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48|回复: 12

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
目录

总报告——两年来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伟大战略的回眸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东北地区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
三、2004~2005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的成效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综合篇——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功能定位
一、东北三省在振兴中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
二、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前提的认识

综合篇——东北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估与分析
一、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二、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评估
三、东北区域合作的现状
四、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设想

综合篇——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对比研究
一、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发展背景
二、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对比
三、其他经济区发展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四、东北经济区作为第四级的发展机遇

经济篇——东北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与成效
一、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发展
二、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及成效
三、民营经济的发展
四、外资经济的发展
五、所有制结构调整方向及对策   

经济篇——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分析
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二、振兴战略提出后东北地区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方向
三、东北三省目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评价
四、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和建议

经济篇——东北地区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估分析   
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二、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现实特点分析
三、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与效果

   
2006年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
中宏数据库整理
2006-12-27
总报告——两年来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伟大战略的回眸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简要历程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形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的建立,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坚实基础。而东北在这些工业基地当中,又起着奠基石的作用。东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为国家优先开发区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①是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②是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③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1.资源条件
东北地区有山地、丘陵、平原、草原、海域等多种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3.7%,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的1.7倍。由松、嫩、辽河和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大平原,面积约占全国平原面积的1/3,是世界上少有的黑土壤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地带。东北地区蕴藏的森林资源位居全国三大林区之首,林地总面积占全国的20%,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22%。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上百种,石油、油母页岩、菱镁矿、石墨、沙金、方解石、玄武岩、浮石、玉石和玛瑙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居全国首位。整个东北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占全国的1/4,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大庆、吉林、辽河三大油田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10,有色金属和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全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工业基础
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始于19世纪下半叶,主要是由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兴办起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东北地区成为英、俄、日等帝国主义列强争相掠夺之地,为了大肆掠夺自然资源,日本和沙俄攫取了在东北修筑铁路、开港和建矿权,东北铁路的兴建和路网的形成,对促进东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几乎垄断了整个东北的经济命脉,在此期间,东北地区具有典型殖民地特征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矿山开采、原材料加工和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发展格局,一大批工矿城市发展起来,使东北成为当时全国较为发达的工业地带。
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计划配置资源的体制
东北地区真正成为工业基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仅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7.6%,重工业更为落后,在制造业中只占31.9%。为了尽快建立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由于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因此,东北地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的区域,并得到了国家重点建设投资的支持。“一五”时期,在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有54个项目,其中,辽宁24项,吉林8项,黑龙江22项,总投资300多亿元,占全国重点建设投资的37.3%。“一五”计划奠定了东北地区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石地位,经过多年发展,东北地区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门类众多的工业体系,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机械装备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基地。其中,辽宁省以石化、钢铁、冶金业为主体;吉林省以汽车、石化、食品加工业等为主体;黑龙江省以石油、原煤、木材、重型机械为主体。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和重工业产值一度占全国的1/5,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税金总额占全国的1/6,工业固定资产原值、重工业产值、铁路货物运输量以及原油、天然气、木材、钢、生铁、纯碱、发电设备等工业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各大区的第一位,钢材、发电量、化学纤维、机床、平板玻璃、汽车、机制纸及纸板等产量则居各大区的第二位,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设备和资金积累。作为优先发展区域,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体制转轨过程中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
1.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经济呈现衰退态势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渐出现衰退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七五”时期以来,东北地区工业增长速度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下降,经济总量位次连年后移。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13.9%下降到2003年的11.1%。据统计,1980年,辽宁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8.8%,是广东省的两倍,而到了2003年,东北三省工业总产值之和只有广东的58%。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所占比重下降。
(4)工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度降低。以辽宁为例,2004年与1980年相比,34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只有原油和金属切削机床是增加的,其余32种都是下降的,并且多数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大幅度下降。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24.4%下降到2004年的9.5%,生铁由27.4%下降到10%,成品钢材由20.7%下降到8.7%,水泥由9.8%下降到2.6%,硫酸由10.8%下降到2.9%,平板玻璃由20.1%下降到5.8%。
(5)全社会就业人口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提高。由于地区综合竞争力下降,工业产品市场份额降低,东北地区全社会就业人数、特别是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提高。1992年,东北三省全社会就业人员为4655.7万人,其中,第二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为1646.6万人,占全社会的35.4%。2003年,东北三省全社会就业人数为4528.3万人,比1992年净减少127.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为956.2万人,比1992年净减少690.4万人,占全社会的比重由1992年的35.4%下降到21.1%,下降了14.3个百分点。
2.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基本特征与成因
1)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上相对衰退
东北地区总体上并没有出现经济负增长和制造业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只是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在全国的位次后移,主导产业在市场份额大幅度缩小的同时,产量却在成倍增长。以辽宁为例,2004年,辽宁钢产量是1980年的2.9倍,生铁为2.5倍,成品钢材为4.7倍,水泥、硫酸和平板玻璃分别为3.4倍、1.5倍和3.6倍。这说明,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主导产业并没有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衰退期,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上是相对衰退而不是绝对衰退。
渐进式改革和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转移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后出现相对衰退的外部条件。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与中国所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及其财政投资体制变革密切相关。一方面,渐进式改革没有使东北地区在改革初期发挥已有的存量优势,实现率先增长,而是承担了全国范围内渐进式改革的社会成本;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在计划体制下所累积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欠账与转轨过程中国家对东北地区投入减少、投入方式改变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使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缺乏必要的资本投入。设备老化,技术陈旧,是构成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2)局部地区和部分产业绝对衰退
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从总体上看是相对衰退,但局部地区和产业的绝对性衰退是存在的,矛盾最突出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和计划体制下所建立的轻工业。
东北三省共有资源型城市30个,其中,辽宁7个,吉林10个,黑龙江13个;其中,地级市14个,县级市16个。按照资源种类划分,煤炭城市9个,其中一半以上的煤炭城市已经进入老年期;冶金城市2个,为辽宁的本溪市和葫芦岛市,处于中年期;石油城市2个,为黑龙江的大庆和辽宁的盘锦,处于中年期;森工城市17个,大兴安岭森林蓄积和可采成过熟林蓄积大幅度减少,除次生林外基本无林可采。在全国2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东北三省有12个,占48%,分别为辽宁省的抚顺、阜新,本溪、北票;吉林省的辽源、白山、桦甸、敦化、舒兰;黑龙江省的鸡西、鹤岗和伊春。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地区主导产业所依存的资源面临枯竭或开采成本提高,造成产量大规模缩减,并影响到上下游产业,而新的接续产业又没有成长起来,地区性失业大规模增加,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由于不同体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发端于消费品生产领域,因此,东北地区轻工业中的国有企业首先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市场份额减少,而且产量处于绝对萎缩状态。仍以辽宁为例,辽宁的纱产量1980年为81.4万件,占全国产量的27.8%,而2004年的纱产量仅为14.9万件,产量减少了66.5万件,仅占全国纱产量的1.3%。一批计划体制下的名优轻工产品如手表、自行车、黑白电视机、收音机的企业,和改革初期上马的电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生产企业,纷纷在市场竞争中倒闭。辽宁的家用洗衣机产量在1980年占全国的22.4%,后来则基本从这一产业中退出。
随着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重化工业,国有重工业企业对市场竞争的不适应性也逐渐显露出来。但是,除部分资源型产业外,东北地区许多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并没有完全丧失,原煤、原油、发电、生铁、钢、成品钢材、水泥和汽车等产品的产量仍呈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但市场份额明显缩小,重工业布局呈现逐渐向南方转移的态势。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需求结构变化对重化工业增长的拉动力提高,但新增供给能力更多地布局在经济发达的南方省份,并以后发优势对东北重化工业构成竞争压力。因此,如果不能通过有效措施提高东北工业的竞争力,那么,东北地区的持续衰退将不可避免。
3)经济衰退具有明显的体制特征
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基本原因都是成本问题,地区主导产业由于成本增加丧失了竞争优势,从而使整个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按照引起成本提高并导致衰退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基地,由于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走向衰落,从而使地区经济陷入衰退,如德国的鲁尔地区。第二种是由于出现了新的替代产品,而导致传统产业衰退,如能源革命使石油替代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导致法国洛林地区煤炭工业衰退。第三种是传统产业受新技术革命冲击而出现衰退,如英国的老工业基地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和谢菲尔德等早期传统工业城市,20世纪50年代开始,煤铁采掘及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逐步走向衰退,许多工业企业关停并迁,导致地区经济衰退。第四种类型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衰退。位于美国中北部的几大工业城市,如“汽车城”底特律,“钢都”与“煤炭基地”的匹兹堡,“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和芝加哥,它们在20世纪中前期,曾经创造过美国制造业辉煌的历史,但到了20世纪70~80年代,由于该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大量转向南部阳光地带和海外劳动力比较便宜的市场。随着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比例的急剧下降,该地区制造业的垄断地位丧失,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增高,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成为衰退的“锈带”地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根本原因也是成本问题,但与国外老工业基地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高成本是由体制原因产生的,衰退不是发生在个别产业或部门,而是发生在国有经济占主体、特别是处于充分竞争条件下的工业部门;衰退不是发生在个别城市,而是发生在国有经济比重高、计划体制退出晚的整个东北地区。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具有明显的体制性特征。毫无疑问,在计划经济时代,老工业基地作为优先发展区域,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改革开放时代,它也承继了计划经济的历史遗产,包括体制的、结构的、技术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方面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对老工业基地建设和加速增长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给老工业基地造成了僵化的经济体制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老工业基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进程。
从微观看,国有企业的制度成本所产生的低效率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权关系不清,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后不能快速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加之设备老化,历史包袱沉重,因此,产品成本高,难于与产权较清晰、经营自主权大、技术设备先进的南方新兴工业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相竞争,使老工业基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从宏观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化程度低,体制僵化,社会制度成本过高,抑制了地区的经济活力。传统的体制、落后的技术、大量的冗员、部分渐趋枯竭的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存量调整面对体制和资源双重约束。更重要的是,重组的障碍和配置效率的低下,还直接影响了投资主体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未来收益的预期,从而降低了东北地区对外资和内资的吸引力。因此,即使通过增量调整实现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政策策略,也面临着投资不足的矛盾。
概括起来说,除资源枯竭引起的结构性衰退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主要原因不是主导产业的绝对衰落,其主体部分是体制性衰退,是由于体制性矛盾引起地区竞争力减弱和结构调整障碍而形成的相对衰退。制度成本极大地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老工业基地的竞争力,使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区域性经济衰退。①渐进式改革和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转移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外部条件;②结构性矛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的主要特征;③体制性衰退是东北老工业衰退的根本原因。以解决体制性矛盾为基础解决结构性矛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振兴的前提和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东北地区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
(一)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前期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明显的经济衰退后,东北三省就开始了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反衰退斗争。从初期的国有企业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到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开始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程。经过历时十多年的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提高,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产业有所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起点并不是从2003年开始的,之前多年的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为新时期加速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至2003年中央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之前,由于缺乏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国家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许多长期禁锢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些深层次矛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高度概括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这些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比重仍然偏高,非公有制经济不够发达
到2003年底,国有企业在东北工业中的比重仍高达67.5%,比全国高出30%,而非公有制经济仅占全部工业的29%,约相当于全国比重的一半、东南沿海经济大省的1/3。
2.中央企业调整改造滞后
经过多年改革,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大中型企业改革问题更集中地体现在中央企业上。截止到2002年底,分布在东北三省的中央企业及三级以上子企业共900多户,其中工业企业400多户,占东北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的9.5%、资产总额的46%、销售收入的72.1%、利润总额的81.5%。由于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东北地区的900户中央企业中有371户是亏损企业,亏损面为40%,企业负债率平均为76.4%,远高于全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8%的平均水平。
3.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大量地方国有企业转制或破产关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进一步加剧了东北地区就业和再就业的供求矛盾。2003年,东北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5.4万人,占全国失业人员的19.5%。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辽宁为6.5%,比1990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吉林为4.2%,提高了2.4个百分点;黑龙江为4.2%,提高了2个百分点。目前,退休职工占企业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加上大批资源转型城市在经济转型和国有企业转换机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失业人员,东北地区需要享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失业保险的职工数量庞大。
4.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由于市场化程度低,金融业发展受政府干预多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金融业包袱沉重,不良债务巨大。工业企业诚信等级低,融资渠道狭窄。因此,东北地区处于金融高风险区,企业融资困难,金融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及功能弱化。
5.对外开放相对滞后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时间、深度、广度等各个方面均滞后于东南沿海地区,利用外资规模小,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引入的外资很少。2002年,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11亿美元,仅占全国的7.6%;而这一年仅广东一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就达113.34亿美元,占全国的21.5%。同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合计297.91亿美元,只占全国的4.8%。这些都足以说明,东北三省的开放度不足。
(二)东北地区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
1.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是东北振兴的巨大推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过几次大的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这些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都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特区以及沿海开放战略,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大开发,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所有这些都表明,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改变区域格局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有一种特殊的功能。
从其他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经验看,老工业基地由衰退走向振兴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特别是中国这样的经济转轨国家,没有国家政策对体制转轨和产业转型的推动,老工业基地自身很难突破计划体制的遗产实现体制和产业的双重转型。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东北振兴进入了一个由国家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的新时期。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改革试点和国债项目投资,都是针对当前对老工业基地振兴形成制约的重大矛盾和重大问题提出的,从2003~2005年东北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政策效应和投资效应,企业改革改组和投资带动了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专栏1 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国家所出台的政策
1)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东北地区中央企业调整改造
(1)2004年,国家启动了中石油、中石化、东风汽车3家中央直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试点工作。2005年,中央又启动了第二批74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其中,东北三省参加第二批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的中央企业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22家,中央财政补足2.2亿元。
(2)国家决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优先列入全国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支持力度。为支持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已支付三省67户破产企业补助金171.5亿元,占全国用于这方面资金的23%。
(3)2005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了由财政部、国资委和劳动部联合上报的《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并批准成立由财政部、国资委、劳动部和东北振兴办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试点的组织协调工作。
2)推动东北地区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200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文在辽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总体目标是“一外三化”,即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从2004年起,继辽宁之后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推开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国家拿3.75%,用人单位拿1.25%,做实个人账户5%。2004年,中央财政对黑龙江、吉林两省中社保“并轨”和“做实”共给予补助45.7亿元。
(2)国家继续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
3)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给予政策支持
(1)在东北优先推行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从2004年7月1日起,允许东北地区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在新购进机器设备时,所含的增值税税金将予以抵扣。
(2)对东北地区的低丰度油田和衰竭期矿山,适当降低了资源税税额标准。符合条件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不超过30%的幅度内降低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
(3)国家还规定,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
(4)国家还加大了对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对原中央下放的煤炭企业的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原中央下放煤炭企业棚户区改造任务。
(5)国家还规定,对部分企业历史形成、确实难以归还的历史欠税,按照规定条件经国务院批准后可给予豁免。
(6)率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面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和规模。2004年,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达115.9亿元,2005年达122.5亿元。
4)为支持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国家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
(1)2003年推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第一批100个项目,总投资61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17亿元,企业自筹293亿元,项目的国债资金补贴实行统一按照项目贷款额年息6%贴息3年。2004年,国家又进一步实施了国债资金第二批项目197个,加上2003年改造的100个项目,总投资达1089亿元。
(2)2003年国家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60个项目,总投资56亿元。截至2004年底,国家共下达国债项目贴息8亿元,安排东北高新技术项目118项。
(3)国家加大了国债投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林业、水利和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
5)针对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和融资结构问题,给予一定的金融政策
(1)允许东北商业银行进一步采取灵活措施处置不良资产和自主减免贷款企业表外欠息。
(2)国家在增加对下岗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同时,重点向东北地区倾斜。截至2005年末,国家开发银行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专项资金支持余额达1585.3亿元,其中,辽宁700亿元,吉林498.9亿元,黑龙江385.5亿元。
6)推动东北地区扩大对外开放
2005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开放领域、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健康发展等方面的29条措施。对外资在东北设立银行分支机构、合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机构给予优先许可,鼓励有优势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东北。
2.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取得进展,生产要素流动性提高,将带动存量结构调整加速
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任务,而存量调整是实现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后,由于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高,国有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和地区的竞争力,因此,在“七五”和“八五”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对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虽然技术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单纯的技术改造并没有使老工业基地摆脱困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原有产业结构框架内的技术改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结构性问题,必须进行存量结构调整,使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存量调整必然同包括破产、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在内的企业重组结合起来。到2003年为止,东北地区中小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仍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制约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企业改革和重组:①需要通过破产方式退出市场的空壳企业还大量存在;②许多企业由于历史形成的冗员和债务使其无法进行重组;③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改革步伐迟缓;④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这些因素构成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巨大难题,制约了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深度。中央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分离企业办社会、处理不良资产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力度,使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改组过程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生产要素流动性提高,带动了存量结构调整。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外部投资进入东北地区的规模增加,将带动增量调整加速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以来,在东北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投资效应。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提速。2003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9个百分点。到2004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2005年,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0%,比2004年提高6.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3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6%提高到2004年的7.9%,2005年进一步提高到8.8%。
(2)外商投资步伐加快。2003年,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33.36亿元,2004年达到59.38亿元,增长了78%,远高于全国13.3%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在辽宁的直接投资增长最快,达到91.5%。2005年,外商在东北地区的直接投资虽同比有所回落,但仍达到57.01亿美元,比2003年外商在东北的直接投资多23.65亿美元。
(3)国债投资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形成巨大拉动力。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在石化、钢铁、重大装备、造船、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医药等领域,安排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调整改造专项,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促进重大装备本地化,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继2003年确定第一批100个工业结构调整改造国债项目,计划投资610亿元,2004年又安排了第二批197个国债项目,计划投资558.6亿元。两批项目总投资达1167.84亿元,其中,辽宁663.9亿元,占56.8%;吉林285.7亿元,占24.5%;黑龙江218.3亿元,占18.9%。
(4)民间投资活跃。2004~2005年,东北三省的民间投资都呈现出活跃状态。辽宁非国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辽宁非国有投资2071.9亿元,比2003年增长51%;2005年,辽宁非国有投资2964.1亿元,比2004年增长43.1%。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65.%,提高到2004年的69.1,2005年进一步提高到70.5%。吉林民间投资增量大,增势强。2004年完成民间投资664.94亿元,增长37.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6.8%。2005年完成民间投资929.57亿元,比2004年增加375.41亿元,增长67.7%,高于全省城镇以上投资增幅13.9个百分点。在民间投资中,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共完成投资184.60亿元,同比增加89.42亿元,增长94.0%。黑龙江民间投资明显增多,2004年完成614.2亿元,增长44.5%,占全部投资的40.5%,2004年民间投资557.1亿元,增长33.9%。
(5)外资银行进入东北的速度开始加快。截至2005年末,共有17家外资银行在沈阳和大连设立了10家分行、8家代表处,还有5家银行在积极申请中。
以上情况表明,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不仅国债投资向东北倾斜,而且外商和民间投资对投资于东北地区的收益预期趋好,提高了东北地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和产业集聚能力,改变了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的状态,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东北地区进入全面振兴的加速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2004~2005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的成效
(一)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自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三省加大了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力度,以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在东北地区取得重大进展,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改组和国有企业职工转换身份等改革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民营经济发展提速,混合经济基础正在建立。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截至2005年底,辽宁省40户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中,有25户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占应改制企业的63%,改制企业国有股比重下降到50%以下;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完成改制488户,占应改制企业的81%;商贸流通、交通建设等非工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完成改制951户,占应改制企业的49%。吉林省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已全面完成改制,整体实现了由国有或国有控股转变为股份制或民营独资。黑龙江省2004年以来纳入改革范围的近3500户国有企业已有2766户基本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改制面近80%,实现了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国有企业改组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推动下,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组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1)国有大中型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稳步推进。2003~2005年10月,辽宁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326户,分流安置富余人员2.8万人。吉林省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44户,剥离资产总额10亿元,剥离安置职工1.7万人。吉林省属企业所办85所中小学全部分离,移交企业办的公安机构10个。黑龙江2005年对61户国有企业的506个辅业单位实行了分离改制,分流辅业人员9.5万人。分离企业办中小学276所,向地方移交2.25万人。
