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4|回复: 0

经济学家呼吁打破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

[复制链接]
黑木林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20 16: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家呼吁打破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玻璃门”
11月17日,在南京举行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论坛上,厉以宁、吴敬琏等著名经济学家共同为非公经济发展“把脉”,呼吁要打破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让非公经济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进就碰壁,民企遭遇“玻璃门”

   厉以宁在论坛上指出,自从去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三十六条”)出台以来,各地、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过,当前非公经济发展仍面临四个突出问题。第一,在行业准入上,非公经济遭遇“玻璃门”。像电信、广电、邮政、金融等行业,非公经济依然难以进入。而有的行业,即使允许进入,也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于是,在民企面前就形成了一道“玻璃门”: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放宽行业准入变成了“上面放,下面望,中间制造顶门杠。”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政府还管了不该管的事。第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三,非公经济公平税收政策问题。在税收上,外企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国企享受国民待遇,而民企是低于国民待遇。这种税收歧视,加大了民企的成本负担,抑制了他们的投资动力。第四,非公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

   另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厉以宁也提醒,民企也必须解决自身存在的四个问题:产权必须清晰;账目必须齐全;一定要讲诚信;重视终身教育,企业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人口溢利”逐步失去,稚弱的民企要迎接新挑战

   吴敬琏指出,国内民企目前面临诸多新挑战。第一,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形势正发生变化。现在,农村可转移劳动力在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转移出来了。过去,民企享受到了“人口溢利”,吃苦耐劳、低成本、守纪律的进城民工,配合企业家精神,产生出了强大的生产力。而新形势的出现,意味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就要失去,民企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靠效率提升来进一步发展。第二,遇到了资源、环境瓶颈的挑战。民企必须改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第三,面临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挑战。今年12月,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连成一片。稚弱的本土企业要与世界强手站在一个市场上竞争。第四,过去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政策势必做出调整。民企要面对汇率、生产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政策调整。

   “民企作为社会公民,必须要负起他们的社会责任。”吴敬琏强调说,民企的社会责任,首先是依法合规经营,搞好自己的企业。其次,企业家抵制腐败行为,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结交权力,决不是企业家立意之本。从企业家整体看,这个企业拿到了特殊优惠,就损害了其他企业家的利益。再从长远看,企业得到的是祸而不是福。

   “7个最”道出民企所盼

   “当前,最有用的政策是放宽市场准入,最想进入的领域是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行业,最大的外部环境问题是执法环境不佳,最头疼的问题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最需要的支持是财税金融信贷,最渴望的是科技创新的社会服务,最迫切的希望是‘非公经济三十六条’的配套措施”。在论坛上,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引用企业家们的话概述了民企心中所盼。

   保育钧说,各地个体私营企业热切盼望“非公经济三十六条”这股春风,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配套措施得以落实,真正化为滋润万物的春风,而不是再“刮沙尘暴”。同时,他指出,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和引导他们提高自身素质。要着力提高企业诚信度和守法水平,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着眼于多数,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规模为100万—500万元的小型企业群体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07:34 , Processed in 0.11241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