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776|回复: 16

[【经管类】] 关于音韵学的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6 1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阿党与停云两兄关于音韵方面的论述,很有启发。本人忝为章黄后学,也曾作过一点点相关学习,但学得不好,很不好;仅就“入派三声”等问题进行过一点点研究,如今也全忘记啦,相当惭愧。

不过,喜国学之人,不可不知吾国音韵,尽管此学始步相对并不很早,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于自己不能谈出更有意义的话语,特转一篇知识性资料,给希望了解相关问题的书友参考,尤其送给即将走上领导岗位的阿党通知参考。



音韵学概说

本节重点讲授音韵学与语音学,音韵学的功用,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 音韵学与语音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於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在标音问题上,由於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惯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於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著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二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 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著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 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三) 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

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於它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於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 \"佛\"与\"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f,一个声母是b,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麼会知道\"佛\"与\"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 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由於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足为怪了.

(四) 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於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例如: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诗经·郑风·子衿》二章

这章诗今天看来并不押韵,不懂音韵的人会误以为它原来就不押韵,其实在先秦是押韵的.\"佩\",\"思\",\"来\"三字同属一个韵部(之部),如果按照后面的拟音去读这章诗,其韵味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又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更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


三 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古音1)古代汉语语音.(2)专指上古(周秦两汉)音.
2.今音1)现代汉语语音.(2)专指《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3)专指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
3.音类: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类别.
4.音值: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实际读法.
5.双声:指两个汉字音的声母相同或相近.
6.叠韵:指两个汉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
7.声母,韵母: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叫作声母(古人称之为声,纽,声钮或音钮),其余的音叫做韵母.
8.字母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号的最小的书写符号.(2)古人称声母的代表字为字母.
9.三十六字母:表示中古声母系统的36个代表字.唐末守温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共同语标准音的声母系统.现列表简示如下:
10.韵头:指韵腹之前的高母音或半母音,因常介於声母和韵腹之间,故又称介音或介母.
11.韵腹:指韵母的主要母音.
12.韵尾:韵腹后面的收尾音叫做韵尾,包括母音韵尾和辅音韵尾(鼻辅音或口辅音)两类.
13.韵1)指韵母.(2)指主要母音,韵尾和声调相同的音韵类聚.
14.韵目:韵书中韵部的标目,也就是韵部的代表字.
15.韵部1)同\"韵\"(2).(2)指主要母音和韵尾相同的音韵类聚.
16.韵摄:等韵家把主要母音和韵尾相同相近的韵归为一类,称之为韵摄.
17.韵脚:韵文押韵的字.
18.阴声韵:以母音收尾或是没有韵尾的韵母叫做阴声韵.
19.阳声韵:以鼻音收尾的韵母叫做阳声韵.
20.入声韵:以辅音[-p],[-t],[-k]为韵尾的韵母叫做入声韵.
21.阴阳对转:指阴阳入三类韵母的相互转变现象.
22.等韵和等韵图:用\"等\"的概念来分析汉语的语音,就叫等韵,研究等韵的学科就称为等韵学.等韵学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科,是中国传统的语音学.用等韵的学理来研究和分析古代汉语语音而制作的图表,就叫做等韵图(一般简称为韵图).
23.呼1)宋元学者按发音时嘴唇的圆展情况把韵母分为两类——不圆唇者为开口呼,圆唇者为合口呼.(2)明清学者把韵母分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类,合称四呼.
24.尖音:声母z,c,s跟 i,ü或i,ü开头的韵母拼合成的音节叫做尖音.
25.团音:声母j,q,x跟 i,ü或i,ü开头的韵母拼合成的音节叫做团音.
26.平仄:\"平\"指平声,\"仄\"指上声,去声,入声.
27.舒促:\"舒\"指四声中的平声,上声,去声三种声调;\"促\"指\"入声\".
28.阴调:同阳调对言,阴平,阴上,阴去,阴入等声调都总称阴调.一般说来,现代普通话或方言读阴调的字,来自古代清声母.
29.阳调:同阴调字对言,阳平,阳上,阳去,阳入等声调都总称调.一般说来,现代普通话或方言读阳调的字,来自古代浊声母.
30.直音:用同音字注明音读.其形式即\"某音某\".
31.反切:传统的注音方法之一,用两个汉字为一字注明音读,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如\"改\",古海切,取\"古\"的声母,\"海\"的韵母及声调(上声),拼读成\"改\"字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中古音
本节重点讲授《广韵》的产生及其体例,据《广韵》探求中古音,《广韵》的声母和韵母,中古音的声韵调.
一 《广韵》的产生及其体例
(一) 《广韵》的产生
到了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真宗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这是第一部官修性质的韵书,是《切韵》最重要的增订本.《广韵》虽距《切韵》成书时间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为增加,计有26194字,比《切韵》的字数(11000余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释也较详细,共用了191692字.此外,《广韵》分韵为二○六韵,比《切韵》多出13韵,这是分韵粗细宽严的问题,并非语音系统有什麼变化.这十三韵是:
(平) (上) (去) (入)
俨 酽
谆 准 稕 术
桓 缓 换 末
戈 果 过
其中上声俨韵,去声酽韵是依据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成例增添的.其余11韵的多出是由於将《切韵》某些韵中所含开,合韵母分开独立城韵的结果.下面是其对应情形:
《广韵》撰成后,一直流传到今天,《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反而逐渐销声匿迹了.直到清代末年以前,人们始终未见到《切韵》.由於《广韵》未著明撰者,且书前有陆法言的《切韵·序》及唐孙愐的《唐韵·序》,致使一些学者误以为《广韵》就是《切韵》或《唐韵》,如顾炎武《音学五书》中《唐韵正》的定名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广韵》虽非《切韵》,但由於未改变《切韵》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韵》未被发现之前,它就成了研究古音最重要的材料.不仅如此,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需要根据《广韵》上推下演.在音韵学史上,《广韵》一直起著承前启后的作用,就象《说文解字》在汉字研究史上所起的作用那样重要.
(二) 《广韵》的体例
《广韵》的编写体例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一,《广韵》正文共收26194字,分属於二○六韵.此二○六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置於五卷之中.其中平声57韵,置於第一,二卷;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分别置於第三,四,五卷.平声韵独居两卷完全是由於所属字多的缘故,并无其他用意.其居於第一卷者28韵,称作上平声;居於第二卷者29韵,称作下平声.
二,每卷之中所列各韵用一个代表字作为名称, 叫做"韵目".韵的排列顺序用序数加上韵目表示,如一东,二冬,三钟等.
三,一韵之中所含各字按声母的不同分别排列.同声母的字唐人称之为"小韵", 小韵也称作"纽",小韵所含各字均属同音字.小韵与小韵之间用"○"相隔.
四,小韵中的第一字之下先注释字义,然后是反切注音,最后用数字标明该小韵所含字数.
二 根据《广韵》探求中古音
《广韵》是一部韵书, 它只向我们展示了中古音的韵部和声调,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中古有多少声母和韵母.要想了解中古声韵的实际情况,还得另辟蹊径.《广韵》 虽然没有直接展示中古的声母和韵母,但它所收的每个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中古的各类声母和韵母自然就都包含在这些反切上下字中.在介绍声类和韵类时我们已经指出, 代表同一声母或韵母的反切上,下字都不止一个,《广韵》中共有反切上字452个,反切下字1195个.要得知中古有多少声母和韵母,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这452个切上字和1195个切下字中表示同一声母或韵母的字进行归类即可达到目的.
由於语音的发展变化,今音已不同于古音.有些反切用字在今天看来是不同的,在古代则可能是相同的;在今天看来是相同的,在古代则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归纳反切上下字并不象依照今音对汉字进行归类那麼容易.清人陈澧第一个找到了归纳反切上下字的方法——系联法,他的《切韵考》就是使用这一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系联法的基本依据就是反切的原理, 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必然相同, 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及声调必然相同.其系联的条例共有三项:一般称之为基本条例,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
(一)关於反切上字的系联
1,基本条例
因为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上字,其声母必属同一声类(推论).