(2)企业政策性破产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优先列入全国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计划,使东北地区企业政策性破产取得明显进展。辽宁省2004年完成政策性破产109户,企业卸掉债务包袱56亿元。2005年申报破产企业85户,已经列入国家2006~2008年企业破产规划,将涉及职工16万人,核呆130亿元人民币。吉林省2005年实施11个项目,核呆16.5亿元。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稳步实施了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使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困难企业和资源枯竭矿山平稳有序地退出经营。截至目前,已有118户企业完成关闭破产任务。仅2005年,东北三省就对32户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了政策性破产。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2005年,东北三省非公有制经济所实现的增加值为6348亿元,占三省GDP的比重达到37.9%,比“十五”初期提高了大约8个百分点。三省非公有制经济占本省GDP的比重分别为辽宁41.9%、吉林34.1%、黑龙江33%,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占三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大幅度提高。2005年,辽宁非国有投资比2004年增长43.1%,占全社会投资的70.5%;吉林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完成的投资同比增长94.0%。非公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非公有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增强。2005年,东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同比增长20.6%,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户数和营业收入超过亿元以上的企业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在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生力军、增加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繁荣市场的主体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东北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东北现有优势产业的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上,更是发挥了不可小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一系列推动国有企业改组的政策效应明显,使多年来困扰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制约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通过企业改组,盘活了部分存量资产,提高了国有资产质量,降低了国有企业生产成本,推动了招商引资和混合经济发展,为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和混合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制度条件。
(二)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结构全面调整的过程,而工业结构又是调整的核心。2004~2005年,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效应和投资效应明显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加快,重要产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工业总体实力提高。
1.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加快
2004年以来,东北地区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大型国有企业在政府推动下实行跨地区联合,地方大型国有企业与中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是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企业重组过程中的新特点。
为加速特钢产业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将辽宁特钢集团和北满特钢重组,成立了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北特钢集团”)。2004年5月18日,东北特钢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国有企业跨地区重组。东北特钢集团由辽宁特钢集团全部资产和北满特钢集团主要经营性资产重组而成,注册资本364417万元,拥有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子公司11家和参股子公司l家,生产主体有大连金牛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精品特殊钢材。东北特钢集团将重点建设轴承钢棒材生产线、汽车用钢生产线等10条专业化生产线,成为中国工模具钢、军工和高技术领域特殊材料、特种合金等6大精品特殊钢生产基地,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特殊钢生产企业,并进入世界前五名行列。
2005年,辽宁鞍钢与本钢成功联合重组(重组后称“鞍本钢铁集团”),实现了地方大型企业与中央企业的联合。鞍本钢铁集团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年产钢3000万吨,并有可能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第四的钢铁航母正式起航。据统计,辽宁省已经有超过1/3的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与中直企业和国内世界500强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既是发展壮大民营企业自身的有效途径,也是激活国有企业改制改组、继续生存发展的可行之路。2003年,民营企业辽宁衡业集团出资1300万元收购了当时已经依法实施破产的地方国有企业汽车改装厂,并对其实施了重组改制。2006年是鞍山汽改厂改制后连续迎来的第三个高速发展的年份,企业的销售收入在2005年底达到8995万元,与2003年改制之初相比,增长近9倍,利润总额增长50多倍,员工的平均工资也由改制前的300元达到现在的1500元,2006年,企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亿元。
2.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国债项目充分体现出国家将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的装备工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的政策导向,在国债投资总额中,重工业占77.9%,轻工业占22.1%,主要投向了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以及在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1167.84亿元国债投资各产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石化40%、冶金17.0%、车船7.9%、化工2.1%、机械7.3%、农产品加工8.7%、建材4.4%、医药4.1%、轻纺8.7%,企业信息化0.6%。
国债投资加快了重大装备国产化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使东北地区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国家发改委在国债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项目建设单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注重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少铺新摊子,通过调整改造促进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东北地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国债项目支持的重点,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了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了重点行业、企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部分项目的工艺技术、产品性能和制造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制造业产品实现国产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将东北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债项目对东北三省在各自优势产业基础上形成区域内部分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东北振兴规划中,东北三省都根据比较优势提出了各自的振兴目标和重点产业。辽宁提出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即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吉林提出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即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黑龙江提出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即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能源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北药生产基地、森林工业基地。国债项目通过向优势产业中的重点企业采取倾斜政策,为建成东北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及在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区域内部分工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栏3 东北三省振兴老工业基地规划中的产业发展方向  1)辽宁
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
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①交通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机车及航空飞行器。②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重点发展机床,大型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③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建设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重点发展:①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炼油、乙烯、化纤、精细化工和橡胶制品等产业。②建设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力争将鞍本集团建设成世界级的钢铁生产集团。到2010年,全省生铁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吨,钢4000万吨,钢材3900万吨。③建设以PVC型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
发展三大产业: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③发展现代服务业。
2)吉林
建设五大产业基地。①汽车产业基地。②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提高加工制成品比重,建设国内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③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玉米大豆精深加工、畜禽乳精深加工和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产业,把农产品加工建成第三个支柱产业。④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⑤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及软件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现代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3)黑龙江
建设六大产业基地。①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水电、火电、核电等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发展微型汽车、载重铁路货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军事装备。②发展石化工业产业群,建设石化工业基地。③发展能源工业产业群,建设东北地区能源基地。④发展食品产业群,建设食品工业基地。⑤发展医药工业产业群,建设北药生产基地。⑥发展森林工业产业群,建设森林工业基地。
3.振兴战略所确定的重要产业快速增长
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东北三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提高。2005年,东北三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375亿元,占全国的9.6%,比2003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对三省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0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6.4%、56%和57.5%。
振兴战略所确定的重要产业增长较快,产销衔接水平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2005年,辽宁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2004增长2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4.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8%,比2004年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2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5.55%,比2004年提高3.96个百分点。吉林重要产业中,多数产业增长较快,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2%,石化增长12.6%,医药工业增长7.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2.9%。石油开采和食品工业获利能力增强,成为吉林工业2005年实现利润的主要支撑力量。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实现增长1.2倍,对吉林工业利润的贡献率达57.9%,其中食品工业实现利润增长3.8%,对全省工业利润的贡献率为11.9%。黑龙江六大基地发展加快,装备制造、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六大基地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83.8亿元,比2004年增长29.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8%,拉动工业生产增长27.6个百分点。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新进展
1.试点城市及试点产业类型增加
2001年12月,国务院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2005年5月,黑龙江大庆市和吉林省辽源市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石油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煤炭类型的资源型城市试点。2006年6月,吉林省白山市被列为国家资源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至此,东北资源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已经由辽宁省的阜新市扩大到黑龙江省的大庆市、伊春市,以及吉林省的辽源市和白山市。试点城市既包括发展阶段已经进入老年期的城市(阜新),也包括了发展阶段处于中年期的城市(大庆);试点城市的产业类型由煤炭产业扩大到石油开采和森林工业。试点工作不仅对推动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培育接续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2.煤炭沉陷区的治理工作取得进展
东北地区15个煤炭沉陷区的治理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其中,黑龙江4个,吉林4个,辽宁7个。截止到2005年底,辽宁7个煤炭沉陷区治理工程共完成投资35.13亿元,占已下达资金计划的98%;吉林省实际累计完成投资25.71亿元,占已下达投资计划的92%。截止到2006年1月,黑龙江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5.19亿元,占下达计划的73%。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对原中央下放的煤矿企业的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3.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1)阜新。阜新以农产品加工为接续替代产业基本形成,已建立了14条完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吸引了河南双汇、上海大江等一大批农业龙头项目。矿区非煤产业迈出新步伐,一批下岗职工在转型中实现了再就业。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了群众生活的部分困难。阜新在转型过程中贯彻了“经济转型,生态先行”的工作思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大庆。大庆市一直高度重视经济转型,特别是2005年5月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石油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之后,大力发展接续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全力支持石油企业发展的同时,做大做强石化产业,从培育主导接续产业出发,启动建设了80万吨乙烯、30万吨聚丙烯、25万吨全密度聚乙烯、50万吨DCC、化肥扩能改造等一批大项目,石化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并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招商引资为拉动、园区建设为载体,引资金上项目,大力发展“非油”、“非国有”经济。2005年,大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0.7亿元,比2004年增长10%,连续9年保持8%以上增长速度,是大庆建市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3)辽源。辽源市在国家和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8.77亿元,实施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全市新建煤城新村、四合、仙城3个小区,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安置居民5万余人。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拆迁面积6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120万平方米,总投资12.5亿元。
(四)对外开放进程明显加快
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地理位置非常有利。长期以来,东北三省与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以及一衣带水的日本等国在经济上就有着密切往来,同时,这些国家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从实施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对外开放进程明显加快,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8月,中央做出东北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对外开放作为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东北三省从以开放促改革、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发挥地缘优势、优先发展就业四个方面,将扩大对外开放与东北振兴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利用外资规模快速增长
2005年,东北三省实际利用外资为62.6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87.7%,占全国的比重为10.4%。从利用外资来看,东北三省利用外资最多的是辽宁,实际利用外资额约占东北三省的60%左右,而吉林、黑龙江的份额相对较低。2005年,辽宁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5.9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72.7%。吉林省实际利用外资11.5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0倍。黑龙江省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5.3%。德国西门子、宝马公司,韩国浦项,日本伊藤忠等国外大公司近两年都已落户东北。
2.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005年东北三省进出口总额完成571.1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了90.87亿元,增长了19%,约占全国的4.02%,出口完成319.1亿美元,约占全国的4.2%。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东北三省机电产品出口总值93.60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29.3%。其中,辽宁机电产品出口80.7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4.4%。黑龙江机电产品出口4.39亿美元,增长51.4%,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17.8%,比2004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吉林机电产品出口8.5亿美元,增长7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5亿美元,增长42.4%。
3.实施“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
  东北地区凭借临近日本、韩国、俄罗斯的优势,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相对较好。2004年,东北地区签署劳务合同金额5亿多美元,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17.5%和15.9%,在全国处于前列。东北地区对外投资刚刚起步,2005年的对外投资额为1.02亿美元,占全国的5.5%。部分优势企业成功并购国外公司,如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成功并购德国凯狮公司;沈阳机床成功并购德国希斯公司并重组云南机床厂;大连机床与中华数控合资兴办了数控产业化基地,并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公司的生产系统公司和曲轴制造公司及德国兹默曼公司。
4.外资银行进入东北的速度加快
截止到2005年末,共有17家外资银行在沈阳和大连设立了10家分行、8家代表处,还有5家银行在积极申请当中。
(五)现代农业有了较快发展
国家为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经济的发展,2004年率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部免征农业税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北三省的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近几年,东北三省一直努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一号文件”精神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①种植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取得好收成。2005年东北三省粮食产量7927.01万吨,约占全国的16.2%,比2004年增长了%。②畜牧业生产较快增长。2005年东北三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62.4万吨、426.7万吨和549.1万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11.3%、10.6%和18.7%。③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2005年东北三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505.3万千瓦,比2004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东北三省加强了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在保证了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提高了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播种面积。在农业产品结构方面,加大了名、特、优、新产品,从普通农业转向精品农业。在农业规模结构方面,开始发展产业化经营,采用了“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机制,出现了“小规模、大群体”的规模结构模式。经过多方位的结构调整,东北三省的农业结构日趋合理。
2.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在东北振兴的大环境下,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推动下,东北三省的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吉林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600个,比2004年增长8.1%,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002.9亿元,比2004年增长49.5%,首次实现过千亿元大关。辽宁省的龙头企业主要以加工企业为主,达到了1291个,其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分别增长了15.1%、35.3%、20%和69.1%。黑龙江省是东北三省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好的省,它提出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战略,有23户企业进入国家重点龙头行列,位居全国第二位。
(六)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明显
1.积极推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建设,运营能力不断提高
2004年,黑龙江公路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03.8亿吨公里,比2003年增长25%;公路完成旅客周转量225.8亿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11%。2004年,公路总里程达到66821公里,97.7%的乡镇和56.39%的村屯通公路。2004年末,吉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7255公里,比2003年增长7.4%。现已开工建设的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627公里,总投资197亿元人民币,标志着吉林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末,辽宁省公路通车里程52415公里,比2003年末增长4.6%,其中,高速公路1637公里。丹东至庄河136公里高速公路已正式建成通车。全年完成农村公路网黑色路面建设2500公里,新增通油路的行政村395个,农村交通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2.大力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积极筹划建设东北东部铁路大通道
2004年,黑龙江省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856.9亿吨公里,增长8.4%;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70.9亿人公里,增长14.5%。2004年,辽宁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3939.3公里,比2003年增长11.0%。电气化铁路达1050.1公里,增长79.8%。完成了沟帮子至海城铁路的电气改造,从而将秦沈客运专线和哈大电气化铁路连接起来。2004年9月,铁道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和东北三省共同签署了合作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等铁路的一系列协议,规划中的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己开工建设;北起牡丹江市,途经图们、通化、丹东、庄河,南至大连市,全长1380公里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也正在积极筹划落实中。
3.不断推进现代化港口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2004年,东北地区水运完成的货物周转量19亿吨公里,比2003年减少2.7%;水运完成旅客周转量2970万人公里,比2003年增长3.8%。2004年辽宁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24160万吨。港口建设持续快速推进,先后建成大连港大窑湾港区2个3.5万吨级泊位集装箱泊位和大连湾1个7.5万吨级以及2个5万吨级通用杂货泊位、营口港鲅鱼圈港区一港池1个8万吨级和2个3万吨级油品化工泊位,锦州港1个2万吨级和1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共形成货物吞吐能力近10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04万吨。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营口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配套工程均已完成,码头正式投产。
4.加速民用机场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功能
2004年,黑龙江省民航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98万余人,同比增长29.21%。吉林省开辟了直达北京、上海、海口、昆明、香港、深圳、韩国汉城、日本仙台及东京和名古屋等地的班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总局和吉林省共同投资的重点工程,2003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81813万元。新机场属于国内干线机场和空运口岸特定机场,可同时为省内两大中心城市提供航空服务。2004年民航通航里程33.6万公里,比2003年增长40.8%,新增航线7条。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航站楼面积4万平方米,停机坪7万平方米,新增旅客吞吐能力300多万人次。
5.继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增加城市功能
“十五”期间辽宁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省会沈阳“十五”期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规模达到433亿元,是“九五”期间投资总额的5倍,成为沈阳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城区新增绿地6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由2000年的21.39%提高到2005年的35.97%,绿化覆盖率由24.5%上升到4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4.37平方米上升到12平方米;三环以内水面面积达到21.3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率同期由2.43%提高到4.68%;拆除4000余根烟囱和1800余座锅炉房,集中供热率由49.3%提高到80%,大气优良天数由73天/年提高到315天/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38.48%提高到71%;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4400吨/日,垃圾卫生填埋处理率由52.9%提升到100%;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面积3060万平方米,新增、更新公交车辆3250台,完成路基改造2188公里,黑色路面2722公里,全市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油路,目前已跻身“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行列。
2005年,吉林省共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投资70亿元,新建重点项目120项。长春市轻轨净月线、松原市内环路市政基础设施、白山市城区道路、桥梁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城市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其中全省城市燃气工程全年完成投资4.8亿元,增长264.1%。完成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103.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22.62%,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59.59%,城市供水普及率达77.25%,燃气普及率达71.33%,人均拥有道路6.82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7.09标台,建成区绿地率25.7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75平方米。长春市、吉林市被命名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四平市被命名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吉林市还获得“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5年,哈尔滨市基础设施共完成投资44.3亿元,实施了磨盘山供水工程、沿江生活污水截流及处理工程、供热工程、垃圾处理工程和供气管网改造五个方面重点工程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6.加速推进邮政通信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2004年末,黑龙江省固定电话用户已发展到1098.6万户,比2003年增长24.8%;移动电话用户1017.1万户,同比增长20.8%。全省电话普及率为55.5%,比2003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国际互联网用户145.2万户,宽带接入户111万户,同比增长2倍。
2004年,吉林电信业务总量达200亿元,增长39.5%。新增固定电话用户67.8万户,2004年末达到667.4万户。200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62.9万户,比2003年末增长20.5%。全省电话普及率达到52部/百人。广播电视2004年拥有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县级广播电视台41座。全省有线电视用户237.82万户。
2004年,辽宁全省固定电话用户已达1486.3万户,比2003年增长16.2%。其中,城市1074.5万户,乡村411.8万户,分别增长18.4%和10.9%。城乡固定电话普及率分别为45.5部/百人和22.2部/百人。2004年末住宅电话用户979.1万户,比2003年末增长1.0%,占全省固定电话用户的65.9%。200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180.9万户,比2003年末增长22.6%。国际互联网用户448.9万户,比2003年末增长17.3%。
(七)生态环境建设进展显著
近年来,东北地区将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取得显著进展。
1.矿区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2001年,国家启动了东北地区原国有重点煤矿历史遗留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中央补助达50%。治理工程涉及辽宁省沈阳、抚顺、本溪、阜新、灯塔、调兵山、北票和南票等城市的7个采煤沉陷区,总面积370平方公里;吉林省辽源、珲春、九台、白山4个矿区的采煤沉陷区,总面积为157.47平方公里;黑龙江的鸡西、双鸭山、鹤岗和七台河4个矿区,采煤沉陷区总面积384.67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治理,部分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并为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增加了土地供给。
2.生态林建设和草原保护取得新进展
东北地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在国家生态建设总体战略指导下,启动了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开始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重大工程。通过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等防护林,实施湿地保护、土地盐渍化防治及江河流域治理等措施,使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森林资源得以快速增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理,土地沙漠化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到2005年,东北地区实现退耕还林(还草)200.46公顷,累计造林面积达到1465.37万公顷。草原“三化”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土壤盐碱化度降低,土壤水分提高。到2005年,东北地区退牧还草面积达到849.09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面积达到1176万公顷。
3.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加大
东北地区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建设、黑土地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为重点,以大流域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同时,在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下,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状况得到了遏止,改善了生产条件和居民的生活条件。
4.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
截止到2005年,辽宁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2个、自然保护区10个。吉林省自然保护区3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221.79万公顷;生态示范区为23个,示范区总面积达1194.87万公顷;黑龙江省有自然保护区170个,比2004年增加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68.9万公顷,比2004年增加41.1万公顷。
5.加强水质监测,控制烟尘、噪声污染
2005年辽宁省加强对全省河流和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确保水质质量。建成烟尘控制区10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1523.6平方公里,比2004年增长6.2%。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99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027.8平方公里,增长8.2%。吉林省加强重点流域地表水监测,确保水质同2004年比无明显变化,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年内完成了松花江和辽河流域水环境容量测算工作和28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体系和定量审核工作。黑龙江省建成烟尘控制区295个,总面积1149.6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245个,达标区面积936.6平方公里。全年各地拔除大烟囱500根,治理改造锅(窑)炉600台。
(八)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1.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增加
2005年,东北三省三次产业之比为12.5∶49.5∶38。第三产业完成6514亿元,约占全国第三产业总量的8.9%。其中,辽宁省第三产业增加值3244.6亿元,增长9.2%,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33.2%;吉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02.79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0.9%;黑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66.7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6%。
2.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
在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东北地区信息、物流、旅游、商务、会展、科技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增幅均超过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2005年,东北地区旅游总收入增长34.7%,旅游外汇收入增长19%。哈洽会、长春汽车博览会、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和大连服装节等带动会展经济快速发展。
3.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在老工业基地体制与结构转型过程中,服务业与制造业分工细化、相互推动、协同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发展服务业不仅为制造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改革创造条件,推动制造业企业改组与发展,而且原来依附于国有企业的服务环节通过组织结构调整,成为社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些生产服务环节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的发展对新兴服务业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如对现代物流、科研设计、各种咨询和中介服务的需求,成为拉动新兴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九)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东北三省在扩大就业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1.就业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东北三省企业为减员增效而释放出大量的富余人员,使原有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下岗失业大军。但近几年来,尤其是东北振兴以来,东北三省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2000年以来,就业人员开始出现上升势头。其中辽宁增长最为显著,数据显示,2004年末就业人数比2000年增加了139万人,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快
从东北三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无论从绝对数还是比重来看,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近几年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十)东北三省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1.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从2001年开始,中央率先在辽宁开展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改革,开展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2004年底,辽宁省并轨工作结束。2004年5月,试点扩大到黑龙江、吉林两省,2005年10月末,黑龙江、吉林两省并轨工作基本结束。
