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8 18: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篇——东北地区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评估分析
2004~2005年,在党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下,东北地区工业领域重大投资项目显著增多,企业资产重组加速进行,工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工业合作开发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有力带动了工业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东北三省工业基础雄厚,具有较强的工业实力和较高的工业发展水平,对全国经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1.工业资本规模较大,工业投入水平持续提高
与2001年相比,2004年东北地区工业资产总计、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18.27%、14.35%、25.31%、20.2%,占全国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9%;但与2001年相比,占全国的比重却分别下降2.2、1.9、2.0、1.9个百分点,表明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省区工业投入水平的比较中地位有所下降。在东北三省中,辽宁工业资本规模最大,主要指标都占到东北地区的一半以上。其中,辽宁企业单位数占东北地区的53.4%,资产总计占52.6%,固定资本占52.1%,流动资本占53.0%,所有者权益占53.8%。
2.工业产出增长较快,但占全国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
2004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产出指标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在8%以上,其中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1.71%。2001~2004年,东北地区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59.52%、72.4%、83.5%,工业产出增长远远高于工业投入增长。但与2001年相比,占全国的比重却分别下降了1.91、1.35、3.59个百分点。表明东北地区在全国各省区工业产出水平的比较中地位也有所下降。而工业资本规模占东北一半以上的辽宁工业,其增加值、利润总额占东北地区的比重仅分别为46.32%、29.31%,工业产出水平有待提高;而黑龙江的利润总额居三省之首,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7%(但与2001年相比,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3.73个百分点),占东北三省的57.23%。
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仍占全国较大比重,但传统优势工业产品占全国的份额有所下降
2004年,东北三省的原油、钢材、汽车、乙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7.1%、10.9%、19.7%和24.2%,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2、1.2、9.7、4.5个百分点。这也是近年东北地区工业产出在全国地位下降趋势的一种印证。2004年黑龙江的原油占全国的26.9%,吉林的汽车占全国的12.7个百分点,辽宁的钢材占8.7%,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1.7、6.2、4.8个百分点。
(二)东北三省在全国处于优势的行业与企业
鉴别东北三省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的行业,可采用区位商的分析方法,从区域诸产业中发现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从反映产业比较规模的区位上观察,东北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具有较大的产出份额。
综合以上几种分析,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优势地位比较突出的行业。这类行业工业产值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9.5%以上,同时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达10%以上,其中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这4个行业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7519.4亿元,占东北工业的比重达到49.7%,在东北现实工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柱作用。第二种是在全国同行业中显示出一定优势地位的行业。这类行业在东北地区工业中也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规模优势还不够突出。这类行业工业产值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以上,同时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达7.5%以上,如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类行业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第三种是在全国同行业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地位,但在东北工业中所占比重不够大的行业。这类行业工业产值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在4.0%以下,但占全国同行业比重达7.5%以上,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多为东北地区的资源型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
二、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现实特点分析
1.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特点仍在加深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就已形成重化型工业结构。此后虽然几经调整,特别是改革初期大力发展家电等轻型工业,力图改变“畸重”结构,但是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近年,由于重化工业生产经营形势的好转及重化工业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东北地区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特点仍在加深。2001~2004年东北地区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工业总产值均几近增长1倍,但在工业总量规模的扩张中,重工业所占比重继续略有增加,2004年东北地区轻重工业的比重为17.57∶82.43,与2001年相比,重工业所占比重又上升了1.48个百分点,比2004年全国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15.9个百分点。
2.大企业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中型企业成长迅速
2004年,东北地区大、中、小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关系为54.38∶23.4∶22.21,与2001年相比,大型企业所占比例下降了个15.09百分点,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上升了15.8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所占比例下降了0.84个百分点。2001~2004年间,东北地区大、中、小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37.46%、4.47倍、69.16%。可见,近年东北地区企业规模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型企业的快速成长及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而大企业对地区工业增长的贡献作用虽然仍比较突出,但贡献份额已明显下降。由于企业规模结构与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行业分布结构关联密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东北地区工业所有制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和新生企业、新兴行业的发展,对于改变既往东北地区工业经济过于倚重单一企业和单一行业支撑的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东北三省之间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004年,辽宁、吉林的主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黑龙江则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49、12.79、21.06个百分点。
4.东北三省领先行业有同有异,行业集中度均较高
