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71|回复: 0

[【文史类】] 当文学不是垃圾之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09: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文学不是垃圾之后

  前不久,媒体上沸沸扬扬传闻,老外又骂中国文学了,并且这次骂得较狠,说中国文学是垃圾。老外对中国文学不感兴趣,由来已久,不过没人把他们的态度放在心上。且不说冷战思维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偏见,就是文学艺术自身的特质,如对母语和文化的依赖,都导致了文学从来就不如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影视那么容易沟通交流。想想也是,在洋货和伪洋货肆虐横行的年代,只有带鱼和文学敢于以国产自居。但是,老外特别是专业的老外,再不待见中国文学,起码的尊重和礼貌会有的吧,怎么会轻易说一个国家的文学是垃圾呢?
  果然,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了。那个叫顾彬的德国汉学家声明,他从没说过中国文学是垃圾。他只说过卫慧棉棉是垃圾,并且垃圾的说法还是从中国作家那里学来的。这虽然是一面之词,听上去却比“垃圾说”可信。咱们的一些作家,对老外和对同行的态度如何,也是由来已久也是可想而知。
   一个本来不难弄清楚的小问题,为什么会被媒体以讹传讹地大作起来了呢?毋庸置疑爱国主义是主流,自己的孩子毛病再多,也轮不着别人轻薄。但不排除还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情绪从中作祟。文学似乎从来自成一格,话语权从来没有旁落过媒体和民间。这回总算有高人发话了吧!即便是这种情绪,也有积极的成分。不说是爱之深责之切那么堂皇吧,至少是看到文学式微爱莫能助久了之后的积怨流露。不信,换了有老外说中国大片是垃圾,媒体该不会如此闻风而动,早就共识了还用老外说。
   其实人们的情绪不在文学是垃圾,而在于许多文学垃圾被奉为经典,也就是说文学创作良莠不齐很正常,但是文学评判的价值体系混乱无序就很不正常。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已经很久了。长此以往,人们的不服不满就会积郁成轻视冷漠,一遇机会,自然就会借他人偏激之语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记得当年学习文学批评史时,老师开宗明义先要解释批评的意思。古代文论中的批评是指分析评判,而不只是现代汉语表扬的反义词的那层意思。要放在今天,这种解释是多余的。现在的文学批评里压根就不含批评。前些年老评论家还羞答答地赞百讽一,卒章之前还不忘但是一下;而现在年轻的评论家则只管做锦绣文章,从不顾虑肉麻与否。当今文坛主流文论就是千篇一律的颂歌,不见半点批评商榷在其中。因此,那些非主流文学评论若想脱颖而出,作颂歌都没资格,于是就逼出个酷评流派,专与主流唱对台戏,以痛骂名家名作为生。然而酷评家一己私利更为明显也就更让人们反感,所以永远不能成为主流评论家。
   文学评论界过去有个行规,叫作对文学作品要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据说现在即使是有良知的评论家也做不到这一点了,现在的底线是,有好说好,有坏不说。而这底线在实际操作中,也被利益修正得面目全非。有好说好,就可能把平庸说成小好,把小好说成大好,把局部好说成全局的好,从而达到改变文学作品性质的目的。
   另外,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是显规则,是可以上得台面的,而有好说好,有坏不说,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潜规则。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也不便理直气壮地抵挡外界的质询。于是有些评论家对自己批评原则就有了新的说明,评论家不是法官,他的责任不是对作品的是非作出裁决,而只能根据自己的内心作出评价。这样就避免了说好说坏的是非,强调只要是说了由衷的话,就无所谓好坏了,从而规避了评论家的道德风险。问题是,人们在乎评论家的声音,需要的是理性和科学,哪里能混同于以自我见长的诗人诗歌。当然,这也就是评论家被舆论逼急了,他们姑妄言之,咱们也就别当真。
   由于制定标准和判断裁决的机构和人员的现状,决定了我们的文坛鲜花香了,但垃圾也不臭。广大读者也得不到专业的正确引导,纷纷以自己的经验和内心为依据,这就难免有误把垃圾当成鲜花的时候。
   像汉学家顾彬诟病的《狼图腾》,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当代文学的经典。国内销售第一,出口好像也是第一。顾彬批评这本书思想的核心是纳粹主义。其实,国内专家学者对此书的看法也不可能一致看好。可是谁能像老外一样,在书畅销时,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呢?这也太不识时务了吧。顾彬敢于引火烧身,既不怕得罪中国人,也不怕得罪德国人。同样是学者,这差距是不是有目共睹呢!
   说咱们的文学专家只会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肯定是污蔑,至少在余华的《兄弟》一书上,他们表现出自己还是有底线的。《兄弟》热销时,评论家整体沉默,以之对抗不负责任的炒作。但是,始终没有人站出来说明《兄弟》的问题究竟在哪里,读者追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当然,这样要求专家也太过分了,这年头不助纣为虐就很不容易了。
   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说明,现在的中国文学太没有标准了。就这点而言,甚至落后于电影界。中国大片虽然票房显赫,但是声名狼藉。多数观众看大片不过是为了获得评论公共事物的话语权而已,看后真喜欢的观众定是少数。颠倒黑白的事还真不如文学普遍。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文学、电影垃圾,并不是说这些作品一无是处,一无是处的作品也没人追捧,也就不必考虑不良影响了。我们说的恰恰是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些有影响的文化垃圾,才需要专家站出来指出其本质以及对消费者的不良影响。这就像食品专家指出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麦当劳、肯德基是垃圾食品,多吃不利于健康。其实,这些快餐畅销干专家鸟事,大不了自己不吃就完了。但是提出来,告诉人们,那就是善莫大焉。相比之下,上面对文学评论家提出的要求,就不算强人所难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4 21:16 , Processed in 0.125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