截止到2005年,辽宁全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达到119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有607.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有864.2万人;城镇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34.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为46.5万人;全省共有141.8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吉林2005年共实现并轨130万人,共为并轨人员兑现经济补偿金108.7亿元;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5.9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9.4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83.02万人;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从无到有,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6.69万人和35.27万人,全省五项社会保险基本上全面建立。黑龙江2005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769.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59.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02.8万人。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2.农村社会保障刚刚起步
  经过努力,东北三省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逐渐向广大农村辐射。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开始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方面进行试点。这些试点工作主要从辽宁开始,逐渐向吉林和黑龙江推广,但在试点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所以进展相对较慢,覆盖面较窄。
(十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随着东北三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城乡居民的收入也相应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势头。
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振兴的政策实施三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从表4中可以看出,2003年振兴以来,尤其是近两年,东北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2.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总体上变化不大
从东北三省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工薪收入,约占整个收入的近70%,而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仍然是家庭经营性收入,而且长期以来一直比较稳定地保持在71%左右。这说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就业,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农业。
3.东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虽然近几年来东北三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而且还有不断拉大的趋势。例如,200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仅排在第15、19、24位,处于中下游位置。从绝对值来看,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如2002年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辽宁多6725.3元,到了2005年人均收入差距达到了9537元,差距加大了近300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振兴战略实施两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良好的态势,经济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加快,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开始显现出初步成效。但是,这种良好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策拉动和重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扩大所形成的短期效应,许多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是原有的遗留问题,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是全面振兴中显示出来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就业水平的显著改善
在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前,经济增长的相对衰退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失业。在此之后,虽然在全面振兴的政策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经济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甚至经济增长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形势的改善。2004~2005年,东北三省除了黑龙江的失业率明显下降外,辽宁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而吉林的失业率甚至明显上升。这说明,全面振兴引发的增长,还没有改善东北地区的就业状况。原因可能有两个:①大量新增投资和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小。②新增投资和项目吸纳就业的能力并不低,但整个地区企业重组和产业转型所排斥出来的劳动力远大于新投资和新项目的吸纳能力,以至于整个地区失业率不仅居高不下,甚至有所上升。如果是前一个原因,需要增加吸纳劳动力较多项目的比重;如果是后一个原因,平衡产业转型的速度和失业率增加之间的关系,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2.国内政策性投资增加和外资流入,并没有伴随一般商业性贷款规模的增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国家投资和国债项目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多和最集中的一次。它直接引发外商的投资兴趣,也使外资投资规模在这一地区迅速增大。但由于政府的投资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特征,还不足以证明这个地区具有实实在在的良好投资回报前景,因此,一般商业性贷款规模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跟进。据对东北三省近5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规模变动情况的分析报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明显增长,但贷款余额在2004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2005年开始小幅回落了。其原因有两个:①尽管全面振兴行动带来的政策环境比较令人鼓舞,但要证明投资项目有较好的赢利前景还需要时日。②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三省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仍然偏高,甚至新增的贷款也在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来说,潜在的金融运行风险依然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贷款的偏好,也抑制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这说明,在振兴之路上,不仅要核销和剥离不良贷款的存量,更要警惕的是新增的不良贷款。
3.东北三省内部城市间开始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但省际仍缺乏有效的产业协作和项目配套机制
在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的发展基于一个统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和国家的产业布局。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和传统的计划被逐渐放弃,东北三省开始制定各自不同的发展战略,省际分工协作关系基本解体。中央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后,各省开始在本省内部尝试建立协调机制,破除城市之间的分割,如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之间建立的协作框架,黑龙江以哈尔滨为龙头建立的哈大齐经济走廊。但省际协作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直接导致各省在实施振兴中上马近乎相同的项目。而当有些项目需要配套加工但本省缺乏配套能力时,省际不能协调,反而寻找区外的配套伙伴,这就减少了这个项目在东北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例如,黑龙江哈尔滨电站的轴承配套项目不是寻找辽宁的合作伙伴,而是将配套项目外包给区外的南方企业。一个项目在缺乏省际协调和相互配套的情况下实施,必然会降低这个项目对整个地区的产出和就业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一个振兴的项目所产生出来的结果就会大打折扣。
4.少数大企业占用了更多的发展和振兴资源,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则较少获得发展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改革,目前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多半都是一些大企业,大多数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转制和民营化已经变成民营企业。大的国有企业占用了较多的要素资源,即使是在振兴东北的政策环境下,它们在企业重组、项目分配和银行贷款等方面同样获得了政策的照顾和利益的眷顾,但中小企业却很少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它们不仅难以获得贷款,而且在大企业获得振兴项目时也不能获得进行配套和合作的机会。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小企业缺少为大企业项目配套生产的能力,但是,它们缺少配套能力是因为长期得不到发展的机会。这导致在东北地区振兴过程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项目实施和产业联系方面严重脱节,中小企业被边缘化,使得振兴东北的政策不能动员所有的企业参与,不利于全面振兴政策的实施和东北地区的发展。例如,由于投资集中于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投资就趋向于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这使得投资的就业吸纳能力较低,造成投资增长而就业却不能随之增长的局面。再如,中小企业被边缘化,不利于大企业和小企业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更不利于他们按照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形成产业集群,地区综合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
5.参与剥离办社会职能的国有企业数量增加,地方政府难以负担重组成本
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仅地方国有企业,而且中央的国有企业也开始参与分离企业办社会的重组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必然涉及安置分流的富余人员,需要支付重组成本。然而,企业和地方政府难以承担全部重组成本,需要中央政府承担并落实配套的责任,与地方政府划定各自承担的比例,平稳地推进企业的重组。但目前中央财政对地方企业厂办大集体的职工补偿金仅补贴30%,对煤炭、军工和有色等中央下放企业的职工补助金也不超过50%。由于职工的补偿金仅占改革成本的1/4,其余由企业和地方政府支付,这加重了后者的负担,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企业重组的进程。合理的分担改革成本,是中央政府落实振兴东北政策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6.建设“生态安全东北”面临巨大挑战
东北三省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随着资源濒临枯竭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方式与治理滞后,诱发了一系列的矿山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陷、废弃物占地、废弃矿物污染等,目前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城市废水目前正对水资源污染构成威胁,从东北的两大流域来看,松花江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20%,辽河流域不足30%。从城市废水处理来看,目前普遍存在着污水处理厂开工不足的现象,如2004年辽宁省建成的污水处理厂17座,大部分处于半负荷运行或停运状态;吉林省2004年底建成的污水处理厂4座,只有1座正在运行,而其实际收入能力仅占设计规模的15%左右。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退牧还草以来,一些地区的土地沙化情况有所好转,但大部分地区仍然比较严重。而松嫩平原由于近年来气候持续干旱以及过度放牧踩食,盐渍化情况有加重的趋势。而且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约2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2.6%,其中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地总面积的34%。以上这些情况,已经影响到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尤其是土地保护应成为环境监管及治理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与对策
从经济体制转轨引发的老工业基地衰退开始,东北地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就没有停止过重振雄风的尝试,但振兴的方案和措施大都是局部的、分散的、不系统的。由于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每个组成部分发挥作用的价值,都需要其他部分的互补和配合。计划体制中对国有企业的物质和产品的调配系统被解体之后,企业生产系统的完整性就要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仅仅通过加强内部的生产管理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依据市场重新构造,包括依据产品的需求结构、基于利润的激励机制、甚至企业内部某个组成部分的剥离和重组。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仅仅进行落后技术的改造和产品的创新而不进行体制的改革,老企业不可能获得新生;仅仅进行企业内部的重组而没有企业外部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重组的成效就比较微小。简言之,制度的互补性程度决定了制度可能产生的价值的大小。
中央提出实施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在本质上不同于此前各地的做法就在于,它是从总体上而不是局部,是从系统上而不是零散的,是从总体规划上而不是单项政策上推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因此,检验和评估振兴战略的初步成效,完善和设计进一步实施的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都应当基于总体规划、系统设计、配套实施和全面振兴的思想基础。
1.平衡投资的技术结构,提高投资吸纳就业的能力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投资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取向是由多重原因形成的,但地方政府的唯高技术是举的偏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投资的这种技术性取向虽然可以看到轰轰烈烈的大项目上马,但却难看到投资对就业增加的促进效应。从长期来看,不利于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因此,需要采取的对策是,政府应当引导和调整投资的技术取向,适当增加投资的就业含量,而把投资是否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这个问题留给企业和市场来完成,政府的任务之一是平衡投资的技术结构。例如,各省地方政府都曾向社会提供较多的公益性岗位,目的是创造更多的就业,这是一个不错的对策。但仅此还不够,还应当通过影响投资的就业含量的选择来扩大就业。例如,许多振兴项目的投资是由政府贴息的。对于这部分投资项目,政府就可以平衡投资的技术结构,提出投资的最低就业含量的要求,毕竟投资的技术含量不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唯一目标。
2.继续不良资产存量证券化进程,不断改善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金融环境首先要处理不良资产。目前,由于中央政府的介入,东北地区处理不良资产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国有企业的呆坏账被核销,不良贷款率开始下降。2005年底,辽宁省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吉林下降7个百分点。但是,不良贷款的增量仍在增加。因为,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并没有有效地与企业的重组联系起来,必然会产生“前清后欠,重复再生”的问题,因此,必须把消化不良资产与企业的重组结合起来。建议首先可以尝试地方政府发行特殊债券,专门用于补充和配套解决不良贷款存量的处理问题。其次,要严格控制增量不良资产。地方政府负责处理的不良贷款部分严格要求企业进行重组,不能进行重组的企业将没有资格从银行获得新的贷款。通过企业的有效重组从根本上控制不良贷款增量的滋生,改善东北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
3.尽快构建东北三省协调合作的框架和平台,提高投资项目和政策安排的区域经济效应
建议首先在东北地区振兴办的协助下,建立一个三省合作和协调的组织框架,沟通三省振兴项目的设计,特别是增强省际合作的项目和规划,充分利用三省的资源。其次,一些各省独立实施的项目可以在这个框架下在整个地区进行配套项目的招标,这样,既可以满足项目投资的商业化运作,又能尽可能地放大项目对本地区的经济影响。再次,利用这个框架,还可以在对外招商、企业重组、产业集群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这样,通过规划、项目招投标、配套生产、技术合作,建立新型的东北地区分工与合作体系,增强整个地区的工业竞争力。
4.发展民营银行和金融机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现在是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瓶颈,需要寻找突破的途径。中小企业发展是个世界性问题。日本是依托于大企业的委托配套加工来获得发展机会的,而东北地区的中小企业一般还没有与大企业建立起那样稳定的联系,也不像南方的民营企业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私人的资本积累规模。由于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规模较大,过于强调规模经济,很少会向分散的中小企业提供所需的融资,因此,东北地区的中小企业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突破这个瓶颈的办法应当是发展民营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因为民营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规模不大,愿意提供分散的融资资金,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除此之外,中小企业也应形成各种联合型的组织,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并与后者形成稳定关系和交易合作的网络,逐渐发展出新型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关系。
5.中央应制定明确的援助东北地区振兴的补偿性计划
中央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未来几年援助东北地区振兴的补偿性计划,划分中央和地方分担的比例,使东北地区企业重组能够有序和有组织地进行,加快重组的速度。目前形成的一套惯例是,企业有动力进行企业的重组,然后制定出重组的方案。但这个方案需要有政府补偿性的支出。若全部由地方政府负担,这套方案就会搁浅;若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同负担,这套方案可能会实施。因此,中央政府能否积极地参与和负担必要的支出,成为落实振兴方案不可缺少的部分。被动地跟随企业和地方政府方案的代价是增加谈判的交易成本,以及延误重组的时机。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应是,中央政府可以会同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制定重组的系统方案,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偿性支出的比例,然后公布中央未来支持这个方案的计划和预算方案,给企业和地方政府明确的预期,由后者根据这个方案制定实施细则和时间表,使中央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在规划、补偿和实施几个方面明晰和协调起来。同时,中央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大型粮食生产基地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6.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起来,搞好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中央应加大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支持力度,实施一批对改善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建设工程,扭转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使生态建设由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向治理大于破坏阶段转变。要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森林与草场恢复、重化工业污染、土地沙化退化等影响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的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治理与保护,不断改善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要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战略转化成具体推动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形成政策保障、法律保障、资金保障和技术保障,以及公众的生态环境安全意识,建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也应在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增加地方公共财政对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投入,改变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或不充分作为的状态,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篇——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功能定位
  进入21世纪人均DGP实现1000美元之后,是中国面临诸多矛盾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这个历史时期,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建设更加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是我们必须完成的艰巨任务。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完全符合中国和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它既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有利于提高中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
  辽、吉、黑三省,地域广阔,沿海沿边,人民勤劳朴实,豪放豁达,工业发达,农业兴旺,三省在文化、历史、经济、民俗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在经济发展上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又有着共同的产业特点和发展经历,在振兴东北经济中又同在一个起点上。因此,如何根据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明确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确定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乃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前提。
一、东北三省在振兴中经济发展的基础分析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明显的科技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有着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城市建设,都体现了在资源丰富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建设的特点。因此,对东北三省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东北三省自然基础与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度较高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资源富庶,种类齐全。现已探明储量矿种84种,有石油、铁、金、石墨等40种资源,在全国居于前三位,其中,石油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2;铁矿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4;石墨储量占全国储量的60%,滑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50%;菱镁矿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资源开发总量和规模居全国之首。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林区。现有森林面积4455多万平方公顷,森林总量为34亿多立方米。森林野生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植物有1100余种。
  东北三省土地面积广阔。辽宁总面积为14.8万平方公里。吉林总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黑龙江总面积为45.4万平方公里。从土地面积上看,黑龙江总面积比辽宁、吉林两省总面积之和还多11.86万平方公里。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1倍还多。
  2.东北三省政治文化发展较早
  东北三省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而发展,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封建时期,中国历代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封臣,设官镇守,是金、元、清朝发源之地。但是,由于清朝对东北实施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东北地区的开发速度,又由于东北地区地处边关,客观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3.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基础雄厚
  东北三省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在20世纪以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掠夺。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三省完全被日本人控制,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战争和本国的需要,加速建立了一大批工矿城市,重工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1)高度的产业集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从“一五”到“四五”时期,国家十分重视东北地区的发展。国家的大项目、重化项目在东北大量布集,以大庆石油生产和煤炭生产为主的原材料开发,使得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得以形成。东北真正成了大石油、大煤炭、大木材、大苞米的原字号输出地,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保证了新兴政权的稳定,也基本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工业基础模式。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相对量上始终居于前列。
  2001年,国家统计局以8项主要经济指标对全国3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认定综合指数在0.6以上的为发达地区,0.45~0.6为较发达地区,0.35~0.45为欠发达地区。辽宁为0.5218,黑龙江为0.4637,吉林为0.4416,分别居全国第七位、第九位和第十位。
  (2)重化工业基础雄厚。几十年来,东北地区在特殊的条件下,实施了一条以重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许多产业和产品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90年代初,辽宁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一直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有30多种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居全国前三位。其中,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石油加工、钢铁、铁矿石、电解铜、电解锌、纯碱、机制纸及纸板、洗衣机等居全国第一位;天然气、铁合金、电解铅、硫酸、平板玻璃、粘胶纤维、机制纸浆、彩电、黑白电视,居全国第二位;电解铝、烧碱、轮胎外带、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合成纤维、日用搪瓷、原盐,居全国第三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辽宁的净值退居全国第二位。吉林省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分别为146亿元、94亿元,居全国第13位和第15位。黑龙江分别为251亿元、165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和第四位。黑龙江虽然与辽宁同属国家老工业基地,但除原油、木材居全国第一位、轮胎外带居全国第四位、煤炭居全国第五位之外,其余重要工业品产量在全国均排在中游。吉林则主要是交通设备制造业居全国前列。
  (3)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在原材料输出上尽管现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的资源生产和重化工业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随着中国资源水平下降和国际能源争夺激烈,东北地区的对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地位就表现得尤为重要。
  (4)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由于东北土地丰厚,土壤质量好,有机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人口分布相对东部不是很密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立初期即对东北农业开发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东北三省一直成为中国重要的农、林、牧生产基地。平均每年向市场提供商品粮350亿公斤以上,约占全国总量的1/3。2005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893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5%。
  (5)城市化程度高和人力资源丰富。由于大规模开发,东北城市以工业、产业、资源而兴,起点高,城市积聚,城市化水平达到52%以上。由于城市密集,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较高,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教学、科研、开发、咨询、信息中心和研发基地。每万人拥有国有事业单位技术人员248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5人)。
(二)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东北三省作为一个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既有改革开放中的共性问题,又有区域本身的个性问题;既有旧体制遗留的问题,特别是在以资源依赖发展重化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中沉淀的历史问题,又有体制转换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东北经济发展步履维艰,包袱沉重,问题解决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主要表现在:
  1.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位次不断后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是从老工业基地振兴后,速度有所上升,但是在全国位次排序中不断后移。1980年,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14%,1995年下降到10.06%,到2005年则降至8.9%。
  2.结构性矛盾突出
  产业单一现象难以改变。由于国家经济布局和东北地区的资源条件决定,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至今,东北三省轻重工业比重始终在30∶70的水平上。不仅如此,东北传统产业比重高,发展活力不足,技术相对已经落后,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尝新能力也不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3.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
  服务业发展水平一直是东北经济发展的短腿。2005年,东北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8%以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服务业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带动效应低。具体表现在:①服务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劳务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上,而金融、保险、咨询、电信和邮电业等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仅为34.7%,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50%~60%的平均水平;②服务业体制改革落后,服务领域有待拓宽;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用中介体系缺位;④服务业发展环境欠佳。
  4.资源型城市转型艰难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较多,集中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所有机制和体制、产业结构问题。因资源而建的城市都过了青春期,资源枯竭、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治理艰难、城市人口贫困等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东北三省。据我们的调查显示,黑龙江资源性城市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已经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煤炭和林业两种不同资源城市的个人月收入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煤炭城市被调查者个人月收入400~800元的占31%,200~400元的占18%,1000~1500元的占7%,2000元以上的占1%。与此比较,伊春市被调查者个人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占30%(比煤炭城市多13个百分点),1000~1500元的占7%,1500~2000元的占6%,2000元以上的为零。而伊春市的翠峦林业局,被调查者个人月收入200~400元的占一半以上(67%),200元以下的占24%,800元以上的为零。
  5.东北地区投资发展的软环境欠佳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东北地区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经济发展中,新的理念没有完全领会,旧的观念仍然固守。创业环境和培育企业家的环境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资金的出口和入口上还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截止到2005年,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的100个国债项目中,仅有33个项目资金到位。利用外资方面,辽宁2004年利用外资率为6.5%,吉林、黑龙江利用外资率还不到1%。整个东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还不到浙江的2/3。
  东北地区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他各个篇章都有涉及,这里只是点出几个主要方面。这些问题,不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暴露出来的,而是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必然反映。东北地区粗放式的生产方式,类似资源衰竭的问题迟早必然要出现。我们之所以强调要正视这些问题,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东北地区尽快走向全面振兴的道路。
二、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前提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政治作用
  东北地区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主导时期,还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期,其区域经济格局和区域经济特点,都是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人文、经济发展的特点而形成的。
东北地区由于其沿海沿边,毗邻俄、朝、日、韩等国家,从其经济发展之初就带有明显的经济安全成分。“一五”时期,中国刚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转到经济建设的战场,经济刚刚起步,当时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求我们的经济建设,必须从国家安全和应对事变供给的角度来考虑。当时东北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背靠前苏联,因此,重工业大项目在东北布局,不仅可以得到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会得到前苏联在经济技术上的就近支持。同时,装备制造业的大量发展又为政权的稳定、对外防御等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充分明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功能定位必须符合国家总体设计
  1.明确东北地区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总体经济格局分布、区域空间溢出效益分析等,已经十分成熟。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政策补充已经相当到位。在经济转型方面所做的努力已经十分明朗。在符合国家总体规划中,振兴是核心,发展是主线,富庶是目的。
  我们国家从总体上看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些地区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于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增长加快。在中国区域发展遵循“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大框架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市格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一个重点。因此,东北地区支持国家大战略,发挥现有的区域功能,其作用几乎是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
  2.充分认识东北地区在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发挥的前沿作用
在经济外向化方面,东北地区进展艰难,但是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合作的机会潜力巨大,经济合作、经济互补的机会时刻都在,这种良好的区位优势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保持边疆稳定,发展沿海沿江贸易,进行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是国家长期实行的战略决策,而实施的主体必然是东北地区的人民。  
(三)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功能定位架构基本思路
  1.功能定位的时间界限
  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功能,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变化,都会加以调整。但是,除了处于非常时期,一般来说,要实现一个地区某种经济发展功能定位,总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我们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功能定位的时限,至少在未来的15~20年之间。此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将基本保持在年增长10%左右。
  2.定位的核心内容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在未来的15~20年间,东北地区应当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先导地区。此间,在中国东北要建立国家最大的粮食安全、绿色有机食品和畜产品生产、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国家重要的能源、石油化工和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六大基地;还要建设国家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湿地资源保护、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生态区。
  3.对新的经济先导地区的阐释
  所谓新的经济先导区主要有三个含义,即在经济总量增长上快速提升,成为占有全国份额较大的先导区;成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先导区;成为自然环境优异的先导区。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北地区在这些方面还难以发挥先导作用。但是,东北地区是中国发展自然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工业基础、城市化水平和人力智力、自然资源都比较优越。只要在政策上、机制上、工作引导上多加努力,就会将相对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成为全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和新的经济先导区。
  4.关于六大基地的分析
  1)建立国家粮食安全基地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民吃饭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来看,中国粮食问题矛盾并不突出,基本做到了总量平衡,年年有余,但是优质、高效、稳定的农业生产还很欠缺。目前,在东南沿海一带农业发展并不占有优势,粮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东北地区。因为,东北地区是中国农业生产重要的优质、高效、绿色食品的基地,每年要输出350亿斤粮食,占全国商品粮的30%还强。有关方面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东北地区供给全国粮食将达到50%。因此,全国最大的粮食后备基地在东北地区,已是毋庸置疑的现实选择。
  (1)关于粮食大基地的建设,国家应当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要在优质、高效、绿色、品种上加大工作力度。
  (2)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稳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积极推进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区化服务。
  (3)在粮食发展中,重点要对品种布局给予相应指导。对大宗粮食生产要做到政府有预测分析、避免盲目种粮,靠天吃饭的原始生产力状况。
  (4)在产业结构上,要根据不同地理资源禀赋,建立不同的生产基地。要建立以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流域为重点的水稻生产基地;建立以黑土为中心的玉米生产基地;建立以松嫩平原为主的大豆生产基地;等等。
  2)建立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重要加工基地
  东北三省是畜产品、水产品生产的较大区域。2005年东北地区畜产品产量达1088万吨,占全国的14.1%;奶类产品产量70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8%,其中,黑龙江牛奶产量居全国首位;水产品产量近500万吨,占全国的10%左右。另外,其他一些家禽等农副产品也为数不少。绿色食品认证也居国家之首。这主要得益于东北地域的气候特点和防治经验等。充分发挥这些相对优势,将东北建成畜产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重要加工基地,完全具备现实的可能性。
