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099|回复: 4

[【文史类原创】] 听刀郎想起张承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 16: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首发)听刀郎想起张承志

最近常听刀郎的歌,知道刀郎完全是机缘凑巧。实缘于去年买个iPod,生活就多了些乐趣,iPod的用处自然是听歌,如果没有iPod肯定有些歌我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一年多来搜东寻西,还真听了不少歌,虽然如此,到上个月为止刀郎是何许人也,我还是不知道。因为我常去的几家书店除了贴海报外还播他的歌,于是有一阵子不只常常看到“刀郎”,而且还听过他唱的歌,那时好像红得很,那时觉得他的有另一种味道,不过也没特别想听他的歌,上个月不知什么因缘突然对他的歌发生兴趣,找了一些来听,不错,好像听到了西疆儿女的豪迈情怀,听著听著,我看到草原,听到草原,闻到草原,想起张承志。

张承志,回族,真主是阿拉。
我是在杜维明的文章里第一次看到张承志的名字,文章的主旨好像是谈从各种角度研究儒学,其中提到张承志是研究伊斯兰教的青年。(顺便一提,许多年前杜维明的文章对我最有用的是会提到一些哲学、思想界的的重要学者,许多洋知识还都靠杜维明这位“宣教人”的著作得知。)想像中能让杜提到的人肯定不差,于是有一段时间在书店逡巡的时候特别留意张承志的作品。可是在历史、哲学、宗教等类别都没见过张承志这位作者的书,有几次还是冯京当马凉,把搞宗教哲学的张志刚当成杜某人谈的伊斯兰研究专家,还好回家覆案,终于把俩人分清楚了。事隔经年偶然发现了张某人的大作,原来是属于文学类的。书是买了,不过没看,最近听刀郎的歌才拿出来瞧瞧。

张承志的人生像戏一样曲折,简单地说是由汉返回。当初从杜维明那儿知道张承志,以为就是年轻的学者,也在学院里拚命制造论文,看了《以笔为旗》的作者简介才知道张某不搞科研久矣,已经有许多小说、散文发表。《以笔为旗》的内容都是跟草原有关的事,其中也有一、二篇学术论文,可是我看不懂,想来是自己与中国的伊斯兰文明太过隔阂了吧,许多名词都不懂,像刀郎有首歌的歌名是〈敖包相会〉,《以笔为旗》一篇文章里就提到草原上的敖包,因为张承志没多解释我仍然不明的敖包是何物、有何用?从书里隐约知道张承志研究伊斯兰教曾经有过大论战,大概是他的《心灵史》对儒教的批评吧,详情如何?不甚了了。前天看陈奎德《煮酒论思潮》谈儒回恩怨那篇文章,论及“张承志现象”才明白一些,原来张承志对儒教的批判是史无前例的严厉,这是基于他反顾回于受迫害的历史而生的血仇义愤,他的认同是回回。当然陈奎德对张承志也有些批评,文献俱在,不赘。虽然不太懂张承志的文章,但是刀郎的歌和张承志的意气,总让我想见大漠草原的美丽风光。

而一直在我脑里挥之不去的是:大如不同的文明,小至个人的生活,要怎么拿捏才能真的相互尊重,互蒙其利呢?。细究人类发展史是不是能告诉我们一些线索呢?

以上写于2005年中,至今困扰我的题依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0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给大家提供一些清末陕西回民的数据资料 赛昆仑 2005-07-19 14:26:07
  
  陕西全省习惯上划分为关中、陕南和陕北三个不同的地理单元,三个地区的回民数量多寡不一,其来源亦各有差异。关中地区的回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集中,其先民最早可以追溯至盛唐时期来自中亚及西亚等地的商人,他们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此后历经宋、元、明、清诸代,陆续有中亚和西亚穆斯林东迁,落户关中;陕南地区的回民最早是来自长江流域的“下河人”,明清时期,又有关中及四川等地回民迁入定居;陕北地区的回民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夏时期,部分从中亚东来的穆斯林商人散居该地。元代曾在延安、风翔、六盘等处招募回民屯田,到了明代,榆林地区已经有“东干回族的踪迹”了。 回族风俗自成体系,不与异教通婚,世代相传,习惯上又盛行早婚并可有多妻,故其族发展、繁衍较快。 加之陕西省“自乾隆以来,重熙累治,关陇腹地不睹兵革者近百年,回民以生以息,户口之蕃亦臻极盛。” 因此,到清代中期,陕西回族发展至鼎盛。
  