(1)同用例 切上字如果用同一个字作反切上字,则切上字的声母属於同类.例如:
冬 都宗切 当 都郎切
冬,当这两个切上字均用"都"作其反切上字,所以它们的声母属於同类.
(2)互用例 两个切上字如果相互作为对方的反切上字,则此两个切上字的声母属於同类.例如:
当 都郎切 都 当孤切
"当"用"都"作切上字,"都"又以"当"作切上字,互相为用,所以当,都的声母属於同类.
(3)递用例 甲切上字以乙字作为切上字,乙字又以丙字作为切上字,则甲乙丙三字的声母属於同类.例如:
冬 都宗切 都 当孤切
"冬"以"都"作为切上字,"都"又以"当"作为切上字, 递相为用,所以冬,都,当三字的声母属於同类.下面举一组系联的实例:
布,补,伯,百,北五字都用"博"作切上字,此为同用;"补"用"博"作切上字, "博"又用"补"作切上字,此为互用;"边"用"布"作切上字,"布"又用"博"作切上字,"巴"用"伯"作切上字,"伯"又用"博"作切上字,此皆为递用.通过如此系联,证明边,布, 补,伯,百,北,博,巴八个切上字的声母同属一类.
2,分析条例
《广韵》共含有3875个小韵(即同音字组), 每个小韵用了一个反切,各个反切的读音都不会是相同的,据此推断,两个反切的下字如属同类,则其上字必不同类.反切上字不同类属的确定,在理论上即根据於此.例如:
红 户公切 烘 呼东切
根据系联,"公","东"二字的韵母属於同类(同属东韵一等),据此可以肯定"户","呼"二字的声母一定不同."户"属"胡"类(匣纽),"呼"属"呼"类(晓纽).
3,补充条例
这是一种根据"又音"将两类反切上字系联起来的方法.《广韵》对多音之字一般都互注切语,如涷字有平去两读,《广韵》於东韵涷字所在小韵的第一字下注"德红切",又在涷字下注"又都贡切";於送韵涷字下注"多贡切,又音东".据陈氏考证,"都贡","多贡"这种又音中用字不同的反切其读音是相同的,由此推论,"都"与"多"实为一类.《广韵》中有些反切上字声本同类,但两两互切,无法系联在一起,例如:
多 得何切 得 多则切
都 当孤切 当 都郎切
?多与得,都与当两两互切,无法系联,根据上述方法的证明,都,多实为一类,这样多,得与都,当就可以系联为一类.
(二)关於反切下字的系联
1,基本条例
因为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下字, 其韵母必属同一韵类(推论).
(1)同用例 切下字如果用同一个字作为反切下字,则切下字的韵母属於同类.例如:
东 德红切. 公 古红切.
东,公这两个切下字都用"红"字作反切下字,所以它们的韵母属於同类.
(2)互用例 两个切下字如果相互作为对方的反切下字,则此两个切下字的韵母属於同类.例如:
公 古红切 红 户公切
"公"用"红"作切下字,"红"又用"公"作切下字,所以公,红的韵母属於同类.
(3)递用例 甲切下字以乙字作为切下字,乙字又以丙字作为切下字,则甲乙丙三字的韵母属於同类,例如:
东 德红切 红 户公切
"东"以"红"作切下字,"红"又以"公 "作切下字,递相为用,所以东,红,公三字的韵母属於同类.下面同样举一组系联的实例:
"鱼"韵出现了24个反切,包含的反切下字有鱼,居,诸,余,菹五字.其中居,诸,菹三字都用"鱼"作反切下 字,此为同用;"余"用"诸"作切下字,"诸"又用"鱼"作切下字,此为递用. 经过如此系联,证明鱼,居等五字的韵母属於同类.
2,分析条例
如上面所指出的,在《广韵》中各个小韵反切的读音是不会相同的.如果两个反切的上字属於同类,则其下字必不同类.《广韵》的同一韵中,反切下字有时会分成二类三类甚至四类,在理论上即根据於此.例如:
公 古红切 弓 居戎切
根据系联,"古","居"的声母属於同类(同属见纽),由此可以推断, "红","戎"的韵母必不同类."红"属"红"类(东韵一等),"戎"属"弓"类(东韵三等).
3,补充条例
这是一种根据四声相承的规律确定韵类的方法.同一韵部中的韵母在四声的分布中有这样的规律:一种调类中有几类韵母,在其他相承的调类中一般也有几类韵母.根据这一规律,某一调类的反切下字如果系联不起来, 便可根据相承调类中韵类的分合情况确定其分合,或者合为一类,或者分为几类.如:
朱 章俱切. 俱 举朱切.
无 武夫切. 夫 甫无切.
朱,俱,无,夫四字均属平声"虞"韵字, 其中"朱"与"俱","无"与"夫",两两互为切下字,只能系联为两类.朱,俱与无,夫是否为一类,因系联不起来,不得而知;另查,"虞"韵上声"麌"韵中的切下字矩,庾,主,雨,武,甫,禹,羽等八字系联的结果为一类,去声"遇"韵中的切下字遇,句,戍,注,具等五字系联的结果也为一类;据此可以断定,朱,俱与无,夫的韵母肯定也属一类.
三 《广韵》的声母和韵母
(一) 《广韵》的声母
1,《广韵》的声类
陈澧《切韵考》将《广韵》452个切上字归纳为四十类.这四十类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照,穿,床,审,喻五纽中各多出一类,微纽并入明纽,又少了一类,故成了四十类.陈澧认为这四十类即反映了《切韵》的声纽状况,但是后来的学者认为陈澧没有严格遵守自己所定的原则.有时他用补充条例将基本条例无法系联的两类系联为一类, 例如将"文,美,望,无,巫,明,弥,亡,眉,绵,武,靡"同"莫,慕,模,谟,摸,母"归为一类的情况就是这样.有时他却没有使用补充条例将那些可以系联在一起的两类归为一类,例如"博"类与"方"类的情况就是这样.
他对补充条例的使用随意性很强,正像罗常培先生指出的那样:"以今考之,其为例犹未能尽纯也.盖因变例以求其合,则为类当不满四十;舍变例而求其分,则为类当逾乎四十.陈氏於其所欲合者,则用变例以联之,於其所欲分者,则用正例以别之,未免自乱其例矣!"因此,陈澧的四十类没有反映出《广韵》声类的真实面貌. 继陈澧之后,张煊,黄侃,钱玄同,高本汉,白涤洲,黄粹伯,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等学者先后对《广韵》的声类进行了考察.张煊同时使用基本条例和补充条例进行系联,得出的结果是三十三类.黄侃,钱玄同考察的结果是四十一类.高本汉,白涤洲,黄粹伯考察的结果是四十七类.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考察的结果是五十一类.
2,《广韵》的声母
声类是根据系联法或统计法对反切上字归纳的结果,声类的不同,并不意味著声母也一定不同,因为表示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根据系联或统计可能会分成两类,例如代表来纽[l]的反切上字根据系联,统计被分成了卢,力两类.
根据前人的研究,《广韵》五十一声类所含的声母只有三十六个,此外李荣先生在他的《切韵音系》中又考出一个"俟"母,又称作"禅二",现在已得到学术界不少人的承认.如果加上俟母,《广母》的声母就是37个.此将37声母与五十一声类的关系对照如下:
(二) 《广韵》的韵母
1,《广韵》的韵类
陈澧用系联法对《广韵》每一韵中的反切下字进行系联,结果发现有些韵只含有一个韵类,有些则含有两个,三个甚至四个韵类,二○六韵中共含有311个韵类.继陈澧之后,高本汉,白涤洲,黄侃,周祖谟,李荣及邵荣芬等人也先后对《广韵》的韵类作了较系统的研究,所得的结果有相同者,也有不尽相同者.其中高本汉研究的结果是290类,白涤洲使用统计法研究的结果也是290类,黄侃研究的结果是335类,周祖谟的研究结果是324类,李荣的研究结果是334类,邵荣芬的研究结果是326类.王力在他的《汉语音韵学》及《汉语史稿》中基本采用的是高本汉和白涤州的分类.董同龢则基本上坚持的是陈澧的分类.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采用的是290类的说法.
2,《广韵》的韵母
《广韵》的290个韵类是按声调计算的,即韵类的声调不同即算不同的韵类;如果不计声调,即使平上去三声相承的韵类或平上去入四声相承的韵类算一类,则290类只有90类之多.王力在《汉语史稿》中于戈韵和昔韵中分别增添了[ ](戈开三),[ ](昔合三)两音.按照《史稿》的这种分类,《广韵》的韵类总数便成了292类,不计声调为92类.这92类所含的不同韵母共有142个,其中阴声韵40个,阳声韵51个,入声韵51个.我们采用《史稿》的说法,将《广韵》韵母确定为142个.
四 中古音的声,韵,调
(一) 中古音的声母
《广韵》的声母有三十七个,《韵镜》的声母有三十八个,二者的差别只在於,《广韵》的喉音中有影,晓,匣,以(喻四)四母,《韵镜》的喉音中则有影,晓,匣,云(喻三),以五母,所以《韵镜》比《广韵》多出一母.就《韵镜》的情况来看,"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但尚未同"以"母合流,这种现象说明《韵镜》所确定的声母要晚於《切韵》(《广韵》的声母即代表《切韵》的声母),但不会晚于守温制作三十字母的晚唐时期,因为在守温的三十字母中云,以已合流为喻.本书将中古声母确定为三十七个,亦即《广韵》的三十七母,理由是让"云"归"匣"更能反映出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的面貌.下面是三十七声母表及其拟音(拟音均为国际音标).
中古声母音值表
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唇音中少了四个,正齿音中多了五个,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 中古音的韵母
《广韵》的韵类共有292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力《汉语音韵学》中的290类再加上戈开三和昔合三).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2类,其中所含韵母计有142类.《韵镜》的韵类共有291类(比《广韵》少一个戈开三),如果不计声调,则为90类,其中所含韵母共有139类.两相比较,《广韵》比《韵镜》只多出真合三,质合三及戈开三三个韵母.由此可以看出,《广韵》切下字系联的结果和《韵镜》所列的韵类数是极其接近的,这说明了系联结果的可靠性.我们把《广韵》的142个韵母确定为中古的韵母,下面是这142个韵母的名称及拟音,序次按92类的形式排列,其中平声韵的拟音代表平,上,去三声.
中古韵母音值表
71.耕开二 麦开二
72.耕合二 麦合二
73.清开三 昔开三
74.清合三 昔合三
75.青开四 锡开四
76.青合四 锡合四
77.蒸开三 职开三
78. 职合三
79.登开一 德开一
80.登合一 德合一
81.尤开三
82.侯开一
83.幽开三
84.侵开三 缉开三
85.覃开一 合开一
86.谈开一 盍开一
87.盐开三 叶开三
88.添开四 帖开四
89.咸开二 洽开二
90.衔开二 狎开二
91.严开三 业开三
92.凡合三 乏合三
(三) 中古音的声调
中古的调类共有四个,即平上去入四声.这在《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等韵书和等韵书中都记载的很清楚.关於中古四个调类的调值现在则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从古人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一些大致的情况.下面是古人关於四声调值的几种描述.
隋刘善经在《四声论》中说:"昔周孔所以不论四声者,正以春为阳中,德泽不偏,即平声之象;夏,草木茂盛,炎炽如火,即上声之象;秋,霜凝木落,去根离本,即去声之象;冬,天地闭藏,万物尽收,即入声之象."
唐阳宁公南阳释处忠《元和韵谱》中说:"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
唐时日本沙门安然在《悉昙藏》中描写表(或疑表为袁之误)信公所传日译汉音的声调说:"平声直低,有轻有重;上声直昂,有轻无重;去声稍引,无轻无重;入声径止,无内无外."
明释真空《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道远,入声短促急收藏."
以上几种描写虽用语不尽相同,但描写的特点可以说是大同小异,从中可以大体知道平声的调子是平直的,上声是上扬的,去声是下滑的,入声是短促的.我们根据平上去入四字也可以知道四声调值的大概,因为此四字本身就是对当时四声调值的描写.
由於中古四声到今音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很难把握现代四声在中古时的调属.为了便於初学,前人王鉴曾作《四声纂句》,旨在将汉字按中古四声辑成四字成语,以助记认.逐条读之,合调成趣.今仿其例编成中古四声歌诀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中古四声歌诀
河海未测 官场势恶 朝野俱寂 明捧暗克
依草附木 钩腿斗角 垂死挣扎 无可救药
仁美睡觉 忠保御敌 兄弟怒目 相翦太急
挥手告别 趋本背末 无祸自福 为善最乐
兰紫桂白 梅有傲骨 人品正直 尧禹帝喾
相忍为国 惩忿去隙 君子意笃 模范事迹
重返教育 夫子圣哲 书好字黑 人手二册
王冕善笛 回也好学 秦女弄玉 天狗望月
欢饮坐席 民喜瑞雪 勤勉度日 虽苦快活
车马炮卒 中午对弈 拿土换锡 如此妙极
第三节 上古音
本节重点讲授上古音的声母,上古音的韵部,上古音的声调.
一 上古音的声母
(一) 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
研究上古声母主要依据的是先秦两汉古籍中的异文,声训,注音,重文,通假字,联绵字等材料.其方法一般是通过这些材料反映的事实证明中古的某些声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然后从中古声母中去掉那些被证明在上古不存在的声母,剩下的便是上古的声母.研究上古声母还有一项重要的材料,即谐声字,不过清人只认识到谐声字是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而对谐声字在研究上古声母方面的妙用,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第一个把谐声字作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并通过系统归纳同声旁字组的方法以确定上古声母的学者是西人高本汉.下面我们对几项主要材料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异文 "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与"庖羲".
