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404|回复: 0

格拉斯哥的兴衰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4 19: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英国城市格拉斯哥走过了从兴盛走向衰落,又走向复兴的历程。中英两国虽然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多共性的地方,研究格拉斯哥兴衰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在体制创新、经济转型、发展非国有经济和转变政府职能方面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

  (世经评论·北京)格拉斯哥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是苏格兰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它位于克莱德河畔,西距入海口30多公里,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68.9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格拉斯哥则有居民160多万,几乎占苏格兰人口的1/3。从18世纪中叶起,格拉斯哥走过了从兴盛走向衰落,又走向复兴的历程。认真探讨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格拉斯哥兴盛的历史演进
  
  18世纪以来格拉斯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格拉斯哥这个地名本是凯尔特语“绿色谷地”的意思。早在公元6世纪,传教士圣芒戈在克莱德河谷的绿色原野上,建立起一座小教堂。围绕小教堂渐渐形成了居民点,这就是最初的格拉斯哥。
  
  直到18世纪初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这座小城才时来运转。它利用面向大西洋的优越位置,开展海外贸易,烟草、糖料和棉花,还有罪恶的黑奴贸易,使格拉斯哥的商人们发了大财。随着贸易的发展,城市也逐渐扩大,成为英国一大港口商业城市。工业革命为格拉斯哥带来了新的推动力。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在纺织厂和其他工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纺织工业在格拉斯哥的发展中具有较突出的影响,首先是亚麻,其后是棉纱。棉纱生产技术从英格兰引入。到1830年格拉斯哥人口快速增长到20万人。19世纪初,蒸汽机用于交通,导致了火车轮船的发明,也给格拉斯哥带来发展新工业的机遇。格拉斯哥兴起了机车制造业、造船业、钢铁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等工业部门,并形成了紧密联系的企业集群,成为当年英帝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在1870~1914年之间格拉斯哥处于大工业繁荣时期,造船业占主导地位,在很长时间里,这里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造船中心。在1909~1914年间格拉斯哥生产的船舶不少于全世界总产量的21%。20世纪30年代,格拉斯哥的船坞里造出了两条世界上最大的远洋客船。
  
  二、格拉斯哥衰退的原因
  
  1920~1930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格拉斯哥遭受了沉重打击,直到二战也没有恢复过来,20%的劳动者失去了工作。格拉斯哥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根据情况变化进行及时的经济转型。由于当地企业保守自满致使跟不上国外企业的进步,忽视创新或寻求新的市场,新的产业没有及时取代陈旧的重工业,最终导致1960年以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一)制造业竞争力下降
  
  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20世纪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英国在北海油田投入大量资源,使得制造业缺乏足够的要素投入而衰落,这已经被国际经济学中的罗布津斯基定理所证明,被称为“荷兰病”。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最为显著,企业由于设备老化,质量不高、管理不善以及国内利率因素等造成竞争力下降从而减产或关闭。与此相联系的是,企业减少和人口外流减少了当地的服务业需求,因而城市中服务业的增长也慢于其他地区。格拉斯哥在1961~1981年间城市失去了14.2万个就业岗位,超过1961年总就业人口的1/4,同期人口流失了1/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平均每年有2.5万人离开格拉斯哥,中心区的人口从1950年高峰期的110万人减少到现在的60万。
  
  (二)都市制造业锐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有钱人不再愿意住在缺乏公共便利设施和交通拥挤的城市,他们向往郊区新鲜的空气、宽敞的住房和更大的室外花园,私人轿车增长和公共交通的改善使人们更容易实现远距离通勤。企业受用地扩展和基础设施不足的“推力”作用,搬迁到城市外围或更远的郊区。都市区的制造业岗位从1971年的30万锐减到2001年的9.5万个,包括国有和私营企业的整个造船、钢铁、机械、纺织行业都垮掉了。缺乏工作岗位导致人们收入减少、债务增加、生活艰难和许多社会问题,人们变得道德缺乏。健康下降、酗酒和吸毒蔓延,生活压力导致家庭解体、社会和种族问题层出不穷。
  
  三、格拉斯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复兴
  
  (一)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格拉斯哥以发展服务业为目标的中心城区改造项目总体上取得了成功,在20世纪80~90年代之间,公共机构投资改造旧的仓储建筑和出租房屋,改善公共空间,提升文化品位.开发新的旅游设施,市政建设热潮促使格拉斯哥成为全英国最吸引企业家聚集的城市。
  