2004年,辽宁工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居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19.2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16.36%)、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9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36%)、农副食品加工业(4.44%),前6位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为61.5%。2004年吉林工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居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4.3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2.69%)、农副食品加工业(6.2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5.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3%)、医药制造业(4.27%),前6位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为77.48%。2004年,黑龙江工业中产品销售收入居前6位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9.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14.66%)、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2.97%)、农副食品加工业(5.8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5.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71%),前6位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为71.65%。
三、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做法与效果
(一)企业资产重组
1.国有企业联合重组改造效果显著
2004年,东北三家国有大型特殊钢骨干企业大连钢铁集团、抚顺特钢集团和黑龙江北满特钢集团,跨地域联合重组,建立“东北特钢集团”(简称“东特集团”),成为中国专业生产特殊钢的龙头企业。新集团公司将初步形成年产钢250万吨、钢材220万吨、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规模优势。通过企业联合重组,可以利用地域优势,共享资源,统一市场,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从而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东特集团北满特殊钢有限公司(简称“北满特钢”)注册资本9亿元,其中黑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49%。近几年,由于体制问题、结构矛盾以及经营管理问题,北满特钢的生产经营逐步陷入困境。2003年10月被辽宁特钢集团托管经营,通过深化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11月,北满特钢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100万元。北满特钢已经较好地融入东北特钢集团的整体运行之中,成为东北大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的成功范例。
2005年,鞍山钢铁集团(简称“鞍钢”)和本溪钢铁集团(简称“本钢”)合并,组成“鞍本钢铁集团”(简称“鞍本钢”),标志着一个年产钢3000万吨,并有可能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第四位的钢铁“航母”正式起航。合并组建的集团将对成员企业的规划发展战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国际国内市场营销战略、统计申报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从近期看,鞍钢、本钢合并后可以避免近距离的价格竞争,同时在原材料采购上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从远期看,鞍本钢集团在条件成熟时,将逐步由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产整合,对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钢铁企业之间的重组联合是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形式,不仅可以使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做大、做强,也有利于实现区域钢铁工业的合理布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很难规划产业格局,而每个企业各自为战,难以避免新上项目的重复建设以及由于产品趋同而造成的激烈竞争。通过重组联合,不仅让大型钢铁企业能够集中更多的产能,而且在企业内部也有利于统一规划,协调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避免重复竞争,实现协调发展。
工业行业重组取得的新进展,有利于支柱产业增强竞争优势。从冶金行业看,钢铁企业能够通过重组联合,实现规模生产、协调发展;从装备制造业看,重点企业通过国内外兼并和收购,可以促进产品品种结构完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并有效获得国外高端产品研发及品牌优势,迅速进入世界同行业优势企业的行列。
2.搬迁改造给企业带来生机
沈阳铁西区是老工业区,聚集沈阳市5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工业门类齐全,在全国绝无仅有。这里,浓缩了国有企业昔日的辉煌,也充分暴露了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矛盾与困惑。正因如此,才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全国看辽宁,辽宁看沈阳,沈阳看铁西”的说法。为赋予老工业区新的生机,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老工业区与开发区进行整合,老工业区内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开始了跨区域搬迁整合,共腾出土地面积200万平方米,获得级差地租收益数十亿元。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构调整、技改、重组都应主要依靠市场来决定。”正是在“看得见的手”推动、“看不见的手”作用下,所有搬迁企业在布局合理的开发区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形成了聚集效应。
沈阳铁西工业区将以前对国有企业的单纯输血变为营造新的造血机制,进而跳出了“就企业抓企业、就改造谈改造”的传统模式,可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楷模。根据有关测算,一个企业在规划完好的园区内发展,可以节省公共设施投入10%,节约土地费15%,降低污染费5%。同时,工业园区还为集聚的企业带来上下游配套的机会和无限商机,拉长产业链,形成关联度高的产业群。沈阳企业大搬迁还告诉我们,搬迁绝不意味着企业简单的位置挪动,它带来的应该是更深层次的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这对于已经搬迁和正欲搬迁的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当国有企业陷于错综复杂的包围圈时,不仅仅对单个企业进行“抢救”,而是同时进行区域性“整体突围”,是所有陷入困境的老工业区获得生机的一种有效模式。
3.战略性合资合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和地方国有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和前提。“引进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是东北三省大型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以开放式的改革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
特别是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确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产权管理体制和机制的转换、创新。一些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重组前,处于上下游产业链脱离的状态,重组后实现产业链连接,可以调整企业内部的成本结构,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吉林夹皮沟金矿是全国有名的大矿,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2.6亿元整体收购了其产权,在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制度后,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投入3000万元的探储资金,使国有老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年就实现利润1826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采取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合资合作,优势互补,既能为中央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又可促进地方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实现产权多元化。
实行战略性合资合作,使企业从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可以带来体制的变革,从而推动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用人等制度上的变革,同时极大地促进产品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50年来,经历了建厂创业、产品换型和工厂改造三次大规模发展阶段。1991年,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建立15万辆轿车基地;2002年,与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现合作,产品结构已由单一卡车向轻型车和轿车为主发展。目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30家,控股子公司15家,固定资产总额1100亿元,员工12.6万人,在东北、华北和胶东、西南、华东地区形成布局合理的生产基地和技术中心,并建立起全球营销和采购体系。
通过合资合作方式实现国有企业倍增发展的成功模式,给当前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汽集团的发展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式改革,它以现有的国有存量资产为基础,通过内部资产的有效分割和合理配置,与国内外拥有技术、管理、市场和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实行合资合作、嫁接改造,通过一系列合资合作方式,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了企业产权的多元化,从而带来体制上的变革。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保持自我,在合作中不断提高。实践证明,自主开发、自我发展与合资合作并不矛盾,相反,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更能实现长期的合作共赢。
