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49|回复: 0

李德水: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8 16: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德水: 1944年7月生 籍贯: 江西 2003年5月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年退休。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我想讲四个问题:第一个是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第二个是世界经济形势;第三个是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第四个是当前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对2006年做的工作作了全面分析,具体数字大概1月20日左右将由国家统计局向世界发布,一些数字我不能说,这是机密。我只能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些精神向大家汇报和解读一下。对于2006年经济运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用几句话进行了概括——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怎么看?我国已经连续四年实现了经济平稳高速增长,03年增长10.0%,04年10.1%,05年10.2%,06年当时的预计10.5%,最后的数字还需等待核算结果。连续四年的高速平稳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没有过的,也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没有过的一个稳定时期,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和大的波动情况,这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成功。
  经济效益较好。这有很多数字支撑,06年1—11月全国财政36000亿元,同比增长24.7%,全年可能达到39000亿,比05年增收7000多亿元,相当于96年全年的财政收入,06年1—10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实现14700亿元,同比增长30.1%,据了解,江苏工业企业的效益更高,增速更大。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10%,农村居民现金收入(非纯收入)平均增长11.4%,都实现两位数增长。从以上数字看,国家、企业、个人收入都是增长很快的,效益都是很高。
  物价水平较低。1—11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初级品价格上涨2.9%。这些数字表明我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另外,去年新增就业人数比年初预计的多增1000多万
  所以,这种高增长、高效益、高就业、低通胀的局面确实很好,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宏观调控期望达到的目标。
  中国处在经济体制全面转轨,增长方式急剧转型,在许多方面正在和国际接轨,经济运行又在高速轨道上前进,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么平稳确实不易,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肯定这样的成绩。另外我国去年粮食又是丰收年,已经连续三年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一般的规律是五年中两年丰收两年歉收一年平。同时由于这几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煤、电、油、运这些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明显的缓解,去年一年新增发电装机可能达到8000万千瓦,相当于英国全国发电装机总量,05年底是5亿3千万千瓦,06年达到6亿多千瓦,全国基本上没有拉闸限电的现象,可以保证供电。
  在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如固定资产投资也取得很大成绩,06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3%,这使得中央很着急,新开工项目规模太大,通过下半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11月回落到26.6%。银行信贷上半年增长过快,到下半年也基本遏制住各个势头。还有我们经常说消费不足,实际上去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了14.0%,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几个国家消费品增长达到两位数。去年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预计可以达到1万7千多亿美元,到去年12月11日我们加入WTO整整五年,完成了过渡期,五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五年经济总量翻了一番,01年是10万9千亿元,06年突破了20万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加了两倍多,从5096亿美元到17000亿美元,关税平均税率从当年的15.3%降到去年的7%,但海关税收大幅度增加,更重要的是这五年,我们对世界经济的平均贡献率是13%。这五年的过渡期,我们经受住了考验,从被迫开放走上自主开放的道路。
  以上这些足以证明我国去年经济形势确实很好,但是也还有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上分析了我们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主要是:
  1、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2、结构问题,表现在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不协调,一二三产的比重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结构问题可以说无处不在。
  3、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污这种过去经济增展方式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十五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924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848万亩,我们现存的耕地只有18.3亿亩,人均1.4亩地,而且北方的一些耕地质量很差,产量很低,我国真到了一亩三分地的时候了。
  4、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很大。
  5、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6、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问题还比较多。等等
