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62|回复: 0

[【文史类】] 托马斯·曼:舒缓与细节交织的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6: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托马斯·曼:舒缓与细节交织的世界

  一个深沉而绚丽的黄昏,作家阿申巴赫在城市的广场散步时,发现了一位怪异的异乡人,他“中等身材,瘦骨嶙峋的,没有胡子,鼻子塌得非常显眼”,但目光很剽悍。这位奇怪的异乡客用冷冷的目光瞪了阿申巴赫一眼,立刻激起了作家青年时代曾有过的远游渴望。

  于是,他立刻决定远游,之后去了威尼斯。

  这是托马斯·曼于191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的开头,读来颇新奇,托马斯·曼笔下的人物在受到外界启示时,往往在一瞬间做出事先毫无准备的惊人决定。在《威尼斯之死》中,有些惊人的瞬间:阿申巴赫在威尼斯的海边一眼就爱上了波兰的贵族小男孩,却苦于这种爱的不可触摸以及“非正义性”所带来的自我分离,陷入了一场理智与官能的狂乱斗争,最后,这位“整个生涯都是有意识地、顽强地为名誉而努力攀登”的作家,深深陶醉在一生从未有过的情感狂澜中,在爱神降临的一瞬间,幸福地死在威尼斯秋季空旷的海滩上。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主人公保尔康斯基也有相似经历。无论是托马斯·曼还是托尔斯泰,他们创造的这些瞬间是那么突兀,又是那么真实,让人跟随着命运而抓狂,这些突变的细节注定成为小说史上的经典瞬间。

  实际上,突变是因为建立在缓慢的叙述节奏上才显得突然,托马斯·曼是一位风格舒缓的作家,在《威尼斯之死》中,他用了一系列细节来表现陶醉在突然降临的爱意中的阿申巴赫。

  理性与诗性在艺术家身上的矛盾,是托马斯·曼探索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威尼斯之死》中,这一命题用中篇达到了长篇的内涵,他在1903年发表的短篇《托尼奥·克勒格尔》,却没有复调式写作带来的厚重与华丽感,用缓慢的笔调描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作家托尼奥·克勒格尔在童年时代就爱上了他的朋友,一个有着金发碧眼的玩伴,伴随着深深的痛苦眼看着初恋情人落入玩伴的怀抱,克勒格尔感觉到自卑。许多年以后,他功成名就,成了一个大作家,在一次回乡的路上,他偶然遇到这对在友谊和爱情上将他抛弃的幸福恋人,他依然感到痛苦万分。

  这个命题的内涵已经深入到人类的普遍经验深处,而不是只停留在对事物作简单的描述和影射上,如同交响乐一般复杂与内涵深广。

  1901年,年仅26岁的托马斯·曼发表了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布登勃洛克一家》,这是其早期创作的顶峰,布登勃洛克一家整整五代人,半个世纪的叙述时间,被拉长到六百多页,读来却一点也不觉冗长。缓慢的节奏与交错的细节,加上疏密有致的布局,关键情节的叙述真实自然,这得益于其优秀的架构能力与丰富的铺垫。这位年轻作家向人们展示了他控制叙述节奏的才华,几个主要人物被描写得活灵活现,个性突出。一个由盛而衰的商业家族,消失在无可挽回的命运中,有人说这部小说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德国的“红楼梦”。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似乎觉得在28年之后颁奖太迟了些,给了这样一个理由:“由于他那在当代文学中具有日益巩固的经典地位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就我个人的阅读兴趣而言,《布登勃洛克一家》美则美矣,但具备过多的现实感。

  我们并没有生活在欧洲,不具备很深的欧洲文化背景,难以体会其中况味。它只是一个舒缓的故事,就像巴尔扎克的许多故事一样,释放着冰冷的现实法则。

  早在1900年,托马斯·曼就为其写作巅峰埋下了伏笔,这一年,他陪同夫人去瑞士疗养,写下了《特里斯坦》———后来的不朽巨著《魔山》的试笔。一战中,他出现严重的写作危机。直至1924年,《魔山》才问世,它在20世纪德国文学史的地位仅次于卡夫卡的《诉讼》。

  阅读《魔山》,是一次百感交集的历程,它超越了欧洲生活经验范围,不再过于追求精密的架构,真实自然而富于情感。小说讲述了一位德国青年汉斯·卡斯托尔普,去瑞士探望患肺病的表哥,结果发现自己也带着肺病,于是,陪着表哥在疗养院里住了下来。他在疗养院生活了几年,而表哥因无法忍受漫长的疗养生活,擅自下山,病情加重,回来后死在疗养院。汉斯仅凭着一声刺耳的关门声和一个柔和的侧影,爱上了俄国少妇肖夏太太。在疗养院,坚定的人文主义者塞塔姆布里尼变成了汉斯的精神导师,来自欧洲各地的病人奇形怪状,和蔼可亲。

  在《魔山》中,汉斯的生活交织在三个场景之中,相互渗透,成了一部宏大的交响乐。第一个场景是无比秀美,深沉而神秘的自然界。

  年轻的汉斯用细微的触觉感受着大自然。

  第二个场景是爱情,这条线索若隐若现,却非常重要,不拘小节的肖夏太太凭着女人的直觉知道年轻的汉斯深爱着她,他们只是凭着凝视相互交流。由于肖夏太太的离去与再度归来,他们的爱情变得跌宕起伏,其间隐藏着汉斯深沉的痛苦。  

肖夏太太回到疗养院时跟随着一位威严的富于魅力的老人,爱情在另一个人到来的情况下,变得复杂。汉斯与肖夏在一个夜晚音乐燃烧的瞬间,怀着绝望的感情,深深地吻着对方,他永远失去了她。那位让肖夏太太倾心爱戴与照顾的老人,在一次远游中,他表情威严地开始了无声的独白,神情无比悲怆,这些话成了他一生最后的独白。

  在《魔山》中,出现了托马斯·曼以前作品里从未有过的哲学思辨,它们闪烁着智慧而混乱的光芒,中间穿插了许多富于温情的东西。

  塞塔姆布里尼,这位传统的人文主义者相信人自身的力量,满怀着教育的热情,走进了汉斯的生命。矮个子纳夫塔与塞塔姆布里尼激烈辩论着,他们的较量最后发展为决斗,塞塔姆布里尼选择不开枪,可纳夫塔无法忍受绝望的情绪,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第三个场景。

  谁都不能给汉斯的思考以答案,尽管他触摸过深沉的大自然,尽管他与肖夏太太的爱情像一滴眼泪融进了他的血液,尽管他把塞塔姆布里尼当成自己热情的老师,他也没有得到答案。汉斯是聪明脆弱,富于感情的,他是“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孩子”。

  一战很快来临,本来以为生活就会这么一直继续下去的汉斯却背着枪上了战场。

  一切像是一场梦,汉斯流下了眼泪,他在战壕里沉睡着,将继续生活下去,一直到死。

  《魔山》是舒缓与细节交织起来的一场梦,一个既能描述又不能描述的世界。

  结局让人伤感不已,但又让人更坚强。虚构的作用大概就在这里,我时常想起《威尼斯之死》里的一句话:“思想和整个情感,情感和整个思想能完全融为一体———这是作家至高无上的快乐。”

   来源: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23:21 , Processed in 0.23135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