(二)技术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东北要振兴,就要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1.技术创新使企业活力增强
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技术引进,这些创新模式和方法如今正在为东北企业积累坚实的研发实力。“十五”期间,东北三省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使国有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到2005年底,国家安排的234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使鞍钢、东北特钢、一重、沈阳机床、大连机床、大庆石化、吉化、抚顺炼化、一汽、哈电站设备等一批重点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鞍钢以建设高度集成的ERP系统作为改造传统产业的切入点,以自主设计开发为主,充分吸取国内外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使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全面推广应用,实现管理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大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庆油田从20世纪60年代开发初期,一次采油采出率不足10%,到目前3次采油采出率接近70%,无不蕴涵着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公关的自主创新汗水。46年来,大庆油田坚持不懈地对采油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油田稳油控水、三次采油技术使大庆油田的石油采出率比世界同类油田平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油田保持5000万吨稳产高达27年,创出了世界石油开发奇迹。随着大庆油田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勘探开发技术,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难题将会不断攻克。只要自主创新不停步,大庆创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内涵,发展才有可持续性。因此,在东北地区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激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加快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途径。
2.新能源项目不断开发应用
风力发电以蕴藏量大、可再生、无污染、占地少等特点,成为世界能源需求的新增长点。根据世界环境组织的统计,2005年全球风能发电能力达到59100兆瓦,是10年前的12倍。过去的10年时间里,风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能源,年平均增长率为29‰;这期间,煤炭使用量年增长率仅为2.5‰,核能年增长率为1.8‰,天然气为2.5‰,石油为1.7‰。
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东北三省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纷纷投资风力发电,以改善能源结构。吉林省白城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可开发风电场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装机容量达600多万千瓦时。按风机年有效运行2000小时计算,年可发电量达120亿千瓦时,年产值达60亿元,年利税达6.6亿元。目前白城地区已经建立起20个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测风塔。查干浩特风电项目,计划投资4.2亿元,装机容量5万千瓦,达产后可年创税金700多万元;洮北风电项目,一次性投产5万千瓦,一期工程总投资近5亿元,年可发电1亿度,节省标煤32370吨。重点规划设计的通榆团结风电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年发电量8亿千瓦时,装机容量48万千瓦,是中国最大的风力电厂;2010年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为8亿千瓦时,产值可达5亿元,税收约8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8.15亿元,装机规模10.3万千瓦,机组118台,年上网电量可达2.3亿千瓦时。
核能发电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速度较快的新型能源项目。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中国东北地区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是国家重点能源建设工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估算总投资600亿元,规划装机总容量600万千瓦,预测年发电量为525.6亿度。其一期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展前期工程的核电项目。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进科技创新,更要注重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着力推进工业创新
1.制度创新
温家宝总理指出,振兴东北的根本出路在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是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只有改变旧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才能解决深层次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核心问题。
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产权结构创新和治理结构创新两个方面。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实现产权结构创新的主要途径就是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只有打破原来单一的股东结构和股权结构,形成众多的股东、分散的股权,使不同的股东之间、股东和经济管理者之间既有共同利益,又有不同利益,才能真正实现相互制衡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公司法人治理机制。黑化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煤化工生产企业,是东北及内蒙古北部地区重要商品焦炭生产基地,也是黑龙江省三大化肥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大股东占用资金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保护股东的利益和合法权益,2006年,黑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并取得成功。此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将更加合理,类似于大股东长期占用资金的事件将杜绝发生,这将有利于改善资产质量,并将步入高层次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空间。
2.技术创新
现代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尤为明显地体现在制造业中。东北工业基地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体、门类齐全的体系,但工艺装备落后、产业升级缓慢,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甚至落后国际先进水平20~30年,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没能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如果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落后的状况得不到改善,东北经济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实现振兴的目标将无法实现。美、日等发达国家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了光机电一体化设备、CAD、CDM、CIMS的开发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产业技术档次和竞争能力,使其产品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振兴东北工业,也要用信息化、知识化的高科技手段去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实现自主创新。
在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赢利的保持和增加,需要通过创新来增加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来实现。要沿寻正确的发展路径,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按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关联度、低能耗、低污染的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于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发展要以持续创新为方向,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在技术创新领域要分析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科技需求,针对各行业特征和薄弱环节,明确和细化各主导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要点和方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精深加工原材料和精密机械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重要制约。同时也要注重不断更新企业生产和工艺的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企业全面信息化技术、能源结构的优化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联结及成套配套能力技术等,不断增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在产品设计、研究和开发、管理和服务及营销和品牌管理等增值能力较强环节的控制能力。