声训 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房,傍也.室之两旁也."
注音 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如《说文解字》:",未萦绳,一曰急弦之声.从糸争声,读若旌."又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重文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说文解字》中除正文收了9353个小篆字外,同时又将一些异体的籀文及古文(战国时期秦国以外的六国文字)收列於小篆之下,如:"份,文质僭("备"之误)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
谐声字 谐声字即形声字.《说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如:童——僮瞳穜曈董幢撞冲憧钟……
以上材料每一种都包括两个不同的方面,即异文中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声训中的被释词与训释词,注音中的被注字和注音字,重文中的古字和今字,谐声字中的主谐字和被谐字.两个不同方面的声母在上古按说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如果在今音(指中古音)中它们的读音不相同,如"童"的声母中古音是"定"[d],"撞"的声母中古音是"澄"[ ],这说明它们在两汉以后发生了分化.在上古它们或者都读作[d],或者都读作[ ],这就是说,其中有一种声母在上古是不存在的.下面我们介绍前人根据以上材料和方法研究上古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1)"非"古读作"帮"
*《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
*《论语》:"子贡方(非)人."郑康成本作"谤(帮)人."
*《论语》:"且在邦(帮)域之中矣."《释文》:"'邦'或作'封'(非).""而谋动干戈於邦内."《释文》:"郑本作'封内'."
*《诗》:"彼(帮)交匪敖."《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诗》:"彼交匪纾."《荀子·劝学篇》引作"匪交匪纾."
*《诗》:"四矢反(非)兮."《韩诗》作"变"(帮).
*《释名》:法(非),逼(帮)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谐声字: 非(非)—悲(帮) 分(非)—扮(帮) 反(非)—版(帮)
甫(非)—补(帮) 发(非)—拨(帮)
(2)"敷"古读作"滂"
*《诗》:"铺(滂)敦淮濆."《释文》:"《韩诗》作'敷'."
谐声字: 孚(敷)—脬(滂) 覆(敷)—(滂)?
(3)"奉"古读作"并"
*《诗》"凡民有丧,匍(并)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奉)服".《家语》引作"扶伏".
*《史记·苏秦传》:"嫂委蛇蒲(并)服."《范雎传》:"膝行蒲服."《淮阴侯传》:"俛袴下蒲伏."《汉书·霍光传》:"中孺扶服叩头."
*《左传》昭十三年:"奉壶饮冰以蒲伏焉."《释文》:"本又作'匍匐'.蒲,本亦作'扶'."
*《史记·五帝本纪》:"东至蟠(并)木."《吕氏春秋》:"东至扶木."
*《左传》:"部(并)娄无松柏."《说文》引作"附(奉)娄".云:"附娄, 小土山也."
*《左传》:"取人於萑苻(奉)之泽."《释文》:"苻,音蒲(并)."
*《庄子·逍遥游》:"汾(奉)水之阳."司马彪,崔撰本皆作"盆(并)水".
*《春秋》:"晋侯使士鲂(奉)来乞师."《公羊》作:"士彭"(并).
*《说文》"朋","鹏"(并)皆古文凤(奉)字.朋,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庄子·逍遥游》:"其名为鹏(并)."《释文》:"崔音凤.云,鹏即古凤字,非来仪之凤也."《宋玉对楚王问》云:"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
*《释名》:"房(奉),旁(并)也,在堂两旁也."《史记·六国表》:"秦始皇二十八年,为阿房宫.二世元年,就阿房宫."宋本皆作"旁","旁","房"古通用.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并)牺氏之王天下也",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奉)牺氏之王天下也".
谐声字: 凡(奉)—芃(并) 冯(奉)—慿(并) 伏(奉)—垘(并)
(4)"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汉水篇》:"文(微)水即门(明)水也."
*《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闵(明)公."
*《诗》:"周原膴膴(微)."《文选》注引《诗》作"腜腜(明),莫来切.
*《释名》:"望(微),茫(明)也,远视茫茫也."
*《周易·职方氏》:"其泽薮曰望(微)诸."注:"望诸,明都也."疏:"明都即宋之孟(明)诸."
*《荀子·成相篇》:"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隋举牟(明)光."即务(微)光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其宰公冉务(微)人."《春秋事语》作"其宰公襄目(明)人".
*《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微)成."帛书《老子》:"大器免(明)成."
谐声字:无(微)—橅(明) 文(微)—闵(明) 亡(微)—氓(明) 未(微)—昧(明)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象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例如:
此外,一些地名的读音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根据这些地名的读音也可以确定古无轻唇音.例如:
费: 旧读bì,春秋鲁季孙氏封邑."费"属敷母.
阿房宫: 音ē páng gōng,秦宫名."房"属奉母.
逢泽: 音páng zé,古泽薮名."逢"属奉母.
2,古无舌上音(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下面是这项结论的部分证据:
(1)"知"古读作"端"
*《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端)."注:"即天竺(知)国."
*《檀弓》:"洿其宫而猪(知)焉."注:"猪,都(端)也.南方谓都为猪."
*《书·禹贡》:"大野既猪(知)."《史记》作"既都"(端).
*枚乘《七发》:"逾岸出追."李善注:"追(知),古堆(端)字."
*《诗》:"追琢(知)其章."《传》:"追,雕(端)也."
谐声字:带(端)— (知) 竹(知)—笃(端) 追(知)—磓(端)
(2)"彻"古读作"透"
*《诗》:"左旋右抽(彻)."释文云:"抽,敕由反,《说文》作'掏(透),他(透)牢反."
(3)"澄"古读作"定"
*《说文》:"冲(澄)读若动(定)."
*《诗》:"其鎛斯赵(澄)."《释文》:"徒(定)了反."
*《诗》:"实惟我特(定)."《释文》:"《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
*《诗》:"俟我於堂(定)兮."《笺》云:"堂当作'枨'(澄)."
*《周礼》廛人注:"故书廛为'坛'(定).杜子春读'坛'为'廛'(澄)."
*《说文》:"田(定),陈(澄)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吕览·不二》篇:"陈骈贵齐."陈骈即田骈也.
谐声字:盾(定)—(澄) 屯(定)—(澄) 兆(澄)—桃(定)
以上材料证明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舌上音在上古也只有一类,或者只有舌头没有舌上,或者只有舌上没有舌头.为什麼会得出"古无舌上音"的结论,重要根据之一是在现代方言中可以找到只有舌头没有舌上音的方言,而找不到只有舌上没有舌头音的方言.例如:
"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这两项发现论据充分,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除此以外,钱大昕还认为"古人多舌音","古影喻晓匣双声".所谓"古人多舌音"是指中古的"章昌船书禅"这组音在上古也读作舌头音"端透定",例证如下:
*《诗》:"何以舟(章)之 "《传》云:"舟,带(端)也."古读舟如雕(端),故与带声相近.
*《诗》:"神之吊(端)矣.""不吊昊天."《毛传》皆训吊为至(章),以声相近为义.
*《晋语》:"以鼓子苑支(章)来."苑支,《左传》之"鸢鞮"(端)也.
《礼记·檀弓》:"行并植(禅)于晋国."注:"植或为特"(定).
谐声字: 周(章)—周雕雕琱雕(端) 至(章)—咥耋垤絰(定)
者(章)—都(端) 专(端)—遄(禅)
寿(禅)—捣祷(端)
所谓"古影喻晓匣双声"(这是王力的叫法,钱氏本人未为该项结论立名)是指中古的"影喻晓匣"四母在上古大体相同,古人不甚区别,例如"荣(云)怀"(匣),"噫(影)嘻"(晓),"於(影)戏"(晓),"於(影)乎"(匣),"呜(影)呼"(晓)等词在上古分别都是双声词,其分化的时间钱氏认为大约始於东晋.
钱氏的这两个结论特别是"古人多舌音"之说尽管有不少证据,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3,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这是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得出的结论.所谓"娘,日二纽归泥",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其证据主要有:
(1)"娘","日"归"泥"
*《书》言"典祀无丰于昵(娘)",以昵为祢(泥).《释兽》"长脊而泥",以泥为 (泥).是古尔(日)声字皆如泥,在泥纽也.
*仲尼(娘)《三苍》作"仲屔(泥),《夏堪碑》曰"仲泥何",足明尼声之字古音皆如屔泥,有泥纽,无娘纽也.
谐声字: 奴(泥)—呶拏(娘) 尼(娘)—泥(泥)
(2)"日"归"泥"
*《白虎通·德论》,《释名》皆云:"男(泥),任(日)也."又曰:"南(泥)之为言任也."《淮南子·天文训》曰:"南吕者,任包大也."是古音"任"同男,南,本在泥纽也.
*"而"(日)之声类有"耐"(泥).《易·屯》曰:"宜建侯而不宁."《淮南·原道训》曰:"行柔(日)而刚,用弱而强."郑康成,高诱皆读"而"为"能"(泥),是古音"而"同"耐,能",在泥纽也.
《释名》:"入(日),内(泥)也."
谐声字: 而(日)—耐(泥) 若(日)—诺(泥) 弱(日)—溺(泥)
人(日)—年(泥) 仁(日)—佞(泥)
章氏的"日纽归泥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日"与"泥"在上古是分立的.至於娘母与泥纽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在《切韵》时代尚且为一类,在上古自然为一类.
4,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这是近代音韵学家曾运乾在他的《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来的.所谓"喻三归匣"是指中古的"喻三"(即云母,曾氏称於)在上古读作匣母.所谓"喻四归定"是指中古的"喻四"(即以母,曾氏称喻)在上古应读作定母.例证如下:
(1)喻三归匣(下文注中喻三称"云",喻四称"以")
*《春秋左氏经》襄二十七年"陈孔奂"(匣),《公羊》作"陈孔瑗"(云).
*《诗·皇矣》:"无然畔援(云)."《汉书·叙传》注引作"畔换"(匣).
*《春秋》"楚公子围"(云),《汉书·古今人表》"楚灵王围",《史记·楚世家》作"回"(匣).《音义》:"《史记》多作'回'."
*《诗》:"出其东门,聊乐我员(云).《释文》:"员,《韩诗》作'魂'(匣),神也."
*《释名》:"淮(匣),围(云)也.围绕扬州北界,东至海也."
谐声字:爰(云)—缓(匣) 雩(云)—鄠(匣) 云—魂(匣)
(2)喻四归定
*《易·涣》:"匪夷(以)所思."《释文》:"夷,荀本作弟(定)."
*《释名·释亲属》:"妻之姊妹曰姨(以),姨,弟(定)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
*《管子·戒》"易(以)牙",《大戴记·保傅篇》,《论衡·谴古篇》均作"狄(定)牙".
*《尚书》"皋陶(定)谟",《离骚》,《尚书大传》,《说文》并作"繇"(以).
*《周本纪》:"赧王延(以)立."《索引》引皇甫谧云"名诞"(定).
谐声字: 易(以)—砀(定) 夷(以)—荑(定) 舀(以)—稻(定)