  3)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重要区域,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北整体发展水平下降的同时,而装备制造业在全国仍然居于前列,大量装备制造业产品行销全国各地,为中国制造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档次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为了在15年内将东北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①要明确将东北地区的发展定位确定在建立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上;②要大力发展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制造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③要把以汽车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成为东北主导产业之一;④要巩固军事装备制造业,建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⑤要围绕主导产业,形成配套的生产水平高的企业;⑥要鼓励扶持,大力发展建立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一切可以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的研究机构。
  4)建设稳定的能源基地
  东北三省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产业的地位,并积极发展新型能源材料。从石油开采来看,现有石油可采储量为10亿多吨,占全国石油可采储量的47%;天然气储量为1230亿吨,占全国天然气储量的5.5%。风能源十分丰富,有百万级风电装机规模风场10余处。到2010年,东北自身对煤炭的需求将会大大上升,电力、原油等都有不同的增长。
  5)建立石油化工生产基地
  石油产量一直是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的骄傲。它不仅代表着GDP的数字上升,也代表着东北有着资源富庶的产业结构。2005年东北地区的石油产量为6300万吨,约占全国的35%,原油加工能力9000万吨,占全国的炼油能力37%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石油化工仍然是东北的重头戏。特别是在世界能源紧张的今天,重化工业的发展,使得对石油的需求显得十分重要。石油的产业链应当不断延长。到2010年东北地区将形成4~5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乙烯产量达到400万吨以上,并形成上下游产品衔接、成龙配套的一体化产业群。
  6)建立对东北亚开放的重要基地
  整个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日本、韩国以及蒙古等国家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口岸建设的不断完善,巩固东北地区对外联系,扩大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外向度,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三大保障区域的建立
  东北地区是中国水土资源分布比较协调的区域之一。伴随着多年的开发开采,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生态质量已经到了临界点,而且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并没有停止。如果不及时整治,将会严重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老工业基地振兴。因此,保护环境,建设三大生态区,也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功能。
  (1)建设国家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区。东北地区自然生态特征明显。从森林分布区来看,东侧是长白山和辽东山地,西侧是绵延起伏的大兴安岭,北部是小兴安岭,三山围成了一个马蹄形。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现有森林面积3641万公顷,占全国近30%;森林覆盖率达34%,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蓄积量和用材林蓄积量均居全国之首。天保工程的实施和三北防护建设以及退耕还林等一些举措,大大改善了森林退化的现状,生态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未来发展中,东北三省的森林天然屏障的保护不仅对东北有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中部地区也有保护作用,国家应给予大力支持并进行相应投入。
  (2)建设湿地资源保护。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湿地的作用。它不仅具有蓄水作用,而且还有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维护生物链等诸多功能,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在未来发展中,东北三省对现有的湿地资源保护任务十分繁重,要确保湿地面积不再减少,并且力争将已经破坏的湿地尽快恢复。
(3)建设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生态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既有不可再生资源,也有可再生的资源;既有动物资源,也有植物资源,总之,在经济建设中应当注意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注意节约资源,不过度掠夺、浪费资源,本着4R的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产必须考虑荫及子孙后代的经济伦理关系。  
(四)东北三省地域空间总体布局功能
  前面我们在产业方面具体论述了功能定位,这里,我们再从空间角度大致分析一下东北三省经济总体布局及功能。因为提升区域经济的能力在空间结构上需要对空间内的城市、交通等状况进行总体布局。
  1.集中现有优势,发展四个长线
  目前从空间上看,东北地区有四个长线:①比较成形的哈尔滨—大连沿海开放地带;②辽中城市群为主的工业发展地带;③长春—吉林经济区;④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集中优势,发展这四个长线,将加速推进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
  2.重点建设五个经济区,实现东北区域发展的先导作用
  ①加快打造以大连为首的沿海经济带,形成对外开放的大窗口;②要做强四个副省级城市,把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都市经济区建设成经济总部,带动东北地区经济快速增长;③要加快绥芬河、满洲里为对俄合作基地的建设,加快丹东对朝开放,带动外向化深入发展;④要发展珲春—长春—白城—阿尔山城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区,形成具有东北地方特点的旅游产业;⑤大力推进松辽、松嫩和三江平原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形成真正的东北大农业的基地。
  3.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协调工作,为东北区域振兴提供保障作用
  建设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需要在生产、投资、金融、市场等方面相互预留接口,进一步做好能源、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对接,加强相应的政府职能对接和信息资源、信息平台方面的资源共享。
  4.交通一体化是东北三省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
  要将东北三省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来考虑,建立统一、高效的运输市场管理体系和高效服务体系,民航、铁路、公路、港口、管道等运输方式要进行充分协调,实现交通网络一体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篇——东北区域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估与分析
  东北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人文特征,是一个内在经济联系紧密、城市连绵、独具特色的经济区域。虽然东北地区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向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经济竞争优势。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市场意识相对淡薄,区域内各自为政、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所谓条条经济和块块经济,使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低水平竞争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经济一体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统筹区域内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内涵
区域经济合作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区际循环,形成一种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从国际角度看,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从一国范围看,则是指一个地区的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一般来说,区域之间的合作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还拓展到社会、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合作的高级形式,它包含两层含义:①指成员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消除,各成员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这称之为功能性一体化;②指成员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或超地区)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规则,这称之为制度性一体化。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来自于各成员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理有三个特征: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共同利益机制;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是市场与政府的合力。
东北区域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协作,连接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和垂直分工—水平分工并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通过一定的组织和协议以及一定的联合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统一规划布局和生产力配置,统一开发区域资源,统一分工协作关系,建立统一的大市场,统一对外开放政策,联合开发和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二)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意义
1.加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家已经明确把中国划分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四大经济区域,并编制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地区“十一五”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规划。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从这一层面上看,省际竞争已拓展到区域间的竞争,而这种区域间的竞争也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各省都在按照本省制定的振兴规划推进实施,而缺乏省际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缺少跨省重大项目的协同与合作。无论从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看,区域间的竞争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东北各省区必须顺应这种趋势,只有作为一个整体经济板块参与到新形势下的区域竞争中来,才能实现整体竞争力最优,才能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有效带动和促进各省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加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
东北地区是国家的工业摇篮和重要粮仓,煤、水、电、石油等资源丰富,铁路、航空、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便捷,历史上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配套布局。无论从自然环境来看,还是从经济地理来看,在全国大的区域经济框架中,像东北地区这样一个经济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市场体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都十分相似的地区是少有的。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各省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彼此的依赖性。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只有各省区都融入大东北这一区域经济之中,按照资源、产业、地域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再分工、企业配套、地域互补和产业集聚,才能真正发挥东北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东北各省区形成合力,加快振兴的进程。特别是从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实践看,各省区在能源、交通、旅游、现代物流、信息咨询、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加强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合作也是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变化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虽然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因素,但东北地区丰富的煤、铁等自然资源,是该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建设成为国家工业基地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但经过近50年的大规模开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东北的许多资源型城市和地区,面临着可采资源匮乏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原有的资源优势逐步消失,而且依靠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重化工业,正面临着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必然要求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寻求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可以通过广泛的贸易活动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供给,矿物性自然资源禀赋对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下降。因此,一个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也可以建立起大量使用自然资源的现代工业体系,而建立这样的工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和途径,就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二、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评估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东北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缘联系、传统的人文环境、悠久的历史渊源、互补的要素资源,这种历史上高度的融合性和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是加强区域合作及区域一体化的坚实基础。
(一)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可行性
东北各省区不仅地域相连,而且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存在着广泛合作的可行性。
1.明显的地缘优势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区位基础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内地的东北部,具有边疆、临江、近海的特点。东北经济区前有沿海沿边地带,后有辽阔的腹地,在中国区域格局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东北经济区还位于欧亚大陆桥的东段,地处北太平洋西缘,是环太平洋地带的重要环节;还因为与哈大铁路干线相接,可通过满洲里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相连,成为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大陆桥”枢纽,是亚洲太平洋各国通向欧洲的陆上捷径。区域内有12条公路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国相接,共有15个大小港口,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远航,并通过水路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从地缘经济角度看,地缘是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中苏友好的地缘政治经济因素,前苏联向中国提供援建项目42个,有30个在东北地区。作为配套措施和生产力布局的需要,国家在“一五”计划时期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7项设在东北,投资额所占比重达37.3%。只是由于后来中苏政治关系的变化,东北的这种地缘经济因素也发生了改变。从中国五个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来看,也是得益于地缘经济优势。地缘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东北地区特殊的地缘优势,有利于将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置于东北亚发展、经济一体化的网络中,面对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具有重工业优势的国家,促进东北劳动力资源与东北亚重工业技术、资本的融合,提高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水平,参与东北亚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
2.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东北地区国土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原、宜渔海洋及内陆水面。世界闻名的黑土带就分布在东北大平原上,其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松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7%,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7,人均粮食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其中玉米产量占全国的1/3,人均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商品粮产量占全国的1/3。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的森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林木蓄积量居全国之首,为全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此外,海洋、滩涂资源及山区、农牧土特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也相当丰富。矿产资源储量也较大,其中,石油、油母页岩、菱镁矿、石墨、沙金、玉石等的储量居全国首位。铁矿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4,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煤炭储量占全国储量的1/10,有色金属矿和各种非金属矿也在全国占有很大比重。东北经济区还蕴含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已开发利用的只占很小的比重,具有巨大的潜力。东北的交通网络、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最早是依托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已经形成了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经济结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东北三省走的是一条资源立省的发展道路,其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都与资源开发密切相关。例如辽宁的煤都抚顺、阜新,钢都鞍山,黑龙江省的大庆和辽宁的盘锦等一批资源型城市,都是首先依托资源开发形成主导产业,进而使相关产业和城市经济逐步扩大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仍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资源禀赋的差异,奠定了东北经济区内部各自产业结构优势及其区域内部各省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从东北经济区内部联系来看,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链条和分工协作体系。
3.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基础
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要工业基地。早在“一五”、“二五”时期,东北三省就是国家投资的重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体、轻纺等工业协调发展的、门类众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钢铁、石化、汽车、机械装备、建材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经济布局重心的转移,沿海发达省区的经济迅速崛起,东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整体水平仍处于全国各大经济区的前列,在全国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地区的主要重工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原油占全国的2/5,汽车占全国的1/4,造船占全国的1/3,钢铁占全国的1/8,大型火电设备占全国的43%,水电设备占全国的59%。在经济发展中,东北地区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各具特色的分工格局。从产业基础上看,东北各省区各有不同,表现为既有异质性和互补性,又有同构性和重叠性。依据各省振兴规划纲要,黑龙江省重点建设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工六大基地;辽宁省重点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培育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吉林省重点建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光电子高新技术五大基地,着力改造和提升机械、冶金、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突出发展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接续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在工业的互补性方面,辽宁是钢铁和机床制造业大省;吉林是汽车生产基地;黑龙江则盛产石油和电机装备;内蒙古东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电力等能源可以有效缓解辽、吉、黑的能源“瓶颈”问题。同时,东北地区经济又存在同构性,比如,汽车业既是吉林的支柱产业,又是辽宁发展中的重点行业,黑龙江也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又如,辽宁以建成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作为目标,黑龙江和吉林的装备制造业也很有潜力。国际经验表明,区域内经济协作的效应是与各组成部分的异质性成正比的。但是,异质性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地区间进行经济合作,越来越寻求同构性行业内部的分工和异质化。因此,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内垂直分工不同的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更具备水平型分工的基本条件,即可以在区域内实行“错位竞争”,最终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4.雄厚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人文基础
东北地区高等学府、科研院校云集,科研力量雄厚,区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技产业等优势比较明显。首先,教育事业发达。高校学科覆盖面广,专业齐全,有近100个学科或研究方向属全国唯一或居全国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每万人在校的高等院校学生数居全国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普通教育水平较高,小学入学率在98%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其次,科研实力较强,科技人才众多。东北地区拥有县以上政府部门属各类研究机构2118个,集中了一批卓越的技术专家和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近40万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的10%,每万人拥有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居全国第一位。再次,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东三省国家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个,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
5.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构架基础
东北地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城镇体系合理,城际分工较好,城市间经济协作密切。东北的城市发展是以沙俄的入侵、日本的殖民统治为发端的。自1898年沙俄修筑中东铁路,帝国主义把近代工业移入了东北,在侵略者修筑铁路、建立工厂、开发矿山掠夺中国资源的同时,也使东北地区出现了近代意义上的大中小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五”、“二五”时期东北地区成为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东北城市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城市密集度大,分布较为均衡,在全国是领先的。大中城市多,特别是拥有较多各有特点的大中城市,城市类型比较齐全,重工业城市较多,还有综合型的中心城市、资源型的专业城市、对外开放的口岸城市和旅游观光的文化城市。城市群密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带、以长春为中心的吉林中部城市群、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北部城市群及包括绥芬河、漠河、黑河等城市的边境城市带,对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起着核心和骨干作用,将成为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6.业已形成的省际协作关系是东北三省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基础
东北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行政区,于1945年设立中共中央东北局,1946年设立东北行政委员会。从恢复经济到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全面推进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形成了经济技术协作的良好基础。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东北是全国重点建设的战略地区之一,在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就占36.5%,而且相互联系配套。如以鞍钢为主的煤电能源相配套发展的钢铁工业,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主的汽车工业,以哈尔滨三大动力工厂为主及沈阳输变电设备配套的发电设备;以大连造船、机车车辆为主的运输机械工业,还有飞机和兵器工业,都是在东北地区组织成龙配套的。1958年以后,党中央决定建立六个不同规模的大区经济体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组成东北经济协作区,随后建立东北局,进行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发展。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后,1983年成立东北能源交通规划办(1985年改为东北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至今还在许多方面保持了东北地区的联席会,如物资协作联席会,并成立东北物资交易中心。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区域性的协作又有新的进展,各省政府成立了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并且采取了建立东北科技开发总公司等实际操作措施。成立东北对外引进协作小组,共同举办对外贸易招商交易会等。这些都使东北地区联合协作的范围逐步扩大,开始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
(二)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
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经济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合作的总量偏小,领域偏窄,层次也不够高,远未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一体化格局。突出表现在:
(1)体制僵化导致合作滞缓。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之相互独立的财政核算体系和干部运行机制,使得东北地区的产权、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流转不畅,大而全的特点比较明显。计划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及其衍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是开展经济合作的体制性障碍。
(2)行政分割导致协作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东北地区经济运行带有显著的行政区域利益特征。由于地方行政参与地区经济的程度很深,生产要素流动行政导向、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使东北地区的行政区际关系与市场性区际关系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在很多方面,这种行政性的区际经济关系往往掩藏和削弱了市场性的区际关系,使东北区域经济许多内在的天然联系被割断,缺乏紧密的区域经济联系,没有从分工协作关系上考虑集合成一个整体参与竞争。
(3)地方利益导致过度竞争。依附于行政区划背后的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以GDP为主导的干部考核制度等体制,使经济运行带有一定的地方利益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大战、贸易壁垒等现象。在招商引资上,各地竞相出台优惠政策,省际和城市间缺乏协调,存在不良竞争。在外贸进出口上又竞相压价,导致过度竞争,由此损害区域整体利益。
(4)经济发展战略趋同导致经济同构。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趋同,缺乏地方特色。近年来,各地都大力发展重工业,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都致力于建设“经济中心和工业基地”,与邻近的传统工业城市同构发展,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合作没有形成,产业低水平重复,如机械、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服装、食品等行业,各省甚至各市都有,彼此又不配套,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这样既恶化了经济关系,也扭曲了城市职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加重。产业结构趋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都以重化工和装备制造为主,互补性相对较差,区域内企业开展经济合作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金融、物流和中介服务业发展缓慢,降低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5)产业链条短导致产业集群效益差。东北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但多数以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原字号”产品输出为主,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相对较少;产业链条较短,不能在大企业周边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也就使得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动力不足,经济活力不够。
(6)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导致政策偏差。针对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进行联合协作所制定的政策,大多是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的,难免缺乏长期性和远见性,有些政策还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一些政策虽然制定了,但执行起来很难,特别是涉及财税和金融部门的政策。另外,社会权益保障和服务方面的政策不配套,给合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东北区域合作的现状
(一)东北区域合作的现状
东北地区的合作模式是浅度竞争型合作。近几年来,东北地区的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得到加强,各层次、各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向广度与深度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实践:
1.政府重视沟通协调
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东北三省在省级决策层和政府相关部门中建立了磋商机制,就重大发展问题定期进行沟通,打破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的状况,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三省已经明确在国家总体规划下,统筹区域重大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撞车问题,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在竞争中求得各自的发展。
2.城市跨省谋求合作
2004年4月,首届东北四城市市长峰会举办,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四个城市的市长齐聚长春,共同签署《东北四城市协同合作,全面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向,构建了一个区域合作的渠道和平台。作为今后加强合作、携手振兴的行动纲领,《意见》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在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开放环境、会展旅游和信息等方面的融合;在政府层面、学术层面、民间层面等稳步扩大同东北其他城市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与合作。2005年6月7日,以“携手领跑大振兴,共建东北大物流”为主题的第二届东北四城市市长峰会在大连举办。本次峰会还特别采取“4+3模式”,邀请鞍山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三个城市参加峰会,以扩大区域合作伙伴范围,增强对整个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这次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制定和签署了《关于共同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书》,决定共同推动四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设保税物流通道和内陆港口,促进海铁联运和东北集装箱班列的发展,提出以大连为门户,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腹地,建设东北快速出海大通道。
3.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已经出现了省际合作的范例。如吉林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一汽集团”或“一汽”)在辽宁和黑龙江都建立了全资子公司,成为其专业化生产基地。哈尔滨轻型车厂1993年加入一汽集团,成为一汽的全资子公司,是轻型车生产基地。辽阳汽车弹簧厂1998年通过资产划转的方式成为一汽全资子公司,是一汽的汽车钢板弹簧专业化生产基地,大连客车厂也是一汽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模式。近几年来,产业整合呈现加速发展、协作分工的良性态势。辽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黑龙江省北满特钢集团成功重组,年产特殊钢能力达到30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特种钢生产企业,这是东北大型国有企业跨地域联合重组的重要举措。一汽和一重也在大连设立大件和零部件的出口加工基地。沈阳的变压器厂收购了长春的变压器厂,哈啤集团收购了长春的银瀑啤酒。
4.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东北三省和铁道部已经开始建设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这条轴线纵贯哈大经济带,集中了东北汽车、机械装备、石油化工和冶金工业的主体企业,是东北经济区的脊梁。另外,黑龙江和吉林已分别表示愿意参与大连港和营口港的建设。
5.人才交流开始起步
2005年11月18~20日,第三届东北三省联合人才交流大会先后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地举行。这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参加企业最多和提供工作岗位最多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三场招聘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都超过1万个,涉及各层次管理人员、营销人员、职员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等岗位。据了解,这种三省联合招聘人才的方式吸引更多用人单位到场招聘,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此外,东北三省启动国内首个跨省联合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一体化工程,对各种生态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为内蒙古、东北三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平台;三省科技部门建立了技术转移联盟,进一步整合区域科技优势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二)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评价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正在不断显现出来,合作发展与联动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主旋律。对此,可以对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态势做出如下基本评价:
(1)基础设施一体化已初步形成。在东北区域内,铁路、公路、机场、港口、邮电、通信、电力等都已初步互联成网。目前,区域内基本上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包括航空、海运、管道在内的交通运输网。区域内铁路运输营运里程占全国的18.3%,铁路的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是全国铁路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一些新的大型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如“东边道”铁路、城际高速客货运通道、沿海沿江港口群建设等,也在酝酿、规划和建设之中。这说明,东北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已率先出现一体化的网络态势。
(2)产业分工体系已初露端倪。在经济发展中,东北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工格局。其中,辽宁省在钢铁、有色冶炼、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建材、纺织、海产品、水果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吉林省在交通运输设备和农机制造、基本化工、医药、粮食深加工等方面有较大优势;黑龙江省则在石油、木材、煤炭、机电、食品等领域有较大优势。同时,在一些产业领域和企业层面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产业能级梯次正在开始形成,产业链的互相融合也在不断扩大。
(3)一体化发展要求已形成共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加速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背景下,形成经济运行的新环境,使得东北各省市以及各个城市面临着发展压力,并产生一体化发展的共同要求。在如此共识下,东北各省市高层沟通的渠道和机制正在形成,一些区域性的组织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政策环境有利于推进一体化。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战略,不仅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政策资源,也是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东北地区在产业发展、项目融资、国有企业转制等方面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东北区域加快发展步伐,加强区域合作。
四、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设想
(一)战略目标
推进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用行政手段去干预,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以下原则:①优势互补原则。即根据区域内各省的比较优势、各方的比较利益,实现生产要素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个区域的整体优势。②资源共享原则。即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配置,打破地区封锁,强化互动,搞好产业配套,形成集群效应。③互惠互利原则。即兼顾各方利益,不能以牺牲一方利益为代价,通过分工协作,实现“双赢”和“多赢”。④共同发展原则。即在产业整合、市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方面各省都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共同发展,充分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运作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
东北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是: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提高区域整体经济一体化,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争取国家支持与提高自主增长能力结合起来,打破行政壁垒和地区分割,形成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分工与协作,以竞争促合作,实现共赢,共同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石油化工基地、重要原材料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之后全国第四大经济区。
(二)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1.产业一体化