  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矛盾,有些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2007年我们要具体要做哪些工作、事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部署,提出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供大家学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总揽全局,围绕科学发展观基本思想,中央这两年相继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的理念和目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实践,是深化认识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成果,从而成为推进我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我觉得这段话非常重要,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并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护。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强大思想武器,我们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中国经济完全可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具备保持良好发展的条件,所以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个要求。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上说,中国的快速发展仍然是一个不可阻挡又不可持续的奇怪组合。不可阻挡是指我们的发展势头,不可持续是指不太合理的经济结构和比较粗放的增长方式。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发展阶段决定的。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努力地解决它,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党的英明决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13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烈愿望和巨大的热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喷发出来的无限活力和蓬勃的生机,是西方经济学方程式中永远无法计算出来的。
  第二个问题:国际经济形势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看经济形势必须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不能孤立地看国内,中国经济已经和世界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得出了国际经济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但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缓和稳定的这样一个科学判断。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0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是4.0%,04年5.35%,05年4.9%,预计06年5.1%,而从1973年—2002年这30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是3.6%,所以世界各个方面包括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研究单位都一致认为这四年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增长最快、最平稳时期。三十年前的那轮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我们中国正在忙于搞文化大革命,我们错失了良机。这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我们赶上了,而且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只重要力量,根据美国的分析,过去五年全球累计GDP增长额度,美国和中国的增量占了60%。世界银行最近也公布了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的数据,认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是3.9%,美国3.2%,欧元区2.4%,日本2.9%,印度8.7%,俄罗斯4.5%,巴西3.5%,中国10.4%,预计全球07年是3.3%。以上数据IMF与世界银行的数字是不一样,IMF的数据要大于世界银行,主要是因为计算方法不同,IMF是按照购买力评价法进行汇率换算,世界银行是按照官方汇率进行换算,但他们的分析结果和趋势是一致的。
  更可喜的是近来出现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的局面。无论是欧元区、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国、俄罗斯、印度、智利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内需求明显增加,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比如欧元区,去年投资消费双增长,主要不在是靠出口来拉动,德国11月份的失业率达到四年来的最低,德国机械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超过了90%,是1990年以来最高点,整个欧洲06年经济发展是10年来增长最强劲的时期,OECD预测06年欧元区增长率是2.6%。日本最近也发布了报告,至2002年2月份起本轮的经济增长期已经持续了58个月,刷新了1965年11月到1970年间创造的57个月增长的纪录,成为日本自战后经济增长最长的时期。世界经济这四年是30年来最好,正好与我国这四年经济形势是一致的。
  关于07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IMF、世界银行等都预测比06年要放缓,亚行最近也发布了相关数据,认为东亚经济将由06年的4.9%回落到4.4%,中国将由10.4%平稳回落到9.5%,总之07年世界经济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06年速度要放缓些,慢一点,可以说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也没有人提出怀疑,其重要原因是担心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影响美国经济的三大因素:一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过去五年美国房地产价格上涨了一倍左右,而06年新开工房地产同比下降了27%,新房销售下降25%,未售新房存量增加了14%,由于房地产链条很长,这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二是06年美国汽车销售不景气,05年销量是1700万辆,06年是1650万辆。三是经常项目赤字继续扩大,经合组织预测06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将达到8780亿美元,同口径05年是7821亿美元。我觉得美国这三大因素值得我们注意,赤字是一个老问题,实质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我感觉比2000年IT产业泡沫好的多,2000年美国经济非常狂热,都认为由于IT产业发展和新经济理论,美国经济将像永动机一样永远发展不会衰退,永远直线上升。然而这次,美国心态好得多,除非出现战事或恐怖活动,我认为此次经济衰退不会坏到很糟糕的地步,全面萧条是不可能的。