攸(以)—条(定) 也(以)—地(定) 弋(以)—代(定)
曾氏以上两种结论的证据都是很充分的,其中"喻三归匣"说已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对於"喻四归定"说学术界的看法还不够统一.一部分学者认为喻四在上古应当归"定",即与"定"读成一个声母;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喻四在上古只是与定母读音接近,但还不是一个声母.
5,照二归精说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先生提出来的观点.所谓照二(庄组)归精,是指中古的照二穿二床二审二(即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黄侃对这一观点未著专文论证,只是在其《音略》中定古声母为十九纽,将中古的庄组分别与精组归为同纽,视精组为古本声,视庄组为变声.此举一例:
精 本声.
租则吾切.古今同.
且子余切.声同韵变,古亦读如租.
庄 此精之变声.
菹侧余切.声韵俱变,古亦读如租.
黄氏的这一观点可以从谐声字,联绵字,现代方言等材料中得到证明.
谐声字:
(1) 庄,崇古读为精
斩(庄)—渐(精) 足(精)—捉(庄) 宗(精)—崇(崇)
叉(庄)—蚤(精) 宰(精)—滓(庄) 节(精)—栉(庄)
乍(崇)—作(精)
(2) 初,崇古读为清
刍(初)—趋(清) 仓(清)—创(初) 此(清)—柴(崇)
衰(初)—縗(清) 朿(清)—策(初)
(3) 庄,崇古读为从
斩(庄)—惭(从) 齐(从)—斋(庄) 在(从)—茬(庄)
秦(从)—臻(庄) 乍(崇)—祚(从) 才(从)—豺(崇)
(4) 生古读为心
山(生)—仙(心) 生—星(心) 辛(心)—莘(生)
相(心)—霜(生) 宿(心)—缩(山)
联绵字:
萧(心)瑟(生) 萧(心)森(生) 萧(心)疏(生)
萧(心)洒(生)
现代方言:
在现代一些方言中,照二与精组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关中一些方言的情况就是这样.此以商州市话为例:
这种现象说明,在上古照二组归精组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黄氏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原因是黄氏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作充分的论证,另外从精组分化出照二组的条件还没有找到.
(二) 上古声母系统及拟音
以上几项结论,从材料角度看都是有根据的,但材料仅仅是一个方面,况且这些材料都不可能是全面的.要确定这些结论能否成立,还得看它们是否符合音理的发展规律.
语音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相同的条件下,同样的语音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没有例外.如果同一语音到后代变成了几个不同的音,则原来必然就有导致这些不同结果的条件.例如《中原音韵》中的齿头音[ ],[ ],[ ]到了后来分别变成了[ ],[ ],[ ]和[ ],[ ],[ ]两类声母,细音韵母就是导致[ ],[ ],[ ]分化出[ ],[ ],[ ]的条件,假如找不到分化的条件,便不能肯定地说后代的某几类音都来自於前代的某一类音,因为有可能它们本来就是不同的几类音.用历史语音学的这个理论去分析以上几种结论,可以看出:
(1)"古无轻唇音"是可以成立的,因为三十六字母中的"帮滂并明"只与一二四等韵母及三等开口韵母相拼,"非敷奉微"只与合口三等韵母相拼,帮组与非组属於互补关系.可以这样解释说,上古的帮组声母是在合口三等韵的影响下分化出了非组声母,合口三等是发生音变的条件.(2)"古无舌上音"也可以成立,因为三十六字母中的端透定泥只与一四等韵相拼,知彻澄娘只与二三等韵相拼,二者属於互补关系.可以说上古的端透定泥是在二三等韵的影响下分化出了知彻澄娘,二三等韵母是分化的条件.(3)"喻三归匣"也不成问题,因为三十六字母中的匣母只和一二四等韵相拼,喻三只与三等韵相拼,二者也是属於互补关系,直到《切韵》时代喻三尚未从匣母中分化出来.
除以上三说外,其余几说尚需要作进一步的论证,原因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分化的条件.
这几种学说能否成立,学术界目前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由於此,对上古声母的确定也就有了多少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以黄侃为代表,基本上只是从材料出发,不考虑分化的条件,将古声母归并为十九纽.具体归并情况如下:
唇音: 1.帮(非) 2.滂(敷) 3.并(奉)
4.明(微)
舌音: 5.端(知章) 6.透(彻昌书) 7.定(澄船禅)
8.泥(娘日) 9.来
齿音: 10.精(庄) 11.清(初) 12.从(崇) 13.心(邪生)
牙音: 14.见 15.溪(群) 16.疑
喉音: 17.影(以云) 18.晓 19.匣
另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只承认"古无轻唇","古无舌上"和"喻?三归匣"三说,对其他几说则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认为章组与端组,日母与泥母,喻四与定母,庄组与精组在上古只是音近而不是全同.王力在《汉语史稿》,《汉语音韵》等书中将上古的声母数确定为三十二,在《汉语语音史》中又增加了一个俟母.本书基本采用的是《史稿》的说法,只是将以母(喻四)归进了定母.以下是这三十一个声母及其拟音:
上古声母音值表
唇音
帮(非) [ ] 滂(敷) [ ] 并(奉) [ ] 明(微) [ ]
舌头音
端(知) [ ] 透(彻) [ ] 定(澄以) [ ] 泥(娘) [n] 来[l]
舌上音
章[ ] 昌[ ] 船[ ] 书[ ] 禅[ ] 日[ ]
齿头音
精[ ] 清[ ] 从[ ] 心[ ] 邪[ ]
正齿音
庄[ ] 初[ ] 崇[ ] 生[ ] 俟[ ]
牙音:
见[ ] 溪[ ] 群[ ] 疑[ ]
喉音:
影[ ] 晓[ ] 匣(云)[ ]
二 上古音的韵部
上古韵部主要是从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韵文中归纳出来的,所以有些书中也把上古韵部称作《诗经》的韵部.
(一)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先秦两汉时代,既无反切又无韵书,所以要想知道上古韵部有多少,无反切,韵书可利用.前人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为研究物件,采取系联的方法从中归纳出上古的韵部;一个是以《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为研究物件,通过谐声系统去印证《诗经》的分部并扩大每一部的归字.
1,《诗经》用韵的归纳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全书305篇,其形成的时代跨度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共约五百余年.因为诗歌在古代是歌唱的,每一篇都要押韵以求其和谐上口,所以只要对《诗经》的韵脚字进行系联归纳,就可以大致弄清上古韵部的状况.其系联方法如下: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邶风·绿衣》四章
彼何人斯 其为飘风.
胡不自北,胡不自南
胡逝我梁 只搅我心.
《诗·小雅·何人斯》四章
燕燕於飞,下上其音.
之子於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邶风·燕燕》三章
翩彼飞鴞,集于泮林.
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诗·鲁颂·泮水》八章
《绿衣》的韵脚字是"风,心",说明"风,心"在上古同部.《何人斯》的韵脚字是"风,南,心",可证"风"与"心"押韵并非偶然.又说明" 南"与"心,风"在上古同部.《燕燕》的韵脚字是"音,南,心",其中也有"南",可证"南"与"心"押韵亦非偶然,又说明"音","南","心","风"上古同部.《泮水》的韵脚字是"林,音,琛,金",其中也有"音",说明"林,音,琛,金,南,心,风"等字上古同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做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上古的韵部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归纳出来的.具体步骤是先用系联法将《诗经》韵脚字归纳为若干组,有多少组就说明上古有多少韵部,然后对《楚辞》,《易经》等其他先秦韵文进行系联以验证《诗经》分部的正确性并扩大各部的归字.
2,谐声字的归纳
通过《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古韵部是可信的,但是由於没有将韵脚字以外的字归纳进去,而韵脚字本身又很有限,所以这样的韵部含字太少,实用性不足.怎样才能扩大每一部的归字范围呢 形声字的谐声系统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谐声系统对《诗经》归部的正确性还起著印证的重要作用.形声字的声符又叫做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又叫做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例如:
从原理上讲,凡是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时代其读音必然是相同或相近的,否则不会采用同样的声符.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与主谐字的读音或与同声符形声字的读音在中古时期有了差异,那是语音在造字时代以后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如上例中的"待"字与其声符读音即不相同,与其他字的读音也不相同.
清人段玉裁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於同一韵部.这一论断与事实基本上是相符的,下章诗就是极好的证明:
鹳鸣於垤,妇叹於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诗·豳风·东山》三章
"垤","室","窒"三字均以"至"字作为声符,它们正好都作了韵脚字,同在《诗经》"质"部.段氏的这一发现不但证明了《诗经》归部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扩大了韵部的归字.例如《诗·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於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此章诗的韵脚字中共含有"之,丝,某,其,丘"五个谐声声符,以它们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常见的有:
之——蚩芝寺志诗持时侍待; 丝——蕬兹; 某——媒煤谋
其——淇期欺旗祺琪骐; 丘——蚯邱
这些形声字有的在先秦韵文中充当了韵脚字,有的则没有,无论属於哪种情况,都可以根据声符把它们归入同部,这样就扩大了上古韵部的归字范围.如果将《诗经》一个韵部中包含的谐声声符都找出来,它们一起就构成了该韵部的主谐字群.例如《诗经》"之"部的主谐字群是这样的:
才 台 采 吕 (以) 宰 梓 丝 裏 思
其 而 之 市 事 兹 辞 司
疑 己 止 已 士 耳 史 喜 子 某
母 负 妇 龟 久
邮 牛 友 丘 旧
有 又 尤 不 啚 意 异 佩 再 亥 乃 矣 咅 戒 灰 来 能 甾 在
寺 蚩 齿
散字:裘
这些主谐字所涉及的绝大多数形声字合起来就是上古"之"部的内容.
清代是上古韵部研究的鼎盛时期,先后出现的古韵学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和江有诰等.上古韵部经过清人的辛勤研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探讨工作仍然没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代表学者有章炳麟,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人.对於今人的分部,我们认为罗常培,周祖谟与王力分部都比较合理.罗,周二人的分部与王力的差别实际很小,主要只是在祭,月二部的分歧上,而这两部的分合对上古韵部的系统并无多大影响.
目前多数教材,辞书,专著都采用的是王力的分部,本书采用的则是罗,周二人的分部(原表中"沃,术,谆,盍"四字今分别改作"觉,物,文,叶"),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的存在,不同意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在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前提下,当然就不能承认去,入声韵合为一体的归部.下面是上古三十一韵部的音值表,表中的音值基本上采用的是王力《汉语语音史》中的拟音,只是将脂,质,真三部的主要母音改拟为,原因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很难找到没有韵母的方言,由此推论,上古汉语不可能没有母音的韵母.这个母音作为脂,质,真三部的主要母音比较合适.另外,表中"祭"部的拟音采用的是王氏原歌部的拟音,而将歌部的拟音改作后低母音[ɑ].