根据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实现东北区域内产业结构合理化,以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央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定为建设六大基地:建设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大型石化生产基地;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建成中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生产基地;建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据此,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整合方向,应该根据各省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的优势,形成垂直和水平一体化。东北区域经济有着不同梯次的产业结构,各省应本着以区内优势产业为主体通过垂直分工来加强产业联系。比如,以辽宁的鞍钢为主体建设东北区域的钢铁工业体系;以辽、黑两省为主体构建装备制造业体系;以黑龙江大庆油田为主体建设石化工业体系;以吉林的长春一汽集团为主体建成东北的汽车工业体系;以吉林为主体建设医药工业体系;等等。这些体系内的企业群利用企业内各方的资源、品牌、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产业基地,乃至形成区域性的产业中心。
2.交通网络一体化
以哈尔滨—沈阳的铁路、高速公路及其他快速干道建设为纽带,加快三省城市间快速干道的配套与衔接,完善交通、物流网络。东北区域交通设施一体化,关键是完善域内高速公路、轨道、机场、港口为主的交通网布局。重点建设“四大通道”,即东北东部运输大通道、中部南北运输大通道、西部进出关大通道、北部对俄经贸大通道。加快东边道铁路和阿尔山、满洲里、二连浩特陆路口岸的铁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东北区域的交通网络,主要是推进三省大城市间的快速干道建设,力争使区域内重要的城市间的行车时间在6~8小时以内。加快沈阳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等港口的合理布局与分工。实现哈尔滨、长春、沈阳机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布局,沟通国际与国内主要大城市和边远城市的航空运输网。进一步畅通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铁路要道,为东北区域经济提供便利的外输通道。
3.实现市场一体化
东北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三省各自的市场基本都建立起来了。但以省的行政区域为中心的市场运作满足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以省为核心的分散的市场,由于地方利益的导向和政府的干预,它的功能基本上还仅是满足省内经济的运行。东北区域经济要一体化,必须打破这种省内自治的狭隘市场的体制,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完善的、共同化市场。因此,东北地区应打破省际分割,打破地域,消除壁垒,放手发挥市场经济自身的内动力,促其形成覆盖东北全境的各种要素市场,尤其是金融、人才、技术、产权等大市场。要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东北区域商贸网络。各类专业市场和特色市场继续以三省优势市为核心形成合理布局与分工态势。作为突破口,可先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权交易市场。以此市场为平台,结合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布局调整,开展区域性的资产重组、异地并购、产权交易,开展资产评估、咨询策划、竞价拍卖、权证变更等业务,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
4.科技一体化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高新技术等高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基础上。东北地区要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实行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建立适应产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①充分利用区域内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研究与开发的网络,协同攻关关键性的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培育东北地区的高科技专业化研究优势,建立区域自主创新系统。②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构建东北地区产学研和科研开发联合体,共享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成果转让,特别是在区域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环保产业等方面实行联合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建立起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③率先建立起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要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政策环境,包括政府支持性融资,如提供与风险投资配套的长期低息优惠贷款,为风险投资对象的银行贷款提供政府担保;还应出台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或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实行所得税减免政策。
5.信息一体化
现代经济社会中,交通和信息是两大动脉,一个是平面的,一个是立体空间的。东北各地区的商情、经济信息及其他公共信息都应该公开、透明、顺畅。这样才能使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的社会成本大大降低,才能形成共同的市场,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东北三省信息资源相当丰富:①高校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应用科学、交叉科学的知识信息量大;②图书馆馆藏资源独具特色,尤其是日、韩文献丰富;③都建立了网络平台,形成了比较现代的传输系统。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要建设覆盖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信息网络平台,包括建设区域一体化的企业信息台。整合区域信息资源,共同开发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平台,通过加强泛区内信息系统建设的合作,促进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运用系统的联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以尽快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平台,这将对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倍增器的作用。同时,加强社会信用数据库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努力建设各城市协调联动的交通、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信息服务体系。在信息咨询服务上,建立区域信息交互网,完善信息传输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东北区域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
五、东北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长期以来,东北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仅局限于封闭经济的思维定式上,没有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共同发展战略融合在一起。在振兴东北的实践中,没有把各自的调整改造任务纳入到一个整体平台上考虑,没有放入东北区域经济布局的战略性整合和地区协调发展的框架中来进行。因此,应以战略眼光,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东北区域合作向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发展,促进东北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1.形成区域合作的战略共识,树立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观
①破除地域封锁观念,树立优势互补思维。东北三省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进行合作,通过东北三省统一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实行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东北三省各自的优势,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②破除竞争排他观念,树立互惠互利思想。要在充分兼顾东北三省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分工和协同,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合中产生集聚和累积效益,从而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共同振兴。③破除“独立大队”观念,确立系统协调观点。要以整个东北地区为视角,全面创新和完善协调机制、制度和组织,形成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东北地区的整体化发展。

2.加强分工与协作,培育区域产业集群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对各城市结构趋同的产业进行整合,发展产业集群,是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东北三省的产业协作分工具有比较好的基础,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大于同质性,各地区应根据自身优势参与产业的分工协作,按照已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形成东北地区新兴产业链,培育规模型、集约型的产业集群。①通过区域协调,对东北区域目前及未来的主导产业群发展达成共识,并进行规划;②根据各地区的综合优势,明确主导产业群的发展重心及在区域中的地区布局;③各地区依据自身优势和发展趋势,明确在主导产业群发展中的产业功能及目标定位,各地区间进行积极的相互支持,共同做大做强区域性主导产业群。从目前看,应着力培育石化、汽车制造、钢铁、大型装备、煤炭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的产业集群,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区域产业群的构建中,应注意两条原则:①分工的原则。比如长春的汽车工业具有产业优势,汽车产业群应以长春为主;大连石化产业有临海优势,应支持大连石化产业群的发展。②相互配套的原则。尽管一个地区的产业有突出的特征,但是离开其他地区的配合和配套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如大连造船工业如果没有哈尔滨船舶学院的智力支持,也发展不起来。
3.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区域产业整合
借鉴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协作的经验教训,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不应当成为主体力量,而是一种外在推力。在东北地区经济互动与协调中,应该由企业唱主角。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由企业整合,应把企业推到前台,让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整合的龙头企业可以在当地培养,也可以引进。有了这样的整合型企业,东北地区的产业就会按照经济规律进行合理组合。要以企业为主体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支持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社会化大生产与合理经济规模要求,打破地区和企业界限,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组建区域性大型企业集团,这样的集团公司是打破区域封闭格局的最好形式。要倡导组建三省相互参股的省际超级巨型企业集团。通过产业整合、要素优配、制度建设等,使各种资源向这些超级巨型企业集团集中,以使这些企业集团承担起增长极发展、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任。首先,要利用大企业优势,形成一批特色产业,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巨型企业、石油化工集团、农产品深加工和药业控股公司、重大机械装备制造业“托拉斯”,提高对区域内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开发的牵动能力,发展产业链,形成跨地区的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开展区域合作的主要力量。其次,围绕国有企业调整改造,以资产为纽带,联合、兼并相关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既是打破封闭、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联合参与分工与竞争的需要。东北地区在这方面已进行了有益尝试。应进一步探索通过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控股区域内的上下游配套企业。
4.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构筑城市群和区域城市体系
东北地区城市群的构建和城市体系的完善,不仅直接关系到区域一体化的进程,而且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有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北地区要进一步联手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由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区域体,并形成高度发达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巨大的整体效应。东北地区应在发展中形成几大城市群,以带动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作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集聚点和转换器,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和“窗口”功能越是强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用就越是显著。东北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中心城市,应该进一步发挥区域大型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共同成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载体。要加快哈大齐、长吉、辽中、辽南等城市群的建设,注意空间布局上的整体考虑和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完善,实现知识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产业资源和设施资源互补,彰显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充分发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以哈、长、沈、大等城市为依托,加强同周边城市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与合作,形成大、中、小城市经济融合、功能协调的区域体系。
5.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边境重要口岸建设,推进对外开放进程
加快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周边港为支线港的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的港口群;支持并协助大连争取保税港政策,推动港城互动,争取国家批准哈、长、沈等省会城市建立保税物流中心和内陆干港,实现海港与干港的资源、政策和信息共享;适应中俄、中蒙两国建设战略伙伴关系的要求,充分利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地缘优势和口岸优势,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出口加工区,构筑对俄、蒙合作大通道,推进对俄、蒙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充分发挥以大连为中心的南部沿海经济带和港口群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与日、韩及亚太地区的联系,带动动力设备、大型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钢铁、船舶等重点行业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加快建设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把黑河、绥芬河、珲春、丹东、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边境地区建设成具有物流贸易集散、进出口加工和国际商贸旅游等功能的新型边境经济开放区;加快满洲里出口加工区及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绥芬河、东宁、黑河、满洲里、二连浩特欧亚大陆桥的优势,扩大对俄罗斯、朝鲜、蒙古及欧洲的对外开放与经济交往。
6.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东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结合东北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统筹协商,推进产业调整,对高能耗、高物耗、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产业进行规模压缩和技术升级。加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继续加强东北防护林建设、荒漠化治理、森林保护、黑土地保护等措施。共同争取将大兴安岭治沙造林工程列入全国重点工程,联合开展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建立跨省界、跨市界断面的水质量环境考核制度,强化各省、市对保护所辖区内水环境的责任。
7.重视东北三省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加强对区域发展的统筹管理
区域一体化必须强化区域规划。从发达国家实行区域协调管理的经验看,成效最为明显的协调手段是区域规划。各类跨地区行政组织都把区域规划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区域规划涉及的一般都是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解决单一地方政府无力解决的难点问题,不参与地方事务的具体管理,易被地方政府所接受。因此,东北地区着手组建区域性机构编制东北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特别是制定东北地区重大产业布局规划,如钢铁、石油工业等受资源、能源、环境制约严重的产业,需要编制空间布局战略性调整规划。加快编制交通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平衡规划。东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衡。要统一编制东北三省水资源平衡规划,比如哈达山水利枢纽、尼尔基水利工程、鸭绿江引水工程、引嫩入白工程等,以解决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8.成立区域一体化的协调领导机构,健全组织机制
区域一体化要有组织保证,应建立一个切实可行、有效的协调运作机构。首先,应尽快成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领导机构,由省区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省(区)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城市负责人参加,全面负责区域一体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战略规划,统筹区域内的重大建设问题。其次,建立省际协调会议制度。三省主要领导同志任轮值主席,负责召集并确定会议议程,研究确定经济一体化的重大事宜,以协调政府间的利益,解决政府之间的公共服务问题,统一行使跨界职能,具体协商区域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相应举措。再次,成立由各省(区)相关管理部门等组成的有力的、务实的区域协调机构。同时就相关专题分别设立专题议事机构,主要职责是就相关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提请协调会议决策。在此基础上,创建制度化的经济一体化协调组织——区域经济共同体,承担起协调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振兴发展的大业。其基本职能应该是:统一规划和管理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岸线资源,统一规划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等。
9.创建统一的制度与政策框架,实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东北地区在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方面,要加强省际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东北三省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要联手制定与协调三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为多元化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要联手制定统一政策,着力营造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环境。应认真梳理三省现有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消除各省在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方面的差异,对各种经济主体实行同等的国民待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篇——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对比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出多极化发展格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圈相继发展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行,中国的重工业中心东北地区也正在形成一个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圈,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本文通过对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三个经济区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的比较,寻找东北经济区的差距与不足,并借鉴其他经济区的发展经验,找出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机遇,提出发展对策。
一、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的发展背景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是指由广东省珠江流域的14个市、县、区组成的区域。1980年,国家正式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特区的带动下,珠三角成为中国最先快速发展起来的地区。数万港澳客商陆续到毗邻珠三角地区投资办厂,使之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与中国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紧密联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上,直接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循环;以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家,依赖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随着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现在珠三角许多城市逐渐受到能源不足、环境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扰,成本优势、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都开始有所弱化。
(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长三角”),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作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对周边的城市起了较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长三角与珠三角相比,发展起点提高。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更注重消化吸收,不再是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增长模式也有所改变。长三角经济圈适时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上海提出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浙江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则要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些战略有效地促进了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京津冀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启动较晚,经济联系较为松散。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北方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存在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市场分割、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与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相比较为落后。但是,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赋予京津冀经济圈独特的优势。北京、天津作为两个核心城市,拥有中国最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潜力也十分巨大。如果京津冀经济圈加强区域间合作,把科技创新与一、二、三产业有效结合,那必将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四)东北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是最先实现了工业化的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经济区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经济的大本营。其主要特色就是以国有经济为主,通过政府对资源进行配置。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老工业基地继续工业化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一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产业结构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单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先天不足,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渐渐落在其他发达地区的后面。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等均有大幅提高,众多大型国有企业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这预示着,东北经济区有望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地区之后,成为中国经济依靠重化工业崛起的第四个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讲,振兴东北攻略的成功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一环。
二、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对比
(一)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GDP水平的比较
从土地面积来看,东北经济区的土地面积最大,为78.79万平方公里,是其他三个经济区土地面积之和的两倍还多,是土地面积最少的珠三角经济区的将近20倍;人口为10743万人,也在四个经济区中遥遥领先。而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134亿元,仅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一半左右,与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差不多。人均生产总值14092元,被其他三个经济区远远落在后面,仅是珠三角经济区的1/3左右;从经济密度来看,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远远超出京津冀和东北经济区,最高的珠三角经济区为3212万元/平方公里,东北经济区仅是192万元/平方公里,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三次产业的比较
  从产业结构来看,东北经济区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为12.7%,珠三角经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低,为3.8%;长三角经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为55.9%;与其他三个经济区相比,东北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偏低,为35.7%,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较高。
(三)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开放程度的比较
  四个经济区中,开放程度最高的就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区,两个经济区的进出口总额之和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5%,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之和占全国实际外商投资的将近一半,其中,珠三角经济区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12.60%。与其他三个经济区相比,东北经济区的开放程度最低,进出口总额仅为479.90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略高于京津冀经济区,外贸依存度为13.30%,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之间固定资产投资的比较
2004年,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长三角经济区遥遥领先,达13650.7亿元;其次是京津冀经济区,为5896.7亿元,略高于东北经济区;
东北经济区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79.5亿元,这与国家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有关;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来源来看,东北三省与其他地区比较,普遍是国家预算内资金与自筹资金所占比重较高,国内贷款与利用外资所占比重偏低,这说明东北经济区通过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吸引了一些国家投资,但总体来看,吸引国内贷款和外资的能力与发达地区还比较弱,主要靠自筹资金;从按经济类型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东北经济区的国有经济与股份制经济所占比重较高,集体经济、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所占比重较低,这也从另一角度看出东北经济区国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集体经济与外资经济类型相对较弱。
(五)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收入的比较
2004年,东北经济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于四个经济区中的第二位,为5450.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东北经济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22元,还不足珠三角经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京津冀经济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找到足够数据。。北京、天津和河北省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5638元、11467元和7951元。
(六)东北经济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比较每个经济区的发展都少不了核心
城市的带动与辐射,珠三角经济区的广州市、长三角经济区的上海市和京津冀经济区的北京与天津市都起到了核心和龙头的作用。东北经济区要发展,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谁有资格来做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呢?现将这四个城市与其他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东北经济区几乎所有的指标都被其他三个经济区远远地落在后面,东北经济区各城市三次产业的比重普遍存在一产比重偏高、三产偏低的现象。东北经济区的大城市综合实力与其他经济区的“龙头”相比,自身发展不足,很难对其周边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其他经济区发展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充分发挥三大经济区域龙头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大都市经济圈是最有效率的空间组织形态。通常,在这种经济圈内有一个经济首位度大的中心城市,它与周边城市区域存在密切的经济联系或分工合作关系,即在一个区域内具有产业优势地位的增长极,通过产业聚集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围地域产生影响。在中国,最接近这种经济学意义的经济圈当属长三角,珠三角次之,而京津冀相对差些。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印证了增长极理论的实践意义。
(1)珠三角经济圈。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腾飞主要得益于香港的辐射,香港是自由港,也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具有相当高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港粤两地一为“前店”,一为“后厂”,功能互补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香港80%以上的制造业转移到珠江三角洲,香港对珠三角的影响力无法替代。
(2)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的首位城市上海,随着浦东的开发,上海发展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确定,瞄准四大中心,整体经济抬升,在周边15个城市中,上海的龙头地位得到公认。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一方面,上海对周边城市的优质要素资源产生巨大的吸附力,一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以及优良金融资产和高素质人才纷纷向上海集聚;同时,上海的大发展也对周边城市区域产生较强的辐射拉动作用,苏州、无锡、常州和杭州、嘉兴、湖州等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益。特别是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各城市纷纷提出“错位发展”的思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大都市圈的良性互动格局。
(3)京津冀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的首位城市——北京的经济首位度不高,原因在于经济圈内有两个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北京和天津,这种“双龙头”现象使得京津冀经济圈受行政区划掣肘严重,北京和天津同属中央直辖市,产业结构类似,竞争动机强烈。这些年京津之间围绕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之争,围绕汽车、重化工等制造业之争,围绕北方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选择之争,围绕生态环境、水资源之争,造成了资源、效率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得京津与河北之间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异常突出。
(二)中央给予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至关重要
科学的区域规划是促进区域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区域经济崛起的启动点,这在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证明。
(1)珠三角经济圈。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之初,抓住国家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的契机,开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之先河,1988年中央又提出要在广东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先走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腾飞。
(2)长三角经济圈。从1985年起,中央要求上海加快改造与振兴,并给予上海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8年,上海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中央给予上海更加优惠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国家决定对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借助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进而带动长三角重新确立龙头地位。
(3)京津冀经济圈。由吴良镛教授倡导的以京津融合为主基调的“大北京”方案,从学术界和专家角度为京津冀区域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大的框架,提出以北京、天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疏解大城市的功能,调整产业布局,此方案已于2001年10月12日由建设部审定,这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区域规划活动,旨在改变京津冀北地区城市发展长期缺乏协调的状况。
(三)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优化升级
充分利用产业转移规律,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区域经济中心发挥龙头作用的关键。
(1)珠三角经济圈。在经济特区的带动下,珠三角成了中国最先得到快速发展的地区。其最大胆、最成功的尝试,就是在与港澳以及东南亚紧密联系、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直接参与了国际产业链的调整与循环。珠三角地区大力吸收港澳地区转移出来的轻纺、电子工业,借鉴先进经营模式,在1980~1995年的15年内迅速完成了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经济起飞,(广东)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其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以来料加工为主要引资模式、以廉价劳动力为特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曾支撑起了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崛起。但是,近年来在政策与地理优势逐渐弱化的情况下,能源不足、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等困扰开始出现,而且外资投资的热点也从珠三角向北、向西转移。珠三角对人流与资金流的积聚力不断弱化,珠三角的转型迫在眉睫。为解决本地产业层次不高、结构偏“轻”、外向度偏大,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根植性不强等问题,珠三角经济圈大力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并提出“适度重型化”的工业化战略。这种调整收到明显成效,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石油化工、钢铁、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等重化工产业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支柱,重工业比重已升至57.3%,具备明显的工业化中期特征。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簇群”现象,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特征显著,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长三角经济圈。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浦东开发为标志,长三角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GDP年均增长达到13%。长三角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发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不仅传统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以微电子、光纤通信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比较突出。最近几年来,为适应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形势变化,长三角经济圈适时地将“先进制造业”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目标:上海提出要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浙江要建设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江苏则要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这些战略有效地促进了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长三角吸引外资的能力不断加强,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达到209.9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32.8%;2004年外贸依存度达到59.92%。
(3)京津冀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具有资金、人才、信息、文化等多方位优势,是中国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京津唐地区以北京、天津特大城市为依托,近年来,随着全国以重化工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本地区与此相吻合的产业获得较快发展,企业赢利水平也相应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唐地区GDP年均增长保持在10%,2004年GDP为14006亿元,占全国GDP的10.2%。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8.71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0.7%;2004年外贸依存度达到28.61%。
(四)大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而且随着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自发的互补发展模式最终都转向制度性的整合发展。中国加入WTO,迫使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
(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区域之间协调整合行动异常迅速,整合力度之大及协调意识之强,可谓空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在许多方面均已迈出了实质性的脚步。长三角的竞争优势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长三角内部的产业一体化程度较高;其次,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其他城市与上海接轨、联动发展的意识也较强。
(2)“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随着珠三角各城市的急速膨胀扩张,需要区域整合,最近的粤港联席会议推出大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合作,提出通过10~20年的时间,把大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获利能力的中心基地之一。“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会助力珠三角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提升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层次,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益的“前店后厂”。