  通过公共和私人投资,格拉斯哥成为伦敦以外最大的零售业中心,连通广大腹地的放射状交通网络强化了其作为商业和文化枢纽的地位。
  
  格拉斯哥的各类服务设施和对外交通联系吸引了其他城市以及国外短期休闲及节日游的客源,旅游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从1980年开始,尤其在市中心及其周边,私人投资旅馆、酒吧、饭店、超市、现代剧院、夜总会和时尚公寓的活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一些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花在服装、娱乐、周末休闲和市中心生活的时间持续增加。在旅游、生活和游乐方面,格拉斯哥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时尚、令人兴奋甚至是迷人的地方。由公共投资建设的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和会议中心使这座城市更具吸引力,这些都是格拉斯哥作为一个消费型城市复兴的象征。1980年代格拉斯哥的公共机构就争取到了大型会议、文化节和运动会的主办权,他们也通过竞标获得政府资金、法律授权拨款和其他资助项目的机会。他们还赢得了像1990年“欧洲文化城市”、1999年“城市建筑与设计”和2002年“欧洲冠军杯联赛决赛”这样的盛事。
  
  (二)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业
  
  格拉斯哥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并能产生长期效益,包括软件业,高技术公司(如生物和光电子),更成熟的电话客户服务中心和创造性行业如设计、媒体和音乐。
  
  加强在金融服务、软件和电信中心方面的投资,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包括保险和银行)在最近10年取得了最为迅速的增长,大大强化了该市作为商务中心的职能,这有助于提升城市在自我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创造性产业方面的美誉度。
  
  格拉斯哥的优势包括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技术专家以及像BBC和大学群这样的关键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格拉斯哥增加了市中心公寓和郊区高质量住房的供应。通过为“知识工人”、创造型人才和潜在企业家提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居住选择,“宜居性(livability)”已成为增加城市竞争力的一项举措,这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中重视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源的理念。格拉斯哥的市政高层人士称,“我们所能做的,首先是把城市建成一个人们想来居住的、舒适的所在,只有这样方能重新焕发城市的生机。”
  
  (三)政府在城市复兴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首先,政府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包括稳定的汇率、利率、物价和作为投资资源的储蓄;其次,政府确保企业之间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和发明创造,以及在劳保和环境标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政府加大了投资,包括科学、研发、创新,同时在国家基础设施如航空运输、道路、电力、供水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格拉斯哥的兴衰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中英两国虽然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在经济发展中有很多共性的地方,研究格拉斯哥兴衰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较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特别是辽宁省),人力资源除了低成本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重视加工技术的传统。它的缺陷主要是计划经济的体制、机制和意识影响还较深,市场经济的文化传统缺乏;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网络等要素不足,市场化的融资渠道较少等。不克服这些缺陷,诸多优势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市场竞争力。温家宝总理曾提出“四新”模式,即要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新路子。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一)体制创新
  
  首先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东北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而国有企业改革又面临着政企难分、产权不清、历史包袱重、亏损企业比重大等重重困难。实践表明,就国有企业自身谈国有企业,是难以奏效的。政府应当帮助国企解困,承担一定的责任,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为企业转制创造条件。其次,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放松市场进入限制,完善多渠道的、开放的融资体系,允许民营和外资企业利用股票、债券、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进行项目融资,对于一些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长期建设债券进行项目融资。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公益性和外部性强的领域,严格限制财政性投资进入竞争性领域。
  
  (二)经济结构转型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高新技术工业产值的比重。二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其技术含量、技术层次和附加价值,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结构的优化。
  
  建立新型现代工业基地,是东北振兴的核心任务,与此同时,还应重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除了传统的装备工业和其他重工业外,发展其他产业的空间也很大。东北是国内重要的农业基地,理应加快农业发展特别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应有贡献。第三产业发展,需要改变传统商业、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严重不足的局面,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教育、文化、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要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它门类的结合,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和都市旅游。
  
  (三)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
  
  格拉斯哥复兴的经验证明,最成功的地方经济往往是大、中、小企业的混合体,而不是过度依靠某一个类型。民营经济发展迟缓是东北地区与其它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也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二是创造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三是确保民营企业正当的经营权益,保护私人财产与合法收入。因此,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各种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松对他们的经济性管制。放宽市场准入,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市政工程在内的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要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他们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
  
  (四)政府职能转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的关键一环
  
  相对而言,东北地区政府还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政府,管的过多、过死、过严,仍然干些政府不应干的事情,影响了投资者、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政府职能不转变,政府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就难以有效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必要条件。要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事务直接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投资、创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上来,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吐故纳新,吸引人才,廉洁自律,焕发活力,全面提高政府效率。
  

(《商业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郭友群,陈嘉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8 09:05 , Processed in 0.18707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