三 上古音的声调
(一) 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於"怒"字下这样注道:
上声.颜师古《匡缪正俗》曰:"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今除'逢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 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1,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
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说: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
今之学者必曰:此字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 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此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然而"祝"之为"州",见於《榖梁》;"蒲"之为"亳",见於《公羊》;"趋"之为"促",见於《周礼》;"提"之为"折",见於《檀弓》.若此之类,不可悉数.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非谓一字有此多音,乃以示天下作诗之人,使随其迟疾轻重而用之也.
后之陋儒未究厥旨,乃谓四声之设同诸五行,四序,如东西之易向,昼夜之异位而不相合也,岂不谬哉 且夫古之为诗,主乎音者也.……音者无方而易转,夫不过喉舌之间,疾徐之顷而已.谐于音顺於耳矣.故或平或仄,时措之宜而无所窒碍.《角弓》之"反"上,《宾筵》之"反"平;《桃夭》之"室"入,《东山》之"室"去,惟其时也.《大东》一篇两言"来",而前韵"疚",后韵"服";《离骚》一篇两言"索",而前韵"妬"后韵"迫",惟其当也.
从顾氏的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他的"四声一贯"说认为上古是有四声的,只不过人们在诵读诗歌时,可以临时改变韵脚字的声调以求相协而已.顾氏的这种看法反映了他对上古声调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相同,并非意味著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就属於同一声调的押韵.
例如"享"字在《切韵》中属上声字,在《诗经》中"享"字作为韵脚字的地方共有八处,全部都与平声字押韵,这样就不宜认为"享"字在上古仍然是上声,而在诗中临时改变声调与平声字相协了.此举一例:
吉蠲为饎, 是用孝享,(上,养)
禴祠烝尝,(平,阳) 于公先王.(平,阳)
君曰卜尔, 万寿无疆.(平,阳)
《小雅·天保》四章
2,江永的四声说
江永的看法与顾氏小有不同.他认为上古有四声,这一点与顾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他把中古不同声调的字在上古一章诗中作韵脚字的现象视为上古的异调相押,就象词,曲中的异调相押一样,而不认为是临时变调.他在《古韵标准·例言》中说:
四声虽起江左,按之实有其声,不容增减,此后人补前人未备之一端.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声讽诵咏歌,亦有谐适,不必皆出一声,如后人诗余歌曲,正以杂用四声为节奏.诗韵何独不然 前人读韵太拘,必强扭为一声,遇字音之不可变者,以强扭失其本音.顾氏始去此病,各以本声读之.不独诗当然,凡古人有韵之文,皆如此读,可省无数纠纷而字亦得守其本音,善之尤者也.
由这番议论可以看出,江永对上古声调的认识和顾氏一样,仍然停留在上古四声同於中古四声的阶段.
3,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
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反映了清人对上古声调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不但指声母,韵母是随著时间,地点的转移而发展变化的,同样也指声调会随著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展变化.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意义就在於,他能够用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观点去看待上古的声调.他在《六书音韵表·古四声说》中论道:
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为仄声.於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 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享","飨"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接著又指出:
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於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
段氏能看到古今声调的不同,这是他的贡献;他从用韵及谐声材料中发现去声在上古与入声关系密切,这是他的卓识;但是他认为上古根本就没有去声则缺乏充分的论证.
4,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
王念孙,江有诰二人都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并认为每一个字的声调古今不一定相同.王氏曾一度改从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但晚年改定《合韵谱》时认定古有四声.江有诰起初也认为古无四声,后经反复研究,断定古实有四声.他在《再寄王石臞先生书》中说:
古韵一事,至今日几如日丽中天矣;然四声一说,尚无定论.顾氏谓古人四声一贯,又谓入为闰声;陈季立谓古无四声;江慎斋申明其说者,不一而足,然所撰《古韵标准》仍分平上去入四卷,则亦未有定见;段氏谓古有平上入而无去;孔氏谓古有平上去而无入.有诰初见亦谓古无四声,说载初刻《凡例》,至今反复紬绎,始知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陆氏编韵时不能审明古训,特就当时之声误为分析.
江氏观点的可贵之处在於他不但认为古有四声,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上古的四声不同於中古的四声.通过对《诗经》押韵字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切韵》中的有些上声字在上古读作平声,如"享,飨,逞,颡"等;《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平声,例如"讼,化,震,患"等;《切韵》的有些平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偕"字;《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狩"字,等等.
清代关於上古声调的观点除了以上介绍的几家外,还有孔广森的观点需要提及,孔氏的主张正好与段氏相反,他认为上古无入声,这种观点谁也没有同意.他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为了迁就他的阴,阳分部和"阴阳对转说",同时和他为曲阜方言所囿而斥入声为吴音有关.
(二) 今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今人关於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先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1,王力的古无去声说
王力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补充和修正.王力与段玉裁都认为上古没有去声,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但是段氏认为上古只有平上入三个调类,王力则主张上古有四个调类,他认为上古声调不但有音高的分别,而且有音长的分别,他将上古声调分为舒促两类,即:
王力解释说:
我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和段玉裁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基本一致.段氏所谓平上为一类,就是我所谓舒声;所谓去入为一类,就是我所谓促声.只是我把入声分为长短两类,和段氏稍有不同.为什麼上古入声应该分为两类呢 这是因为,假如上古入声没有两类,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
根据王力在《汉语史稿》,《诗经韵读》等书中的说法,中古阴声韵的大部分去声字在上古属长入,小部分属平,上声;中古阳声韵的去声字在上古全部属平,上声.或者说中古的去声字有两个来源,即来自上古的长入和平,上声.其中阳声韵的去声字全部来自上古的平,上声,阴声韵的去声字大部分来自上古的长入,小部分来自上古的平,上声.此将这种说法用线条表示如下:
王力先生的"长入说"主要是为解释一部分去声字在上古与入声字关系密切这一现象而提出的.在上古阴声字与入声字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密切关系可以在以下几种材料中得到证明:
诗经押韵 在《诗经》的押韵中,去声与入声(指中古读作去声,入声.下同)押韵的例子相当多,据笔者统计,约占去声用韵例总数的20%,例如:
舒而脱脱兮!(末) 无感我帨兮!(祭)
无使尨也吠!(废)
《召南·野有死麕》三章
冬日烈烈,(薛) 飘风发发.(月)
民莫不榖,我独何害 (泰)
《小雅·四月》三章
谐声字 从谐声系统看,去声与入声互谐的现象也相当多,例如:
(1)声符为入声,被谐字为去声者
北:背 弋:代 白:怕
则:厕 责:债 益:缢
辟:嬖 各:路 赤:赦
斥:诉 肃:啸 石:柘
卜:赴 谷:裕 卓:掉
勺:豹 翟:耀 卒:醉
弗:沸 巿:沛 必:袐
戌:岁 折:逝 列:例
(2)声符为去声,被谐字为入声者
乍:昨 夜:液 告:鹄
至:窒 兑:脱 最:撮
害:割 世:泄 祭:察
《广韵》去入两读字 一部分字在《广韵》中有去入两读,据陆志韦的统计,《广韵》中同一字既作入声又作阴声的共有260条,而其中作入声又作去声者占202条.王力认为去入两读现象说明是先有入声,然后分化为去入两读.这类例子如:
去声 入声 去声 入声
害:胡盖切 又何割切 作:藏故切 又则落切
易:以豉切 又以益切 塞:先代切 又苏则切
帅:所类切 又所律切 约:於笑切 又於略切
画:胡卦切 又胡麦切 乐:五教切 又五角切
食:祥吏切 又乘力切 告:古到切 又古沃切
识:职吏切 又赏职切 暴:薄报切 又蒲木切
足:子句切 又即玉切 藉:慈夜切 又慈亦切
数:所据切 又色角切 射:神夜切 又食亦切
恶:乌路切 又乌各切 宿:息救切 又息逐切
古籍中的去入相通现象 在先秦两汉的异文,通假,声训等材料中都有去,入相通的现象.例如:
(2)通假字
《尚书·汤誓》:"时日害(去)丧 予及女偕亡."
按:"害"为通假字,本字为"曷","曷"属入声.
《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 意(去)鲍为之与 "
按:"意"为通假字,本字为"抑","抑"属入声.
(3)声训
《释名·卷二·形体》:"肺(去),勃(入)也."
《释名·卷三·姿容》:"觉(入),告(去)也."
《释名·卷四·言语》:"詈(去),历(入)也."
从以上几种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古的阴声去声韵与入声韵在上古关系密切这是客观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看待中古去声韵在上古的性质,是把它直接看成入声韵呢,还是仍然看作阴声韵,或作别的处理,这是古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於和入声韵有纠葛的中古去声韵主要是阴声韵,所以对阴声去声韵在上古性质的认识还牵涉到上古整个阴声韵的结构问题.王力先生所以把中古的阴声去声韵在上古看作是入声韵,主张上古没有去声,主要是为了解释去声韵与入声韵的押韵,谐声等现象,他的长入,短入说的提出,则是为了解释他所说的一部分入声字(即中古去声)为什麼到中古会变为去声,而另一部分入声字(中古入声)为什麼到中古没有发生变化.关於这一点王力在《古无去声例证》中解释说:"长入由於母音较长,韵尾- ,- 容易失落,於是变为去声."
和王力的"长入,短入说"大同小异的观点还有陆志韦的"长去,短去说"及李新魁的"次入韵说".陆志韦在《古音说略》中写道:
不严格地说,上古有两个去声,一个是长的,跟平上声通转;又一个是短的,跟入声通转.……上古的短去声通入声,因为音量的相像.后来混入长去声,因为调子的相像.