(3)京津冀经济圈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步入实质性合作阶段。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增强,特别是国家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的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成为必然,三地优势互补、资源有效配置、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五)投资多元化有助于经济区的发展
2004年,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投资直接达到31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7.9%,占全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51.1%。其中,长三角目前已成为外商在中国新的投资热点和制造业转移的重点。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而珠三角地区经济要比长三角地区更加依赖出口,对外贸易在该地区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2004年,珠三角地区外贸依存度(出口总额/GDP)为112.6%,远远高于长三角的59.9%。从目前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发展可以看出,两者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民营经济受行政机制的束缚相对较少,民营资本的趋利性要求必然使其投资按照市场原则向地区增长极聚集,从而促进地区增长极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六)市场经济发展是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近年来,珠三角和长三角政策方面的优惠已不是很明显,但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逐渐超越了政策的作用,尤其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其经济总量仍居全国第一,其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东南亚除印度尼西亚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珠三角和长三角市场化水平在全国位居前列,形成较好的产业配套。珠三角主要分布于珠江东西两岸的IT制造业和家电制造基地,形成了较好的上、中、下游产业配套链,如深圳、东莞、惠州到广州的IT制造业走廊,以及日趋成熟的产供销网络。从长三角来看,上海是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等企业控制中心所在地,而周边城市群则发展生产、制造等下游环节。
四、东北经济区作为第四级的发展机遇
(一)东北经济区已具备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比较优势和条件
东北经济区具有综合工业体系、科教优势及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对东北亚开放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条件以及较好的产业基础,选择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东北经济区完全可以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区。
1.产业优势:东北三省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产业聚集度高,辐射区域广
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产业技术基础雄厚,其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中国做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和产业实力。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仪器制造、仪器仪表等行业具有很大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在全国机械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辽宁省的机床产量占全国机床产量的11%,吉林省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1.5%,黑龙江省的大型火电和水电装备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3%和50%,东北三省的输变电设备占全国的40%。
2.人文条件优势:劳动者素质高,而劳动成本较低,使东北三省在吸引外资和发展经济方面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东北三省的人才积蓄十分丰富,区内的知识储备、智力密度、科技产业等优势比较明显。从综合科技水平看,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辽、吉、黑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分别排在全国第六位、第12位和第13位,辽宁显然处于全国的上游水平,吉林和黑龙江也处于全国的中上游水平。东北地区整体的科技进步水平并不低于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华北地区。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除京、津、沪之外,东北三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仍然为全国最高水平。另一方面,2004年,东北三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7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47元,比东部和西部地区都低,仅比中部地区略高。东北三省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分别为14921、12431、12557元,均低于全国16024元的平均水平。辩证地看,东北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职工工资水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劳动报酬低虽然是经济发展放慢的必然结果,但由于东北三省的劳动者素质较高,而劳动成本低,客观上也成为今后招商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
3.自然资源优势:原油、钢铁、土地、生物资源丰富
东北的原油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的40%,木材占全国的50%,商品粮占全国的1/3,钢铁产量占全国钢铁产量的1/8,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产量的1/4。东北经济区拥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耕作。“九五”期间,东北经济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达13.3%,人均粮食产量为628.8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8倍,其中,玉米产量仍占全国的1/4,人均产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因此,东北经济区作为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承担着粮食储备及特殊调剂任务,为支援国家建设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仍需继续发挥重大作用。东北的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大宗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全国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4.区位优势:东北经济区是中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
东北三省位于中国与东北亚市场板块的结合部,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开拓东北亚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东北三省对邻近五国的出口总额占全国的20%左右。东北三省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且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密切的内部联系,还与东北亚各国在历史上形成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东北经济区与邻近五国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其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有很大的互补性。
5.交通优势:交通网络密集
东北经济区已形成由水陆空立体交通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东北经济区还是沟通东北亚和欧洲之间里程最近的大陆桥的重要中间站和联络点,从图们江口,经中国东北、蒙古、俄罗斯至荷兰鹿特丹,就可以构筑一条新的欧亚大陆桥,东北是这条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6.完整的经济单元优势
无论从自然环境来看,还是从经济地理来看,国内像东北三省这样一个经济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市场体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都十分相似的地区是少有的。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东北三省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彼此的依赖性。也正因为如此,东北三省在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着巨大的雷同。东北三省几乎都是发展汽车、生物制药、光电子,这种‘克隆式’的规划,将使东北三省无法显现最突出的优势,形不成真正的发展特点,甚至不断出现政府行为下的重复建设。
(二)东北经济区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历史机遇
1.政策条件:中央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等战略思想和政策措施,给东北经济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随后,温家宝总理视察辽宁、黑龙江、吉林时,又将振兴东北作为国策提出。为了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支持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国家发改委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2003年推出100项,2004年推出197项,2005年又下达63项。这对促进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目前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实施已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①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免征农业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八个行业增值税转型工作全面落实,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突破,鞍钢、本钢等企业成功实现联合重组,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各类投资主体纷纷进入东北地区参与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一批重点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③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稳步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成片棚户区改造加快进行。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推进。重点水土流失区域的治理进一步开展,生态示范工程成效显著,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和管网配套建设力度加大。
2.战略机遇:国家级区域规划起步,成为区域合作的新动力
与以往的五年计划不同,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种区域规划的重要目的在于超越行政区划的视角,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或再配置资源,增强地区间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关键产业、人力资源、金融服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领域的合作,推进区域合理分工和经济一体化。这一改变意味着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在经历了26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有理由相信,随着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等区域规划在实践中的展开,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局面。
3.历史契机:全球产业转移和新一轮亚太发展,为东北经济区迎来结构调整契机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的国际资本输出形式和产业转移发生了新的变化,化工、冶金、造船等基础产业开始大幅度加快向中国转移。同时,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毗邻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现阶段,韩国、日本正在进行产业调整,目标主要锁定中国,主要是看重中国的大市场,看重中国制造业生产加工能力,这对东北三省是一次良机。而且,因其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科技研发等优势,东北三省将成为承转辐射的节点,促进这一区域接受韩日产业转移并在区域内实现梯度转移。东北地区有1亿人口,整个东北亚有近6亿人口。东北的振兴必将给东北亚经济区增添新活力,而东北亚则是东北振兴不可或缺的舞台;东北是中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而东北亚是未来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可以说,参与东北经济振兴,就是融入东北亚经济区,就是参与世界范围的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
4.调整机遇:国内区域发展格局调整带来发展良机
经历了始自2002年以来的新一轮高速增长,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呈现出局部大调整的趋势,特别是2005年,长期处于中国经济高增长区的东南沿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指标全面下滑。长三角经济圈沪、苏、浙的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信贷五大核心指标增速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近10年来长三角经济圈首次出现整体增速滑落。同时,珠三角经济圈的企业利润增速也出现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上升。与此相对照,2004年以来,东北三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策的推动下,GDP增速提高显著。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始向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转移。迹象表明,中国北方省份的经济正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活力,东北三省应积极把握这种调整的良机。
5.投资环境:巨额国资成为吸引外资最大优势,外资北上步伐不断加快
振兴东北战略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国际资本对东北存量资产和投资商机表现出极大热情。近年来,外商在中国的投资流向不断由南部沿海向中部沿海和北部沿海转移。随着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进行梯度转移,昔日被视为最大负担的东北巨额国有资产,以其产业基础好、人才资源丰富的突出优势,成为吸引外资的新亮点。东北三省一批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开始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2004年,在几大经济圈中,尽管东北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份额只高于京津冀经济圈,但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却远远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达到53.8%。对外贸易情形类似,其中增长最快的也是京津冀,达到38.1%,东北经济区增长26.3%,均远远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和国际贸易的拓展,必将对京津冀经济产生类似于南方开放前沿的拉动效应,而且引资质量和外贸效益会更好。
(三)面临的挑战
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竞争力在下降
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都未能相应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技术水平也未得到相应提升。结果,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原材料与装备工业主导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与全国七大行业主要经济效益相比,总资产贡献率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资产利税率为2.7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03%;产值利税率为4.9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8.34%;人均利税375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1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40.21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0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0.86次,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6次;资产负债率为67.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
2.国有经济比重过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国有企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国有企业数量多,国有经济比重高且涉及领域过广。2004年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黑龙江最高,为85.8%,辽宁最低,为58.5%,均远高于全国42.4%的平均水平。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冗员过多,机制不活,效益低下,致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无力。相反,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过少,外资企业不多。
3.区内一体化水平低,区域协作能力尚待提高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已渡过了区域内各地单打独斗进行发展的阶段,进入了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阶段,区域综合竞争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这对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方面“雷声大、雨点小”的东北三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东北三省由于行政区划意识比较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还比较高,东北三省产业链连接得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东北三省产业趋同,还没有好好研究三省之间的互补性,加之该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大、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等方面的原因,跨行政区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和资源整合的机制尚未形成,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较慢。因此,难以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产业聚集,这一状况直接导致了资源难以在该区域范围内的合理流动,限制了市场机制下所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的产生。
4.龙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与香港和上海作为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相比,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四个大型中心城市,由于联合观念的缺乏、行政地位的对峙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壁垒和特定时期形成的财政、投资、金融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在争做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工业主导产业趋同现象。四大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摆位还比较模糊,龙头城市对东北三省打造第四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不足。
5.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指令过多
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还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都还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市场化程度不高。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总指数远远低于东部沿海地区,据有关资料测算,2000年辽宁省在内地31个省份中排名第十位,吉林省排第18位,黑龙江省排第21位;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指数方面,辽宁排在第15位,吉林排第20位,黑龙江省排第27位。近些年来,不论是投资,还是年度工业产值,政府指令干预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在东北地区依然存在。
6.生产的资源成本过高,难以为继
东北三省,传统发展模式建成的重工业基地,“三高”产业(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聚集,资源开发利用粗放,资源浪费损失严重,结构性矛盾最为突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东北三省对矿产的需求日益增长。首先,东北三省为打造全国性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对重化工业产品的需求较大。其次,城市化进程加快。再次,在国际化产业分工过程中,东北三省正承接一些高能耗产业的转移,国际能源需求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明显。目前,东北三省进入一个经济加速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一个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我们必然要遭遇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当前,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正处在加快振兴过程中,人均占有量少,环境承载能力低,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矛盾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在煤都抚顺,其老虎台矿已经开采到了-800米,而正常开采的深度是-430米;在中国第三大油田盘锦,从1996年开始,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量逐年下降。即使是东北的另一项重要资源——粮食,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东北粮食的尴尬境地更为明显。
(四)对策建议
未来5~10年是东北三省的重要机遇期。如何把握商机,发挥比较优势,争创第四经济增长极,是东北经济实现再次振兴的关键。
1.大力发展制造业,提高工业的投资比重,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冲刺“共和国的装备部”
东北冲刺第四增长极的一个显见措施是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和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成为共和国的装备部。重工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基础的一个保证,从地域结构上看,中国工业制造有四个重点区域,除了东北重工业基地外,还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以西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至于这四个地区谁会成为中国的重工业中心,应该看谁的基础好。
(1)珠三角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活跃,重点在轻工业,以及在面向消费者的制造业上,而它的上游产业,原材料、装备业等重工业发展缓慢。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任珠三角当然担不起来,不具备发展重工业的先天条件。
(2)在上海的历史上,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都好。目前,上海的任务是针对国际化、全球化,将它的产业结构往高级化发展,比如金融业,上海的腾飞重点放在金融、物流、信息等新经济内容上。
(3)现在西部开发的力度很大,但它不如东北的环境好,市场空间、产业队伍、资源上的发展余地都不如东北。只有东北的积淀非常深厚,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就业人数和利税都达到40%,堪当“共和国的装备部”的重任。
(4)中国东北由于具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很多经济学家相信,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东北完全有希望成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东北是传统的重化工业基地,其发展模式与京津沪城市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尽管近年来第三产业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工业发展始终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东北工业化进程远没有结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仍寄希望于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必须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另一方面,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企业状况与地域情况,选定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带动自发形成的方式,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老工业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与相近的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内,加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搞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合作,明确分工,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氛围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合作。合作机制是否顺畅是区域合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特别要针对东北三省合作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不同层面建立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快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协调机制和全省各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合理规划,协调政策。在促进省内各市协调发展的同时,特别要搞好环渤海城市群的发展规划。东北三省之间,省内各市之间工业相似度比较高,有着较强的经济关联度,以要素整合和市场导向为前提,强化区域内融合和协调发展。搞好协调发展,可发挥辐射效应,抑制“回流效应”,避免不必要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要明确分工。辽宁有港口的优势,工业实力相对强一些,包括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也比较好,而黑龙江的优势主要在石油、煤炭、农产品等资源方面,与辽宁相比,农业问题更突出一些。吉林在农业、工业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此外,由于各自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有差异,东北三省在发展模式上也将不尽相同。东北发展不能照搬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模式,而应探索自己的道路。我们可以尝试在东北建立两个各自独立的都市圈,其中辽宁和吉、黑将分别构成单独的都市圈,而每一个都市圈都将是“双头龙”,辽宁是沈阳和大连,吉、黑是长春和哈尔滨,这两个双头龙各有功能和分工,比如,沈阳将可能是辐射整个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而大连将是贸易中心。作为连接东北三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特殊区域,辽宁可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培育区域合作市场
区域合作的基础是共同市场的形成。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东北三省应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强化依托市场机制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功能,使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推动本地区逐步建成统一大市场。共建区域性的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共同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旅游文化共同市场。当前,应尽快建立产权、技术、人才等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4.振兴的核心是转型
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经济不断转型的过程。振兴东北的核心是转型,从传统工业化模式转向新型工业化模式,从资源、资本驱动的工业化转向技术、知识驱动的工业化,也包括利用丰富的劳动力驱动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尽管已经在不断转型,但转型的速度相对缓慢,相对滞后,也相对困难,相对艰巨。许多企业和地区(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导向型的,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也因资源枯竭而衰,没有能够及时地调整、改造与转型而陷入困境。
从目前看,转型的根本取决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改制培育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生态和体制环境来。温家宝总理的一系列讲话已明确指出,振兴东北必须体制与机制创新在先。国有经济比重高是老工业基地难以走出困境的最突出问题。2004年,东北三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远高于全国42.4%的平均水平。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将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寄希望于国有经济的存量改革,尤其是许多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脱困”、“减负”、“优化资本结构”等措施,实际成了花钱向旧体制输血。新时期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改革,要在加快收缩国有经济战线的同时,着力于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增量改革,形成已被东南沿海地区证明行之有效的以“增量”促“存量”的改革战略。
5.培养接替产业
为了避免重复其他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偏颇,东北三省在重振雄风的过程中,其产业发展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延续某些优势产业系统,如将其优势产业——重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把加工做深做细,体现纵向、垂直的一体化,另一条腿就是在有基础、有条件的情况下找到一些突破口,横向向另一个产业发展,同时,注意培育接替产业。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有不同的主导产业,东北的资源性城市应该认真考虑其产业接替的问题,考虑5年、10年甚至20年后的主导产业到底有哪些,从现在就开始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篇——东北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进程与成效
东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也形成了以国有大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虽然1978年中国就开始了改革开放,但直到20世纪末,东北的国有企业才完全没有了国家指令性计划,实现了自主经营,真正开始进入市场经济。但是企业的产权体制和治理结构还基本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企业还是中央和省市政府独资和绝对控股。这种企业体制不能充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自2002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各省加大了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进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提速,外资企业纷至沓来,混合经济基础正在建立。
一、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发展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所有权就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动力和绩效。计划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企业归国家所有,企业以执行国家计划、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自身利益受到忽视,因此,发展的微观动力不足,企业经济效率低下。虽然这种体制具有明显的宏观效率,但企业经济效率低下使这种体制不具有可持续性。市场经济以良好企业经济效益为基础,辅之以科学宏观调控,整体效率高,且具有可持续性,必然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但是市场经济中良好企业经济效益是以多元企业所有权体制和结构为前提的。①企业间的所有权体制是多元的,有家族的、私人的、政府的、国外的等;②主体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体制也是多元的,有合伙的、内部联合、外部联合。多元就是多个利益主体,有多个利益主体就有利益比较和差别,就需要明晰、界定产权,只有企业所有权多元化了,也才能形成竞争,有了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一)企业产权多元化与市场经济效率
  企业产权多元化是市场经济效率之源。但企业产权多元化绝不仅仅是所有者数量问题,所有者身份也很重要。自然人、自然人法人、政府法人、外国法人等,资产性质不同,企业行为也不同,对经济发展作用也有差别。
企业所有者数量问题:①独立所有者,即企业主,这是愈多愈好,保持竞争态势;②联合所有者,即股东,这不是愈多愈好,受资本需求和管理效率要求制约,每个股东实力也不是愈平均愈好,要有一个合理结构。独立所有者和联合所有者也有一个总量和结构问题,从效率最大化目标看,企业所有者不是愈多愈好,要依据不同产业特点,形成不同的、合理的市场结构,有些产业需要垄断,有些产业需要有效竞争,但这不应是人为的。独立所有者和联合所有者也要比例合理,以利于发挥各自优势。
(二)东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经济高速发展,其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有制结构的差异。它们或者依靠外资经济,或者私人经济,或者民营经济,这是它们经济发展的动力。广东省是以三资企业为主,浙江省是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江苏省的非公有制和三资企业都很发达,山东省是以非公有制和国有及其控股企业为主,而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都以国有及其控股企业为主。
二、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及成效
20世纪末开始的承包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并没有解决东北国有企业的问题,东北也因国有企业陷入困境被称为“东北现象”,中央因此在20世纪末提出了用三年时间使骨干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进入21世纪,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中央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也提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前提和动力。因此,在这几年中,东北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企业改革外部条件的完善
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企业自身改革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需要社会、金融、政府的配套改革。于是,2001年中央首先在辽宁进行了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辽宁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发展减轻了冗员历史负担。到2003年7月末,辽宁全省共完成160万人的并轨任务,支付并轨人员经济补偿金总额137.4亿元。随着并轨工作的推进,全省4801个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已全部关闭。辽宁全省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困难居民均被纳入了保障范围,保障人数达到152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总数的7.8%。
目前,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也完成了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吉林省共有130多万人转换了国有职工身份,黑龙江省自2004年开始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183万人实施并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43.2万人。
国有企业破产和债务问题也在逐渐解决。此外,还解决了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对国有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房产机构、公安、供暖、供水、供热进行了分离,转给了政府或社会。截至2005年底,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审核批准并轨企业10629户,有182.5万名国有企业职工实现了并轨;共分离企业办的中小学校276所,其中省属企业办的中小学校185所,市以下所属企业办的中小学校91所,向地方政府移交各类办学人员22470人;61户企业的506个辅业单位实施了分离改制,共分流辅业人员10万人。通过与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充分协商,2004年实现债务重组86.9亿元;2005年,“四大煤矿”、西钢、北钢、龙涤的中国工商银行不良贷款本金48.1亿元剥离到长城公司,为企业以后处置债务创造了条件。龙煤集团已经全部清偿拖欠职工的历史债务11.1亿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的其他企业内债清偿工作也逐步进行,两年来共偿还职工债务1.9亿元。2005年,顺利完成了政策性破产四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将130户企业列入了规划,拟破产的企业户数、金融机构债权数额、职工人数超过过去10年破产数量的总和,均列全国第一位;33户企业列入国家破产建议项目,涉及职工8.7万人,拟核呆规模39亿元;重点推进的18户政策性破产企业中,已有9户完成。
(二)企业改革的进展
东北国有经济基础好,改革起来难度很大。2000~200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地位有所下降,但还占有重要地位。从2000~2004年间东北三省国有单位就业、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三个角度反映了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这几年,各省都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辽宁省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到2007年要完成地方国有大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2005年,辽宁省跟踪监测154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企业包括中央企业3户、520户国家重点企业26户、重组为集团公司的原512户国家重点企业12户、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母公司4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原国家试点企业5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原省级试点企业104户。截止到2005年底,在154户重点企业中,改制为公司制的企业为136户,改制面达88.3%。截止到2005年底,在136户改制重点企业中,100%建立了明确出资人制度。其中,出资人法定人数为1人的有41户,占30.2%,比2004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出资人法定人数为2~5人的企业有48户,占35.3%,比2004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出资人法定人数为5人以上的企业有47户,占34.5%,比2004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调查还显示,2005年,辽宁省154户重点企业拥有注册资本金为1339.3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国家资本800.8亿元,占59.8%;法人资本431.7亿元,占32.3%;个人资本54.2亿元,占4%;外商资本50.9亿元,占3.8%;集体资本1.6亿元,占0.1%。
吉林省列入攻坚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已全面完成改制。到目前为止,全省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共达2767户,共筹措支付改革成本217.87亿元,安置职工87.52万人。816户改制企业整体实现了由国有或国有控股转变为股份制或民营独资。这些企业共有52.06万在册职工,其中47.13万人转换了劳动关系,1.7万人办理了退休手续,2.5万人办理了内部退养,共支付经济补偿金59.17亿元。改制前的20.52万名离退休人员,通过各种措施清偿了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保证了养老金的足额按时发放。债权债务得到妥善处理,偿付职工债务23.1亿元,清偿率达59%。化解处置金融债务93.6亿元,支付回购资金9.3亿元。
2004年以来,黑龙江省纳入改革范围的近3500户国有企业中,已有2766户基本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改制面达80%,实现了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和国有资本的有进有退,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三年改革攻坚的部署,2006年黑龙江省还有701户国有企业需要改制,其中,大中型企业30户。截至目前,701户改制企业中,已完成和基本完成改制企业296户,累计完成3062户,占全部应改制国有企业3467户的88.3%。30户大中型企业中有9户基本完成改制,累计完成180户,占全部应改制大中型企业201户的89.6%。大中型和全部应改制国有企业的改制面均已接近90%,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东北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是购买者,即谁来买国有大型企业的股权和产权。东北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数量大,产品技术含量高,并且大部分没有进入资本市场,能够参与购买的投资者相对较少,产权流动性不高。如果不分割转让,能参与购买的主要是跨国资本和国内其他地区大资本。这会增加改革成功的难度。
