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3|回复: 0

华人富豪应以国际化公益化延续经济实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8 1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人富豪应以国际化公益化延续经济实力

【社论】全球五百富豪榜当中,华人的数目正逐渐增加,其中香港较多,台湾与新加坡次之,香港的李嘉诚,且名列世界十大,至于中国大陆,由于经济发展奇速,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世界级富豪出现。不过最令人关注的,是财富的延续,而华人产权承继的方式,又有没有改变或改善。
财富的分布,影响到社会的流动,阶级的变动。中国古代的科举,促成了社会的流动,亦是阶级变动的最大动力。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是这个道理,到了民国,从商变成了致富的主要途径,经营的方法,由商店发展为公司,再扩展到企业的层面,在上个世纪早期,上海便出现了四大公司,其中的大新,集百货、金融、保险、游乐场与产品制造于一身,可惜只有企业的规模,欠缺企业的精神,禁不起1949年政权转移的冲击,到了一九六○年代末期,便在香港结业,现存的永安,规模已经缩窄;至于先施,所联营的保险、人寿,已再无法执业界的牛耳。

四大公司都是由海外华侨创办,是受西方的影响,亦从受西方影响最深的上海及香港起步。中国的毛病是一种小农心态与小店心理,太过封闭、太少视野,四大公司的视野是开阔了,但未至于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网络,扩展至其它的华人地区,去减少政治的风险;近乎封闭的管理,不能吸纳家族以外的人才,到了战后的香港,在西方的影响下,第一代的富豪较注重第二代的教育,亦是和中国传统富豪最大的差别,他们着意把子女送到英美等国最顶尖的大学就读,这点和台湾目前的情况相似。

但在温室成长的苗种,往往禁不起外面的风雨,各类的诱惑,有的第二代富豪,甚至进行炒卖,以期侥幸致富,如是香港的所谓十大富豪,已完全换班,原因是人口的流动,加速阶级的变动。新来的移民,更多冒险、拚搏与创业的精神,其中不乏从零开始的,后来的台湾,亦复如是,今日的大陆,又出现新一轮的社会流动。

产权的承继,祖业的交棒,会影响到日后全球华人的经济实力。目前的香港,就出现了两个鼓舞性的实例,其一是冯氏家族的利丰集团,八十年代第三代的冯国经、冯国纶兄弟接班后,便将集团的组织现代化,集团的经营国际化,如是股价节节上升;其二是李嘉诚的长实及和记集团,首先成立基金会,藉社会服务提高家族地位,跟着放胆授权,聘外界专才主持业务,如是业务蒸蒸日上,这两个案例,很值得全球华人去参考。

再一个实例,是日本建筑公司株式会社金刚组,成立于578年,至今已传至第四十代,所凭的是甚么?是一种创业精神的传授,包括领导特质,亲力亲为,以身示范,上下合一;亦包括人脉关系与商业网络,下一代须亲身投入,方便业务的扩展。中国人有所谓富不过三代。譬如南洋首富胡文虎,便不能把财富传至第三代。但今日美国的富豪,如福特、洛克斐勒等,却将财富传至不知多少代,原因就是他们懂得把财富机制化以外,还公益化,财富来自社会、应当用诸社会,非但提高家族的名气,还提升家族的地位;有了地位,自然方便更多财富的积聚。
世界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11 19:43 , Processed in 0.40435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