  1862年以前,回民几乎遍布陕西省的七府五州,根据多隆阿奏报,战前“陕西回众,久隶编氓,群萃州处数十万家。”“陕西回人布满,直从甘肃通至哈密回疆”。七府五州皆有其踪迹,但分布却极不均衡。署理陕西巡抚毕沅奏称:“(乾隆年间)陕省各属地方,回民居住较他省为多。而西安府城及本属之长安、渭南、临潼、高陵、咸阳及同州府属之大荔、华州,汉中府属之南郑等州县,回族多聚堡而居,人口更为稠密。省城西安,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七座,其最大者系唐时建立。……西安回民大半耕种畜牧暨贸易经商,颇多家道殷实及曾任武职、大小员弁及当兵科举者” 至咸丰年间,陕西回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余澍畴讲:“陕省回民本居于三府二州沃壤之地……蒲、富、临、渭,陕省著名四大县,地处渭北,一望平坦,辽阔无垠,东北连同州府附廓首邑大荔县。五县犬牙相错,回庄居其大半。王阁、羌白诸大寨,四围壕沟,林丛菁密,浮桥一撤,奋翼难飞。渭属之辛市、仓头、官道,临潼之斜口、关山、新丰,富平之美原、剑桥等处,次之”。 时人称关中地区回民分布比较集中的10个州县为“二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号称“东府十大县”,其所指为华州、华阳、潼关、大荔、白水、澄城、蒲城、韩城、朝邑、合阳十个州县。
  
  同治初年,省城西安“节署前、后、左、右、迤北一带,教门烟户数万家,几居城之半。教堂经楼,高矗云天,气势雄壮。绅富三分之一,乐业安居,自成风俗。” 省城西安中的回民因为没有参加同治年间的战争而免遭杀戮,故其战前、战后人数当大至相等。据左宗棠奏报,同治年间的回民战争结束后,陕西回民仅省城西安尚有二三万,其余尽族西行 。西北战事结束后,甘肃幸存的陕西回民大约有6万余口,分布在的宁、灵和河湟等地。其中,固原的陕回数千人安顿在平凉的大岔沟一带;金积堡的陕回一万余人安顿在平凉的化平川一带;河州的陕回一万余人安顿在平凉、会宁、静宁和安定等处;西宁的陕回二万人安顿在平凉、秦安和清水等处。 此外,尚有2000余口回民随白彦虎逃往俄罗斯境内。 考虑到战时逃往新疆、内蒙、四川以及河南等省的陕西回民,估计战后陕西境外幸存的陕西回民人数大约在10万口左右。
  
  总计以上数据,1880年陕西回民人口谷底数不会超过15万。同战前全省的175万的峰值人口数相比,战乱中损失的回民在160万口左右,人口损失率高达91.4%。
  
  从1862年初到1869年底,这场战争整整持续了7年之久,整个陕西省,尤其是人口稠密、富甲一方的关中地区成为双方厮杀的战场。其间除了清军与回军之间的镇压与反镇压外,更有回汉之间的民族大仇杀,大批回民与汉人因此而丧生。短短的7年内,全省人口损失总数高达数百万, 其中仅回民人口损失就有155万口之多。战争中汉人的损失数量远远高于回民,但就其相对数字来讲,回民人口的损失比例又远远高于汉人,高达91%,几乎到了亡族灭种的程度。不少战前回民聚居的州县,战后回民踪迹全无,如《华州乡土志》记载战前“州境向有回种人……自唐中叶回鹘人来长安者或留居沙苑,卵翼蕃息,历千余年,曼及州境”,战后“州民无复异种”; 大荔县“回教绝迹焉”; 而??县战后更是“回民绝迹于??,汉人之外无复异种”。 据左宗棠奏称:“以陕回人数计之,从前无事时散处各州县,地方丁口奚啻数十万,现计除西安城中土著两三万外,余则尽族而行,陕西别无花门遗种。即合金积、河、狄、西宁、凉州等处现剩陕回计之,丁口亦不过数万,其死于兵戈、疾疫、饥饿者盖十之九,实回族千百年未有之浩劫”, 陕西巡抚刘蓉亦言“西、同、凤三府,地最饶沃,古称陆海,今土地之开垦者十不二三,而人民之死亡者十居六七……向日绣壤相错之地,树木丛生,丫杈成拱,或行数十百里不见一椽一屋一瓦之覆。炊烟昼绝,豺獾夜嗥,气象殆非人境。”
  
  1953年第1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回族人口总数仍不足6万,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时,陕西回民人口总共只有13.2万,仅占全省人口总数的0.4%,全国排名第15位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07: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gidok的新作,赞一下。支持一下。不过实在没有甚么有意义的话来说,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12: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听着刀郎的歌曲逛到这里的. 楼主美文, 土人喜欢.

关键是:
记下几个名字, 可作为文化检索之用: 张承志,  杜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12: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刀郎生于四川资中罗泉镇,飞到新疆成了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04:35 , Processed in 0.3245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