陆氏把中古的去声在上古分为长去,短去,同样也是为了解释中古去声在上古何以能和入声押韵,谐声以及后来它们为什麼会是去声的问题.陆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王力是相同的,只是视为长短的物件与王力不同而已.
李新魁与王力的观点极为相似,只是他认为上古入声的长短之分在更早的时代.在《诗经》时代,长入已不收[- ],[- ],[- ]尾,而是收喉塞音[- ]尾.这种[- ]尾入声与[- ],[- ],[- ]尾入声的差别在《诗经》时代不在於长短,而在於韵尾的不同.
2,周祖谟的古四声说
周祖谟的四声说是对清人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人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清人段玉裁主张古无去声说,近人黄侃又提出古无上声说,故周氏於1941年发表《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辨》一文专门论证上古不但有平,入声,而且有上,去声.周氏在文中指出了段氏"古无去声说"的论断之误,同时又批评了黄侃的"古无上声说".周氏认为考察上古声调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是《诗经》等先秦韵文的用韵,他引用了清人夏燮在《述韵》中对上古四声的论证,证明上古确有平上去入四声无疑.他说:
夫王江(王念孙,江有诰)两家能知古有四声,诚为段氏之后一大进步.然而两家对於古人所以确有四声之故,犹未阐发.至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当涂夏燮(嗛甫)为《述韵》,始道其详.(夏炘,夏燮尝与江晋三为友,而《述韵》中无一字论及江书.江氏《唐韵四声正》道光七年刻,夏燮盖未之见)撮要言之,约有三证(见卷四):
一,古人之诗,一章连用五韵六韵以至十余韵者,有时同属一声,其平与平,入与入连用者固多,而上与上,去与去连用者亦屡见不鲜,若古无四声,何以四声不相杂协 是古人确有四声之辨矣.二,诗中一篇一章之内,其用韵往往同为一部,而四声分用不乱,无容侵越,若古无四声,何以有此 是四声分用之例,即判别古韵部有无四声之确证也.三,同为一字,其分见於数章者,声调并同,不与他类杂协,是古人一字之声调大致有定.苟古无四声,则不能不有出入矣.即此三事,足以辅赞王,江之说,亦可证顾,江,段,孔之言尚非通论.兹举夏氏所列诗中一章四声分用之例,以明古人之严于审音:
脂部《邶风·谷风》二章:迟违畿(平)荠弟(上) 平上分用
《小雅·节南山》五章:惠戾届阕(去)夷违(平) 平去分用
《小雅·大田》三章:萋祁私(平)稺穧穗利(去) 平去分用
《小雅·采菽》五章:维葵(平)膍戾(去) 平去分用
之部《鄘风·载驰》四章:麦极(入)尤思之(平) 平入分用
《魏风·园有桃》二章:棘食国极(入)哉其矣之之思(平) 平入分用(矣,上声字)
《小雅·六月》二章:则服(入)裏子(上) 上入分用
《小雅·采芑》一章: 芑亩止试止(上)翼奭服革(入)上入分用
《小雅·我行其野》三章: 葍特(入)富异(去) 去入分用
《小雅·大田》一章:戒事(去)耜亩(上) 上去分用(按:夏氏未举此例)
幽部《邶风·谷风》五章:慉雠售(去)鞠覆育毒(入) 去入分用
《豳风·七月》六章: 薁菽(入)枣稻酒寿(上) 上入分用
宵部《卫风·氓》五章:劳朝(平)暴笑悼(去) 平去分用
鱼部《小雅·斯干》三章:阁橐(入)除去芋(平) 平入分用
《小雅·十月之交》四章:徒夫(平)马处(上) 平上分用
《大雅·韩奕》五章:土訏甫噳虎(上)居誉(去) 上去分用
侯部《唐风·绸缪》二章:刍隅(平)逅逅(上) 平上分用
《小雅·巧言》五章:树数(去)口厚(上) 上去分用
东部《商颂·长发》五章:共共厖龙(平)勇动竦总(上) 平上分用
真部《大雅·桑柔》二章:翩泯(平)烬频(上) 平上分用
谆部《小雅·小弁》六章:先墐(平)忍陨(上) 平上分用(按:夏氏未举此例)
元部《大雅·民劳》五章:安残(平)绻反谏(上) 平上分用
此四声分用例之见於诗经者,而群经诸子《楚辞》秦刻石亦往往有之,如:
阳部《墨子·七患》:当殃(平)仰养仰养(上) 平上分用
《楚辞·远游》:行乡阳英(平)壮放(去) 平去分用
宋玉《舞赋》:装芳扬方(平)仰往(上)怅象(去) 平上去分用
耕部《庄子·在宥》:听静正(去)清形精生(平) 平去分用
《韩非子·主道》:令命定(去)情正名形情(平) 平去分用
支部 秦琅邪台刻石:帝地懈(去)辟易画(入) 去入分用
脂部 宋玉《高唐赋》:气鼻志泪瘁磑(去)颓追(平) 平去分用(志,之部字)
秦石鼓《灵雨》:癸□济(上)洎逮(去) 上去分用
之部 《易·贲·象传》:疑尤(平)喜志(去) 平去分用
《易·大畜·象传》:灾尤(平)志喜(去) 平去分用
《荀子·赋篇》:塞逼□塞(入)忌置(去) 去入分用
《韩非子·扬权》:富代(去)殆子起(上) 上去分用
《吕览·君守》:恢恢疑来(平)识事备(去) 平去分用
《吕览·任地》:时时谋时(平)治富(去)止起倍(上) 平上去分用
秦琅邪台刻石:始纪子理士侮(上)事富志字载意(去) 上去分用
《楚辞·天问》:市姒(上)佑弑(去) 上去分用
《楚辞·惜诵》:恃殆(上)志态(去) 上去分用
《楚辞·怀沙》:怪态(去)采有(上) 上去分用
鱼部 《管子·内业》:舍图度(去)下所(上) 上去分用
《管子·度地》:下距(上)汐作(入)把哺女野(上) 上入分用
《吕览·任地》:逆慕薄郤(入)下苦下处(上) 上入分用
《楚辞·离骚》:夜御(去)下予伫妒马女(上) 上去分用
据此可知古音诸部之上去确与平入分用,学者於古有四声之说当无疑难矣.
除用一章之中四声分用的材料进行证明外,周氏还对上去二声在古韵中独用合用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上古确有上去二声,因原文较长,此仅举一例(独用例):
宵部 有平上去入四声
(上声)独用例 《诗》: 藻潦(采苹) 悄少少摽(柏舟) 皎僚纠悄(月出,僚古有上声) 旐悄(出车) 藻镐(鱼藻) 藻蹻(泮水) 诸子: 佼槁(吕览·音律)
(去声)独用例 《诗》:芼乐(关雎) 暴笑敖悼(终风,傲古有去声) 暴笑悼(氓) 倒召(东方未明) 照燎绍懆(月出,懆从五经文字) 膏曜悼(羔裘) 效傲(鹿鸣) 罩乐(南有嘉鱼) 盗暴(巧言) 教效(角弓) 到乐(韩奕) 昭笑教(泮水) 群经:号笑(易·萃·初六) 桡校(周礼·考工记·弓人) 校剽(同上) 庙朝学(礼记·礼运,朝古有去声) 濯暴(孟子·滕文公上) 诸子: 妙徼(老子·体道) 庙校(管子·牧民) 要效(韩非子·扬权) 教诏(吕览·君守) 屈宋: 到照(天问) 耀(远游)
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说的学者除周祖谟以外,还有李方桂,张世禄,严学宭诸人.
第四节 近代音
近代音指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反映近代音的韵书主要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此外,元代无名氏的《蒙古字韵》,卓从之的《中州音韵》,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八思巴的《八思巴字》和明代乐韶凤等的《洪武正韵》,毕拱宸的《韵略汇通》以及清人樊腾凤的《五方母音》,李光地,王兰生的《音韵阐微》等也都是研究近代音的重要材料.
一 《中原音韵》与《韵略易通》
(一) 《中原音韵》
《中原音韵》是为指导元曲制作而编写的一部韵书.成书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著者周德清,字挺斋,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此书改革了历来韵书撰作的宗旨和体制,不受《广韵》一系韵书的束缚,而以元代北方官话的实际语音为依据,直接为当时的词曲制作服务,因此一向不受重视,被排斥在正统韵书之外.由於该书依据的是元代的实际语音,所以对於考察当时的语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书的体例如下:
韵书部分
1.全书共收5866字(一说5869字),分十九韵,十九韵的韵目各用两个代表字表示:
一东钟 二江阳 三支思 四齐微
五鱼模 六皆来 七真文 八寒山
九桓欢 十先天 十一萧豪 十二歌戈
十三家麻 十四车遮 十五庚青 十六尤侯
十七侵寻 十八监咸 十九廉纤
2.分部不论声调.一部之中包括平,上,去声韵字,其中平声分为阴,阳两类.中古的入声字被分别附于平,上,去声字之后,称作"入派三声".例如:
东钟
平声 阴 东冬○钟钟中忠衷终○通蓪○……
阳 同筒铜桐峒童僮曈瞳朣潼鼕○戎茙……
上声 董懂○肿踵种冢○孔恐○桶统○……
去声 洞动栋冻蝀○凤奉讽缝○贡共供○……
鱼模
平声
阴 居裾琚鶋车驹拘俱○诸猪……
阳 庐闾驴胪蒌○如茹……
入声作平声
独读牍渎犊毒突纛○复复佛伏……
上声
语雨与圄圉龉敔御愈羽宇禹庾○吕侣旅膂缕偻○……
入声作上声
谷榖毂骨○蔌缩谡速○……
去声
御驭遇妪裕谕芋誉预豫○虑滤屡○……
入声作去声
禄鹿漉麓○木沐穆睦没牧目鹜○……
3.各部中的同音字之间用○隔开,例见上.
《中原音韵》作词起例
这部分讨论作曲的方法和押韵等问题.
(二) 《韵略易通》
《韵略易通》成书于明英宗正统七年(西元1442年),作者兰茂,字挺秀,号止庵,和光道人,云南杨林人.兰茂著书的目的是为了便於初学写诗的人用韵,故书中不收繁难异僻字,只收常用便俗字.所依据的方言是当时通行于云南一带的官话.云南官话和当时的北方话为近亲关系,故《韵略易通》对於研究《中原音韵》有重要的参证作用.该书的特点主要如下:
(一)分韵20部,各部韵目的用字及次序与《中原音韵》稍异.这些韵目是:
一东红 二江阳 三真文 四山寒
五端桓 六先全 七庚晴 八侵寻
九缄咸 十廉纤 十一支辞 十二西微
十三居鱼 十四呼模 十五皆来 十六萧豪
十七戈何 十八家麻 十九遮蛇 二十幽楼
这20部比《中原音韵》多出了一个"居鱼"部.
(二)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声没有分阴阳,入声与阳声韵相配(即与前十部相配).这一特点与《中原音韵》大不相同,大概当时云南官话的实际情况如此.
(三)分部不论声调.同一部中包括平,上,去,入四声之字或平,上,去三声之字.
(四)明确将声母确定为20类,用"早梅诗"一首表示.诗中每一字的声母各代表当时云南官话的一个声母,其诗如下: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二 近代音的声,韵,调
元代时,近代音的基础已经形成.元代以后,近代音虽有所发展,但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中原音韵》是以元代中原实际语音为依据的一部韵书,因此,它所包含的声,韵,调大体上反映了近代音的面貌.
(一)近代音的声母
《中原音韵》没有明确显示其声母是多少,但是它在每部之中将同音字排在一起,中间用○号隔开,据此,只要对各同音字组进行研究,即可得知《中原音韵》所包含的声母.根据罗常培先生的研究,《中原音韵》共含有20个声母,这20个声母正好与兰茂"早梅诗"所代表的声母相同.下面是这20个声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对照表:
这个声母系统和中古声母相比,消失了全浊声母及疑母.和北京话相比,已非常接近,只是比北京话多了微[ ]这一声母,少了[ ][ ][ ]三个声母.
继罗常培之后,赵荫棠在《中原音韵研究》中将《中原音韵》的声母确定为25类,陆志韦,王力分别在《释中原音韵》和《汉语史稿》中确定为24类,杨耐思,宁继福分别在《中原音韵音系》和《中原音韵表稿》中确定为21类.各家确定的声母总体上是比较接近的,但还存在著一定的差异.
(二) 代近音的韵母
要确定《中的音韵》十九个韵部中包含有多少韵母,主要方法也是通过对每一部中的同音字组进行研究.不同的小韵(即用○号隔开的同音字组)必不同音.在声母相同的情况下,小韵的韵母必不相同,这就是归纳法.使用归纳法进行研究,再参照其他材料即可考订出《中原音韵》的韵母系统.赵荫棠,陆志韦,杨耐思,邵荣芬,宁继福等人都对《中原音韵》的韵母作过研究,其中杨耐思,宁继福的研究比较系统深入.
杨耐思参照《古今韵会举要》,《蒙古字韵》,《八思巴字》等材料将《中原音韵》的韵母确定为46个,宁继福在"归纳法"的基础上又使用"内部分析法"(分析各音位间的相互关系)将《中原音韵》的韵母也确定为46个.两人的拟音也基本相同,差别仅表现在"桓欢","萧豪","歌戈"三部上.我们采用46韵母的说法,此将这46类韵母及其拟音列表如下:
《中原音韵》韵母表
东钟
江阳
支思
齐微
鱼模
皆来
真文
寒山
桓欢
先天
萧豪
歌戈
家麻
车遮
庚青
尤侯
侵寻
监咸
廉纤
(三) 近代音的声调
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已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周氏於平声中分阴,阳二类),上声,去声,它与今天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而已.关於中古的入声字,周氏将它们分别附在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之后,而未独立为之立类.这种情况表明中古的入声到元代官话裏已经消失,学术界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入声到元代时仍然存在,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等人即持这种看法.周德清曾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道:"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士区就是好,人人都可做俺的老师。多谢泓姐!
停云大学士估计还有“干货”待抛。俺等着。还有老爷车,也来讲讲吧,把这个帖子的价值更加提升一下。