  总体上说,国际经济环境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世界经济即便放缓一点也没什么关系,正好抓紧时间调整结构,弦绷得太紧未必是好事。但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确实是摆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关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经济发展不平衡这要从经济全球化说起,什么叫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我的理解是由于通讯技术特别是IT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交通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生产要素不再局限在一个国家内流动配置,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越来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这样一种趋势叫着全球化,这是一种趋势。大家也注意到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从江泽民同志到胡锦涛同志,讲到经济全球化后面都带“趋势”两个字,没有绝对的全球化,只有这样的一种趋势,最新的一轮全球化浪潮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大力倡导的,他们的目的是为他们的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技术力量,在世界上更多地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并且占领世界市场,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是西方的跨国公司,到2002年世界上有64000个跨国公司,他们占了世界总产出的50%以上,贸易的70-80%,纷纷将低端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形成国际产业分工的新局面,这是生产方面。再从销售上看,批发商们也实行全球采购的战略,哪里便宜到哪里买,也不分国界,因此,世界经济形成了资本、专利、核心技术等等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主导下在发展中国家中组织生产,物质产品又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等亚洲国家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和欧洲,资本和技术的丰厚回报由跨国公司汇回到美国和欧洲,形成这样的新的分工格局,按照现行的国际统计规则,国际贸易是以各国的海关数字为准,而每个国家都有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这就出现了美国的外贸赤字迅速增加,而亚洲国家外汇也迅速增加,自身又消耗不掉,反过来去买美国的国债或投向其他的几大金融市场,客观上帮助美国维持了他的国际收支平衡。美国从1996年外贸出现赤字到2006年累计赤字总额44000亿美元,而当前世界各国外汇储备总额是46000亿美元。问题是,这样的一种循环是可持续的吗?永远去买美国的国债和投向美国的金融市场?那么这个资金链条就要断了,这与企业基金链断了是一个道理。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美国之所以能够维持这种局面,是因为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本位制,以及其实力、军事力量等等各个方面,以健全的金融体系做基础、做后盾的。今天美国的国债已经达到7万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所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我觉得这个命题不准确,实质上是贸易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主要是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贸易赤字年年猛增,中国、日本这些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还有石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这两年涨的也是非常快。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美国似乎很穷啊。美国在海外的子公司相当多,目前中国就有四万九千家。它在海外子公司2004年实现的销售额达到三万三千八百多亿美元,而本土的只有一万多亿元,前者是后者的三倍多,海外企业所产生的利润与回报都是美国人的,只是位置移动了一下。这些企业利用国外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而这些企业返销美国的产品,在美国海关都被统计为“美国进口”和“美国赤字”。所以掩盖了真相和实质。美国的制造业是不是空心化了呢、不行了呢?不能这样认为。我看到联合国的一个统计数字,1995年,美国的制造业占全球的份额是22.3%,而到了2005年达到了22.4%,这十年,美国的制造业不降反升。这说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比全球发展的快,而且美国始终控制着制造业的高端,所以美国制造业对全球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比以前更强了。从这些方面看,美国的赤字能够归咎于中国吗?所以,美国经济的问题不在于外贸赤字的多少,在于其自身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中,所获得的收益主要为资本所有者占有,而劳动收入承受了巨大的损失。美国内部的收益分配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几年,美国的资本收益连创新高,而劳动回报连创新低。根据美国的资料,2001-2005年,美国非农业部门的小时劳动收入年均增长只有1.4%,而劳动生产率增长3.1%,从这两个统计数据来看,不符合经济学原理,所反映的问题是劳动收益太少。美国的劳动者在经济全球化中,没有得到实惠,美国的贫富差距在迅速扩大,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所以这次美国的中期选举中问题得到了体现,反应在共和党的惨败和在国会中的失势。
  摩根士坦利最近有个分析,到2006年中,工业化国家的收入中,劳动收入所占到的份额占到53.7%,过去美国占到74%。过去的几年,工业化国家劳动收入的比重降的很厉害,而企业的利润占到15.6%,是历史最高水平,所以说是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的。我国职工平均工资2001年增长16%,2002年增长14.3%,2003年增长13.9%,2004年14.2%,2005年14%,可美国只有1.4%。去年10月17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会副会长,他到我们中国社科院来讲课,他讲的很好,他说只要世界经济是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就不可能真正阻止“帝国主义”和战争。这不简单,他也认为世界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小平同志所概括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计划和市场都是管理经济、调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不是目的,更不是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多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别的。要进一步提高和解放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消灭剥削。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明确,要切实做好收入与分配工作,而且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部署,强调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共产党这样说和这样做了,布什能做到吗?他根本就不想。美国前几年搞的减税政策,美国人就说,那是“杀贫济富”,有利于富人。发展经济,究竟是为了少数人服务和发财,还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我觉得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根本区别。我们鼓励少数人富起来,先富起来,目的是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这方面,我们的理论要有进一步的创新,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着伟大的实践。我们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13亿人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前人所没有过的,呼唤着新理论和理论的创新。要能符合中国的国情,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理论。这也是今天借此机会向同志们表达的一点希望。
