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00|回复: 0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之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 1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陈迅)

  摘要: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严重问题,基于“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宗旨应当是居民的富裕,而非地域的繁荣;为了居民的长期持续富裕,必须培育西部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西部地区自身造血功能应当根源于民营经济,基于自主创新能力;西部产业发展要突破资源启动型约束,开发基于知识创新的现代产业;着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根本上消除知识贫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压缩居民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实现空间格局的规模经济;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观点。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居民富裕;战略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已取得新的突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迅速增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2000—2003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7%、9.9%和11.2%,分别比1999年的增幅高1.3、1.5、2.7和4个百分点;而4年间,西部12省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在8%以上。随着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西部地区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但是,西部各省市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在开发指导思想上过分注重强区,对富民关注不够;开发过程主要靠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主体的行为;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富民息息相关的项目并不多;过分注重资源启动型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初衷严重背离;过分注重硬件投入,软件建设配套严重不足,投资环境与法制化、规范化尚有不小距离,劳动力素质低下且流动不充分,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转变并不明显等。导致西部地区尽管经过五年的大力开发,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远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比较,人均GDP增长率、人均收人增长率的地区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据测算,1978年到1990年,西部与东部的人均GDP差距扩大了1 604元;1990年到2002年,这个差距扩大为7 742元,这其中仅2000年到2002年两年之间,东西部人均GDP的差距就扩大了2 713元,而这两年正好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有必要基于“十一五”规划,结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和我国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新形势,尤其是我国能源隐忧、台海局势等更加凸显出的西部地区战略腹地重要地位等新环境,反思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的经验教训,重新审视西部开发战略重点与措施,基于科学发展观,从观念转变、制度创新、改善生存状态、提高居民素质、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空间交易成本、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服务、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等方面,研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对策及相应的保障措施,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宗旨应当是居民的富裕。而非地域的繁荣
  西部大开发的一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实施机制、开发模式、主要措施、实施效果等,都必须以居民富裕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否则将背离西部大开战略的初衷。但是,消除贫困是西部大开发中“难中之难”的长期性任务。虽然西部开发五年来是西部地区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但是在消除贫困方面却进展缓慢。实际上,地区差距拉大却恰恰反映出了西部地区贫困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应把解决贫困问题置于西部开发的最优先发展地位,西部大开发的一切战略、方向、目标、规划、措施、手段、项目等都必须以富民为宗旨。这个新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富民为本”,通过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和广大居民的生存条件得以好转,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社会福利得以提高。
  二、为了居民的长期持续富裕,必须培育西部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
  西部开发政策重点应当向产业发展转移。即在继续强化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文化教育,促进观念转变,狠抓制度创新,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将开发重点逐渐转移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并集中政策资源,培育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以增强西部地区的自身造血功能。而自身造血功能应以“十一32\"规划中提到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在产业培育和发展中,要大力实施能够培育当地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富民项目。尽可能发展一些能够改善居民生存状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素质,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小康社会建设的项目,促使本土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应加快产业整合战略,要重视引导战略投资者进入产业整合链条。产业性战略投资有助于将一些地区某些行业中存在的生产能力分散、规模小的格局通过产业整合变为集中的、规模化的生产,使所投资的企业不仅在行业中取得领先位置,而且在区域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它对某一地区产业的整合是战略性的、多元化的、链条式的战略投资体系。因此,它对构筑和强化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居民长期持续富裕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西部地区自身造血功能应当根源于民营经济
  从一定程度上看,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距,很多地方都表现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沿海发达地区的成功,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的成功;西部经济落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营经济的落后。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在西部地区有必要创新政策导向,实施民营经济振兴工程。从战略上加强对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研究,创新政策和体制,在西部地区营造全民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制定鼓励民间投资和民间投资重点的产业导向,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民营经济促进中心,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性问题。扩大民营经济融资渠道;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积极组建各类民营科技产业化基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四、西部产业发展要突破资源启动型约束,以构建节约型社会思想为指导
  为实现富民宗旨,西部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和培育相关产业。但是,产业的发展不能再囿于资源启动,应当通过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将现存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通过构建循环经济链,发掘资本追求长期利润的本性,规避资源启动型战略在市场、资源、生态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尽快使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计划、效益低下、资源耗竭、环境污染、资本密集”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市场导向、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优美、劳动密集、居民收益”的产业发展模式。