(二)深化东北地区工业合作开发
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宏伟目标,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需要东北经济区的整体联动,借鉴“珠三角”、“长三角”产业高度协作、“错位”发展的模式,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广泛空间的优化配置。要积极探索建立东北工业再度开发的有效合作模式及推进合作开发的战略措施,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
1.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中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空间组织模式是以现行行政区为基础的“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模式,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政绩考核机制,使地方政府追求行政区域经济最大化的内在动机高涨,地区间的合作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造成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重重,如产业发展自成体系,生产力布局重复,产业和产品同构、同质竞争;市场分割,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等。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升东北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必须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合作与协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一体化发展。因而,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一方面,中央对东北三省的行政区和经济区进行整合,建立区域经济管理体制,包括建立介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专门的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建立以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等;另一方面,要建立东北经济区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高层定期会晤制度,加强政府内部分工协调与合作,要完善有组织、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着力消除区域内的非市场壁垒,规范市场秩序,为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效能环境。
2.健全合作机制,构筑共同信息交换平台
完善的合作机制,是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要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要树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全局观,建立东北经济区内新建、技改重大工业项目信息共享等制度,尽力发展相关项目的区内配套衔接;在建设汽车工业园、石化工业园、IT产业园等各类园区时,要互相通达信息,考虑对区域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避免重复建设;要以整合加强“龙头”产业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为牵动点,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顺地区合作秩序,实现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和产业布局合理化;要保证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形成若干具有参与国际竞争优势的区域产业群落,培育和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引进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要建立主要工业行业引进外资项目及意向的定期通报交流渠道,在发展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联系方面发挥合作的力量,在引进技术、资金等方面联合谈判,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协同行动,避免在对外招商过程中竞相降低门槛等不良竞争问题的出现。
3.创建区域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协作体系
优化经济要素的组合,促进区域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要着眼于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统筹规划制造业,建立新的区域分工和合作体系,重点实现石化、汽车、钢铁、精密机械设备等行业的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把微观活力与宏观效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配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着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及产品。要建设和完善区域性物流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增强城市群和产业群的竞争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区域产业整合,成为世界性的制造基地。
提高资本运营水平,加速推进产业整合。通过兼并、收购、联合和转让等资本运营手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投资结构,优化产权配置。根据市场原则,开展区域性产业整合、转移和资产重组,整合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要素,组建区域性的企业大集团以及配套的产业组织分工体系,提高产业投资的集聚效应,发展集产品研发、制造、贸易、展示、物流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建立区域性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攻关关键性的科研项目。通过改善科研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围绕石化、冶金、能源、大型装备及汽车制造等领域,以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技术创新为核心开展联合攻关,培育东北经济区的高科技专业化研究优势。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依托现有的高新区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东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区域性企业孵化器。如,依托沈阳技术交易网、哈尔滨技术交易市场网,以现有中心城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构建东北区域技术交易合作网络;在现有孵化器的基础上,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通过建立区域性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东北三省不断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档产品的实力,形成具有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或相关技术的实力,真正建立起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
4.注重工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许多新的需求,因为延长先进制造业链条,向上延长就是研发、金融、信息、教育、培训等,向下延长就是物流、会展、中介、商务等,这些正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门。可见,工业的发展,也在于服务业的水平和支持,在于服务业能否为工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质优、价廉的信息服务,以及高效的融资、市场中介等服务。
鞍钢新轧—新船重工大连钢材加工配送基地,是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船舶产业技术升级国债专项规划的重大项目,主要是为造船业提供钢材切割加工、结构件制作、配送及钢材销售等业务,可以满足大连、葫芦岛、山东、天津等环渤海地区造船企业的钢料加工配送需求。鞍钢集团是大连新船重工多年的供应商,过去只提供钢板,由新船重工自己进行喷砂、除锈、校平等预处理和切割成型。配送公司成立后,这些前端工序都由加工配送中心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来完成,原来的产业链发展成为以资本为纽带的价值链。借此,大连造船业开始从全程化、封闭式造船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集中优势资源抓好船舶的总装,为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造船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这种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发展对提高中国造船业、钢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优化升级,从而更好地为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支持,为降低工业经济运营成本和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