  当然,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我们中国的影响也是应该引起重视的。特别是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这样迅速地增加,它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应该看到,中国对美国的、欧盟的大量顺差,并不是中国的“一家”事情,是亚洲各个经济体的叠加效应。他们生产的大量零配件到我国组装,打着“中国制造”的牌子,海关的统计都是中国出口。原先日本是最大的顺差国家,现在他把这部分转移到中国,变成中国处在“第一线”。但毕竟中国的外汇储备现在达到一万亿了,作为储备,它不是中央财政收入。这些钱一方面是央行一笔一笔地用基础货币买进来的,既是央行的资产,又是央行对企业、甚至政府的负债。所以有人说买这个、买那个,怎么花。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足以买下所有国家的储备黄金,实际上超过了所有央行黄金储备值的两倍。你买去吧,如果购买,国际上的黄金立马会暴涨啊,只要有点风声就涨。要有高超的艺术、良好的操作。外汇储备太多了,要用基础货币换,基础货币在流通中能产生“乘数效应”,以前是4.6倍,去年年底是5.1倍,美国是11倍。央行多发行1块基础货币,市场上就有5块,这就造成了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这些钱流向那里,那里就会出现问题。流向固定资产投资,就会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流向股票市场,股票就会暴涨。“流动性过剩”问题如何很好地控制?国家采取很多措施,从1月15日开始,银行的准备金又提高了,主要是针对这个问题。这对我们的宏观调控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处理的不好,可能会造成不稳定。对于我们来说,要调整结构、要扩大内需,包括三农工作,要采取很多措施。
  现在来看,还要加强贸易管理。去年渣打银行有个英国人,他写了一篇文章说,2005年中国外贸顺差1020亿美元,其实,真正的顺差只有350亿美元,670亿美元是假的。我看后,专程去上海拜访他。现在,这个人很出名了,他到北京来,在社科院、人民银行、商务部和统计局上课,大家觉得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具体的数字准不准确,很难判断,主要是通过虚报出口价格,对外勾结,把热钱堂而皇之地从贸易的渠道里流走,来赌人民币升值,获取暴利。我们去年,负进口缺口之大也是令人惊讶的。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1到8月份,负进口达到四百多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8%,出口可以获得出口退税。都可以以这个名义把“热钱”打进来,到香港或周边地区转一圈又回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世界第三大出口国,浪费啊。首先在货栈上转了一圈,旅游了一下,商品还在原地不动。那么我们的海关是干什么的呢?管理上的漏洞较多。
  要打破人们对人民币的非理性预期,现在日本的外汇储备总量与我国基本相近,民间的外汇储备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两倍。中国的情形是老百姓、企业,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全部集中在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在海外上市募集的基金,天天盯着人民银行要结汇,人民银行顶着,多放一天就是损失。压力都集中在中央银行,根子在于对人民币的非理性预期。我们的外汇管理改革是可控式的、是有升有降的。要使投资者的成本超过收益,甚至无利可图。所以世界贸易均衡的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尤其中美两国的协调,不能简单从事。
  最后一个问题,当前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一个是防范粮食风险,我们最近三年连续丰收,但是前段时间,粮食丰产,粮价上涨,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一是农民的抛售,二是各地的粮食加工能力非常强,我国现在大豆市场的三分之二靠进口,三是最近两年粮食库存锐减。国际上,粮价上涨,必然影响到国内市场,所以,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非常脆弱。我们强调“紧”平衡,不要少的太多,或多的太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耕地每年还在减少,农村里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粮食问题事关稳定,所以中央强调三农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防范产业风险。WTO的过渡期结束了。去年世界上跨国并购的规模很大,8000多亿美元。今年预计还是一个高峰,我们要正确对待跨国并购。去年,我在两会上,当着总理的面发了个言,要谨防垄断性的跨国并购,新华社发了一个通稿,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对于垄断性并购,那些要扼杀我们民族工业的并购,我们要坚决阻止,要提高警戒。在美国,对外资并购有个审查委员会,国防部长当主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当副主任,非常严格。我们却那么大方,所以我们的经济命脉都被外资控制了,经济基础都变了,我们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又从何谈起呢?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我国维护新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三个是要防范金融风险,金融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外资银行可以在中国任何地方从事任何业务,我们准备好了吗?
  第四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我们“骄傲自满”。我们千万不能因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形势很好、国际地位很高而骄傲自满。这次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总书记和总理都提出要“居安思危”!对存在的问题要“未雨绸缪”,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美国总统罗斯福讲过,我们什么都不怕,就怕高枕无忧。我们的孟子老先生早在2000多年前就讲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我们大家把思想认识都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逐步的解决,或者改善,我们要争取更大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19:15 , Processed in 0.2245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