  实施知识创新,既要充分发挥原有工业基础优势,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又要发挥“蛙跳”效应,实行跳跃式或跨越式的产业调整战略,实行“三高一跨越”的技术发展路线,即高起点、高技术、高水平、跨越式地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未来支柱产业。同时,还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五、着力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消除知识贫困
  西部地区最稀缺的资源是知识资源,西部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知识资源。开发知识资源,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因此,西部地区要认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尤其要大幅度增加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金投入,把实现普及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的优先战略目标,优先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对中小学生教育实行全额免费,对成人文盲或成人初等教育补习一律免费,强化对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的直接教育投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紧缺,而且外出学习的大学生大多数未能回到本地区工作,西部地区吸引人才则更为困难。因此,应把支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列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加大资金投人力度,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
  只有通过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扩大西部地区广大人民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交流知识的能力,提高运用和传播知识资产与信息的能力,才有可能为贫困人口和广大少数民族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扩大他们的发展机会,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促使其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进取,以知识发展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进而缩小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西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除此之外,加大高等教育的投人势在必行。第一,我国公民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改革开放至今,已增长20多倍,给西部地区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而财政的投人不足,使得高校不得不为了收回教育成本,对学生收取较高的学费,但这并不能解决目前高校经费不足的问题。第二,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基于自主创新能力,而西部地区要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还是依靠当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和素质低下,已成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由于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区域,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人类为了维持基本生存,过度原始性攫取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有些地区甚至形成了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加上西部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人口素质相对低下,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障碍。
  为此,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时,有必要加大控制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增长规模的力度。把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西部地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也应提倡和鼓励计划生育,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效控制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度之内。西部地区应在政府的资助下,尽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既有利于降低人口的出生率,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健康和营养的改善,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预期目标的实现。
  七、压缩居民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实现空间格局的规模经济
  西部地区尽管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但是人口密度已经远远超过联合国测算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60人/平方公里的适宜人口密度,早已超过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对有限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巨大压力。即便如此,从空间经济布局的角度看,西部地区人口分布还是太分散,居民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跨度过大。导致西部地区经济活动空间交易成本高居不下,严重制约了外部资源对西部的注人,影响到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时,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也因为治理的规模不经济而难以得到好转。
  因此,西部地区除了继续退耕还林还草以外,还应当“退人还地”。即西部地区有必要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集聚人口,以压缩居民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降低空间交易成本,实现环境的规模化有效治理,实现空间格局的规模经济。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地域空间规模不经济的制约。
  八、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必将动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再加上西部地区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开发西部并非只是西部地区的事,这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在开发过程中,东西部地区能否协调发展,是衡量开发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扩大到了不能再加剧的时候了,西部地区曾经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过大量牺牲,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许多企业必须由收益产业经营转向无直接经济效益的生态保护活动,同时西部地区加强生态保护,也为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对此,应当得到相应的补偿。但直接利益补偿只能对西部地区起到低限度的鼓励作用,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而不能激发西部地区居民开发经济的积极性。西部地区要真正加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显山露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自己的席位,有必要与东部地区进行优势互补,发展特色产业。在处理区域经济关系时,东西部地区都应分析自己的优劣势,通过优势互补,发展自己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自身区域优势的加强,对其他区域产生竞争压力,从而促进其他区域调整其区域优势的内涵,甚至可以促进其他区域的优势和产业升级。在这种互动机制下,各区域通过区域要素的吸纳和自身要素的培育,大力促进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相对优势向绝对优势转化,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协调发展,为国家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7 10:53 , Processed in 0.17077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