后半部分咋都是斜体,泓姐编辑编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办法啊,我编辑了也没有改变。抱歉啦。

爱哭兄,你行啊你!日文挺六啊你,可能是“中古车”联想哈!
其实,关于时代划分啥的挺麻烦的,中古还问题不太大,最麻烦的是“近世”,足可以写一篇说是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2: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hong2007-02-06 11:38发表的“关于音韵学的参考资料”:
  看到阿党与停云两兄关于音韵方面的论述,很有启发。本人忝为章黄后学,也曾作过一点点相关学习,但学得不好,很不好;仅就“入派三声”等问题进行过一点点研究,如今也全忘记啦,相当惭愧。

.......
女史原来是章黄一派传人,失敬!失敬!
可否谈谈章黄门下有哪些要牢记熟背的东西?当然指最基本的,我知道大师们都颇有些“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的劲头,虽然太炎先生也说过“然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天下安有此事?如此求知,所谓殆已”(《诸子略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2: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hong2007-02-06 11:56发表的“”:
没有办法啊,我编辑了也没有改变。抱歉啦。

爱哭兄,你行啊你!日文挺六啊你,可能是“中古车”联想哈!
其实,关于时代划分啥的挺麻烦的,中古还问题不太大,最麻烦的是“近世”,足可以写一篇说是论文。
谢泓姐指教啊!俺就知道您心好,那边不跟帖是没空,到底专门在这边开帖作答了,呵呵。
俺那点一鳞半爪的东洋文,都是从电子游戏里面看来地,让您笑话了。中古车就是赛车游戏里瞧见地。见笑,呵呵。

