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2|回复: 0

经济论衡:我们缺“房子”还是缺“总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 04: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 2007-01-08  | 文章来源: 红网  

2007年1月7日有两则关于房市的新闻算是“2006房市谜局”解而不破的某种隐语:一是《北京晨报》消息说,针对有市民提出“听说北京地荒,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房价居高不下”的说法,市发改委负责人明确表示,“北京土地供应有保障,年提供2500万平米住房建设”;二是《京华时报》消息说,近日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北京的住房从总量上说是足够的,并不短缺,甚至是潜在过剩。造成房价上涨、住房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实际上闲置房比空置房要多好几倍,少数人拥有多套住房。

当年格林斯潘在警告美国地产商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历史不会赋予所有事件以圆满的结局”。毋庸质疑的是,这几年作为地方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每个城市新房的准确数量可能不是很好讲,但设若让每个窗子都有效有序地亮起万家灯火,估计“住房难”也不至于这么火烧眉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认为,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已达到26%,属于严重积压。但问题是:无论是开发商空置的还是富人闲置的,老百姓还是处于“一房难求”的尴尬语境。在这个谜题中,政府不可谓不殚精竭虑,从“宏观决策”到“微观层面”的加息、“国六条”、“90平方米70%”、“限外”等涉及金融、信贷、土地、税收等多项政策的闪亮登场,遗憾的是房价还是撒着腿儿高价狂欢。坦白说,我们对2007的房市调控早就信心寥寥了,诚如格林斯潘的警告,谁也甭指望房价高过瘾了就圆满收场,在这个问题上,尽管主管部门调控不断,但我们依然有必要警醒其“调控失当”之责——一群“鸡同鸭讲”的制度设计永远开不了房市诡异之锁。

在这个问题上,造成房子和市民难以“心有灵犀”的原因,根本在于决策层面的“身无彩凤”:一是倾向于“人均”取向的决策忽略了住房公平配置的底线。一个城市人均有多少房子其实是个比较“务虚”的数字——它不像人均有多少孩子,因为基于资本配置的住房是难以自我公平地“人均”完美的。如果政策保障性住房不能为安身立命的居住权兜底,大量的房子成为开发商圈钱的成功秘诀、成为富人保值增殖的投机首选,这样的“人均住房”就和“人均飞机拥有量”一样荒唐。遗憾的是,我们在破解“房市谜局”的时候往往有如此的路径依赖,所以决策总是倾向于增加土地供应量、强制开发商建小户型等等——问题是,这些为普通市民而设计的房子不会天生长了平民主义的翅膀,结果是好看的“人均”指数最后还是“人均”到了谁也说不清的地方;二是倾向于“总量”取向的决策遮蔽了房价本身的公平度。譬如在住房空置率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欲说还休的——主张泡沫严重的给出了高达30%多的警戒数字;而地产商则认为空置率还不到5%;建设部前两年公布的空置率为12%-16%……在这个问题上的“不争论”集中体现了我们在“住房”问题上充满理想主义激情、而缺乏现实主义悲悯——过往的那么多的宏观调控,竟然没有一条是事关“房价”本身评判与归置的——问题是,一座城市生产再多的面包也未必救得了饥民的命——如果面包比黄金还贵的话。

回望关于2006年房价的纷繁预言:社科院编撰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认为房价将小幅升高;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预测年度涨幅为5%~7%;建设部官员也曾表示2006年不可能出现非正常的房价快速上涨……事实呢,很遗憾地让大家都脸红了。这些预言被归谬的背后,某种意义上也让我们不得不担心掌握政策资源和制度航向的精英阶层到底对中国住房问题究竟厘清了几何。在2007的房市开幕前,老百姓只想说:请给我们和城市里那些看得见的房子搭一座公平的桥梁,少和我们谈些纸上画饼般的“人均”或者“总量”。

[作者:邓海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7:40 , Processed in 0.2099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