有意向内地居民提供房款等个人贷款服务。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个人征信数据,这些银行难以大展拳脚。
  截至2006年,央行的征信系统数据库已经覆盖全国,其中包括5.33亿自然人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现在,中国的所有银行在贷前审批和贷后管理时,必须查询央行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平均每天查询量近30万笔。\"人行广州分行有关人士介绍。
  但个人征信系统目前尚未与外资银行联网。央行广州分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外资银行此前开展个人业务相对较少,所以目前个人征信体系中并没有外资银行所提供的数据,他们目前也不能查询个人信用体系中的数据。
  \"我们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更多的是借鉴自身经验。\"一位新加坡的银行高级客户经理说。有同样感受的还包括其他外资银行人士。一位来自香港的金融界人士说,现在问题在于\"外资银行有技术,却没拿不到数据;中资银行有数据,却未必能够完全利用\"。
  早在2006年运行央行个人征信系统之前,上海已经有独立的征信系统--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截至2006年12月底,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个人征信系统入库人数超过770万人,累计提供信用报告达643万份,日均查询量在8000~10000笔左右。\"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两个系统都会查询。\"一位上海中资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此外,东亚银行上海分行等外资银行也在使用这套系统。
  \"上海资信运行时间长,资料比央行系统相对丰富。\" 我爱卡网站首席研究员何海涛表示,\"随着数据采集的面扩大到金融业之外,再加上历史数据的积累,将来央行征信系统将会不断完善。\"
  除了地区信用信息的分享,央行正试图打破部门之间的信用蕃篱,进一步扩充征信体系。央行广州分行人士介绍,2007年1月,央行把手机欠费信息纳入到个人征信系统中。此外,央行还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积极配合,研究将企业质量信息、欠税、欠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用和劳动工资、法院判决未执行等信息以及个人参加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08:35 , Processed in 0.2418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