斜体是不是文章里面有"[ i ](应没有空格)"啊?您找找,在“,原因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很难找到没有韵母的方言,”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终于好了,谢谢爱哭兄指导。偶真笨!
诸位诸位,千万别问偶章黄。。。。。。。。偶偶偶55555555555555555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4: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不好意思了,让绝缘体兄掏腰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4: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woi552007-02-06 11:50发表的“”:
呵呵,学士区就是好,人人都可做俺的老师。多谢泓姐!
停云大学士估计还有“干货”待抛。俺等着。还有老爷车,也来讲讲吧,把这个帖子的价值更加提升一下。

后半部分咋都是斜体,泓姐编辑编辑吧。

如此好文,泓姐为何不贴到读书参考去啊?
音韵学还是新乔兄最有发言权。


.........................................


刚去看了停云兄的回帖, 真是大有收获,我一直以郑张先生的《上古音系》为准,而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音韵部分没有认真看呢。

此外,郑张先生的《上古音系》有一个勘误表,上次郑张先生发的时候我去晚了,后来又忘了找同学要,真是遗憾。等有机会找来扫描发上来吧。

另外,  “ 诗词是依照中古音系统作的“,这个说法不能苟同。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韵书的发展,二是中古音系的性质问题。

woi55版主的质疑是有道理的,这个题目不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6: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无知的俺引出了一个精彩的讨论啊!俺把那边前面音韵学相关的讨论转过来,放在这里,大家一起看吧。
大家请先看这楼,再上去看各楼,就知道这讨论的来龙去脉了,呵呵。

引用第4楼adang1810172007-02-05 19:41发表的“”:
另:W版问到中古的概念了,自己粗略解释一下,不知道合不合W的意
中古是与上古、近古相对的概念。它的基本特质就在于对诗之为诗问题的探索.
  诗词是依照中古音系统作的,为了保持音乐性,要依照中古音的系统读。(仿作是否也要照猫画虎,问题复杂,以后谈。)这是原则,或理想;真去读,就不能不顾事实的一面。事实是我们不能完全照办。理由很多,其中最有力的一项是,以普通话为标准,我们已经没有入声。笼而统之说,字字照《诗韵》发音,不只不可能,而且太麻烦。不可能,只好放松一些。放松还可以有宽严的等级之别:严是平仄(不是四声)完全从旧,宽是只有关键字从旧。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荆门”)一首为例: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加点的字都是读音古今有别的(当然还是就语音系统说),其中除“论”这里旧读平声以外,都是入声字。照入声读不可能,只好退一步,满足于维持仄声,即读如去声。这是严的一路,即凡入声字都读如去声。可以再放松,只关键字维持仄声,其他非关键字从今音。这样,变读的字就只剩下“识”、“论”两个(“曲”读上声,不变为去声也可以)。
对联的格律中也涉及到中古的概念:
每有战乱发生时,也就是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从音韵角度来看,三代更替及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各国官方语言在变,方言与方言也相互影响,这也导致了汉语总体上字音与调的变化。就音调而言,段玉裁认为“古无去声”。黄侃与王力认为上古就只有平与入之分,我们不妨从王氏之说:入声中的长入慢慢消失变为去声,短入变为中古的入声,而平声中也产生分化,长平就是中古的平声,短平大部分变为中古的上声,一小部分变为中古的去声(近代关于上古音调争论中还有孔氏的“古无入声”,现在普遍认可段、王之说)。并就六经中字的读音举例来论证“古无去声”说,后又有何九盈先生的补证。但是上古时并无理论上的声调之分,只有读音中自然分化开的音调。正如明陈第认为的“四声之辩,古人未有”;而王念孙与江有诰认为古有四声。我认为这并不矛盾,盖陈说指四声分辨的理论,王与江说侧重于话语中音调本身的有无.“韵”一说也起于东汉后,目前没有史料说明此前存在过韵书,所以古诗的韵部当时可能就是读音上的相谐,也没有形成理论上的韵部。而且古体不论声调,平仄韵通压。顾氏开上古音研究之端,至晚清时上古音分韵部已趋完善,后人增减不得。这是依六经训诂构拟出上古音,然后依韵分部,这证明当时所谓同韵字的读音相类,入乐时能体现同声之美。与中古音比较,我们也可看到字音的变化。(例如我们现在看到的平水韵部中同部字,在现代汉语里也有许多是不同韵的,这就是语音变化的缘由。)

引用第10楼停云2007-02-05 23:59发表的“”:
这一段话我曾见在网上见过多次。在这儿也有:
http://www.yyxx.sdu.edu.cn/content/yuyanxuejia/yyxj-wl.htm(这个是山东大学的,极像是辞典里的词条)
甚至把“王力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大类”作为其在上古音方面三大贡献之一。
俺学问粗浅,再钻一下牛角。
就俺所知,王力先生对上古声调的考察,早年并无明确看法。至50、60年代提出两种看法:一种是四声说(但并不等同于后世四声),在《汉语史稿》中明确提出上古的声调分舒促(而非平入)两类,每类又各有长短两种。这也就是直接继承了段玉裁的“平上一类”、“去入一类”的观点;另一种是六声说,在六十年代的《汉语音韵》中提出上古声调应按阴阳入各有长短声之说,是在戴黄的阴阳入三分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而在晚年王氏的论著中基本采用了前一种观点,似乎应该把前一种观点作为王氏在上古声调方面的主要观点(而且后一种观点也没有采用黄氏上古声调只有平入之论),这里的促类当然可看作入声,但舒类并不同于平声,因为只有长舒为平声,短舒则为古上声。且翻过王力先生不少著述,印象中其始终从未肯定黄氏认为上古声调只有平入之论,反而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古韵母系统研究》开始,到80年代的《汉语语音史》为止,在多部音韵学专著中明确批评过黄氏此说,也从未否认过古有上声之说。这种“黄侃与王力认为上古就只有平与入之分”的提法应该是不足取的。
……
照俺看来王力先生的那二种提法虽然不同,但其实实质一样。照王力先生的观点,阴阳入各有长短声之说,入声以塞音收尾,便是促声;而阴声以元音收尾,便是前一种提法的舒声,而阳声以鼻音收尾,鼻音虽也算闭塞音,但能够持续发音,所以也属舒声,前一种提法的舒声长短便包括了后者所谓阴阳的长短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7: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woi552007-02-06 16:26发表的“”:
哇,无知的俺引出了一个精彩的讨论啊!俺把那边前面音韵学相关的讨论转过来,放在这里,大家一起看吧。
大家请先看这楼,再上去看各楼,就知道这讨论的来龙去脉了,呵呵。

隔行如隔山,爱哭兄可不是无知。
我一直以为回帖是在读书参考,还woi55版主的称呼呢,晕了晕了。
停云兄说的精彩,不过新乔兄要是来参加就更精彩了。
“中古。。”这个题目不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6 18: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懂呀~~5555  泓JJ教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8楼louselice^_^2007-02-06 14:37发表的“”:


如此好文,泓姐为何不贴到读书参考去啊?


——的确是很好的建议!
爱哭兄我估计你会欢迎是不是?

有些资料例如上述资料可能对其他人特别是读书的时候还会有用,进这里的人太少啦:((

有劳版主转移到读书参考,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1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倒是早就想转来着,但这里不是俺干活的地界儿,俺无此权限。等天人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3: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几位领导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7 13: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你上课的讲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8 09: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已经不干这行啦:((
偶下海、下岗、上读书园地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5:00 , Processed in 0.3809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