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2|回复: 0

中国股民基民也需要3·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6 08: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03月15日 23:47  金融界论坛

  作者:常洋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一边开车一边听收音机,里面投诉的主题基本都是医药、汽车、电器等实物商品,而对与金融产品的投诉却基本没有。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当中,金融产品的好坏可能关系着一个家庭真正的生活质量。几元几百元几千元的商品质量问题人们往往看在眼里,因为它是实物资产,每天在你眼前出现,所以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就会变成家庭的焦点问题,而金融产品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东西,不会引起家庭的注意,但是实际问题是,金融产品一旦出现品质风险,其后果要远远大于实物资产造成的损失。

  中国的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高速发展,在高速发展中往往会忽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如同德国的高速列车脱轨撞桥事件一样,如果小的问题引不起管理层的重视,等问题积累到一定时候就可能变成滔天大祸。

  在常洋看来,目前的金融产品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一是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1、对外公布数据问题。同样是上市公司,为何有的上市公司年报一月份就能公布,而有的四月底才公布?而且象季度持仓结构这样简单的数据应该同时公布,并不一定非要等年报出来才公布,我想机构投资者肯定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优先于普通投资者知道上市公司年报情况,而且会提前做好战略布局,而普通投资者在这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因此建议上市公司年报应该在同一时间向大家同时公布,这既能体现出上市公司管理的效率,对于市场的参与者也更加公平!2、虚假信息问题。各种好的、坏的市场传闻源源不断,这种信息经常能在交易系统中公布。怎么就没有人去澄清去查处?而且有些上市公司往往弄出个澄清事实的样子,表态没有得到这方面消息,往往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澄清一段时间后没有的事情却发生了,这样的明显误导普通投资者的行为应该有人管管吧?3、随意夸大信息影响力。基金公司销售基金往往只拿自己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收益情况向没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推销,上市公司制造出一点还没有付之行动的概念,往往就会被成天在媒体坐台的机构们马上把其预计收益提高百分之一两百,本来市盈率已经七八十倍甚至更高的股票,让一个虚幻的概念,就让普通投资者认为明年他的市盈率会降到二十倍以下,一切收益和风险只要靠一张嘴就可以轻松实现,这可能吗?

  二是定价问题。目前新股发行市盈率已经高达四五十倍以上,管理层不是口口声声说要减少股市泡沫、要健康稳步发展,然而把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定如此高,IPO后一上市二级市场的参于者基本成为一级市场的埋单者,这合理吗?目前的定价是否存在一定的利益输送问题?能不能给普通投资者一点定价权?毕竟普通投资者也是市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制定设计时为何不听听普通投资者的声音?

  三是市场准入条件相差较大。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在政策保护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机构投资者享有比普通投资者更大的市场参与权,机构投资者可以拿原始股、可以融资、可以以大大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定向增发等等,而轮到普通投资者时往往只剩下一点稀汤,吃不好还要拉肚子。

  四是市场建设话语权。目前任何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留给普通投资者一定的话语权,上市公司重大问题决策上网投票主要看机构投资者,金融市场建设的任何决策更不需要听取散户的声音,散户只有被动接收的份。任何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该由市场的所有参与者来共同制定,如果只考虑小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这个市场就不会成为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也就不会发展成为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成熟市场。

  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就首先要建设好关系国计民生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如果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不和谐,一旦让小问题积累成能够掏空中国金融堤坝的大问题,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希望管理层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力度的同时,也给普通投资者开辟一条合理的维权之路。


  文章来源:http://invest.jrj.com.cn/news/2007-03-15/000002065728.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22:52 , Processed in 0.2021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