其次是大型国有企业股权开放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着矛盾。外商合资、控股、独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将其纳入跨国分工体系,研发能力没有保证,沦为世界工厂,丧失发展后劲。如何解决引资与提高企业研发能力这一矛盾,也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
再次是强政府与弱市场的矛盾。政府掌握资源多,控制力强,人才济济,这是非市场力量,能够产生挤出效应,而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实力弱,发展慢,影响力小,东北缺少市场内生发展动力。振兴又强化了政府作用,政府不能替代市场,政府应该适当约束自己,转变职能,让民营企业自立成长。
另外,在东北的国有经济中,中央所属企业占有很大比例,它们中很多没有法人地位,只是生产单位,企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因此,中央企业也应加快改革,不能靠行政垄断谋取发展。
三、民营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东北民营经济也在加快发展,在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断提高,为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微观基础。
(一)发展的概况
2006年1~6月,辽宁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40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393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22.1%和21.6%;利润总额603亿元,其中工业利润341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20.2%和19.5%;上缴税金234亿元,其中工业税金119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27.4%和26.7%。2006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为9909个,比2005年增加1228个;实现产值2624亿元,增长61.2%,占全部民营工业产值比重的37.9%,比2005年同期提高了10.7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289亿元,占全部出口交货值的66.4%,比2005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
截至2005年6月底,黑龙江省个体工商户已达到92.3万户,从业人员195.7万人,注册资金180.47亿元;私营企业发展到5.2万户,从业人员76.8万人,注册资金536亿元,其中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发展到1032户,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达到9080户。民营经济对黑龙江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5%,黑龙江全省民营经济步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2004年,吉林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8亿元,比2003年增长26.4%,实现营业收入3024亿元,同比增长23.4%;上缴税金69亿元,同比增长25.2%,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85.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81万人。从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01~2004年,民营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十五”以来全省民营经济累计投入741亿元,仅2005年全省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就达到256亿元,在当年新上的2168个百万元以上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68个。②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水平。目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446户,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28户,超十亿元的企业6户,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县(市、区)6个。工业“50强企业”和“商贸50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均保持在30%~40%。全省科技型企业发展到4700户,占企业户数11.5%。③特色产业日趋形成。现已基本形成了以汽车零配件、石化下游产品为支柱的加工制造业;以粮食、畜产品、特产品为主体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长白山中药材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中医药制造业;以现代物流、专业化市场为主流的现代商业服务业;建材、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商贸饮食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离不开东北三省政府的扶持
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42条,吉林省制定了《吉林省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10条,黑龙江省也有很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此外,吉林省在国有企业重组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对号入座,民营资本等对拟改制国有企业可采取承债式、吸收股份式、控股式等多种购并方式进行。在债务上,由受让方承担被兼并国有企业历年欠缴的地方税金,但允许分期、分年度补缴。吉林省地税局与国税局联合下发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税收扶持政策的通知》,在创业上,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3年免征营业税;对新办民营企业,从事科技、法律、会计、信息业可免征两年企业所得税;利用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民营企业,5年内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在开发新产品上,进行技术转让年净收入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在引进外资上,凡引进外资设立合资企业的,只要外资比例超过25%,即可按外资企业适用的税收法律缴税。在跨国经营上,对民营企业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从优予以在国内税收抵免,等等。
(三)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北民营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但与沿海地区其他省市比,东北的民营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①规模小,东北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数量还很少,缺乏一批有实力、有规模的大企业。②民营企业国内和国际竞争力比较弱,大部分局限在地区市场,还没有走向全国和世界。③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差。很多民营企业分布在餐饮、零售、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中,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比较少。
四、外资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在吸引国外和港台投资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三资企业从无到有,分布在三个产业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概况
2004年黑龙江省有外商投资企业2202户,投资总额达9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辽宁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21家,合同外资额48.64亿美元,同比增长6.26%;实际利用外资20.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57%。辽宁省共有1386家外商投资企业缴资,平均每家企业缴资额150万美元。吉林省2006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8.37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5倍。
2004年东北“三资”工业企业中,辽宁省为1772户,吉林省为222户,黑龙江省为183户,合计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户数的5.1%。2004年东北“三资”工业企业资产占全国“三资”工业企业资产的5.8%,销售收入占4.6%。
从2004年“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吉林省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于全国水平,也高于主要沿海省份,黑龙江省有些指标也较好,但辽宁省则低于全国水平。
(二)促进外资经济发展的政策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使东北成为国外瞩目地区,创造了外资进入的良好条件。国务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又出台了促进东北开放的优惠政策,东北各省政府也出台了在占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招商具体政策,并打造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良好的经商环境,这都是近几年外资大量进入东北的主要因素。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东北外资经济发展总量还不大,分布也不均衡,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外资经济发展还很缓慢。外资经济对地区经济的辐射作用不大,有些外资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外资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还应进一步处理好外资经济发展与本地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安全的关系。
五、所有制结构调整方向及对策
国有经济特别是国有工业经济在东北仍占支配地位,这主要是中央所属企业在东北较多所致。因此,东北的改革要从地区实际出发,要从重化工业比重高的产业实际出发,开创自己的所有制发展道路。
(一)奠定混合的微观经济基础
要优化不同所有制比例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形成双赢的机制;要发展创业者经济,引进、培养职业企业家队伍;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政策环境;要使大企业成为主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加快国有经济改革
  地方国有企业要扩大改革领域,除了工业外,商业、金融、基础设施、粮食、文化等都要加快改革,工业企业还要完善治理结构。中央企业要形成母子公司结构,赋予子公司更大独力发展的权力。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也要深化改革,实现政资分离,建立真正市场化出资人制度。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要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要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国际竞争力。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协调劳资关系,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四)促进外资经济发展
要扩大“三资”企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要扩大产业关联,形成产业集群。要加强监控,增加税收,扩大就业,引进技术。要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五)转变政府职能
要转变职能,从发展经济转向服务经济。加强公共财政建设,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政府效率,建设诚信政府。要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形成招商、安商、富商土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篇——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振兴的核心问题。中央提出要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往往成为推动经济总量持续扩张的基础启动因素,能否成功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入世后东北地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一)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东北三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不可能把调整目标锁定为全球化与高技术化,但必须以全球化与高技术化为背景,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冲击和机遇。从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变化和跨国公司全球发展趋势看,世界产业分工格局和体系也在变动中。随着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也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业。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他国。东北在资本密集型传统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汽车、造船、工具、机床等方面可以接纳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成为同类产业的国际制造基地。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头几年,重化工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加快。其中,石化、汽车、机床制造和金属冶炼等行业增长势头更为迅猛。以日本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制造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产业快速向亚洲转移。中国沿海地区是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受惠地区,日本的一部分组装加工业,如家电、汽车、半导体、机械部件等产业,转移到中国的沿海地区。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集中在轻工业和电子产品等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华南和华东地区。由于生产的品种不同,不会出现跨国公司放弃原有投资集中到东北的状况。相反,最有可能的是,跨国公司和它们在中国已经建立的轻工业企业在保证原有产品生产的同时,开始向东北特别是辽宁的重工业企业进行投资。这就为东北和跨国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拓展上下游产业,完善产业链条。
(二)消费结构升级给东北三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以汽车、住房为热点的消费结构已经形成,住宅和轿车的产业关联性很大,特别是国内产业关联性更大。所以,进入到住和行的产业时代,国内产业分工和经济循环格局会有一个新变化,那些具有发展原材料和装备产业的地区将占据主动地位,而东北正是这样一个地区。东北在全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的阶段后,有可能成为全国的重要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东北三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体,工业有相当好的基础。2003年,重工业总产值在东北工业总产值中占78.3%,其中,原材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占有很高的比例,分别占34.1%和30.2%,合计占东北工业的近2/3。新需求的形成给现有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全国几个主要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重化工业不再只是东北的优势,重化工业产品的供给主体增多,珠三角和长三角都把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东北三省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振兴,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关键。
(三)东北三省自身多年结构调整成效不显著
  改革开放以来,寻求突破结构性矛盾束缚始终是东北三省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调整的步伐一直没有停顿,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先后采取了财政、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其调整改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实行了债转股、核销呆坏账、国债拉动内需等政策,且每年都对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拨付技改专项资金(后为技改贴息支持)。1998~2001年四年间,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为468.27亿元,占全国的8.75%;而国家投入的技改资金则为1090.9亿元,占全国的份额达到13.05%。但这些政策和投入并没有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从东北工业制造业结构来看,在29个行业中,1998~2001年的相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相应行业的只有10个,其总产值仅占东北制造业总产值的38.06%;而相对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同行业的达19个,其产值占东北制造业总产值的61.94%。相对衰退最大的行业除了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之外,都是作为东北重要支柱的传统产业,如普通机械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食品加工业。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从东北数年的结构调整过程看,政策性效果并不明显,而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里,结构调整的结果依赖于市场和政策两方面的作用。
(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的地区特色
  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基础有其独特性。
  (1)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丧失比较优势,但退出困难。由于多年开采和粗放使用,煤炭、黑色金属、石油等资源储量减少,资源枯竭和开采成本上升,使建立在这些资源基础上的东北地区原材料工业日益陷入困境。煤炭、森工两大产业发展困难,需整体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如:年产量占全国石油产量一半的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只剩下30%,仅有7.45亿吨,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到2000万吨左右;森林工业基地伊春,可采的成熟林只剩下1.7%,可采木材不足500万立方米;辽宁煤炭产量已经下降到全国第九位,10年内现有35座国有重点矿井将报废11处,煤炭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3681万吨逐步减少到2676万吨。
  (2)经济增长主要靠传统产业,但是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低下,许多传统优势产品由于竞争力低,市场日益萎缩。2003年东北地区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这三个行业外,其余的行业市场占有率均在10%以下。
  (3)从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看,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的初衷是为国民经济工业化提供技术装备而优先发展重工业,但在工业化进程中排斥了对农业的升级改造和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其结果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走了一条自我发展道路,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上缺乏产业间有效协同,不能有效带动和提高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能力,三次产业间呈现出很强的非均衡发展模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的非均衡使其不能形成对第二产业的有效支持,形成产业内部自我循环的运行方式,减少了工业基地对本区域的扩散效应,工业化未能有效地带动城镇化的发展。东北三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其就业比重严重背离,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挥得并不明显。据统计,2000年东北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为51.5%,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仅为23%。由于第二产业较低的就业率,难以吸收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城镇化速度大大低于工业化进程。
二、振兴战略提出后东北地区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方向
(一)政府结构调整政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后,在促进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方面,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率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实行全面免征农业税政策,扩大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补贴范围和规模。
  继辽宁之后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推开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社会保障试点已由辽宁省扩大到黑龙江、吉林两省。
  在部分中央企业启动了分离办社会试点工作,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等全国74家中央企业开始进行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
  从2004年7月1日起,在东北三省8个行业实行增值税转型试点;对具备条件的部分矿山、油田适当降低了资源税税额标准;给予三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受惠的行业包括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
  实施国债项目积极支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改造国债项目总投资达1157.3亿元,主要投向石化、冶金、车船、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建材、医药、轻纺和企业信息化等10个产业,各产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石化40%、冶金17.1%、车船7.5%、化工2.1%、机械6.8%、农产品加工8.8%、建材4.4%、医药4.1%、轻纺8.5%,企业信息化0.7%。按轻重工业划分,其中,石化冶金等重工业投资占77.9%,医药轻纺农产品加工等轻工业22.1%。
  为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05年11月,东北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在高技术产业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产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共安排项目149项,下达国家投资8.16亿元;批准组建了重型装备、燃料电池、船舶导航和大豆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安排东北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项目12项。
(二)东北三省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1.辽宁
  第一,辽宁要重点建设两大基地。
  (1)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①交通设备制造业: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船舶、机车及航空飞行器。②基础设备与成套设备:重点发展机床、大型成套设备和专用设备。③构筑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2)建设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①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炼油、乙烯、化纤、精细化工和橡胶制品等产业。②建设北方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力争将鞍本集团建设成世界级的钢铁生产集团。③建设以PVC型材为重点的新型建材基地。
  第二,辽宁要发展三大产业。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③发展现代服务业。
  2.吉林
  吉林要建设五大产业基地。①汽车产业基地:到2010年,汽车产量预期达到150万辆,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地方零配件配套产值占总配套比重达到50%。②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性能合成材料和特种材料,提高加工制成品比重,建设国内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化工产业基地。③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玉米大豆精深加工、畜禽乳精深加工和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产业,把农产品加工建成第三个支柱产业。④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⑤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及软件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现代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
  3.黑龙江
  黑龙江要建设六大产业基地。①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水电、火电、核电等电站成套设备;重型机械装备,重型数控机床;发展微型汽车、载重铁路货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军事装备。②发展石化工业产业群,加强与中石油公司合作,实施“以化补油”战略,延长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加速构建以大庆为龙头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石化产业带,将大庆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型石化基地。③发展能源工业产业群,建设东北地区能源基地。④发展食品产业群,建设食品工业基地。⑤发展医药工业产业群,建设北药生产基地。⑥发展森林工业产业群,建设森林工业基地。在建设六大基地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轻工业,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对经济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东北三省目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评价
  结构变化不仅发生在三次产业之间,而且随着三次产业结构变动,部门内部结构也在发生变化。2004年与2000年相比,产业结构升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构高度正由工业化的“二三一”阶段向后工业化的“三二一”阶段推进,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冶炼、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的速度增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金融保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传统的餐饮业还在上升。
(一)东北三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
  1.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关系的变化
  三次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它的演进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东北三次产业变动的主要趋势:①一、二、三产业的经济总量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2000年一、二、三产业的总值分别为1259.17亿元、5013.23亿元、3470.85亿元,2004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18.62万元、7813.52万元、5401.73万元。②在此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延续了以前的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2.9%下降到2004年的12.7%,但是下降幅度远远小于全国;第二产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小幅下降趋势后占GDP比重相对稳定,200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1.5%,2004年为51.6%,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2000年相比较,2004年的比重变化较小。总体上看,东北三省三次产业的构成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产值比值呈上升趋势。
  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东北三省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大幅度的下降,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却上升,这种产业比重大幅下降而就业比重却上升的现象,导致了第二产业冗员增加。到2002年,全国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1.1%,比1995年上升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21.4%,比1995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而东北三省2002年与1995年比,第二产业比重仅下降了0.1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却从34.2%下降到21.5%,下降了12.7个百分点。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表现出不一致。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上看,东北三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很大,其中2004年黑龙江省高达49.1%,吉林为46.5%。东北三省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也就是说,在东北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不是吸收劳动力,反而是排斥劳动力的。东北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不是转向第三产业,而是转向第一产业。这证明东北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
  从行业就业构成上看,东北三省农林牧渔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东北三省为9.9%,全国为4.1%;而以制造业为主的东北三省其就业比重并不高,2004年东北三省制造业就业比重低于全国2.5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高;东北从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人员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会成为制约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因素;服务业各行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说明东北三省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东北三省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以上的分析说明东北三省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增长拉动不足,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东北三省第一产业仍保持较大就业比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与增加值相比仍较低,而第二产业中工业结构的优化降低了传统制造业的就业需求,表明产业结构变化升级对就业增长拉动不足。
  3.三次产业内部结构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从农业比重看,东北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84.7%,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为15%左右,其中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第一产业比重达到12.5%,是长三角地区的2.5倍。农业在整个东北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仅次于重工业,资源优势明显。与农业资源优势成对比的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滞后发展,粮食加工转化能力低,传统农业依然占有较大比重,优质高效农业得不到较快发展,农产品结构不能满足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下滑。农业和农村结构待调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许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大多数农产品的品种及质量没有得到更新与提高,有些已不能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市场要求,相当多的农产品供过于求,而安全可靠、高质量的农产品又供不应求。东北地区的农民纯收入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收入绝对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它又制约了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影响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其结果是东北地区表现出比沿海发达地区更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1)主要工业行业结构。2004年,辽宁省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前五名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34.6%;通用设备制造业,占29.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3.7%;专用设备制造业,占1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12.3%。吉林省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前五名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43.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2.5%;农副食品加工业,占6.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5.5%;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占4.7%。吉林省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前五名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29.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1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14.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7.4%;农副食品加工业,占6.0%。
  2002年,辽宁的工业产值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石化,达30.6%,机械工业占21.8%。两大行业所占比重超过50%,这是辽宁工业的支柱和传统优势。冶金占15.8%。三大行业占比70%,传统行业在辽宁工业的发展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交通运输业占比7.3%,新型工业化的代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只占6.3%。而到了2004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新兴产业,近两年增长速度较快。吉林省的工业支柱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与化工。在2002年,这两大行业创造的产值占到整个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59.1%,电子与医药占比只有5.6%,另外,农畜产业加工制造占到了15.1%。2004年吉林两大支柱产业未发生大的变化,而且所占比重保持在56.1%。黑龙江省的工业支柱主要是石油开采和加工、农产品加工等。
  (2)主要工业产品结构。2000年,东北三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如下:原煤为11.1%,原油为43.3%,发电量为10.2%,钢为14.0%,成品钢材为12.6%,水泥为6.1%,平板玻璃为12.7%,化肥为4.6%,机制纸及纸板为5.6%。而2002年,原煤占9.3%,原油占41.1%,发电量占8.9%,钢占13%,成品钢材占12.8%,水泥占5.5%,平板玻璃占9.7%,化肥占3.8%,机制纸及纸板占3.1%;2004年原煤为8.1%,原油为36.8%,发电量为8.3%,钢为11.9%,成品钢材为10.9%,水泥为5.1%,平板玻璃为8.3%,化肥为3.8%,机制纸及纸板为3.4%。
  可见,主要工业产品的结构,除了原油以外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尽管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绝对数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其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东北三省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特别是主要工业产品的地位大大下降,这不仅影响了东北三省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尽管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结构下降,但是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特别是汽车、化工、现代家用电器等在全国仍占有一定比重。2004年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9.7%,塑料产量占全国的14.6%,烧碱产量占全国的7.2%,金属切割机床产量占全国的25.2%,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占全国的4.3%,彩色电视机产量占全国的6.0%,家用电冰箱产量占全国的4.2%。可见主要工业产品内部结构已经有了转变。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相对规模较小。近年来东北新兴服务业有所发展,但总量较小,商贸、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与2000年相比,2004年东北服务业结构变化显示出流通业和房地产业发展比较快、金融保险业发展落后的特点。传统的服务业仍占很大比重,批发零售餐饮业2000年占31.8%,2004年占32.3%,而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而如金融保险业的比重下降。服务业体制改革的进度各行业很不均衡,很多行业处于行政垄断状态,或是属于事业部门、公益部门,非公有经济进入障碍大。由于体制和机制制约,使得服务供给结构中福利型、事业型、自我服务型占比重较大,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这在交通、通信、金融保险等行业表现比较突出。
四、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和建议
(一)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降低比重和转移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顺畅地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来,这既取决于第二、三产业的吸纳能力,也取决于政府的管理政策,包括户籍政策等。东北三省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二三一”产业的发展格局,由于新一轮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形成机制主要源自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内生因素,因此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情况,有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有三个有利的条件:①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形成相当规模后,很可能出现国际服务业跟进的局面(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中70%是集中在服务业);③产业分工的细化、企业间交易活动的增加对“生产型”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东北三省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将在以上有利的条件下得以改善,为生产服务行业以及与人们消费升级有关的服务行业的需求将增大。
(二)促进结构升级的建议
