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y] 从个人主义到终极关怀 [/fly]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528303)
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别用衰老的眼光看我》[1],里面刚好谈到一个实例,挺有意思,所以拿出来给作为我心目中的德育的引子——
“又想起读初中的小外甥,有一天很委屈地向我抱怨说,为什么每次做语文阅读,总是不符合标准答案呢?甚至有时候,会因此被老师狠狠地批为思想不正或是品性自私。随后便给我看他最近在做的题,是一篇小短文,说父亲去世后给兄弟三人留下大笔未分的遗产。但在最后分配的时候,老二老三却自私做主,将所有财产瓜分完毕,只给老大留下一个体弱多病的母亲。老大觉得很郁闷,他的朋友便打电话来劝慰。题目要求学生用几句话将朋友的劝导补充出来,小外甥便很自信地回答道:为什么不去法院告他们呢?用法律讨回你应得的部分,毕竟,母亲不是你一个人的,凭什么要让你一个人尽孝? ?
??这样的答案,很无情地被老师判了零分。题目的标准答案是:能够给母亲尽孝,且将我们的爱献给母亲,难道不是父辈留给子女最好的遗产吗??”
很显然,这是我们学校里面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但是,这样的答案,真的符合我们成人的思维方式吗,还是只是用蒙了华丽外衣的虚伪言词,来安慰自己因为道德而无法张开的口?
我们来分析一下,所谓的标准答案里面谈到的这个道德,谈到的这个爱,很显然只是在安慰老大而已,老大会真正得到内心的触动么?用这种道德的教育来感化老大的同时,很显然,这种道德要求逃避了对于老二和老三的谴责,说实在话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这种道德渗透的方式又如何呢?小外甥的抱怨很说明问题,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让人同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到冲突。弗洛姆说:“心理健康与精神病问题,是与道德问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说,每种精神病都体现了某一道德问题。成熟性和整个人格完整性方面的失败。在某种更为具体的意义上,许多精神病都是道德上的问题,精神病都是由于道德冲突未得到解决而引起的。”[2]我们说这种道德教育的结果,刚好适得其反。
那么小外甥的说法又如何呢?这里有几个很有意思的质问: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怎么能说是不符合道德呢?难道你们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首先尊重个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吗?如果我们连自己最基本应得的东西都无法满足,那么,社会又凭什么时候要求我们如此高尚?况且,我求助于法律,不仅没有抹杀掉对母亲的爱,恰恰是为了更好地爱母亲,让她能够得到所有孩子的爱,法律与道德,并不是相悖的吧?
德育究竟为了谁,让谁受益?传统德育观认为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一句话对个人来说完全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种牺牲型的德育给学生的直接感受是,让他们多付出或只付出,少回报或不回报,因而德育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巨大的挫折,甚至遭到了学生的逆反。
夏业良在他的文章《个人主义论辩》里面对个人主义有过精彩的描述,“个人是人类生存及其一切社会活动的最小基本单位,是各种思想文化的有生命的载体和传播对象,是最有意义的利益实体。离开个人而奢谈什么幸福、理想、利益,纯粹是自欺欺人、视而不见。个人权利与个人利益对个人来说,是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与个人的存在同样久远。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抛开个人利益,欲图铲除个人利益却保留个人的动力和创造性纯属幻想。”[3]
我又在网上看到另外一个作者写的文章,里面也谈到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事例——“儿子小时候是她外婆带的,她外婆是个很严谨的人,尤其注意生活细节的培养,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他刚会走路的时候在公园里散步,发现一张废纸,捡起废纸摇摇摆摆到处去找垃圾箱,当时垃圾箱很高,还是他外公把他抱起来才能把垃圾投进去,现在到好,那天去广场放风筝,随手就把废纸扔地下了,我让他捡起来,他竟然又恶作剧地塞到了下水道里。回家我把他小时候我给他抓拍下来的他外公抱着他扔垃圾的相片找出来给他看,他只是笑,并不觉得现在的行为是个错误。”[4]
小男孩一开始到现在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社会的不良道德风气下,学校的德育是多么的苍白无力。有人说,未成年人身上的不良行为,均源于成年人。向“分”向“钱”看,是成年人的言与行、不健康的书、刊、报、影视都是成年人写的、编的、卖的;网吧是成年人开的;甚至小乞丐骗钱也是成年人导演的;未成年人在烈日下义卖自己的作品、用品,成年人且用假币买走。这就是一个这么真实的世界。《楚门的世界》虽然美妙,但那毕竟只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学校的德育用心良苦,可是真实的世界却容不得这种德育。这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而学校在德育功利化问题上越陷越深也负有责任。仅仅把德育看作是为社会纪实利益服务的工具,无论把德育抬高到怎样的位置,它也只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属品,仅仅把学生看作是道德原则、规范的被动接受者,逃离不了强制灌输的思想路线[5]。而“当今中国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必须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过程……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神——真正的哲学主题。”[6]在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面前,学校德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力不从心,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的社会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的是人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应该以更高的眼光来看待德育。站在人类的终极问题上来看待德育,我们就可以避免一些时代的错误。认为一个具体的道德规范中就会落伍,而阐述德育,必须是,也只能是站在具有终极价值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来。[7]
正如杜时忠教授所说:人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存在,经常要被“为什么活着”、“人生意义是什么”之类问题所困扰。人在这些问题上的追问、思索,或者焦虑、不安,表现出一种终极关怀,并由此导致对信念、信仰的需要。个人的信念、信仰,所要面对的不是某一具体道德情景中的行为规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原则,而是为人们提供生活的最终意义和价值。人们从这样的终极价值出发,才能反观社会,反观人生,反观自我;才能由“自在的”存在,进人自为、自觉的存在。从形式上讲,评价一个人生活得高尚还是庸俗,不是依据其占有的物质条件,也不是依据他的社会地位,甚至也不是依据其知识水平,而要看他是否思考并拥有这样的终极价值。
参考文献:
[1] 吉安.读者,2006.8
[2] 弗洛姆.寻找自我.工人出版社,1988.
[3] 夏业良.个人主义论辩.人文杂志,1999.第3期
[4] 搜狐论坛:http://club.sohu.com/r-teacher-99463-0-2-0.html
[5] 杜时忠.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 十年来哲学发展的简单回顾.光明日报,1988.12.12.
[7] 杜时忠.德育十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