  1.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东北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力量,并努力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拓展经济成长的空间。东北对外贸易依存度1990年为17,与江苏、浙江处于同一水平;到2001年为23.5,却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45)近20个百分点,低于江苏和浙江20多个百分点。这也是东北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东北重化工业在区位、市场容量、工业管理、技术工人和成熟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世界比较优势,有条件成为跨国资本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加工和制造基地,钢铁、石化、普通机械、造船、飞机零部件以及汽车等产业都可以走原料、技术和产品两头在外、国内制造加工的路子,成为跨国资本的世界工厂。因此,借助跨国资本的力量,东北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内向经济循环为主向内外经济一体化循环的跨越,进而开辟出一条实现倍增目标的经济国际化道路。要通过扩大税区、出口加工区,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经济。吸引跨国资本在出口加工区投资发展钢铁、石化、重型机械等临港产业,以进一步扩大东北机电产业的资源和产品进出口。积极调整改进利用外资方式,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合理利用来自外部的竞争打破垄断,发挥国际市场的示范效应,重构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在国际经济循环中不断强化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开放型的产权结构,为民营资本和外资注入创造条件。通过公司制改制,打破企业产权单一、僵化而不能流动的格局,形成包括国家股权、国有法人股权、其他法人股权、个人股权、外商股权在内的产权多元化,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允许外资控股、参股竞争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转让、合资创造必要的条件,如解决企业债务、冗员、办社会等问题。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成为东北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一方面,能更有效地解决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附加值,也将为老工业基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新兴的农业原材料深加工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水平,积极促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建立和健全农业产业化服务综合体系,努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积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政府必须积极创造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转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方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与建设中。依托东北农产品和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支持项目中,适当向农业项目倾斜,东北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将其纳入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和建设中,稍加扶持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增强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实力。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基础,努力形成若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结构升级带动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除为数不多、仅靠市场力量办不了的项目可由政府来办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鼓励企业特别是民间资本创办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而政府应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创造尽可能宽松的政策环境上。新兴领域的培育一定要与需求结合起来,如健康、环保和省能源领域。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对于健康领域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呈增加趋势,环保领域和能源领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东北在这方面抢先占领商机的话,今后也许会成为新的成长产业。
  4.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官产学合作的模式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使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与政府在技术创新上分工合作。把东北地区的研究开发力量有效地整合起来,提高技术创新及产业转化能力。吸引外资公司将研发中心进入甚至转移到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好的环境,促进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进入。通过减税让利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科研单位加速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是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方式。
  5.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鉴于当前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十一五”时期应将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②把握住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机遇,将中国入世承诺开放服务贸易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器,把承接服务业转移作为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消除服务业当中仍大量存在的政策障碍和体制障碍,宽领域地开放服务业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篇——东北地区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估分析

  2004~2005年,在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下,东北地区工业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显著增多,企业资产重组加速进行,工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合作开发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有力带动了工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东北三省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较强的工业实力和较高的工业发展水平,对全国经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1.工业资本规模较大,工业投入水平持续提高
  与2001年相比,2004年东北地区工业资产总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18.27%、14.35%、25.31%、20.2%,占全国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9%;但与2001年相比,占全国的比重却分别下降2.2、1.9、2.0、1.9个百分点,表明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省区工业投入水平的比较中地位有所下降。在东北三省中,辽宁工业资本规模最大,主要指标都占到东北地区的一半以上。其中,辽宁企业单位数占东北地区的53.4%,资产总计占52.6%,固定资本占52.1%,流动资本占53.0%,所有者权益占53.8%。
  2.工业产出增长较快,但占全国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
  2004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产出指标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在8%以上,其中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1.71%。2001~2004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9.52%、72.4%、83.5%,工业产出增长远远高于工业投入增长。但与2001年相比,占全国的比重却分别下降了1.91、1.35、3.59个百分点。表明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省区工业产出水平的比较中地位也有所下降。而工业资本规模占东北一半以上的辽宁工业,其增加值、利润总额占东北地区的比重仅分别为46.32%、29.31%,工业产出水平有待提高;而黑龙江的利润总额居三省之首,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7%(但与2001年相比,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3.73个百分点),占东北三省的57.23%。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仍占全国较大比重,但传统优势工业产品占全国的份额有所下降
  2004年,东北三省的原油、钢材、汽车、乙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7.1%、10.9%、19.7%和24.2%,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2、1.2、9.7、4.5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年东北地区工业产出在全国地位下降趋势的一种印证。2004年黑龙江的原油占全国的26.9%,吉林的汽车占全国的12.7个百分点,辽宁的钢材占8.7%,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1.7、6.2、4.8个百分点。
(二)东北三省在全国处于优势的行业与企业
  鉴别东北三省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的行业,可采用区位商的分析方法,从区域诸产业中发现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从反映产业比较规模的区位上观察,东北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具有较大的产出份额。
  综合以上几种分析,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优势地位比较突出的行业。这类行业工业产值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同时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达10%以上,其中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这4个行业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519.4亿元,占东北工业的比重达到49.7%,在东北现实工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柱作用。第二种是在全国同行业中显示出一定优势地位的行业。这类行业在东北地区工业中也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规模优势还不够突出。这类行业工业产值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以上,同时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达7.5%以上,如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行业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第三种是在全国同行业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地位,但在东北工业中所占比重不够大的行业。这类行业工业产值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在4.0%以下,但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达7.5%以上,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多为东北地区的资源型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
  二、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现实特点分析
  1.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特点仍在加深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就已形成重化型工业结构。此后虽然几经调整,特别是改革初期大力发展家电等轻型工业,力图改变“畸重”结构,但是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近年,由于重化工业生产经营形势的好转及重化工业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特点仍在加深。2001~2004年东北地区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工业总产值均几近增长1倍,但在工业总量规模的扩张中,重工业所占比重继续略有增加,2004年东北地区轻重工业的比重为17.57∶82.43,与2001年相比,重工业所占比重又上升了1.48个百分点,比2004年全国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15.9个百分点。
  2.大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中型企业成长迅速
  2004年,东北地区大、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关系为54.38∶23.4∶22.21,与2001年相比,大型企业所占比例下降了个15.09百分点,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上升了15.8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所占比例下降了0.84个百分点。2001~2004年间,东北地区大、中、小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37.46%、4.47倍、69.16%。可见,近年东北地区企业规模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型企业的快速成长及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而大企业对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作用虽然仍比较突出,但贡献份额已明显下降。由于企业规模结构与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行业分布结构关联密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东北地区工业所有制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和新生企业、新兴行业的发展,对于改变既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过于倚重单一企业和单一行业支撑的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东北三省之间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004年,辽宁、吉林的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黑龙江则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49、12.79、21.06个百分点。
  4.东北三省领先行业有同有异,行业集中度均较高
  2004年,辽宁工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居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19.2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16.36%)、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9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36%)、农副食品加工业(4.44%),前6位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为61.5%。2004年吉林工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居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4.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2.69%)、农副食品加工业(6.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5.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3%)、医药制造业(4.27%),前6位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为77.48%。2004年,黑龙江工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居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9.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14.66%)、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97%)、农副食品加工业(5.8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71%),前6位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为71.65%。
三、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与效果
(一)企业资产重组
  1.国有企业联合重组改造效果显著
  2004年,东北三家国有大型特殊钢骨干企业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钢集团和黑龙江北满特钢集团,跨地域联合重组,建立“东北特钢集团”(简称“东特集团”),成为中国专业生产特殊钢的龙头企业。新集团公司将初步形成年产钢250万吨、钢材22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规模优势。通过企业联合重组,可以利用地域优势,共享资源,统一市场,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从而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东特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北满特钢”)注册资本9亿元,其中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49%。近几年,由于体制问题、结构矛盾以及经营管理问题,北满特钢的生产经营逐步陷入困境。2003年10月被辽宁特钢集团托管经营,通过深化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11月,北满特钢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100万元。北满特钢已经较好地融入东北特钢集团的整体运行之中,成为东北大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成功范例。
  2005年,鞍山钢铁集团(简称“鞍钢”)和本溪钢铁集团(简称“本钢”)合并,组成“鞍本钢铁集团”(简称“鞍本钢”),标志着一个年产钢3000万吨,并有可能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第四位的钢铁“航母”正式起航。合并组建的集团将对成员企业的规划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国际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统计申报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从近期看,鞍钢、本钢合并后可以避免近距离的价格竞争,同时在原材料采购上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从远期看,鞍本钢集团在条件成熟时,将逐步由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产整合,对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钢铁企业之间的重组联合是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形式,不仅可以使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做大、做强,也有利于实现区域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很难规划产业格局,而每个企业各自为战,难以避免新上项目的重复建设以及由于产品趋同而造成的激烈竞争。通过重组联合,不仅让大型钢铁企业能够集中更多的产能,而且在企业内部也有利于统一规划,协调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避免重复竞争,实现协调发展。
  工业行业重组取得的新进展,有利于支柱产业增强竞争优势。从冶金行业看,钢铁企业能够通过重组联合,实现规模生产、协调发展;从装备制造业看,重点企业通过国内外兼并和收购,可以促进产品品种结构完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并有效获得国外高端产品研发及品牌优势,迅速进入世界同行业优势企业的行列。
  2.搬迁改造给企业带来生机
  沈阳铁西区是老工业区,聚集沈阳市5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门类齐全,在全国绝无仅有。这里,浓缩了国有企业昔日的辉煌,也充分暴露了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矛盾与困惑。正因如此,才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国看辽宁,辽宁看沈阳,沈阳看铁西”的说法。为赋予老工业区新的生机,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老工业区与开发区进行整合,老工业区内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开始了跨区域搬迁整合,共腾出土地面积200万平方米,获得级差地租收益数十亿元。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构调整、技改、重组都应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正是在“看得见的手”推动、“看不见的手”作用下,所有搬迁企业在布局合理的开发区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聚集效应。
  沈阳铁西工业区将以前对国有企业的单纯输血变为营造新的造血机制,进而跳出了“就企业抓企业、就改造谈改造”的传统模式,可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楷模。根据有关测算,一个企业在规划完好的园区内发展,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入10%,节约土地费15%,降低污染费5%。同时,工业园区还为集聚的企业带来上下游配套的机会和无限商机,拉长产业链,形成关联度高的产业群。沈阳企业大搬迁还告诉我们,搬迁绝不意味着企业简单的位置挪动,它带来的应该是更深层次的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这对于已经搬迁和正欲搬迁的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国有企业陷于错综复杂的包围圈时,不仅仅对单个企业进行“抢救”,而是同时进行区域性“整体突围”,是所有陷入困境的老工业区获得生机的一种有效模式。
  3.战略性合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地方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是东北三省大型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以开放式的改革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产权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创新。一些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重组前,处于上下游产业链脱离的状态,重组后实现产业链连接,可以调整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吉林夹皮沟金矿是全国有名的大矿,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2.6亿元整体收购了其产权,在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投入3000万元的探储资金,使国有老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就实现利润1826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采取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合资合作,优势互补,既能为中央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又可促进地方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实现产权多元化。
  实行战略性合资合作,使企业从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可以带来体制的变革,从而推动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用人等制度上的变革,同时极大地促进产品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50年来,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1991年,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立15万辆轿车基地;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现合作,产品结构已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为主发展。目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控股子公司15家,固定资产总额1100亿元,员工12.6万人,在东北、华北和胶东、西南、华东地区形成布局合理的生产基地和技术中心,并建立起全球营销和采购体系。
  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实现国有企业倍增发展的成功模式,给当前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汽集团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改革,它以现有的国有存量资产为基础,通过内部资产的有效分割和合理配置,与国内外拥有技术、管理、市场和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实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通过一系列合资合作方式,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从而带来体制上的变革。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保持自我,在合作中不断提高。实践证明,自主开发、自我发展与合资合作并不矛盾,相反,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更能实现长期的合作共赢。
(二)技术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东北要振兴,就要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1.技术创新使企业活力增强
  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这些创新模式和方法如今正在为东北企业积累坚实的研发实力。“十五”期间,东北三省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国有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05年底,国家安排的234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使鞍钢、东北特钢、一重、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大庆石化、吉化、抚顺炼化、一汽、哈电站设备等一批重点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鞍钢以建设高度集成的ERP系统作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切入点,以自主设计开发为主,充分吸取国内外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全面推广应用,实现管理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庆油田从20世纪60年代开发初期,一次采油采出率不足10%,到目前3次采油采出率接近70%,无不蕴涵着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公关的自主创新汗水。46年来,大庆油田坚持不懈地对采油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油田稳油控水、三次采油技术使大庆油田的石油采出率比世界同类油田平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油田保持5000万吨稳产高达27年,创出了世界石油开发奇迹。随着大庆油田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勘探开发技术,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难题将会不断攻克。只要自主创新不停步,大庆创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内涵,发展才有可持续性。因此,在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激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
  2.新能源项目不断开发应用
  风力发电以蕴藏量大、可再生、无污染、占地少等特点,成为世界能源需求的新增长点。根据世界环境组织的统计,2005年全球风能发电能力达到59100兆瓦,是10年前的12倍。过去的10年时间里,风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年平均增长率为29‰;这期间,煤炭使用量年增长率仅为2.5‰,核能年增长率为1.8‰,天然气为2.5‰,石油为1.7‰。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东北三省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纷纷投资风力发电,以改善能源结构。吉林省白城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可开发风电场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装机容量达600多万千瓦时。按风机年有效运行2000小时计算,年可发电量达120亿千瓦时,年产值达60亿元,年利税达6.6亿元。目前白城地区已经建立起20个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测风塔。查干浩特风电项目,计划投资4.2亿元,装机容量5万千瓦,达产后可年创税金700多万元;洮北风电项目,一次性投产5万千瓦,一期工程总投资近5亿元,年可发电1亿度,节省标煤32370吨。重点规划设计的通榆团结风电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年发电量8亿千瓦时,装机容量48万千瓦,是中国最大的风力电厂;2010年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为8亿千瓦时,产值可达5亿元,税收约8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8.15亿元,装机规模10.3万千瓦,机组118台,年上网电量可达2.3亿千瓦时。
  核能发电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型能源项目。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中国东北地区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是国家重点能源建设工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估算总投资600亿元,规划装机总容量600万千瓦,预测年发电量为525.6亿度。其一期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展前期工程的核电项目。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科技创新,更要注重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着力推进工业创新
  1.制度创新
  温家宝总理指出,振兴东北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是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只有改变旧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才能解决深层次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核心问题。
  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产权结构创新和治理结构创新两个方面。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实现产权结构创新的主要途径就是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只有打破原来单一的股东结构和股权结构,形成众多的股东、分散的股权,使不同的股东之间、股东和经济管理者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才能真正实现相互制衡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公司法人治理机制。黑化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煤化工生产企业,是东北及内蒙古北部地区重要商品焦炭生产基地,也是黑龙江省三大化肥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股东的利益和合法权益,2006年,黑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并取得成功。此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更加合理,类似于大股东长期占用资金的事件将杜绝发生,这将有利于改善资产质量,并将步入高层次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
  2.技术创新
  现代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制造业中。东北工业基地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体系,但工艺装备落后、产业升级缓慢,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甚至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30年,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没能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如果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落后的状况得不到改善,东北经济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振兴的目标将无法实现。美、日等发达国家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了光机电一体化设备、CAD、CDM、CIMS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技术档次和竞争能力,使其产品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振兴东北工业,也要用信息化、知识化的高科技手段去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实现自主创新。
  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赢利的保持和增加,需要通过创新来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来实现。要沿寻正确的发展路径,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按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关联度、低能耗、低污染的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于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发展要以持续创新为方向,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在技术创新领域要分析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科技需求,针对各行业特征和薄弱环节,明确和细化各主导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点和方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精深加工原材料和精密机械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重要制约。同时也要注重不断更新企业生产和工艺的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企业全面信息化技术、能源结构的优化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联结及成套配套能力技术等,不断增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在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和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增值能力较强环节的控制能力。
(二)深化东北地区工业合作开发
  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宏伟目标,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需要东北经济区的整体联动,借鉴“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高度协作、“错位”发展的模式,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空间的优化配置。要积极探索建立东北工业再度开发的有效合作模式及推进合作开发的战略措施,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1.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中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为基础的“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模式,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政绩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最大化的内在动机高涨,地区间的合作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造成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重重,如产业发展自成体系,生产力布局重复,产业和产品同构、同质竞争;市场分割,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等。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升东北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合作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一体化发展。因而,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中央对东北三省的行政区和经济区进行整合,建立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包括建立介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专门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建立以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等;另一方面,要建立东北经济区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加强政府内部分工协调与合作,要完善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消除区域内的非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效能环境。
  2.健全合作机制,构筑共同信息交换平台
  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要树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全局观,建立东北经济区内新建、技改重大工业项目信息共享等制度,尽力发展相关项目的区内配套衔接;在建设汽车工业园、石化工业园、IT产业园等各类园区时,要互相通达信息,考虑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避免重复建设;要以整合加强“龙头”产业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为牵动点,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顺地区合作秩序,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要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形成若干具有参与国际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落,培育和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引进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要建立主要工业行业引进外资项目及意向的定期通报交流渠道,在发展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联系方面发挥合作的力量,在引进技术、资金等方面联合谈判,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协同行动,避免在对外招商过程中竞相降低门槛等不良竞争问题的出现。
  3.创建区域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
  优化经济要素的组合,促进区域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要着眼于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统筹规划制造业,建立新的区域分工和合作体系,重点实现石化、汽车、钢铁、精密机械设备等行业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把微观活力与宏观效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配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着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及产品。要建设和完善区域性物流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增强城市群和产业群的竞争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区域产业整合,成为世界性的制造基地。
  提高资本运营水平,加速推进产业整合。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和转让等资本运营手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投资结构,优化产权配置。根据市场原则,开展区域性产业整合、转移和资产重组,整合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组建区域性的企业大集团以及配套的产业组织分工体系,提高产业投资的集聚效应,发展集产品研发、制造、贸易、展示、物流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建立区域性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攻关关键性的科研项目。通过改善科研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围绕石化、冶金、能源、大型装备及汽车制造等领域,以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联合攻关,培育东北经济区的高科技专业化研究优势。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依托现有的高新区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东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区域性企业孵化器。如,依托沈阳技术交易网、哈尔滨技术交易市场网,以现有中心城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构建东北区域技术交易合作网络;在现有孵化器的基础上,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通过建立区域性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东北三省不断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档产品的实力,形成具有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或相关技术的实力,真正建立起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4.注重工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许多新的需求,因为延长先进制造业链条,向上延长就是研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等,向下延长就是物流、会展、中介、商务等,这些正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门。可见,工业的发展,也在于服务业的水平和支持,在于服务业能否为工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质优、价廉的信息服务,以及高效的融资、市场中介等服务。
  鞍钢新轧—新船重工大连钢材加工配送基地,是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船舶产业技术升级国债专项规划的重大项目,主要是为造船业提供钢材切割加工、结构件制作、配送及钢材销售等业务,可以满足大连、葫芦岛、山东、天津等环渤海地区造船企业的钢料加工配送需求。鞍钢集团是大连新船重工多年的供应商,过去只提供钢板,由新船重工自己进行喷砂、除锈、校平等预处理和切割成型。配送公司成立后,这些前端工序都由加工配送中心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来完成,原来的产业链发展成为以资本为纽带的价值链。借此,大连造船业开始从全程化、封闭式造船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集中优势资源抓好船舶的总装,为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造船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这种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发展对提高中国造船业、钢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为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支持,为降低工业经济运营成本和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18: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贴完,但愿大家用的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8 22: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感谢芨芨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7:38 , Processed in 0.4412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